满分5 > 高中语文试题 >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后面题。(25分) 邮差先生 (师陀) 邮差先生走到街上来,...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后面题。(25分)

邮差先生

(师陀)

邮差先生走到街上来,手里拿着一大把信。在这小城里,他兼任邮务员、售票员,仍有许多剩余时间,就戴上老花眼镜,埋头在公案上剪裁花样。当邮件来到的时候,他站起来,念着将它们拣好,小心地扎成一束。

这一封真远!碰巧瞥见从云南或甘肃寄来的信,他便忍不住在心里叹息。他从来没有想到过比这更远的地方。其实他自己也弄不清云南和甘肃的方位——谁教它们处在那么远,远到使人一生也不想去吃它们的小米饭或大头菜呢?

现在,邮差先生手里拿着各种各样的信,从甘肃和云南的邮件毕竟很少,最多的还是学生写给家长们的。

又来催饷了,他心里说,足够老头子忙三四天!

他在空旷少人的街上走着,如果碰见母猪带领着小猪,便从旁边绕过去。小城的阳光晒着他花白了的头,晒着他穿着皂布马褂的背,尘土从脚下飞起,落到他的白布袜子上,他的扎腿带上。在小城里,他用不着穿号衣。一个学生的家长又将向他诉苦:毕业,毕我的业!他将听到他听过无数次的,一个老人对于他的爱子所发的充满善意的怨言,他于是笑了。这些写信的人自然并不全认识他,甚至没有一个会想起他,但这没有关系,他知道他们,他们每换一回地址他都知道。

邮差先生敲门。门要是虚掩着,他就走进去。

家里有人吗?他在过道里大声喊。

他有时候要等好久。最后从里头走出一位老太太,她的女婿在外地做生意,再不然,她的儿子在外边当兵。她出来得很仓促,两只手湿淋淋的,分明刚才还在做事。

干什么的?老太太问。

邮差先生告诉她:有一封信,挂号信,得盖图章。

老太太没有图章。

那你打个铺保,晚半天到局子里来领。这里头也许有钱。

有多少?

我说也许有,不一定有。

你能怎么办呢?对于这个好老太太。邮差先生费了半天唇舌,终于又走到街上来了。小城的阳光照在他的花白头顶上,他的模样既尊贵又从容,并有一种特别风韵,看见他,你会当他是趁便出来散步的。说实话,他又何必紧张,手里的信反正总有时间送到,又没有另外的什么事等候着他。虽然有时候他是这样抱歉,因他为小城送来——不,这种事是很少有的,但愿它不常有。

送信的,有我的信吗?正走间,一个爱开玩笑的小子忽然拦住他的去路。

你的信吗?邮差先生笑了,你的信还没有来,这会儿正在路上睡觉呢。

邮差先生拿着信,顺着街道走下去,没有一辆车子阻碍他,没有一种声音教他分心。阳光充足地照到街道上、屋脊上和墙壁上,整个小城都在寂静的光耀中。他身上要出汗,他心里——假使不为尊重自己的一把年纪跟好胡子,他真想大声哼唱小曲。

为此,他深深赞叹:这个小城的天气多好!

一九四二年二月

(1)下列对这篇小说有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最恰当的两项是(5分)(    )(   

A作者对邮差先生进行了心理、语言、行为等方面的描写,并没有在故事情节上做过多的设计,但就是这样的文章,却给人以很朴素的真实感。

B小说含蓄地写出了小城的生活状态,邮差先生身兼二职,弄不清云南和甘肃的方位,以至觉得它们很远,展现了小城落后、闭塞的特点。

C小说叙述舒缓、略带散文化的风格,这并没有损害对人物形象的刻画,而对情节的淡化处理,更有助于作品抒情风格的形成。

D小说善于从细微处表现人物心理,从而揭示人与人的关系,面对家长,他尴尬地笑;面对老太太,他小心谨慎,展现了人与人不太和谐的一面。

E小说通过自然质朴的笔触,勾勒出一个偏僻小城镇邮差工作的情形,语言简洁明丽、诙谐幽默,饶有生活情趣,像是在描摹一幅地方风俗画。

(2小说中多处写到阳光,这样写有什么作用?请简要分析。(6分)

