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高中语文试题 >

下列为人类能源消耗统计表,阅读后请按要求答题。(4分) 时间 名称 1850年 ...

下列为人类能源消耗统计表,阅读后请按要求答题。(4分)

      时间

名称

1850年

1900年

1950年

2000年

2050年

木材

75%

30%

10%

7%

5%

煤炭

25%

60%

45%

20%

10%

石油

0

10%

35%

40%

20%

天然气

0

0

10%

15%

30%

核能

0

0

0

10%

20%

太阳能

0

0

0

8%

15%

(1)请概括出人类能源消耗比例的变化趋势。(2分)

(2)请总结这一变化趋势说明什么问题?(2分)

 

⑴木材消耗量逐渐减少,煤炭石油的消耗量在经历了一个增长期后均呈下降趋势,天然气、核能、太阳能的消耗呈上升趋势。(谈出两条规律即可得到2分。) ⑵高消耗、高污染能源正逐步被清洁能源、环保能源和可再生能源所取代。(意思表达正确即可,2分。) 【解析】 【试题分析】本题有两问,第一问,“概括出人类能源消耗比例的变化趋势”,解答时要仔细阅读表格,找准数字变化。从图表看,木材的消耗由1850年的75%到2050年的5%,呈现的是递减趋势;而煤炭是由1850年到1900年呈上升趋势,从1900年到2050年则呈现递减趋势;天然气从1900年开始使用,到2050年呈上升趋势;核能、太阳能皆是从2000年开始使用,到2050年呈上升趋势。综合这些信息,用简洁的语言表述出来,就是本题的答案了。第二问,“总结这一变化趋势说明什么问题”,可第一问答案的基础上进行概括解答。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把下列句子组成意思完整、前后衔接、语序最恰当的一段话。(只写序号)(4分)

医院和医护人员的天职是治病救人,这是共识。

当然,不可否认这其中确有因医疗不当或过错造成的非正常死亡,医院和医护人员对此应承担相应的法律责任。

换句话说,患者或其家属依法维权,是法律赋予的权利。

因为,过度维权是刺向医患关系的一把尖刀,既伤人又伤己,其结果只能是双输,而不可能是双赢

但这里有一个前提,那就是患者及其家属一定要依法理性维权,不可抛开法律而过度维权过激维权

但面对千差万别的疾病和人类医疗技术的局限,也注定了在许多情况下医院和医护人员并无回天之力。

 

查看答案

补写出下列名篇名句中的空缺部分。(6分)

(1)宫中府中,俱为一体,               ,不宜异同。 (诸葛亮《出师表》)

(2)蟹六跪而二螯,                    ,用心躁也。 (荀子《劝学》)

(3)                           ,抱明月而长终。 (苏轼《赤壁赋》)

(4)此地有崇山峻岭,茂林修竹,            ,映带左右。 (王羲之《兰亭集序》)

(5)                     ,四弦一声如裂帛。 (白居易《琵琶行》)

(6)停杯投箸不能食,                        (李白《行路难》)

 

查看答案

阅读下面两首诗,然后回答问题。(8分)

凭韦少府班觅松树子栽

杜甫

落落出群非榉柳,青青不朽岂杨梅。

欲存老盖千年意,为觅霜根数寸栽。

成彦雄

大夫名价古今闻,盘屈孤贞更出群。

将谓岭头闲得了,夕阳犹挂数枝云。

注:相传秦始皇登泰山避雨于这株松树下,后来封此树为五大夫

(1)这两首诗都以松树为吟咏对象,简析两首诗中的松树有何不同?(4分)

(2)这两首诗各自运用了什么艺术手法?表达了作者怎样的人生感悟?(4分)

 

查看答案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题。

王用汲,字明受,晋江人。为诸生时,郡倭,客兵横市中。会御史按部至,用汲言状。知府曰:此何与诸生事?用汲曰:范希文秀才时,以天下为己任,乡井之祸不关诸生耶?举隆庆二年进士,常德同知,入为户部员外郎。

万历六年,首辅张居正归葬其亲,湖广诸司毕会。巡按御史赵应元独不往,居正嗛之。及应元事竣得代,即以病请。王篆者,居正客也,素应元,且迎合居正意,属都御史陈炌劾应元规避,遂除名。用汲不胜愤,乃上言:

御史应元以不会葬得罪辅臣,遂为都御史炌所论,坐托疾欺罔削籍,臣窃恨之。夫疾病人所时有,今在廷大小诸臣,曾病请者何限。御史陆万钟、刘光国皆以巡方事讫引疾,与应元不异也,炌何不并劾之?即炌当世宗朝,亦养病十余年。后夤缘攀附,骤列要津。以退为进,宜莫如炌。己则行之,而反以责人,何以服天下?陛下但见炌论劾应元,以为恣情趋避,罪当罢斥。至其意所从来,陛下何由知之?

