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高中语文试题 >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后面题。(25分) 老顾问 刘荣昌 去年秋天,我和妻想买个实...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后面题。(25分)

老顾问

刘荣昌

去年秋天,我和妻想买个实木书柜,就特别邀请早已退休赋闲在家的老木匠父亲给做个参谋。在一家还算高档的家具城里,看到一件松木的三门书柜样子不错,价格也算公道。

父亲走向前上上下下打量了一番,向我和在场的服务员提了个问题:为啥好好的板子要锯开再粘一下?我告诉你们啊,是因为木头都会膨胀收缩,那个力量是很大的……父亲自问自答。老人很兴奋的样子,又趁机给我们几个讲了不少木材、木器和工艺的知识。

显然,服务员听得很认真,她告诉我自己是这家刚刚开业两个月的家具厂的老板娘。就在付完款要离开时,她请我们等一下。打了个电话后,笑眯眯地请父亲坐在展厅里的沙发上,说道:大爷,看您确实是专家啊,我们这小厂正需要一位这样的顾问。您不用干活,只要每个月去一次就行,给大家指导一下。厂子就在近郊,我们去车接您,开车也就半小时。您看今天大哥也在,能不能定下来?现在的像您这样真行家太难找了。虽说现在都是机械化生产,但有您把关,工人们的水平肯定会大大提高。

见我在一旁没言语,老板娘接着说:至于工资,一个月开3000块,您看行吗老爷子?

我和父亲没有准备,但看人家说得很诚恳,并且父亲也确实对自己的老本行很感兴趣,钱多钱少倒是小事,只要老人舒心就好啊。

我低声和父亲说:爸,要不咱就先去一次看看,行就干不行就算,回头我和您一起去。

第二天,人家的迈腾车来了,我特意请半天假陪父亲去那家木器家具厂。

牛厂长,也就是那位服务员的丈夫热情地接待了我们,陪着父亲在车间里转转。老人似乎又回到了他劳动的那个岁月,每每看到干活儿的工人,总要停下来,大声和他们交谈,并且指出技术上的一些小问题。

看得出来,父亲是那种一丝不苟、严谨精细的老技术工人,厂长对他也是满意的,而刚开始投产的这个小厂,正需要这样的人把关。

于是敲定了工作安排:每月15日牛厂长派车去接父亲当顾问,下午送回来,去时给3000元现金,单位如有紧急任务需要父亲技术指导,一天加1000元……

从此,父亲开始了一月一天的再就业。在他上班那天,如果我单位事情少,就会在下午主动去接父亲。后来,我慢慢也和工厂里的师傅们熟悉了。父亲一次和我说:那些年轻人干活太粗、不认真,但咱拿了人家的钱,就尽量把好关。总的来说,这个工作我挺喜欢,指导人家也是提高自己,挺有成就感。

不过,就在昨天,牛厂长给我打来电话:老爷子这几个月真是帮了大忙了,工人们都说技术长进了不少,对老爷子一个是感谢一个是敬佩。可考虑老人岁数大了,再有现在市场不大景气,我们想歇业一段时间,从这月开始,老爷子不用来了。以后啥时候复工,再请他继续来指导吧。接着,厂长又说了不少客气话。

放下电话,我坐下来思考怎样和父亲说明这件事情。是厂子真的歇业了还是父亲的指导有啥问题?或者想减薪?好奇心促使我走出办公室,驱车去那里看看。

远远望去,厂里仍是一片热火朝天。我下车走近一位认识的工人,递给他一支烟。他停下手中的活儿,跟着我走到空场处,笑呵呵地说:老顾问还好吧。

我说:对这份工作他可重视了,每月14号总是不忘告诉我妈多做点饭,第二天好带上。老人是从以前过来的,就是讲究认真仔细,讲究不能丢手艺。

那位年轻人轻轻吐出一口烟儿:大哥,像老爷子这样干活如今不行了,要讲成本啊。说实话,要真像他要求的那样丁是丁卯是卯地干,我们竞争不过人家啊。

这下,我顿时明白了牛厂长为啥委婉辞退父亲,但我该怎样向老顾问去说明呢?

