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高中语文试题 >

在下面一段文字空白处补写恰当的语句,使整段文字语意完整连贯,内容贴切,逻辑严密。...

在下面一段文字空白处补写恰当的语句,使整段文字语意完整连贯,内容贴切,逻辑严密。每处不超过15个字(5分) 

余秋雨曾说:阅读既是对外部世界的开发, (1)  。开发生命并不是重塑生命,我们的生命并不太坏,  (2)   。任何开发都应该顺应着地理地脉。 (3)  也是同样。如果某个领域的几部代表性名著都读不下去,那就证明你与那个领域无缘,想开一点,整体放弃,也许几年后突然读得下去了,说明当初的无缘只是短暂现象。茫茫书海,    (4)       ;名著如林,真正属于你的也只是不多的几十本;还有不少名著介于     (5)       ,那也不妨读一读。

 

(5分)①也是对生命的开发②没有必要打碎了重塑③开发生命④真正与你有缘的只是一小角⑤有缘无缘之间(每点1分) 【解析】 【试题分析】这是一道语言运用的综合考核题,首先应浏览语段,把握主要内容,然后要注意上下文的衔接和前后的照应,应根据上下文逻辑来填写。第一处,前面说“阅读既是对外部世界的开发”,由此确定后面句子的形式应是“也是对……的开发”,再根据后面的内容即可知道,应是对“生命”的开发。第二处,前面说“开发生命并不是重塑生命,我们的生命并不太坏”,顺着这句话往下说,自然是说生命没有必要打碎重塑。第三处,前面说“任何开发都应该顺应着地理地脉”,后面说“……也是同样”,联系前面的内容即可知道,此处是说“开发生命”。第四处,前面说“说明当初的无缘只是短暂现象”,这提示了内容;后面说“真正属于你的也只是不多的几十本”,这提示了句式。第五处,前面说“还有不少名著介于……”,从前面的内容可以知道,应是“有缘无缘之间”。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依次填入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的语句,衔接最恰当的一项是(3分)

湖北襄阳将斥资百万为小说《射雕英雄传》中襄阳大战的主人公郭靖与黄蓉打造情缘雕像。      

                             。这就是在偶像制造上,现代与传统方式的最大区别。

(1)在现代社会,偶像的产生并不需要世俗政权和历史书写者——士大夫阶层的认可

(2)持正统观的人们觉得,他们不是真实的

(3)只要流传甚广,有足够的人喜欢并且影响力足够大,偶像就能成其为偶像

(4)传统的人物塑像也有很多虚拟因素,如黄帝、大禹也不能说一定真实

(5)这种正统观看上去是坚持人物的真实性,但其背后有很深刻的传统与现代的分歧

(6)但传统塑像往往是传统文化继承者的士大夫阶层和世俗统治者共同推出的偶像

A.(2)(1)(6)(5)(4)(3)    B.(4)(2)(1)(6)(5)(3)  

C.(2)(5)(4)(6)(1)(3)   D.(4)(2)(1)(3)(6)(5)

 

查看答案

依次填入下列句子横线处的成语,最恰当的一组是(3分)

(1)这些学术论文质量低劣,有些甚至完全是胡编乱造,让人      

(2)人性的弱点和欲望在本来就充满绝望的书写里,就像癞头上点点血色的伤口,使人      

(3)天津港8·12特大火灾爆炸事故发生后,记者进入现场发现,爆炸造成的破坏景象      

A.不忍卒读  惨不忍睹  不堪卒读   B.不忍卒读  不堪卒读  惨不忍睹

C.不堪卒读  惨不忍睹  不忍卒读   D.不堪卒读  不忍卒读  惨不忍睹

 

查看答案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文后各题。(25分)

罗登义教授1906年4月15日出生于贵州省贵阳市的一个普通家庭。中学毕业于贵阳二中。1923年考入北平京师大学化学系,毕业后,先后在成都大学和北平大学任教。1935年留学美国明尼苏达大学研究院,获农业生物化学硕士学位。时年正值民国政府政治腐败,神州大地狼烟四起、民不聊生,他断然拒绝导师的挽留,放弃了留美的优越条件和优厚待遇,怀着报效祖国的心愿毅然返回祖国,到北平大学任教。

·事变后,北平沦陷,他不当亡国奴,不为日本军国主义效劳,冒着生命危险,与夫人一道乔装商人南下,几经辗转先后到西北农学院、浙江大学从事教学和科研工作。1947年被贵州大学聘为客座教授兼农学院院长。同年,联合国在我国选中了既懂农业又懂生物化学的罗登义教授,通过国民党政府教育部聘请他到联合国粮农组织担任顾问,由于报效祖国的心愿尚未实现,于是他婉言拒聘,再次放弃优越的工作环境和优厚的待遇,仍然留在国内艰苦的教学、科研岗位上。1949年新中国成立后,浙江大学召其回校。接管贵州大学的军代表对他说,新中国成立了,大学里不再设客座教授,而且贵州刚解放,急需人才建设贵州,对他诚挚地予以挽留。因为留下来建设家乡也是自己的心愿,罗登义教授就没有要求返回浙江大学。

