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
A.在全球化去中心化的背景下,他在达沃斯讲台的精彩阐述无形中能够增进世界对中国发展道路的了解、支持、认同,进而在共赢中实现发展。
B.在调查时,湖南大学一位毕业不久的硕士研究生告诉记者,在湖南大学读完本科和研究生的他,这么多年来从没有看到过可以自由转学的文件。
C.借助颠覆性手段和阿里巴巴强大的营销能力,天弘增利宝成功实现了以小博大,成为首支国内基会史上突破千亿关口的基金,在全球货币基金中排名51位。
D.在伦敦奥运会上,中国的金牌总数尽管跟北京奥运会相比有明显差距,中国体育代表团仍然赢得了全国人民的肯定和赞扬。
下列各句中,依次填入下列横线处的成语,最恰当的一组是( )
①非物质文化遗产,是人类 ,世代传承的无形的活态流变的文化遗产,它鲜活地扎根生存于民族民间。
②儒学热,是当今一大文学文化现象,从学者到民间,不乏追寻者。但是也有些人只想凭借
而揣摩得到儒学真谛,这是很错误的。
③文学经典,就是要精读, ,反复咀嚼,深刻理解作品的内涵,以期产生内心的共鸣,收获更多的人生启迪。
A.口传心授 口诵心惟 口耳之学 B.口耳之学 口传心授 口诵心惟
C.口耳之学 口诵心惟 口传心授 D.口传心授 口耳之学 口诵心惟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后面题目。
材料一:
【央广网财经9月9日消息】 据经济之声《天下公司》报道,香港晨兴基金会昨天宣布,将向美国哈佛大学公共卫生学院捐款3.5亿美元,这是哈佛创校378年以来收到的最大单笔捐赠金额。
晨兴基金会是香港恒隆集团的陈启宗、陈乐宗兄弟在1996年创立的机构,致力于推动慈善和捐助教育科研。陈氏兄弟出生于香港,都有求学美国的经历。其中,陈乐宗更是在哈佛公共卫生学院获得过硕士和博士学位,并曾在哈佛医学院从事癌症方面的研究工作。
对此,正在美国耶鲁大学攻读MBA的诺亚对《天下公司》说,校友向母校捐款,这在美国是极为普遍的现象。因为他觉得自己在这个学校接受教育,所以希望下一代、下几代的校友,都能接受同样,甚至更好的教育,所以他们会把自己的财富捐赠给学校。
现在,在哈佛、耶鲁和斯坦福等大学,捐款早已超过学费总额,成为主要经费来源之一。2008年全美各大学共收得310亿美元的捐款;2010年哈佛大学的校友共捐款六亿美元,而哈佛的捐赠基金总值已经超过275亿美元;2011年耶鲁大学校友捐款七亿多美元,加上投资回报,截至年底,该校的捐赠基金总额则超过了200亿美元。
美国大学之所以能够得到这么多捐款,一个重要的原因是各个学校都设立专门的团队来做这件事。这个团队并不是专门劝富商来捐款的,它是针对学校全部的募捐项目,去运营和宣传,基本上是通过三个途径。一个是这些名校每年都会有校友聚会,这种聚会就是募捐的最好机会。第二个是每个学院和大学的校长都会到各个国家有目的性地做一些演讲,宣传自己,取得这些国家一些个人和机构的支持。第三他们还会主动发邮件给校友和一些乐于捐助的慈善家,请他们捐款。
哈佛大学表示,陈氏兄弟的捐款没有限制用途,可用来资助学生、兴建新校舍、成立种子基金以及支援学术研究等。同时,哈佛大学还决定将公共卫生学院改名为哈佛陈曾熙公共卫生学院,以纪念恒隆集团已故创办人、陈氏兄弟的父亲陈曾熙。这是哈佛大学第一次因为慈善捐款而为一个学院改名,此前,哈佛只为纪念美国前总统肯尼迪而命名了肯尼迪政治学院。
(选自《西安日报》)
材料二:
【环球时报特约记者李秋恒报道】 据耶鲁大学公共事务办公室网站1月4日消息,美国耶鲁大学校长理查德·莱文教授宣布,耶鲁2002届毕业生张磊,将向耶鲁大学管理学院捐赠888万8888美元。这是到目前为止,耶鲁管理学院毕业生捐赠的最大一笔个人捐款。
报道说,张磊是高瓴资本管理有限公司创建人,这笔捐款将主要用于耶鲁管理学院新校区的建设。另外一部分作为奖学金,提供给“杰克逊全球事务学院”国际关系计划项目,以及资助耶鲁各种和中国有关的活动。