2014年9月8日《羊城晚报》)

(1)下列对这篇小说思想艺术特色的分析和鉴赏,最恰当的两项是(5分)

A.小说注重前后的铺垫、照应。父亲一次和我说:那些年轻人干活太粗……’”表明父亲的观念和工厂的理念存在矛盾,为下文工厂辞退父亲做了铺垫。

B.小说善于使用对比手法刻画人物,老板娘邀请父亲是的热情,老板辞退父亲时的虚伪形成了鲜明的对比,突出了人物形象。

C.小说的牛厂长虽然出场不多,但却是一个关键人物,正是他邀请父亲和辞退父亲的举动推动着小说情节的发展。

D.小说中的来到工厂查看时,工人笑呵呵地说:老顾问还好吧。’”表明父亲依靠自己的技术赢得了工人的普遍认同。

E.小说结尾工人的话反映了深刻的主题,在竞争激烈的今天,为了生存,很多经营者在注重成本与注重质量的选择面前主动却也无奈地选择了前者。

(2)请简要分析这篇小说塑中父亲的形象。(6分)

(3)请简要分析我去工厂这一情节在小说中的作用。(6分)

(4)小说的结尾说:我该怎样向老顾问去说明呢?”“为难的原因是什么?反应了怎样的心理?结合原文简要分析。(8分)

 

(1)答案:A项1分,C项2分,E项3分。 (2)答案:技术过硬,专业知识丰富,在木器商店和工厂中,父亲都展现出了他专业的木工知识与技能;做事认真,忠于职守,在父亲受雇于工厂的期间,认真指导工人;坚守传统观念,热爱劳动,在工作中,父亲恪守传统技艺,严把质量关,同时收获了快乐。(每点2分,共6分) (3)答案:在人物形象塑造上,通过“我”与工人的对话,侧面突出父亲的形象;在小说的情节上,承接上文,引出与工人的对话,解答了上面的疑问;在主题揭示上,正因为“我去工厂”才有与工人的对话,引出对于社会现实的思考。 (4)答案:原因是父亲在这份工作中获得了快乐,实现了自己的价值(2分),而且坚守传统,注重质量并没有错误,因此“我”不知该怎样向父亲说明。(2分)工人的话反应了现实情况,在盈利与质量面前,工人的说法没有错误,而父亲坚守的原则也没有错误,这两者的平衡点很难把握,所以“我”的心理很矛盾,是不是该如实告诉父亲,同时也陷入了深深的思考当中。(4分) 【解析】 (1)试题分析:本题考查对这篇小说思想艺术特色的分析和鉴赏能力。解答本题,可根据对文本内容的感知与理解,将选项带入进行比较分析,A项并不能由此判定工厂一定会辞退父亲;B项,两个人物形象并不存在对比关系;D项“普遍认同”不正确。故选CE。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不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6分)

(1)《论语》表明孔子虚心向他人学习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曹刿冲破阻挠,坚持进见鲁庄公的原因是: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

(3)《生于忧患,死于安乐》中,作者认为国家之所以会灭亡,是因为:_______, ________。

 

查看答案

阅读下面这宋词,完成后面题。

御街行·秋日怀旧

范仲淹

纷纷坠叶飘香砌,夜寂静,寒声碎。真珠帘卷玉楼空,天淡银河垂地。年年今夜,月华如练,长是人千里。

愁肠已断无由醉,酒未到,先成泪。残灯明灭枕头敧,谙尽孤眠滋味。都来此事,眉间心上,无计相回避。

【注释】香砌:指花坛。真珠:即珍珠。qī :倾斜。都来:算来。
1.上阕是从怎样来描写秋夜景象的?有怎样的表达效果?请简要分析。(5分)
2.本词下阕以为核心,请分析下阕运用了哪些表达技巧来诉说词人内心的无尽愁苦的?(6分)

 

查看答案

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题。

熊概,字元节,丰城人。幼孤,随母适胡氏,冒其姓。永乐九年进士。授御史。十六年擢广西按察使。峒溪蛮大出掠,布政使议请靖江王兵遏之。概不可,曰:吾等居方面,寇至无捍御,顾烦王耶?且寇必不至,戒严而已。已而果然。久之,调广东。

洪熙元年正月,命以原官与布政使周干、参政叶春巡视南畿、浙江。初,夏原吉治水江南还,以左通政赵居任,督农务。居任不恤民,岁以丰稔闻。成祖亦知其诬罔。既卒,左通政岳福继之,庸懦不事事。仁宗监国时,尝命概以御史署刑部,知其贤,故有是命。是年八月,干还,言有司多不得人,土豪肆恶,而福不任职。宣宗召福还,擢概大理寺卿,与春同往巡抚。南畿、浙江设巡抚自此始。

