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高中语文试题 >

根据要求作文。(40分) 在人生的旅途上,我们每天都有所见、 有所闻、有所感。大...

根据要求作文。(40分)

在人生的旅途上,我们每天都有所见、 有所闻、有所感。大自然中的一座奇峰,园林中的一片月色生活中的一次邂逅,一位友人的倾诉这一切,都可以触发我们的写作欲望。

请你从自然或生活中,捕捉人、事、景物,以自然(或生活)是一本打开的书为题,写一篇文章。

【注意】(1)文体自选,诗歌除外 (2)立意自定  (3)不少于800字  (4)不得抄袭。

 

自然是一本打开的书 我们的自然,是一本打开着的书。其中有着许许多多人类的知识尚未达到的部分,也有可以让我们为之震撼,为之思考的部分。“上善若水,水善利万物而不争”。在这自然当中看起来最为柔弱,又随处不在的水,却能每每在不经意之间,给我们已最深刻的启迪,让我们领略到自然的力量,从中窥见这本打开的书中,最为深邃的几页。 说到水,不同的人有着不同的看法,正如水在自然当中有着不一样的姿态。太多的人认为水善变,从来居无定所,只会流动而不愿停歇。但这种变换的力量和特点,却不仅在自然当中成就了世界的多姿多彩,更让我们看到变化当中隐藏着的不变,以及变通之美。拥有着多种模样的水,在自然当中可能是潺潺的溪水,也可能是森林清晨的薄雾。但这种变化带来的却是令人难以想象的巨大影响。生而为人,我们也应该学会变通的力量,学会在不同的环境下根据情况做事,才能更好地帮助他人。 所谓滴水石穿。老子曾经感叹要以水为师,以柔弱为师。水似乎是世界上最为柔弱的东西,但正是这样柔弱的水,却能够在寒冷的冬天滴水成冰,也能够在锲而不舍之间穿透石板。水的力量同样在于坚持,在于知道自己金石可镂的不懈奋斗。而人生同样如此。在坚持的过程当中,或许会有人笑你不自量力,或许会有人劝告你最好回头。但一旦你拥有了像水一样坚持的力量,拥有了让自己继续下去的奋斗的动力和决心,那么周围的一切都不是问题。正如水流虽然细小却涓涓不断,最后的最后,你一定能够成为你自己的王道。 以山为师,学君子忠厚;而以水为师,可以学到君子包容。水从无真是的形状,自然也就可以在不经意之间包容世界上的万事万物。水的包容,可以让有棱角的东西在不经意的冲刷和浸润当中变得柔和,变得平和,变得没有了曾经的浮躁,留下的只有安静和雅致。君子便应当如此,从自然当中的水学习自己做人的道理和准则,让自己的品质变得更加优秀,成为真正意义上的君子。 我们身处的自然,便是一部打开着的书。在这其中,即使是小小的一部分,也能让人收益良久。从无处不在的水中,我不仅知道了变通是人生的一种生活方式,知道了坚持不懈能够水滴石穿,也知道了身为君子,应该有容忍的雅量。这自然在千百年来不仅给予我们物资,更给我们以思考的空间。水,这自然中最为简单的物质,总能在不经意之间,给我们意想不到的惊喜。 【解析】 试题分析: 这是一篇材料加命题式的作文,题目“自然(或生活)是一本打开的书”运用了暗喻手法,把自然(或生活)比喻为“打开的书”,意在表明要立意为作者在自然(或生活)中得到的某种感受或感悟。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补写出下列名篇名句的空缺部分。5分

(1)怅寥廓,                          (《沁园春·长沙》)

(2)恰同学少年,风华正茂                           (《沁园春·长沙》)

(3)故木受绳则直          ,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已,          (《劝学》)

(4)锲而舍之,                  ,金石可镂。  (《劝学》)

(5)是故弟子不必不如师,师不必贤于弟子。                   ,如是而已。《师说》

 

查看答案

阅读下面这首诗,完成题。(4分)

渡桑乾     刘皂

客舍并州已十霜,归心日夜忆咸阳。

无端更渡桑乾水,却望并州是故乡。

[注]刘皂,咸阳人。咸阳在并州西面,相距数百公里;桑乾河在并州北约二百公里处。
1.“客舍并州已十霜”中的“霜”字,可否换成“年”?请简述理由。
2. 请结合全诗简要分析诗人的思想感情。

 

查看答案

请用斜线“/ ”给下文画线的句子断句。(3分)

孟子称:“人之患在好为人师。”由魏晋氏以下,人益不事师。今之世,不闻有师;有,辄哗笑之,以为狂人。独韩愈奋不顾流俗,犯笑侮,收召后学,作《师说》,因抗颜而为师。世果群怪聚骂指目牵引而增与为言辞愈以是得狂名居长安炊不暇熟又挈挈而东。如是者数矣。

                                           (柳宗元《答韦中立论师道书》)

 

查看答案

阅读《劝学》和《师说》中的选段,完成下面后面题目。

(一)吾尝终日而思矣,不如须臾之所学也。吾尝跂而望矣,不如登高之博见也。登高而招,臂非加长也,而见者远;顺风而呼,声非加疾也,而闻者彰。假舆马者,非利足也,而致千里;假舟楫者,非能水也,而绝江河。君子生非异也,善假于物也。 (《劝学》)

