依次填入下列各句横线处的成语,最恰当的一组是(3分)
①鲁迅先生的杂文_______,文辞简洁干练,内涵丰富深刻,有很强的战斗力,被人们比喻为“投枪”与“匕首”。
②“世界那么大,我想去看看。”这是一封辞职信的全部内容,字字精辟, ,被网友们称为“最有情怀的辞职信,没有之一”。
③演讲作为一种用于公众场合的宣传形式,要使听众短时间内能弄明白演讲者的意图,这就要求演讲者表达上要_______,不能长篇大论,重点不清。
A.短小精悍 言简意赅 简明扼要
B.短小精悍 简明扼要 言简意赅
C.言简意赅 简明扼要 短小精悍
D.言简意赅 短小精悍 简明扼要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文后各题。(25分)
屠呦呦与青蒿素
2015年10月5日,瑞典卡罗琳医学院在斯德哥尔摩宣布,中国女科学家屠呦呦和另外两名科学家分享了2015年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以表彰他们在疟疾治疗等研究中取得的成就。这是中国医学界迄今为止获得的最高奖项。
屠呦呦1930年12月30日出生于浙江省宁波市。“呦呦鹿鸣,食野之苹”,《诗经·小雅》的名句寄托了屠呦呦父母对她的美好期待。她自幼耳闻目睹中药治病的奇特疗效,立志探索它的奥秘。1951年,屠呦呦如愿考入北京大学医学院药学系,选择了当时一般人缺乏兴趣的生药学专业。在专业课程中,她对植物化学、本草学和植物分类学最感兴趣。大学毕业后,屠呦呦就职于中国中医研究院。那时该院初创,条件艰苦,屠呦呦她当然不会意识到,在漫长而曲折的科研道路上,有一顶金光闪闪的王冠正在等待她来摘取。
疟疾是一种严重危害人类生命健康的世界性流行病,据世界卫生组织报告,全世界约数10亿人口生活在疟疾流行区,每年2亿余人患疟疾,百余万人死于疟疾。因疟原虫对喹啉类药物已产生抗药性,所以,疟疾的防治成为世界各国医药界的研究课题。60年代以来,美、英、法、德等国化费大量人力和物力,寻找有效的治疗药物,但始终没有满意的结果。我国从1964年重新开始对抗疟新药的研究,从中草药中寻求突破是整个工作的主流,但是,通过对数千种中草药的筛选,却没有任何重要发现。
1969年,疟疾治疗药物研制在国内外都处于困境的情况下, 39岁的屠呦呦临危受命,出任该项目的科研组长。她从整理历代医药学典籍着手,四处走访老中医,搜集建院以来的有关群众来信,编辑了以640方中药为主的《抗疟单验方集》。然而筛选的大量样品,对抗疟均无好的苗头。她并不气馁,经过200多种中药的380多个提取物进行筛选,最后将焦点锁定在青蒿上。但大量实验发现,青蒿的抗疟效果并不理想。她又系统查阅文献,特别注意在历代用药经验中提取药物的方法。东晋名医葛洪《肘后备急方》中称:“青蒿一握,水一升渍,绞取汁服可治久疟。”琢磨这段记载,她认为,很有可能在高温的情况下,青蒿的有效成分被破坏了。于是她改用乙醇冷浸法,所得青蒿提取物对鼠疟的效价显著提高;接着,用低沸点溶剂提取,效价更高,而且趋于稳定。当时正是“文化大革命”的非常时期,政治冲击一切。在这样的环境下,屠呦呦等人仍不受任何干扰,日以继夜地埋头于实验室,反复进行抗疟实验研究。终于,在经历了190次失败后,青蒿素诞生了。这剂新药对鼠疟、猴疟疟原虫的抑制率达到100%。经过全国各地的临床验证,至1978年,2099例疟疾患者全部获得痊愈,使青蒿素真正成为一种令人瞩目的新结构类型抗疟新药。1990年3月,还原青蒿素通过了技术鉴定,世界卫生组织官员在报告中也指出,青蒿素的化学结构与抗疟作用与以往已知的抗疟药作用完全不同,对各种抗药疟原虫具有高效、速效、低毒的特点,是一个很有发展前途的新药。
屠呦呦为科学事业做出了贡献,作为一个新中国培养起来的科学工作者,自己的发明能在国际上得到认可和赞赏,当然是一件终生难忘的事。但是,屠呦呦始终认为,作为一个科学工作者,绝不可满足于现有的成绩,而应该不断进取,不断创新。过去的成绩只能当作今后工作的新起点和新动力。她是这样想的,也是这样做的。自1979年起,屠呦呦等人结合青蒿素研制过程中出现的问题,对青蒿进行了多方面的系统深入研究。对青蒿解热、镇痛、抗炎、抑菌等传统药效进行了系统的实验研究,从而为传统药效提供了可靠的科学依据。