浙西豪持郡邑短长为不法。海盐民平康暴横甚,御史捕之,遁去。会赦还,益聚党八百余人。概捕诛之,已,悉捕豪恶数十辈,械至京,论如法。于是奸宄帖息。诸卫所粮运不继,军乏食。概以便宜发诸府赎罪米四万二千余石赡军乃闻于朝帝悦谕户部勿以专擅罪概

概用法严,奸民惮之,腾谤书于朝。宣德二年,行在都御史劾概与春所至作威福,纵兵扰民。帝弗问,阴使御史廉之,无所得,由是益任概。明年七月赐玺书奖励。概亦自信,诸当兴革者皆列以闻。时屡遣部官至江南造纸、市铜铁。概言水涝民饥,乞罢之。

五年还朝,始复姓。亡何,迁右都御史,治南院事。行在都御史顾佐疾,驿召概代领其职,署刑部。九年十月录囚,自朝至日宴,未暇食,忽风眩卒。赐祭,给舟归其丧。

节选自《明史·列传第四十七》)

1.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 )

A.概以便宜发诸府/赎罪米四万二千余石赡军/乃闻于朝/帝悦/谕户部勿以专擅罪概

B.概以便宜/发诸府赎罪米四万二千余石赡军/乃闻于朝/帝悦/谕户部/勿以专擅罪概

C.概以便宜/发诸府赎罪米四万二千余/石赡军乃闻于朝/帝悦/谕户部勿以专擅罪概

D.概以便宜/发诸府赎罪米四万二千余/石赡军乃闻于朝/帝悦谕户部/勿以专擅罪概。

 

2.下列对文中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幼孤,随母适胡氏,古人有鳏寡孤独之说,其中,指无妻或丧偶,指女子丧夫,指幼年丧父,指老而无子。

B.文中出现的与官职任免有关的说法中均表示兼任官职,均表示代理官职,均表示暂代官职。

C海盐民”“是对百姓的称谓,常见的百姓称谓还有:布衣、黔首、黎民、生民、庶民、黎庶、苍头、黎元、氓等。

D.由于受时代的限制,古人对四方异族的了解有限,往往用蛮、夷、戎、狄、胡、越等来泛指四方异族, 对南方各族常称百越越族

 

3.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熊概预料事情准确。布政使想请靖江王来阻止峒溪蛮人劫掠时,他认为贼寇肯定不来,最后结果也印证了他的判断。

B.熊概深得皇帝信任。洪熙元年正月,宣宗命他以布政使的身份参与巡视南畿、浙江,巡视后宣宗晋升他做了大理寺卿。

C.熊概执法不畏强暴。浙西豪强肆意作恶,前官岳福懦弱无为,而他不仅捕杀了遇赦的平康,还抓捕了几十个豪强恶徒。

D.熊概为官为民请命。朝廷屡派部官到江南造纸、买铜铁,影响了民生,他就上书说洪水积涝,百姓饥馑,请求停止行动。

 

4.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宣宗召福还,擢概大理寺卿,与春同往巡抚。

2)帝弗问,阴使御史廉之,无所得,由是益任概。

 

查看答案

阅读下面文字,完成后面题。

无论是对中国社会还是对中国文化而言,五四运动都是一个已经产生并将继续产生深远影响的历史事件。与此相关联,五四新文化运动成为近年来中国思想文化界关注和讨论的焦点之一。其中一个颇受关注的问题是:新文化运动是否真的造成了中国文化传统断裂?应当说,新文化运动的确对中国文化传统形成一定冲击,但这种冲击究竟是不是造成了中国文化传统断裂,是一个需要在更为宏大的历史背景下加以认真考量的事情。

中国文化的现代化历程是在西方现代文化的强烈冲击下被迫起步的。对于后起的文化系统而言,这种外在冲击在某种意义上说也是一个重要阶段,因为没有这种外在冲击作为解构的力量,要想进行真正意义上的现代建构必然困难重重。对中国文化而言,利用西方现代文化对中国传统文化中的一些落后东西进行揭露批判,可以为中国文化现代化价值系统的重建廓清内涵的空间。同时,正是通过外在冲击,源起于西方的科学、民主等逐渐成为中国文化现代化价值目标中的重要组成部分。