(二)嗟乎!师道之不传也久矣!欲人之无惑也难矣!古之圣人,其出人也远矣,犹且从师而问焉;今之众人,其下圣人也亦远矣,而耻学于师。是故圣益圣,愚益愚,圣人之所以为圣,愚人之所以为愚,其皆出于此乎?爱其子,择师而教之;于其身也,则耻师焉,惑矣!彼童子之师,授之书而习其句读者,非吾所谓传其道解其惑者也。句读之不知,惑之不解,或师焉,或不焉,小学而大遗,吾未见其明也。巫医乐师百工之人,不耻相师;士大夫之族,曰师曰弟子云者,则群聚而笑之。问之,则曰:彼与彼年相若也,道相似也,位卑则足羞,官盛则近谀。呜呼!师道之不复可知矣!巫医乐师百工之人,君子不齿,今其智乃反不能及,其可怪也欤!  (《师说》)                                 
1.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解释,有错误的一项是   

A.声非加疾也,而闻者 彰:清楚,明白   B.师道之不传也久矣  师道:从师的道理

C术业有专          攻:攻克         D于今其智反不能及  乃:竟然
2.下列句中划线虚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A.巫医乐师百工   不如登高博见也     B.非能水也,绝江河    小学大遗

C.授之书而习句读者  智乃反不能及     D.其身也,则耻师焉   善假物也
3.下列对文段的分析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A.《劝学》选段中用比喻论证论述了要学习更要思考的道理,而《师说》选文中用了对比论证论述了师道之不传也久矣的现象和原因。

B.韩愈在批判士大夫之族不肯从师学习时,以巫医乐师百工之人的不耻相师作对比,无意中流露出了对底层劳动者的轻视。

C.韩愈认为句读之师传道解惑之师是有区别的,从师而学则前者而后者

D.荀子认为学习者要“善假于物”,韩愈强调要“从师而学”,从某种意义上讲,“从师而学”也是一种“善假于物”。
4.把文言文阅读材料中画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4分

(1)君子生非异也,善假于物也。(2分)  

(2)位卑则足羞,官盛则近谀。(2分)

 

查看答案

现代文阅读(共12分)

日月行色     杨闻宇

我们村西有一条河,流水清澈,平平的河滩廓大宽展,自远处眺望,浅亮亮的河水仿佛是铺晾在沙滩上的一派银箔,轻轻闪烁。

农村兴订婚,“订”者“定”也,仪式既简单又庄重,记得订了婚的第二天,她随我涉水过河以后,有意地、稍稍拉开些距离,不即不离,不紧不慢地行走在匀净细软的沙滩上。夕阳衔山,晚烟萦树,河那边农家矮矮的房屋半掩在烟霭里,上下远近静极了。她不上二十岁,刚刚撞破乡下小女儿的“壳”儿,正要步入农家姑娘的行列。我斗胆拧过头去想仔细瞧瞧她。她那儿仿佛早就防我呢,倏地摆过脸去,避开了我,故意注视那落日。顺着她的眼光瞄过去,西方天际遥远的地平线上起伏着矮矮的黛青色的山峦,那就地绵延着的黛青色与她那披下的洁亮浓密的乌发是同一个色调。半边脸颊红红的,与衔山半隐的落日遥相映衬,如火的晚霞从侧面铺张开来,勾画出秀婉窈窕的一尊倩影。

她没有回头,却轻轻放过一句话来:“村里那么多赢人、出众的女子,你咋就……”

“村里人说你聪敏、灵性。”我回答。

“谁说的?”

“老人都这样说。老人经的事阔,我信老人的话。”

她顺下睫毛,不吭声了。我反问了一声:“你……你对我的印象呢?”

滩上晚风习习,清畅、爽凉。她翘起指尖掠掠被晚风扰散了的鬓角,不打算回答。这怎么成!你能问我,我就问不得你么?我暗暗用目光逼住她。她见躲不过去,微微咬咬唇儿,有点不怀好意地瞟了我一眼:“你一定要我说,不说不行吗?”

我郑重地点点头。

“你是个鳖熊!”声不高,字咬得很重。

鳖者,水底烂泥里的硬壳软体爬行运动;熊者,天下蠢笨无二的“黑瞎子”。在我们那个地方,这是恶狠狠的、咬牙切齿的比喻。

“谁说的?这是谁说的?”我止住脚步,脚底猛地腾起一股无名火,屏住呼吸,胸脯一起一伏。

她那细密的牙儿咬住唇儿,眯缝起细长的眸子,平静地、神秘地斜睨住我:“也是村里老人说的!”说这话时,眼波活似乌油油一眨闪电,那一瞬间,致使她的全身在收束将尽的晚霞里显得益发俏丽、撩人。我“咕咚”咽下一口唾沫,像是咽下一个砣秤锤。

“这么说,你……你信那些老不死的嚼舌头了?!”

她垂低头,没有了任何声息。伸出一只脚在软沙上划过来划过去,划过去又划过来,金黄色的细沙净净亮亮的,宛若凝结在地的晚霞,纯洁无比。

“有话早说,回头还来得及。往后后悔就迟啦。”我正告她,催她重新表态。订婚仅仅是个形式,这“订婚”与“结婚”之间,才横亘着爱河里真正的关口。

她抬起美丽的细长的眼睛,瞅了瞅东方那刚刚托起新月而呈现暗紫色的山垣,脚趾依然下意识地划着弧圈,划着划着,长长地舒一口气:“唉!老人还说来:灵性人是鳖熊的奴!”
1.本文开头两段的描写有哪些特点和作用?(4分)
2.本文在构思上具有先抑后扬的特点,请作具体说明,并分析其作用。(4分)
3.简要概括本文女主人公的形象特点与文章主旨。(4分)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