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高中语文试题 >

阅读下面材料,根据要求写一篇文章。 在成长的道路上,有一些人,或亲人,或同学,或...

阅读下面材料,根据要求写一篇文章。

在成长的道路上,有一些人,或亲人,或同学,或对手……有一些物,或书籍,或用具,或爱物……常与我们一路同行,相伴相随。不经意间,给予我们以鼓励,以智慧,以力量……

请联系自己的生活经历和感受,以同行为题,写一篇记叙文,不少于800字。

 

同行 几度云卷云舒;几度潮起潮涌;几度花开花落。世事变迁,然而那唯一不变的是你和那份至深的爱。幸福这一条短短的小路,我们可不可以不走? ——题记 天边那淡淡的蓝蓝的小小的云朵,你是否也如我一样,陷入了回忆的旋涡,无法自拔? 小时侯,幸福是唾手可得的棉花糖。 “妈妈,是不是我把这页练习全做完,你就带我去买棉花糖?”幼稚的我眨巴眨巴眼睛,满是渴望。妈妈笑了,甩甩那乌黑浓密的长发点头答应了。我欢欣雀跃,有了奋斗的目标,就离胜利不远了,多么幸福啊!那时我眼中的幸福便是能够美滋滋地吃上一口棉花糖,幸福对于我很简单。 上学了,幸福渐渐成了一次次的考试。 在我印象中,童年时代的幸福被局限在一块小小的范围之内。每一次考试之后的小小成就感理所应当地成为了我邀功的保证。没有人在意一个小屁孩的心理,也不会有人理解我面对考试时的兴奋感从何而来,因为他们不知道考试之后我脚下仍旧踩着一片幸福的云彩。但是云彩也有打盹的时候,它漂浮不定,时而高挂蓝天,时而低降洼池。而我在这起起落落中,隐约感觉到幸福没那么简单。 从一个懵懂的小女生过渡到一个叛逆时期的不驯少女,我步入了中学时代,也迎来了我与幸福最惨淡的时期。初中与想象中的完全不一样,没有香甜的棉花糖,没有幸福的云彩,却有着严厉的老师和满是威严的教鞭。我散漫的行为习惯与中学里的“孺子”气氛格格不入,于是厌学的念头日益萌芽,经常在课上走神、讲小话,成绩也随之上下波动。 老师一次次找我谈话,家长在家里也定了不少家规,他们的苦口婆心只会让叛逆气息更加猖狂。第一次,我觉得幸福很遥远。 殊不知,谆谆教诲我听不进去,却被邻家小孩的嬉闹之话彻底催醒。我是他们眼中坏孩子榜上的第一名,这地位无可动摇。我突然间竟然束手无策了,难道我真的有那么坏吗?回到家,正好看见妈妈在做菜,她瘦弱的背影忙忙碌碌,皱纹稀稀疏疏耷拉在脸上,银线般的发丝在乌黑里特别刺眼。她笑者叫我洗手,准备吃饭。我快步转身进了房间,脆弱的眼泪悄悄滴落在冰冷的地上。 幸福,其实并不遥远。 幸福很短,偷偷在指缝溜走。不是我离幸福太远,而是一直没发现幸福一路伴我前行。 【解析】 试题分析:这是一个命题作文,写作空间较大,可以写人,可以记事,可以状物,只要紧扣话题“同行”即可。然而,这并不意味着在写作过程中可以随意发挥,率性而写,而首先要认真领会出题者的意图。这就要求我们高度重视话题前面部分的“引语”材料,因为出题者的意图,往往体现在话题的“引语”材料之中。 细品这个话题的“引语”材料,发现可以分为两部分:第一部分是“在成长的道路上,有一些人,或亲人,或同学,或对手……有一些物,或书籍,或用具,或爱物……常与我们一路同行,相伴相随”,第二部分是“不经意间,给我们以鼓舞,以智慧,以力量……”。分清楚这两部分,并了解孰轻孰重,往往成为审题过程中了解出题者意图的关键。比较而言,第一部分所写之人或物,是叙写的对象和文章的依托,第二部分的“鼓舞、智慧、力量”,才是文章的灵魂和重心所在。 因此,在写作的过程中,不能只是单纯地叙写“人”或“物”,而要紧紧围绕“人”或“物”对自己产生“鼓舞、智慧、力量”来写,这样才能切合出题者潜在的意图,所写的文章才算得上是切合题意。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阅读下面的小说,完成文后小题。

 