2011年,屠呦呦获得了拉斯克临床医学奖,这是世界医学界对她杰出贡献的肯定,虽有些姗姗来迟,但还是令人庆幸。当领奖现场响起“这个荣誉不仅属于我个人,更属于我们中国科学家群体”的获奖感言时,在场的各色人群都在向这位耄耋老人表达了深深的敬意。时间转到今天,当人们都为屠呦呦获诺奖激动时,她却说“今天晚上看电视的时候,才知道得奖的,这不是我一个人的荣誉,是中国全体科学家的荣誉,大家一起研究了几十年,能够获奖不意外” 。这话让人感慨万千,这就是伟大科学家。
(摘编《光明网》)
(1)下列对材料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最恰当的两项是(5分)
A.屠呦呦荣获“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这是中国医学界迄今为止获得的最高奖项,能取得这样伟大的荣誉,这依靠的是她个人花费近十年努力的结果。
B.在北京大学医学院就读时,屠呦呦对与她的理想和志趣相符合的植物化学、本草学、植物分类学等兴趣特别浓厚。而许多年轻人对这些学科却缺乏兴趣和热情。
C.疟疾是摧残人类生命健康的恶魔,世界上每年有百余万人被它夺去生命。许多国家的科学家都在努力研发制服它的新药物,我国的科学家率先完成了这个任务。
D.在基础生物医学领域,许多重大的发现,不可能在短期内让人们看见它们显著的价值和效益。例如,屠呦呦和她的同事们一起研发的抗疟药物青蒿素就是这样。
E.本文在平实的叙述中穿插一些富有文学色彩的描写,增强了文章的生动性和感染力;作者重点记叙屠呦呦研发青蒿素的艰难历程,描写细腻,有很强的说服力。
(2)屠呦呦在青蒿素的研究上能取得卓越成就,除了自身的因素外,还有哪些外在原因?
(3)屠呦呦在提炼青蒿素时,经历了哪关键的几步?请简要概括。
(4)屠呦呦因研发抗疟新药先后获得了“拉斯克临床医学奖”与“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取得了巨大的成绩,这些成绩取得背后定有美好的品质作支撑,结合文章分析这些品质表现在哪些方面?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文后各题。(25分)
穿过风雪的音乐盒
那一年,我去西藏八宿的一个小乡村支教,两年后,我就可以回城获得一份不错的工作。
初入校门的那一天,孩子们在学校的操场上排成两排,向我敬礼。那天白雪飘飘,那一双双举过头顶的手没有一双戴着手套,他们的手套就挂在脖子上。
我教他们语文、数学、自然、生物,教他们认识山外的山,山外的城。
孩子们来自不同的村落,近的就住在乡里,最远的孩子甚至要翻过一座海拔3000米的雪山。我很熟悉那个住在最远地方的孩子,孩子的名字叫也措,黑黑的小脸,漫着两坨高原红。据说,他是这个学校最穷的学生,学费一直都欠着。他们家里只有一匹马,是整个家惟一的生活来源,为他们背负着生活的重担,春天来的时候,偶尔还能接上几个观光客。
也措平日里非常沉默,但是眼神却很特别,忧郁中透着惶恐,惶恐中又露着一丝坚定。在这个偏僻的小乡里,我见到的眼神是整齐的,老人孩子都一样,单一而纯净,惟独这个孩子,眼中似乎有很多的内容。
雪大的时候,全世界只剩下了白,家远的孩子只能住在老师的宿舍里。那天,我的宿舍也留下了几个孩子。
那个晚上,孩子们在我的允许下翻看我的东西,并抱着我的吉他乱弹。也措在翻看我的一个小小的音乐盒,那是我的女友送给我的生日礼物,虽然毕业前我们已经分手,但我还是一直保存着这只好看的音乐盒,它亦是我反复拾取的快乐。我来了之后的那些日子,总是不停地打开它,听那首熟悉的《致爱丽丝》的曲子,直到有一天,发条崩坏了。 此刻的也措正抚摸着那个音乐盒,眼神,是我熟悉的淡淡的忧郁。
我走过去,问也措:“你知道它叫什么吗?”