中国科学院建立后,又要调他赴北京工作。时任中共贵州省委第一任书记的苏振华将军再次挽留他。罗登义教授想到多年来为了报效祖国,经历了许多困苦磨难,认为留在家乡工作也是为祖国而工作,于是他再次留了下来。这一留,就是数十载春秋,他把毕生精力奉献给了家乡,直至2000年8月17日辞世并埋葬在家乡的土地上。他曾作诗《家乡恋》以言心志:"生我育我好贵州,气候暖和,山水清幽。地下蕴藏丰富有,金碗叫化,愚者蠢忧。勤劳人民应振奋,智力开发,兴工兴农。雄心壮志岂能休,暂时穷困,何惧何愁。"

罗登义教授长期从事生物化学、营养化学研究工作,是我国闻名的营养学家。自1928年始,他研究的课题全部是大众食物的营养问题。他的研究方向和课题是根据当时国穷民困,百姓食不果腹,身体素质极差而确定的。抗日战争时期,他随浙江大学迁到了湄潭县。除了担任三门课的讲授外,他还抓紧时间进行生物营养的科学研究,而湄潭丰富的野生资源则为他的研究提供了充足的研究对象。浙江大学在湄潭办了6年,正是这6年,他在生化营养研究方面取得了丰硕的成果。如他在对170多种水果蔬菜的营养成分的分析中,发现了刺梨含丙种维生素非凡丰富,进而对刺梨进行了全面的研究,前后发表论文近十篇。这一研究成果引起了国内外有关科学家的关注,英国闻名的生物化学家李约瑟教授,特别将刺梨称为"登义果"。几十年来,罗登义教授研究的食物品种众多,研究的地域遍及我国东北、华北、西北、西南,至1984年止,以中、英文发表的科研论文共计58篇,专著7本,另有近百篇文章发表在《科学》、《学艺》、《东方杂志》、《自然界》、《化学》等刊物上。1963年,在国家科委、农业部和贵州省政府的支持下,罗登义教授在贵州农学院建立生物化学研究室,不久又建立了基础生化、动物生理生化教研室,为贵州建立了农业生物化学研究基地。他的研究成果开创了我国营养学研究,特别是食物中微量元素研究的先河,为改善国民的食物结构、食物品种搭配提供了科学依据,为提高国民的健康水平做出了积极的贡献。

罗登义教授不仅在学术上有很高的造诣,而且为贵州高等农业教育事业的发展呕心沥血,殚精竭虑,忘我工作。解放初期,作为贵州农学院的主要创始人和主要领导,罗登义教授带领干部职工白手起家,从头开始,兴建校舍,购置设备,聘请教师,招收学生。他亲自开课,夜以继日,全力以赴投入到教育工作中去,为贵州农学院的建设和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为了培养青年科技人才,罗登义教授甘当人梯。为了使他们在科研道路上少走弯路,他除了亲自给本科生、研究生授课,指导实习外,还著书立说,担任全国性多种刊物的编委、审稿人。他从事教育事业七十一年,为国家培养出了大批农林牧科技人才,学生遍及国内外,其中不乏知名人士。罗登义教授晚年曾在《自叙》诗中小结半个多世纪的人生旅程,坦诚抒怀:"忙忙碌碌数十秋,粉笔生涯,白云悠悠。少壮求知勤奋修,全力苦干,忘愁忘忧。成年寸心欲何求?科研工作,育才传流。一生志向岂能休,尽管白头,何惧白头。"

罗登义教授出生在旧中国,对社会的黑暗,外强的凌辱,民不聊生的境况深有感触。和众多爱国知识分子一样,他强烈期盼这中华的振兴,他也把他的一生奉献给了他最爱的祖国、最爱的故乡!

(1)下列对传记内容的分析与概括,最恰当的两项是(5分)

A.罗登义教授在美国硕士学习毕业后,看到祖国正值危难之时,断然拒绝导师的挽留回到祖国,到浙江大学任教。

B.罗登义教授发现了刺梨含有特别丰富的丙种维生素,进而对刺梨进行了全面的研究。这一研究成果引起了国内外有关科学家的关注,英国科学家们特别将刺梨称为登义果

C.1949年新中国成立后,大学里不再设客座教授,时任贵州大学客座教授的罗登义回到了浙江大学任教。

D.作为贵州农学院的主要创始人和主要领导,罗登义教授带领干部职工白手起家,全力以赴地投入到教育事业中去,为贵州的科研人才培养奉献了一生。

E.罗登义教授怀着报效祖国的心愿返回祖国,为建设家乡贵州呕心沥血,在学术研究、发展教育等方面做出了卓越的贡献。

(2)根据全文内容,概括并简要分析罗登义教授的优秀品质。(6分)

(3)文章分别两次引用了罗登义教授自己创作的小诗,请简析其作用。(6分)

(4)罗登义教授在《自叙》一诗中说到:一生志向岂能休,尽管白头,何惧白头请结合文本与生活实际,谈谈你对此的理解。(8分)

 

查看答案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后面各题。(25分)

川端康成

春雨似雾,虽然不会濡湿,却会沾润人的肌肤。跑出门口的少女看见少年的伞,这才察觉:呀,下雨呐?   