但是,中国文化的现代化并没有停留在被动接受外在冲击的阶段,而是在经历冲击的过程中,逐渐开启了通过将现代化内化为现代中国文化生命的基本价值目标,从而实现由外在冲击内在转化转变的历史过程。在这一过程中,新文化运动成为历史性的转折点。一方面,新文化运动标志着西方现代文化对中国文化传统的冲击已深入到精神理念的层面,在形式上可以看作是对中国文化传统中腐朽成分的解构达到了较为彻底的程度。正是在新文化运动中,中国先进的知识分子终于认识到中西更为深刻的差距不在物质与制度层面而在文化理念层面。由此,以新文化运动为标志,利用西方现代文化对中国文化传统的批判与解构深入到核心层面,荡涤了几千年来的封建旧礼教、旧道德、旧思想、旧文化,从而为真正完成中国文化现代重建中的历史任务提供了可能性。另一方面,新文化运动构成了中国文化现代化进程中由的历史分界线。如果说此前主要体现为中国文化逐渐被由外而里不断解构的过程,那么,此后中国文化发展演进的主旋律则是要寻求中国文化的现代重建。新文化运动之后,中国文化的现代化成为中国马克思主义、文化保守主义者甚至是西化派的共同的理想目标,而马克思主义无疑成为了中国文化现代化的主导。

由此,新文化运动也就为20世纪中国文化的发展规定了基本方向。此后,中国文化的现代化虽然并没有径直走上坦途,但通过近一个世纪的曲折发展,中国文化不仅没有衰败,反而迎来了由复苏到兴盛的新发展。进入21世纪,随着中华民族复兴进程的不断推进,中国文化所内蕴的强盛生命力也在得到越来越充分的体现。

尽管新文化运动中确实存在着对中国文化传统彻底批判的一面,尽管这种批判曾经对中国文化传统形成了一定冲击,但它没有也不可能造成中国文化传统的断裂,反而在的双重变奏中成为中国文化发展的新起点。

(选自李翔海《新文化运动:中国文化发展的新起点》)
1.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表述,正确的一项是(3分)

A.新文化运动对中国文化传统形成一定冲击,这种冲击是否造成了中国文化传统断裂,还需在更大的历史背景下去考查。

B.利用西方现代文化可以对中国传统文化的一切落后东西进行批判,能为中国文化现代化价值系统的重新廓清内涵的空间。

C.在新文化运动中,中国先进的知识分子终于认识到中西更为深刻的差距不仅在物质与制度层面而且在文化理念层面。

D.藉着西方现代文化对中国传统的批判与解构,我们终于可以真正地完成中国文化现代重建中的历史任务。
2.根据原文内容,下列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这种外在冲击对后起文化具有重要的意义,没有这种外在冲击的解构就没有真正意义上的后起文化的现代建构。

B.新文化运动为20世纪中国文化的发展指明了基本方向,此后中国文化的现代化经过艰难跋涉,最终迎来了新发展。

C.在中国文化的现代化实现由外在冲击内在转化转变的这一过程中,新文化运动成为了历史性的转折点。

D.新文化运动后,中国文化的现代化是各种主义、派别的共同的理想目标,而马克思主义成了中国文化现代化的主导。
3.下列理解和分析,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3分)

A.五四运动不管是对中国社会还是对中国文化方面,都是一个已经产生并会继续产生深远影响的重大历史事件。

B.新文化运动是西方现代化对中国文化传统精神理念冲击的标志,它在形式上对中国文化传统中腐朽成分进行了较为彻底的解构。

C.如果把中国文化分成由外到里不断地被解构和寻求现代重建这两个阶段,那么新文化运动就是这两个阶段的分界线。 

D.新文化运动对中国文化传统的批判并没有造成中国文化传统的断裂,中国文化也因此找到了新的发展起点。

 

查看答案

依次填入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的语句 衔接最恰当的一组是    3分

书法是易学难精的艺术。作为一门传统艺术,______。唯其如此,才能成为生活中真正的随心所欲不逾矩的书法大家。

要求笔墨有出处,结字有法度   诚然,既定的法度有时会将书法限制死板

传承是它显著的特征            穿着汉唐服装,舞出时代风采

但是一流的书法家都是从法度中走出来的

不像现代艺术那样可以天马行空,为所欲为

A③①⑤④②⑥    B①③⑤④②⑥    C①③⑥②④⑤    D③①⑥②⑤④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