(3)小说主人公邮差先生这一形象有哪些特点?请简要说明。(6分)

(4)请对小说的结尾为此,他深深赞叹:这个小城的天气多好!做简要赏析。(8分)

 

⑴答C给3分,答A给2分,答E给1分;答B.D不给分。 ⑵①对“阳光”的环境描写展现了小城阳光温暖、明亮、充足的特点。②借助阳光的烘托,极其自然地表现了小城和平安详的生活状态,点明了主题。③表现了邮差先生对小城生活的满足,展现其乐观开朗的性格。(每点2分) ⑶①悠闲自得。邮差先生送信售票,裁剪花样,在街上散步,惬意而满足。②热心善良。邮差先生体谅家长的辛苦,怕老太太失望,不希望带来坏消息,这些都表现了他的热心体贴,心地善良。③尽职尽责。邮件来时,他小心扎好;送邮件时,他耐心等待。④乐观开朗。对跟他开玩笑的小子说“你的信还没有来,这会儿正在路上睡觉呢”。(每点2分,答出三点即可) ⑷这句话表面是在说小城的天气,而实际上是说这个小城正是晴天下的小城,(1分)小城里的生活很安详、静谧,在这样的小城里生活很舒适很快乐,每天都有好心情;(2分)展现出抗日战争背景下,没有硝烟只有祥和与宁静的生活画面,(1分)表达作者对和平安宁生活的向往之情和不愿看到这种生活被打破的意愿。(2分)在结构上与上文的“阳光”相照应,使文章的结构紧凑完整,(1分)暗示文章的主题,意蕴深刻,令人回味无穷。(1分) 【解析】 (1)试题分析:此题考查对这篇小说有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能力。B项“小城落后、闭塞”概括错误,小城的特点应是“平静、恬淡”。D项“他尴尬地笑”“小心谨慎”“人与人不太和谐”表述均有误,从原文上看,作者传达的意思是人际关系和谐。E项“语言简洁明丽”的表述不准确。所以选CA。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6分)

(1)在《锦瑟》中,李商隐用                                   两句抒写了抒情主人公之前漫不经心,事后追忆已成惘然的难以排遣的情绪。

(2)苏轼《念怒娇(大江东去)》中                                        两句,收束了对赤壁雄奇景物的描写,引起后面对历史的缅怀。

(3)《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中,辛弃疾以廉颇自比,既表明自己抗金决心又抒发忧虑之情的两句是                                       

 

查看答案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后面题。

吕陶,字元钧,成都人。蒋堂守蜀,延多士入学,亲程其文,尝得陶论,集诸生诵之,曰: 此贾谊之文也。陶时年十三,一坐皆惊。由是礼诸宾筵。一日,同游僧舍,共读寺碑,酒阑,堂索笔书碑十纸,行断句阙,以示陶曰:老夫不能尽忆,子为我足之。陶书以献,不谬一字。中进士第,调铜梁令。民庞氏姊妹三人冒隐幼弟田,弟壮,诉官不得直,贫至庸奴于人。及是又诉。陶一问,三人服罪,弟泣拜,愿以田半作佛事以报。陶晓之曰:三姊皆汝同气方汝幼时适为汝主之尔不然亦为他人所欺与其捐半供佛曷若遗姊复为兄弟顾不美乎弟又拜听命。时王安石从政,改新法,陶对策枚数其过,及奏第,神宗顾安石取卷读,读未半,神色颇沮。神宗觉之,使冯京竟读,谓其言有理。司马光、范镇见陶,皆曰:自安石用事,吾辈言不复效,不意君及此,平生闻望,在兹一举矣。知彭州,王中正为将,蜀道畏,事之甚谨,而其所施悉谬戾,陶奏召还之。李杞、蒲宗闵来榷茶,西州骚动。陶言:川蜀产茶,视东南十不及一,诸路既皆通商,两川独蒙禁榷。茶园本是税地,均出赋租,自来敷卖以供衣食,盖与解盐、晋帆不同。今立法太严,取息太重,遂使良民枉陷刑避,非陛下仁民爱物之意也。宗闵怒,劾其沮败新法,责监怀安商税。或往吊之,陶曰:吾欲假外郡之虚名,救蜀民百万之实祸,幸而言行,所济多矣,敢有荣辱进退之念哉。苏轼策馆职,为朱光庭所论,轼亦乞补郡,争辩不已。陶言:台谏当徇至公,不可假借事权以报私隙。议者皆谓轼尝戏薄程颐,光庭乃其门人,故为抱怨。夫欲加轼罪,何所不可,必指其策问以为讥谤,恐朋党之敝,自此起矣。由是两置之。(节选自《宋史吕陶传》)