少女正坐在店门前。少年撑开雨伞,与其说是为了挡雨,莫如说是为了掩藏自己走过少女面前时流露出来的羞涩。   

但是,少年默默地将雨伞移过去给少女挡雨。少女只有一侧肩膀在雨伞下。尽管挨淋,少年却难以启齿说出:请过来,然后让少女靠近过来。少女虽然也曾想过自己用一只手扶着伞把,但总是想从雨伞下溜走。  

两个人走进了照相馆。少年的父亲是个官吏,即将调任远方。这是为他拍的临别赠相。  

二位请并排坐在这儿。摄影师指着长椅子说。   

少年无法同少女并肩而坐,就站在少女的背后。为了让两人的身体在某一点上接合起来,他把扶着椅子的手指轻轻地触模少女的短外褂。这是他初次触及少女的身体。透过手指传导过来的微微的体温,使少年感受到一阵似是紧紧拥抱着赤身少女的温馨。  

这一生中每逢看到这帧照片,也许就会想起她的体温来吧。    

再照一张好吗?二位肩并肩,把上半身照大些。  

少年只顾点点头。  

头发……”少年对少女小声地说。  

少女猛然抬头望了望少年,脸颊倏地绯红,眼睛闪烁着光芒,充满了明朗的喜悦。像孩子般乖乖地碎步走到了化妆室。   

方才少女看见少年经过门口,顾不及整理一下头发就飞跑出来,头发蓬乱得像是刚摘下游泳帽似的。少女一直为这乱发耿耿于怀,可是在男子面前连拢拢两鬓的短发修饰一下也觉着害羞。少年也觉得,如果对她说声拢拢头发吧都会羞辱少女的。

向化妆室走去的少女那股子快活劲儿,也感染了少年,喜悦之余,两个人理所当然地互相偎依坐在长椅子上。   

刚要走出照相馆,少年寻找起雨伞来。忽然看见先走的少女已经手里拿着那把雨伞站在门口。少女发现少年望着自己才意识到自己是拿着少年的雨伞走出来的,她不觉一惊。这种无意识的举止,难道不正是流露出她已经感觉到那是他的东西了吗? 

少年难以启齿说出让我拿雨伞吧,少女则无法把雨伞交给少年。然而,此时此刻两个人与在来照相馆的路上迥异,突然间变成了大人,带着夫妻般的心情踏上了归途。这仅仅是关于雨伞的一桩韵事……

(选自《世界经典短篇小说选读》)

张爱玲

这是真的。

有个村庄的小康之家的女孩子,生得美,有许多人来做媒,但都没有说成。那年她不过十五六岁吧,是春天的晚上,她立在后门口,手扶着桃树。她记得她穿的是一件月白的衫子。对门住的年青人,同她见过面,可是从来没有打过招呼的,他走了过来,离得不远,站定了,轻轻地说了一声:噢,你也在这里吗? 她没有说什么,他也没有再说什么,站了一会,各自走开了。

就这样就完了。

后来这女人被亲眷拐了,卖到他乡外县去作妾,又几次三番地被转卖,经过无数的惊险的风波,老了的时候她还记得从前那一回事,常常说起,在那春天的晚上,在后门口的桃树下,那个青年。

于千万人之中遇见你所要遇见的人,于千万年之中,时间的无涯的荒野里,没有早一步,也没有晚一步,刚巧赶上了,那也没有别的话可说,惟有轻轻地问一声:噢,你也在这里吗?

(原刊1944年4月《杂志》月刊第13卷第1期)

(1)下列对两篇文章相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分析和鉴赏,最恰当的两项是(5分)

A.《爱》一文语言华丽绚烂,在不动声色当中一种人生苦难和沧桑却被轻轻触及;一份爱的无奈和哀痛也被暗暗地激起。

B.《雨伞》几百字的文章里,传达出的意绪是极为丰厚的:羞怯,嗔怨,娇矜,喜悦……我们不得不惊叹文学大家的笔力之深厚。

C.《爱》中借女人想要把握自身命运而抗挣的故事传达出了张爱玲对于逝水流年的敏感,对于美和爱稍纵即逝的无奈,这些无不透着一种苍茫感和悲凉感。

D.《雨伞》一文中作者将故事安排在一个朦胧的雨天。通读全文,毫无疑问,这场雨合适那绵绵的初恋的感受。

E.《雨伞》与《爱》虽分别出自日本作家与中国作家之手,但都是以初恋为题材,故事短小精悍而余味悠长。

(2)小说以雨伞命名,雨伞对全文起了怎样的作用?请结合文章简要分析。(6分)

(3)张爱玲认为就像葱绿配桃红,在一种参差的对照下,苍凉才有更深长的回味。请结合《爱》一文谈谈你对这句话的理解。(6分)

(4)川端康成与张爱玲都善于运用小处着墨,大处着眼的艺术手法,这两篇文章都注重细部勾勒,试分析它们各自是如何借细节来表现人物心理或主题的。(8分)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