孟子曰:君之恶其罪大。臣则谓逢相之恶其罪更大也。陛下天纵圣明,从谏勿咈。诸臣熟知其然,争欲碎首批鳞以自见。至若辅臣意之所向,不论是否,无敢一言以正其非,且有先意结其欢,望风张其焰,是臣所谓逢也。今大臣未有不逢相之恶者,炌特其较著者尔。

以臣观之,天下无事不私,无人不私,独陛下一人公耳。陛下又不躬自听断,而委政众所阿奉之大臣。大臣益得成其私而无所顾忌,小臣益苦行私而无所诉告,是驱天下而使之奔走乎私门矣。陛下何不日取庶政而勤习之,内外章奏躬自省览,后宣付辅臣,俾之商榷

疏入,居正大怒,欲下狱廷杖。会次辅吕调阳在告,张四维削用汲职,帝从之。居正以罪轻,移怒四维,厉色待之者累日。用汲归,屏居郭外,布衣讲授,足不践城市。

(节选自《二十四史·明史》,有删改。)
1.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郡倭,客兵横市中             被:遭受。

B.素应元                       憾:遗憾。

C.君之恶其罪大                 逢:迎合。

D.张四维削用汲职               拟:打算。
2.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A.乡井之祸不关诸生耶?                今其智反不能及

B.曾病请者何限                        使工药淬之

C.望风张其焰                          项庄拔剑舞

D.而委政众所阿奉之大臣                乃设九宾礼
3.以下六句话分别编为四组,全都能表现王用汲为人刚正、遇事敢为的一项是

会御史接部至,用汲言状             陛下天纵圣明,从谏勿咈

用汲不胜愤,乃上言                 逢君之恶其罪大

今大臣未有不逢相之恶者             屏居郭外,布衣讲授

A.②③⑥        B.①④⑤         C.②④⑥           D.①③⑤
4.对原文有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下列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A.王用汲年轻时就性格刚直,敢说敢做,外籍军人在本地横行不法,他及时向来巡查的御史反映情况,表现出关心民生疾苦、心系百姓的高尚情怀。

B.首辅张居正归葬其亲,湖广各地官员都去悼念,赵应元没有去,张居正因此心怀不满,张居正的门客王篆迎合其意,让陈炌诬告弹劾赵应元。

C.王用汲上谏时,痛斥了陈炌等人阿谀奉迎宰相的不良行径,并含蓄委婉地劝诫皇帝,对于国家政务,应该亲历亲为,避免出现偏听则暗的不利局面。

D.王用汲直言上谏而触怒了张居正,皇帝听从大臣的的意见免其官职,丢官后的王用汲隐居城外,以平民的身份教授学生,再也不愿进入纷扰的城中。
5.把文言文阅读材料中加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0分)

(1)御史应元以不会葬得罪辅臣,遂为都御史炌所论,坐托疾欺罔削籍,臣窃恨之。(5分)

(2)陛下何不日取庶政而勤习之,内外章奏躬自省览,后宣付辅臣,俾之商榷。(5分)

 

查看答案

阅读下面的短文,完成各题。(9分)