(选自《环球时报》)
材料三:
当年,美国人司徒雷登受命在北京筹建私立燕京大学,需要大量筹款。后来,他在美国募集到大约250万美元,这笔资金成为燕京办学主要的经济来源。有中国人问他:“你们外国人为什么要给中国大学捐钱?”司徒雷登回答:“文明不是民族性的,而是世界性的。如果把各个民族的文明融合为一体,那么就能加深各民族间的相互了解。”今天,也有许多外国朋友、外资企业热心资助中国的大学和学生,或是爱心助学,或是资助建造办公楼和实验室。大学固然有其地域性和民族性,同时也担负着传承社会文明、创造新知识和新成果、造福全人类的任务,世界名校在这方面处于“领跑”地位。从这个意义上说,中国留学生捐巨资给耶鲁,是件大好事。
(选自《解放日报》)
材料四:
美国的大学往往具有浓厚的象牙塔气质,往往很警惕政治对大学的渗透,同时也与商业环境和世俗社会保持着一定的距离。因为对公立大学的警惕,美国有不少私立大学的办学资金往往靠校友捐款资助。对捐款的毕业生而言,这既是对母校培养自己的回报,同时也是在母校历史上留名的机会;对校方来说,这些捐款主要用来作为研究学术和培养下一代学生的经费,为了监督这些经费的使用,校方往往会成立专门的组织进行监督。捐款的一个很重要用途,就是用来资助缴纳不起学费的贫困生。
某种程度上,社会在教育上的投资或者捐款是社会文明程度的一个反映。但是投资或者捐款需要投资者和捐款者的主动性,因此学校本身既需要魅力也需要公信力。一个人对一个学校的感情并不必然与在这个学校受教育的时间成正比,而与他在这个学校学业上的收获以及个人生活上的愉悦程度有关。同时,一个人对他母校的感情也与这所母校本身的名气没有多大关系,一个给学生足够的尊重和最好教育的大学往往会成为学生永远的精神故乡,一个有魅力的大学与它的学生一定有一种深刻的感情和长时间的默契。
(选自《南方日报》)
(1)下列对材料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最恰当的两项是
A.陈氏兄弟都有求学美国的经历,陈乐宗更在哈佛公共卫生学院学习过,这是晨兴基金会向美国哈佛大学公共卫生学院捐款3.5亿美元的唯一原因。
B.美国大学各个学校都设立专门的团队来做募捐。其募捐的对象不仅仅是富商,还包括校友、某些个人和机构以及一些乐于捐助的慈善家。
C.文明没有国籍的界限,司徒雷登在美国募捐筹建私立燕京大学,张磊捐款耶鲁大学的善举都向世人展示了其广阔的胸襟和高远的眼界。
D.大学没有地域性和民族性,它们担负着传承社会文明、创造新知识和新成果、造福全人类的任务,世界名校在这方面处于“领跑”地位。
E.美国不少私立大学的办学资金往往靠校友捐款资助,这是因为它们很警惕政治对大学的渗透,同时也与商业环境和世俗社会保持着一定的距离。
(2)阅读材料一和材料二,概括说明两则新闻主要内容的异同。
(3)根据材料四,简要分析国外大学能够获得巨额捐赠的原因。
(4)反思国内高校建设,你有哪些针对性的建议?请结合现实和相关材料谈谈你的看法。
按要求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空缺部分
(1)《锦瑟》中追忆华年往事的起兴句子是: , 。
(2)《琵琶行》中,运用侧面烘托的方法描写琵琶女技艺高超、美丽出众的诗句是 , 。
(3)《离骚》中表明当时社会中的人们违背准则,把苟合取悦别人奉为信条的两句: , 。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后面题目。
王玺,太原左卫指挥同知也。成化初,擢署都指挥佥事,守御黄河七墅。巡抚李侃荐于朝。阿鲁出寇延绥,命充游击将军赴援,战孤山堡,败之。寇再入,战漫天岭、刘宗坞及漫塔、水磨川,皆有功。进都指挥同知,充副总兵,镇守宁夏。九年以将才与周玉同荐。十二年擢署都督佥事,充总兵官,镇守甘肃。