“不。”也措的话也总是那么少。
“它叫音乐盒,一翻开盖就会唱歌。”
“是谁送给你的?”也措居然问了一个令我措手不及的问题。
“是妈妈在我生日的时候送给我的。但是现在坏了,要不就可以让你听一听了。”对着孩子,我还是撒了谎。
也措看了我一眼,就低着头不说话了。
那一夜的雪很大,等我第二天醒来的时候,看到门前的花圃被雪盖着,操场的树,枝干被雪压断了许多,远方除了雪还是雪,除了白还是白。不知道为什么,我的眼泪一下子就下来了。
那一次,也措在我的宿舍里住了整整三天,可是第二天晚上也措便开始想家了,听到半夜风雪沙沙的声音就哭了,我不由把他搂在怀里问:“想妈妈了,是吗?”
“我要见阿妈。”也措一开口,泪水又掉了一串。
我鼓励孩子:“也措,老师的妈妈在很远的地方,老师一年只能见一次妈妈,老师也很想妈妈,但是老师都不哭,不哭了好吗?”
也措看着我,停止了哭泣。第三天黄昏,也措的母亲骑着马来接走了也措。
那一年的冬天,雪一直很大,过年的时候,雪已经封了路,我很想家,却没有能够回去。
终于到了第二年春天,雪少了,阳光有了暖意,我听说不远的镇子开始有了稀少的游客。路,看来是通了,但是我却没有时间回家,因为孩子们已经开学了。
也措也来了,像是换了一个小孩一样,眼神,不再是淡淡的忧郁,而是似乎有种说不出的欢快,依旧不爱说话,但总是偷偷地看我。
然后就到了我的生日,没有人为我庆祝,我孤单地为自己点燃了蜡烛。可是三天后,我却意外地收到了一个邮包,邮包是从北京寄来的,拆开来,竟然是一个音乐盒,比我那一个还要漂亮。音乐盒里放了一封信,我看着,心就像春天的雪一般簌簌融化了……
信是北京的一个陌生人寄来的,那人在信中说,他在前一个月来了一次八宿,碰到了一个叫也措的小孩,小孩牵着家里的马送他进山,却没有收他一分钱,只要求他回去之后,在4月初给他的老师寄一个音乐盒当做生日礼物,因为,老师的妈妈送给老师的音乐盒坏了,老师已经很久没有见妈妈了……
我只需在那里支教两年的,但是我却整整呆了六年才回去。
(选自《微型小说月刊》)
(1)下列对这篇小说有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最恰当的两项是(5分)
A.作者对“我”进行了语言、行为、心理等方面的描写,并没有在故事情节上做过多的设计,但就是这样的文章,却给人以很朴素的真实感。
B.小说含蓄地写出了西藏八宿当地人生活的状态,由于当地落后、闭塞的特点,这里的学校破旧,以至没有老师愿意来这里,“ 我”是这里唯一的老师。
C.小说叙述舒缓、略带散文化的风格,这并没有损害对人物形象的刻画,而对情节的淡化处理,更有助于作品抒情风格的形成。
D.小说善于从细微处表现人物心理,从而揭示人与人的关系,也措眼神总是忧郁中透着惶恐,表现出他对“我”的排斥与畏惧。
E.小说通过自然质朴的笔触,勾勒出一个偏僻学校老师工作的情景,语言简洁明丽、富有真情实感,展现了师生间淳朴的情谊。
(2)本文用第一人称“我”来写作,有什么好处?请简要概括(6分)
(3)本文在刻画也措这个形象时,突出了他的哪些性格特征?请简要分析。(6分)
(4)本文多处写到了“雪”,请结合小说内容分析“雪”在文中起到的作用。(8分)
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6分)
(1)孔子在《论语》中对“学”与“思”的关系辩证论述的两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
(2)王维《使至塞上》 中“ , ”一联,写了到达边塞后看到的奇特壮丽风光,画面开阔,意境雄浑。
(3)龚自珍《己亥杂诗》中,诗人以“落红”自比,表达了自己虽然辞官却仍然要悉心培育新一代以报效国家的两句诗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
阅读下面这首宋诗,完成后面各题。
新 晴
刘攽①
青苔满地初晴后,绿树无人昼梦余。
唯有南风旧相识,偷开门户又翻书。
[注]①刘攽(bān,1023~1089)北宋史学家。
1.第四句中的“偷”字历来为后人所称道,请联系诗句,赏析“偷”字的妙处。(5分)