[注]榷:专卖。
1.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蒋堂守蜀,多士入学              延:邀请

B弟壮,诉官不得                  直:申雪

C神宗觉之,使冯京              竟:完毕

D台谏当至公                      徇:顺从
2.对文中画波浪线的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3分)               

A三姊皆汝同气/方汝幼/时适为汝主之/尔不然/亦为他人所欺/与其捐半供佛/曷若遗姊/复为兄弟/顾不美乎

B三姊皆汝同气/方汝幼时/适为汝主之尔/不然/亦为他人所欺/与其捐半供佛/曷若遗姊/复为兄弟/顾不美乎

C三姊皆汝同气/方汝幼时/适为汝主之/尔不然/亦为他人所欺与/其捐半供佛曷/若遗姊复为兄弟/顾不美乎

D三姊皆汝同气/方汝幼时/适为汝主之尔/不然/亦为他人所欺/与其捐半供佛/曷若遗姊/复为兄弟顾/不美乎
3.下列对原文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吕陶自幼聪敏。蒋堂镇守蜀州时对吕陶十分赏识,认为他文风似贾谊,并以记忆力不好为由,拿缺行断句的碑文让吕陶补充,吕陶写碑文进献,不差一字。

B吕陶重视教化。庞氏三姊妹侵占弟弟的田产,弟弟上诉后打赢官司,愿意拿出一半田产做佛事作为报答,吕陶劝他把地赠送给姐姐,使庞家姐弟重归于好。

C吕陶体恤百姓。四川茶叶产量赶不上东南地区十分之一,朝廷还禁止他们买卖,立法严,取息重,使良民陷于刑罚,吕陶认为这不是皇上仁民爱物的表现。

D吕陶仗义执言。苏轼曾瞧不起程颐,作为程颐弟子,朱光庭受老师指使假借权利来报私怨,吕陶认为御史台对苏轼不够公正,担忧朋党弊端,将由此开始。
4.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0分)

(1)自安石用事,吾辈言不复效,不意君及此,平生闻望,在兹一举矣。

(2)吾欲假外郡之虚名,救蜀民百万之实祸,幸而言行,所济多矣,敢有荣辱进退之念哉。

 

查看答案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后面题。

微博粉丝的兴起与媒体技术的发展密切相关,同时也受粉丝自身心理因素的驱动。美国社会科学家卡茨认为:人们接触和使用传媒的目的都是为了满足自己的社会、心理需要。微博粉丝的出现也是源于这个群体的特定需求。微博粉丝对于名人的关注很大程度上与传统粉丝相类似,是为了追逐体育明星、影视明星和媒体人物等偶像。偶像的身上体现了大众的梦想,并且为大众建构了生活的幻象。粉丝通过微博通信进行信息沟通,不再单纯通过大众传媒来获取名人信息,而是通过类似直接的接触途径为自身带来直接的媒介体验,甚至于对自己产生认同。所以,粉丝关注微博的重要因素之一就是满足情感的自我需求,并在名人偶像的形象中找到自我认同。

劳伦斯·克罗斯伯格曾撰文指出:“‘粉丝对于某些实践与文本的投入使得他们能够对自己的情感生活获得某种程度的支配权,这又进一步使他们对新的意义形式、快感及身份进行情感投入以应对新的痛苦、悲观主义、挫败感、异化恐惧及厌倦。换句话说,粉丝对偶像评论,为其争取人气,照亮星途,既能获得一种投射在偶像身上的替代性满足,也是另一种形式的自我实现。