诚信的文化阐释

廖小平

在中国文化中,历史地看,首先并不是一个合一的概念。在中国古代典籍中,是一个比出现得更早的概念。这在迄今的有关考证中也得到了证实。尽管如此,从逻辑上看,却是的前提和基础,也就是说,无即无。这与中国文化特别重视以及中国文化对诚与信之关系的论证方式有关。在中国文化中,首先并不是一个主体性的范畴,而是作为一个具有宇宙本体论意蕴的范畴提出来的;并且,作为本体论范畴的,制约着作为主体性范畴的。《中庸》说:诚者天之道,诚之者人之道。即是说,是天本来即有的本性,对天的这种本性的主体实践(诚之,即)即为人之诚的本性,人之诚来源于天之诚并由天之诚所决定。《孟子》所说的诚者天之道,思诚者人之道,则从另一个角度,即对天之诚的的角度,来说明天之诚是人之诚的本根。发展到后来,作为本体论的诚转化为主体性的诚,对于诚之主体而言就自然具有了伦理道德的意义,诸如朱熹所言:诚者何?不自欺不妄之谓也。正是从本体论向主体性的道德论的转化,才使这一作为纯粹伦理道德的范畴得以奠定在的基础上,并与合二为一。换言之,信之所以可能,从根源上说它是由天之诚经人之诚所前定的。从这个意义上说,诚比信具有更根本、更本原的意义。于是,诚与信的下述关系便是中国文化对诚与信之关系的一个强有力的逻辑推论:(1)之本,之用;(2)诚是个自然之实,信是个所为之实;(3)不一定。在中国文化中,只有理解了诚与信的上述关系,才能对诚信这一合一的概念有较贴切的理解。

在西方文化和文献中,很难看到诚信这一合一的概念,在英文中更没有与相对应的统一的单词,更多看到和使用的却是包含着的各种概念,如信用、信任等等。这也许是语言差异及转译的困难所致。但在西方语义中,相较于而言,的作用更为突出,对的使用频率更高。这在某种意义上意味着,信并不非以诚为前提和根据。西方对的规定并没有像中国古代那样,非去追索之形而上前提和伦理道德基础,而是把的根基奠定在契约观念之上。他们把信用信任建基于契约观念之上,它不非必以具有浓厚道德色彩的为依据,而是充分体现了契约观念的深刻内涵和基本特征,并最终演变为法律原则。

中国当前的诚信缺失,在文化上可以从上述中西文化对诚信的不同理解中得到解释:从中国文化来看,作为道德之根基的,日渐被市场经济的信用所替代乃至淡化,经济信用似乎可以代替一切,在强大的市场经济面前显得十分脆弱,以致不堪一击,于是与本来决定它的出现了割裂。这样,在中国文化看来,缺失了这一形而上的终极依据和伦理道德根基,从而沦落为一种纯粹实用的经济理性的工具,进而可能走向自身的反面。从西方文化来看,西方的并不非以为根基和依据,它是建基于契约观念之上的。但在中国,一方面历史上缺乏契约观念的传统,另一方面,现代契约观念还远远没有树立起来,因此,同样缺失契约观念的依据和基础。这样,从中西文化上看,中国当前诚信缺失也许就具有了一定的必然性。

(节选自《光明日报》2014年8月24日)
1.下列有关中国文化对于诚信的理解,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A.在中国传统文化中出现的更早,与的关系密切,具有一定的伦理道德色彩。

B.在中国文化中,重视的重要性,将其提升至宇宙本体论的高度,将其视作是上天的本性。

C.在中国传统文化里首先不是做为一个伦理道德范畴而出现的,而是做为一个本体论范畴而呈现的。

D.在中国文化里,的根基,的运用,有了则一定有,有了,就一定有
2.下列关于中国当前诚信危机原因的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改革开放以来,市场经济迅猛发展,市场经济所倡导的信用完全替代了具有浓郁的伦理道德色彩的

B.市场经济迅猛发展,功利主义、实用主义盛行,丧失了的基础,与产生了严重背离。

C.在中国传统文化之中,缺少西方的契约观念,当前国人的观念、心态及行为取向等方面,缺少现代的信用理念。

D.当前的社会转型时期,缺少西方的契约传统,有关于信用的各种法律规章尚不健全,还存在很多漏洞。
3.下列表述,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A.与中国文化传统不同,西方的诚信更侧重于对的理解与运用,这表明西方的不以为根基,不具备任何的伦理道德色彩。

B.与西方文化传统不同,中国传统文化将诚信作为一个整体概念来理解和运用,诚信是一个颇具有中国文化特色的范畴。

C.诚者何?不自欺不妄之谓也。表明朱熹已赋予以伦理道德意义,诚与信合而为一,完成了从主体论向本体论的转化。

D.由于对重视,使得中国的信用观更多地崇尚道德自律,由此不可避免地造成了中国现代社会法律建设的缺失和不足。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