黄河以西。自庄浪抵肃州南山,其外番人阿吉等二十九族所居也。洪武间,立石画界,约樵牧毋越疆。岁久湮废,诸番往往阑入,而中国无赖人又潜与交通为边患。玺请“复画疆域,召集诸番,谕以界石废,恐官军欺凌诸部,今复立之,听界外驻牧,互市则入关。如此,番人必听命,可潜消他日忧”。帝称善,从之。
十七年进署都督同知。时玺以都督佥事为总兵官,而鲁鉴以署都督同知为参将,玺恐难于节制,乞解兵柄,故有是命。
初,哈密为土鲁番所扰,使其将牙兰守之。都督罕慎寄居苦峪口,近赤斤、罕东,数相攻,罕慎势穷无援。朝议敕玺筑城苦峪,别立哈密卫以居之。玺遣谍者间牙兰,牙兰不听,得其所羁掠九十余人以归,具悉虚实。十七年召集赤斤、罕东将士,犒以牛酒,令助罕慎。罕慎合二卫兵,夜袭哈密及刺木等八城,遂复其地,仍令罕慎居之。事闻,奖劳,赉金币。已,罕东入寇,玺御却之,请兴师以讨。帝念其常助罕慎,第遣使责谕。明年,北寇杀哨卒,玺率参将李俊及赤斤兵击之于狼心山、黑河西。多所斩获。
二十年移镇大同玺有复哈密功官不进陈于朝乃实授都督同知。
玺习韬略,谙文事,勇而有谋。廷臣多称之。在边二十余年,为番人所惮。弘治元年卒。赐祭葬,赠恤有加。
(选自《明史》列传第六十二)
1.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A.阿鲁出寇延绥 寇:侵犯 B.听界外驻牧 听:任凭
C.帝称善,从之 从:听从 D.玺御却之 却:后退
2.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
A.二十年/移镇大同玺/有复哈密/功官不进/陈于朝/乃实授都督同知。
B.二十年移镇大同/玺有复哈密功/官不进/陈于朝/乃实授都督同知。
C.二十年/移镇大同玺/有复哈密功/官不进/陈于朝/乃实授都督同知。
D.二十年移镇大同/玺有复哈密/功官不进/陈于朝/乃实授都督同知。
3.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 )
A.王玺是明朝军事将领,他熟悉韬略,作战勇敢,屡建战功,被不断推荐、提拔,先后镇守山西、宁夏、甘肃等地区二十多年,番人十分畏惧他。
B.为消除可能产生的边患,王玺向朝廷建议在疆界重新立界石,然后召集诸番,告诉他们驻留放牧必须在界石外,互通贸易时则可入关。
C.成化十七年,王玺升为代理都督同知。当时,他以都督佥事的身份任总兵官,而另一将领鲁鉴以代理都督同知的身份为参将,他担心难以调度管束,便请求解除鲁鉴的兵权。
D.王玺召集、犒劳赤斤、罕东的将士,他们协助罕慎收复了哈密,捷报传到朝廷,朝廷给予王玺褒奖、赏赐,却没有提升他的官职,后经过他的申诉,朝廷任命他为都督同知。
4.把文言文阅读材料中加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岁久湮废,诸番往往阑人,而中国无赖人又潜与交通为边患。
译文:
(2)玺遣谍者间牙兰。牙兰不听,得其所羁掠九十余人以归,具悉虚实。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后面题目。
学问的气象
袁行霈
作诗讲究气象。诗之有气象如山峦之有云烟,江海之有波涛,夺魂摄魄或在于此。气象以雄浑飘逸为上,如“气蒸云梦泽,波撼岳阳城”“落日照大旗,马鸣风萧萧”“俱怀逸兴壮思飞,欲上青天揽明月”,皆以其超凡的气象而传诵千古。
做学问也讲究气象。学问的气象,如释迦之说法,霁月之在天,庄严恢宏,清远雅正。不强服人而人自服,毋庸标榜而下自成蹊。
仅以中国近现代的学者为例,其中即不乏具有大家气象的人物。归纳他们的特点大概有以下这些:
学术的格局和视野开阔,左右逢源,游刃有余,处处显示出总揽全局的能力。这倒不在研究题目的大小,题目大的如梁启超先生的《中国近三百年学术史》,题目小的如陈寅恪先生的《柳如是别传》,气象都不凡。在他们的手里,资料的采用和组织灵活而有规矩,出神而又入化,犹如魔方的组合,而不像积木的堆垛。写到这里不禁想起宋代词人张孝祥的《念奴娇·过洞庭》,其下阙有曰:“尽挹西江,细斟北斗,万象为宾客。”这气象何等恢宏!如果借用来形容学问,“尽挹西江”可以说是把有关的资料全部搜集起来;“细斟北斗”可以说是把有关的材料细细地加以辨析;“万象为宾客”可以说是把相关学科都用来为自己的研究服务。学问能到这一步,也就不是常人所能及的了。
有气象的学问必有开山之功,开拓新领域,建立新学科,发凡起例,为后人树立典范。陈寅恪先生所撰《王静安先生遗书序》中说:“自昔大师钜子,其关系于民族盛衰、学术兴废者,不仅在能承续先哲将坠之业,为其托命之人,而尤在能开拓学术之区宇,补前修所未逮。故其著作可以转移一时之风气,而示来者以轨则也。”对王国维先生的开创之功,陈寅恪先生讲了三点:取地下之实物与纸上之遗文互相释证;取异族之故书与吾国之旧籍互相补正;取外来之观念与故有之材料互相参证。王国维先生的这三点已经被治文史的学者奉为圭臬了。
中国历来是道德学问并重,学问的气象实有赖于道德的高尚。为人正直、诚实、刚强,方能不随波逐流,而勇于坚持真理。如果又能虚怀若谷,富有宽容精神,气象就更加不同了。读余嘉锡先生的《四库提要辨证》,十分佩服其渊博与精审。余先生积毕生之力,指出纪晓岚多处疏漏舛误,但在《序录》中却有这样一段话:“然而纪氏之为提要也难,而余之为辨证也易,何者?无期限之促迫,无考成之顾忌故也。……易地以处,纪氏必优于作辨证,而余之不能为提要决也。”这段话在宽容中透出恢宏的气象,令人敬佩!对后进晚辈爱护提携不遗余力,也是大家气象的表现!偶读《中华书局收藏现代名人书信手迹》,收有蔡元培先生手迹六件,其中四件是介绍别人出版著作的,而且有三件讲到版税问题。其措辞如:某君“寒士,版税实缓不济急”;“如贵书局能与预订发行”。使某君“不必再分心于经济问题,则深为感荷”;“寒士打算,殊为可悯”;等等。我一边看他的手迹一边想象他的心肠,感动之余更增加了几分钦佩。
1.下列关于“气象”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A.作诗讲究气象,这个气象以诗的风格雄浑飘逸为上,气势恢宏。有气象的诗境界高远。
B.做学问也讲究气象。学问的气象是指学问的格局与境界。学问有气象则自能使人信服。
C.做学问者也要有气象。这个气象指做学问者的学术视野与格局,也指做学问者的品质。
D.学问气象的形成取决于学问者的个人道德修养。道德高尚者其学问自然精深且有气象。
2.下列理解和分析,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A.用“尽挹西江,细斟北斗,万象为宾客”来形容做学问,是指收集材料、辨析材料,融会贯通,尽为己用。
B.陈寅恪认为王国维有开山之功,并总结了王国维的三大功绩,认为其著作转移一时之风气,而示来者以轨则。
C.余嘉锡认为纪晓岚会编纂《四库全书》,但不会辨证舛误,仍比自己强得多。自己虽会辨证,却不能为其提要。
D.蔡元培的手迹中多次讲到版税问题,希望出版方能及时发放版税,这显示了蔡元培作为一个学者的气象。
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学问的气象不在于研究题目的大小,题目小的也能气象非凡,如陈寅恪的《柳如是别传》。但题目大的更容易有气象。
B.有大家气象的学者做学问时,总能左右逢源,游刃有余,并处处显示出总揽全局的能力,且能做到“万象为宾客”。
C.有大家气象的学者往往能开山立派,确立规则,发凡起例,树立典范。王国维先生的治学三规则已成治文史者的圭臬。
D.有大家气象的学者为人正直、诚实、刚强,具有这样的品质方能坚持真理及做学问的方向,这样的学者宽容而悲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