关注机构官方微博和权威人士微博的非忠实粉丝虽然不像其他粉丝那样狂热,但也是为了满足自身对信息的需求而成为粉丝的。我国几个门户网站微博开通以来,吸引了很多官方机构的入驻,这些微博上的信息无疑为关注它们的粉丝提供了更为便捷的信息获取渠道,同时也为粉丝节省了购买此类信息的人力和财力。而一些具有休闲娱乐特色的微博也为大众粉丝提供了茶余饭后的谈资。

传统的粉丝群体和社团要获得有关粉丝客体的信息,通常需由第三方提供,例如借助电视娱乐节目、广播和报纸的娱乐板块,或者是粉丝团能够接触到的明星的领导层提供的消息。微博的产生无疑舍弃了第三方这一环节,粉丝只需通过关注名人微博,就可以即时接收明星发布的所有消息,甚至可以在明星微博下进行评论,这就给粉丝创造出一种与名人直接互动交流的错觉。粉丝在这种错觉之下认为自己与名人多了一层社会关系,是熟悉的双方的彼此关注。
1.下列对微博粉丝的表述,正确的一项是                   

A微博粉丝精通现代媒体技术,热衷于使用微博、关注微博,以此降低获取信息的成本。

B微博粉丝希望通过使用微博为自己获取名声和影响力,同时为大众构建生活的幻象。

C微博粉丝通过关注明星偶像的微博,接收信息或发表评论,可以得到貌似直接交流的其实是建立在心理错觉之上的快感体验。

D微博粉丝为应对自己遇到的痛苦、挫败、恐惧等,而把精力投入到微博上,为大众粉丝提供谈资。
2.下列对本文有关内容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A使用微博以满足自己的社会、心理需求是微博粉丝存在与发展的主要原因。

B微博粉丝和传统粉丝都能获得一种投射在偶像身上的替代性满足,在追星的过程中实现自我认同。

C关注机构官方微博和权威人士微博的非忠实粉丝粉丝客体的态度,通常比专门追星的微博粉丝要冷静务实。

D根据劳伦斯·克罗斯伯格的观点,粉丝对偶像的关注在某种程度上起到了调控自我情感的作用。
3.根据本文内容,下列推断不合理的一项是                      

A微博正在逐渐改变人们的信息传播与接收方式,它对报纸、电视、广播等传统媒体会产生一定影响。

B与传统粉丝相比,微博粉丝为明星造势的手段和途径更为多样,他们的力量与作用也会日益受到明星的重视。

C目前我国许多官方机构入驻著名门户网站,开通微博,表明官方已注意利用微博来扩大自身影响,促进社会信息及时发布。

D微博粉丝到某明星的音乐新专辑发布现场与明星面对面互动交流,有别于传统粉丝与偶像的交流方式。

 

查看答案

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60分

两枚鸡蛋有一次碰到一起。左边的鸡蛋对右边的鸡蛋说:伙计,咱们生活优哉游哉,快乐似神仙,唯一的不足就是外面的硬壳束缚了手脚。我想出去,自由发展。

左鸡蛋急于破壳,密切注视周围,女主人经过,左鸡蛋求助,女主人拿过鸡蛋,轻轻叩击碗沿儿,蛋壳的一声,破裂了。左鸡蛋如愿以偿,跃入碗中。入锅以后,鸡蛋变成了食物。

其实,右鸡蛋也想打破自己的外壳。于是,它酝酿力量,争取自己从里面冲破硬壳。

右鸡蛋积聚能量,寂寞了二十一天。最后,它用头一顶,蛋壳自然裂开,毛茸茸的小鸡跳了出来,一个鲜活的生命开始了它的历程。

要求选好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脱离材料内容及含意的范围作文,不要套作,不得抄袭。

 

查看答案

阅读下面这幅漫画,回答后面的问题。(6分)

(1)请简要说明这幅漫画的内容,要求表达连贯,不超过50个字。(2分)

(2你对这幅漫画有着怎样的感悟?请谈谈你的认识。要求表达准确,不少于100个字。(4分)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