在这条街上,我忽然想起徐立刚的父亲徐大爷同徐立刚的母亲徐大娘了。徐立刚是我少时的游伴,据说早已在外面一个无人知道的地方被枪杀了。

我站在他们家门前想敲门。好几回我伸出手又缩回来,忍不住去看街上。云霞的反光更淡下去;猪仍旧在寻觅食物;孩子早已跑过;卖煤油的木鱼声越来越急,越响越远。街上没有人了。

砰,砰终于我敲门,随后,一阵更深的静寂。门闩响着,门呻吟着开了。步履艰难的两位老人出现在门前。

哦,马叔敖,真的是你吗?两个老人同时喊,进来,进来,别站在外面。你怎么不先捎个信来?我没有办法说明他们多快活。他们说着同时奔出来,鸡被惊吓得满院子跑,他们也顾不得管了。

我们全坐下来。

听说你也一直没在家,这些年你都在什么地方?你看见过立刚没有?接到过他的信没有?她的老眼游疑不定地转动着,随即加上一句。说着她站起来,一件别的事情分明又引动她了。

你又……”徐大爷可怜地瞧着他的老伴,从他的神色上,又很容易看出他在向她乞求。

徐大娘干脆回答他:你别管。又不是你一个人认得字。

可你这是干什么呀?你这是?在绝望中,老头子的声音差不多变成了呜咽。现在我仔细地观察徐大爷,徐大爷也老得多了,比起徐大娘,我要说他更老了。他的眼睛也就更加下陷,在昏暗中看去像两个洞;头发更少更白,皱纹同样在他脸上生了根,可是比他的老伴徐大娘更瘦,更干枯,更惨淡;衣服是破旧的,要不是徐大娘催逼,穿上后决不会想到换的;纽扣——自然是早晨忘记了,上面的两颗他没有扣上。精神上的负担给人的影响有多大呀,徐大爷在我对面几乎始终没有做声,眼睛茫然向空中瞅着,慢吞吞地吸着烟。烟早就灭了,可是他并没有注意。

徐大娘可不理他,一直朝里边去了。一会儿,徐大娘回到网凳上,手里拿个布包,一个一层一层用布严密包起来的包裹。这是立刚的信。她说,一面把布包打开。

徐大娘小心翼翼地将布包打开,剥开一层又是一层。最后有几封被弄污、被摸破的旧信从里头露出来了,人们很容易看出好几年来她都谨慎地保存着,郑重地锁在柜子里,每遇见识字的她就拿出来,它们曾经被无数的手摸过,无数次被打开过。

你看这一封,她从其中拣出一封顶龌龊的。他怎么说?

我忍着苦痛把信接过来。这一封是从一个煤矿上寄来的,虽然我很不情愿,也只得存着为了满足一个孩子的心情从信封里抽出信纸,慢慢地读着,生怕漏了一个字……

这些信的内容徐大娘大概早已记熟了,只要看信封上的记号她就准知道里面说什么了,但是她的老眼仍旧毫不转瞬地盯着我,留心听每一个字,好像要把它们捉住。很可能,这些字在她听去一遍比一遍新鲜。

于是第二封,从湖北一所监狱里寄来的。

好几年前,她叹息说,他蓦地写了这封信,叫家里给他兑钱。

第三封,最后的没有发信地址的一封——

我念着,手不住地抖着,这简直就是一封……,唉……

他为什么说不回来了呢?徐大娘怀疑地问我,一千个好不如一个好,外面再好总没有家里好。

大家都不做声。她的目光转到别处,望着空中,泪源源滚到老皱的脸上来。她哽咽着,颤巍巍地举起手去擦眼泪。

难言的悲恸,强迫我走开。我的眼睛转向旁边,看见桌子在我进来之前已经抹光,桌面上整齐地摆着四双筷子,先前我没有注意。这当然不是给我摆的。

你们有客吗,徐大爷?我低声问,打算作为告辞的理由。

徐大爷始终沉浸在他自己的哀愁中,不可知的思想中,或幻梦中。

没有,没有客。

老人抬起头来懵懂地瞅着我,后来终于明白我的意思,翘翘下巴指着筷子,用几乎听不见的干哑声音说:那一双是我外甥女的,她来住几天。这一双是……是她给他放的。

请想想两个老人的惊慌吧,当我终于硬着头皮站起来向他们告辞的时候。

天不知几时黑下来了。我穿过天井,热泪突然滚到脸上,两个老人从后面追上来,直把我送出大门。

两个老人继续留在门口,许久许久,他们中间的一个——徐大爷在暗中叹了口气;他们中间的另一个——徐大娘说城门这时候大概落了锁了。

一九四一年十月四日 

(选自《果园城记》,有删改)

1.文中画线的句子所描写的环境有何特点?其作用是什么?请简要分析。

2.他们中间的一个——徐大爷在暗中叹了口气;他们中间的另一个——徐大娘说城门这时候大概落了锁了。这句话体现了徐大爷和徐大娘怎样的复杂情感?