2.这首诗写出了作者怎样的心情?请结诗句作简要分析。(6分)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文后各题。
项籍者,下相人也,字羽。初起时,年二十四。其季父项梁, 梁父即楚将项燕,为秦将王翦所戮也。项氏世世为楚将,封于项,故姓项氏。初,宋义所遇齐使者高陵君显在楚军,见楚王曰:“宋义论武信君之军必败,居数日,军果败。兵未战而先见败征,此可谓知兵矣。”王召宋义与计事而大说之,因置以为上将军,项羽为鲁公,为次将,范增为末将,救赵。诸别将皆属宋义,号为卿子冠军。行至安阳,留四十六日不进。项羽曰:“吾闻秦军围赵王巨鹿,疾引兵渡河,楚击其外,赵应其内,破秦军必矣。”宋义曰不然夫搏牛之虻不可以破虮虱今秦攻赵战胜则兵罢我承其敝不胜则我引兵鼓行而西必举秦矣。故不如先斗秦赵。夫被①坚执锐,义不如公;坐而运策,公不如义。”因下令军中曰:“猛如虎,很②如羊,贪如狼,强不可使者,皆斩之!”乃遣其子宋襄相齐,身送之至无盐,饮酒高会。天寒大雨,士卒冻饥。项羽曰:“将戮力而攻秦,久留不行。今岁饥民贫,士卒食芋菽,军无见粮,乃饮酒高会,不引兵渡河因赵食,与赵并力攻秦,乃曰:‘承其敝’。夫以秦之强,攻新造之赵,其势必举赵。赵举而秦强,何敝之承!且国兵新破,王坐不安席,埽境内而专属于将军,国家安危,在此一举。今不恤士卒而徇其私,非社稷之臣!”项羽晨朝上将军宋义,即其帐中斩宋义头,出令军中曰:“宋义与齐谋反楚,楚王阴令羽诛之。”当是时,诸将皆慑服,莫敢枝梧,皆曰:“首立楚者,将军家也。今将军诛乱。”乃相与共立羽为假上将军。使人追宋义子,及之齐,杀之。
(节选自《史记·项羽本纪》有删改)
[注]①“被”通 “披” ②“很”通“狠”
1.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3分)
A.宋义曰/不/然夫搏牛之虻不可以破虮虱/今秦攻赵战胜/则兵罢/我承其敝/不胜/则我引兵鼓行而西/必举秦矣
B.宋义曰/不然/夫搏牛之虻不可以破虮虱/今秦攻赵战胜/则兵罢/我承其敝/不胜/则我引兵鼓行而西/必举秦矣
C.宋义曰/不/然夫搏牛之虻不可以破虮虱/今秦攻赵/战胜则兵罢/我承其敝/不胜/则我引兵鼓行而西/必举秦矣
D.宋义曰/不然/夫搏牛之虻不可以破虮虱/今秦攻赵/战胜则兵罢/我承其敝/不胜/则我引兵鼓行而西/必举秦矣
2.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在我国古代,男子到了20岁的时候表示成人,就要行冠礼,取表字。取字以后,为了表示尊敬,除在君、父跟前外,一般称字而不称名。
B.氏是姓的分支,姓是一种族号,秦汉以来,姓氏合为一体,姓氏的主要功能是为了辨别部落中不同氏族的后代。
C.河,最初的本义是指黄河,后来扩大为陆地表面成线形的自动流动的水体都能称河,本文中的“河”就是指广义的河。
D.社稷中的“社”为土神,“稷”为谷神。由于古时的君主为了祈求国事太平,五谷丰登,每年都要到郊外祭祀土地和五谷神,后来人们就用“社稷”来代表国家。
3.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项氏世世代代做楚国的大将,被封在项地,所以姓项,项羽的父亲项梁,就是一位被秦将王翦所杀害的楚国大将。
B.宋义用曾猜定武信君的军队必定失败的事例博得了楚怀王的信任,并且被楚怀王任命为上将军,位置在项羽、范增之上。
C.项羽利用早晨去参见宋义的机会,在军帐中将他杀死,其他将领们都因畏惧项羽而不敢抗拒,并且还一起拥立项羽代理上将军。
D.项羽私自杀死宋义后,对外宣称宋义勾结齐国共同谋反,自己是受楚王密令处死宋义的,这样做的目的是担心其他将领对自己的不满。
4.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0分)
(1)夫以秦之强,攻新造之赵,其势必举赵。
(2)使人追宋义子,及之齐,杀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