3.本文题为期待,如何理解其内涵?有什么作用?

4.有人说,师陀的小说单纯而又复杂。请结合这篇小说的环境、人物、情节分别探究这句话的具体内涵。

 

查看答案

补写出下列名句名篇中的空缺部分。

(1)子曰:        ,思而不学则殆。(《论语》)

(2)宫中府中,俱为一体,        ,不宜异同。(诸葛亮《出师表》)

(3)东临碣石,以观沧海。水何澹澹。        。(曹操《观沧海》)

(4)土地平旷,屋舍俨然,        (陶渊明《桃花源记》)

(5)故木受绳则直,                        (《荀子·劝学》)

(6)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                   。(《荀子·劝学》)

(7)蟹六跪而二螯,                    ,用心躁也。(《荀子·劝学》)

(8)师者,                         。(韩愈《师说》)

(9)吾师道也,                         。(韩愈《师说》)

(10)闻道有先后,                      ,如是而已。(韩愈《师说》)

 

查看答案

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回答问题。

军城早秋

严武

昨夜秋风入汉关,朔云边月满西山。

更催飞将追骄虏,莫遣沙场匹马还。

注释:严武(726年765年):字季鹰,华州华阴(今属陕西)人。曾任成都尹、剑南节度使,广德二年(764)秋率兵西征,击败吐蕃军队七万多人。

(1)诗的前两句描绘了什么样的景象?有什么寓意?

(2)诗的后两句表现了作者什么样的情怀?请简要分析。

 

查看答案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文后题目。

吾尝终日而思矣,不如须臾之所学也;吾尝跂而望矣,不如登高之博见也。登高而招,臂非加长也,而见者远;顺风而呼,声非加疾也,而闻者彰。假舆马者,非利足也,而致千里;假舟楫者,非能水也,而绝江河。君子生非异也,善假于物也

(荀子《劝学》)

嗟乎!师道之不传也久矣,欲人之无惑也难矣。古之圣人,其出人也远矣,犹且从师而问焉;今之众人,其下圣人也亦远矣,而耻学于师。是故圣益圣,愚益愚。圣人之所以为圣,愚人之所以为愚,其皆出于此乎?爱其子,择师而教之,于其身也,则耻师焉,惑矣!彼童子之师,授之书而习其句读者,非吾所谓传其道解其惑者也。句读之不知,惑之不解,或师焉,或不焉,小学而大遗,吾未见其明也。巫医乐师百工之人,不耻相师,士大夫之族,曰师曰弟子云者,则群聚而笑之。问之,则曰:彼与彼年相若也,道相似也。位卑则足羞,官盛则近谀。呜呼!师道之不复可知矣!巫医乐师百工之人,君子不齿,今其智乃反不能及,其可怪也欤!

李氏子蟠,年十七,好古文,六艺经传皆通习之,不拘于时,学于余。余嘉其能行古道,作《师说》以贻之。                              (韩愈《师说》)
1.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解释,有错误的一项是    

A.声非加疾也,而闻者          彰:清楚,明白

B.师道之不传也久矣                师道:从师求学的道理

C.位则足羞,官盛则近谀。        卑:卑鄙

D.于其身也,则耻师焉,焉!      惑:糊涂
2.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组是(   

A.吾尝跂望矣            小学大遗,吾未见其明也。

B.欲人无惑也难矣        巫医乐师百工人,不耻相师

C.皆出于此乎            授之书而习句读者

D.于其身也,则耻师      或师焉,或不
3.把文言文阅读材料中画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君子生非异也,善假于物也。

(2)圣人之所以为圣,愚人之所以为愚,其皆出于此乎?

(3)余嘉其能行古道,作《师说》以贻之。
4.韩愈在《师说》一文中多处运用对比论证方法,批判当时社会耻学于师的不良风气,请分条概括。

 

查看答案

下列关于文学文化常识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A.《劝学》中非能水也,而绝江河的意思是一般的河流。

B.韩愈字退之,河南人,世称韩昌黎,唐代文学家、思想家,古文运动的倡导者。

C.《师说》中六艺经传皆通习之六艺指《诗》《书》《礼》《易》《乐》《春秋》六部儒家经典著作。

D.初唐后期,诗坛出现初唐四杰,分别是王勃、杨炯、卢照邻、骆宾王。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