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高中语文试题 >

依次填入下列各句横线处的成语,最恰当的一组是 ①对于中国经济的发展趋势,两位专家...

依次填入下列各句横线处的成语,最恰当的一组是

①对于中国经济的发展趋势,两位专家引资料,列数字,条分缕析,         ,消除了与会代表的疑惑,令人豁然开朗。

②史志的编纂是一项复杂而浩大的综合性工程,人力、物力、财力的投入都不是小数目,实际动作起来恐怕         

③随着互联网+时代的到来,在政府各利好种政策的支持下,大众创业、万众创新工作          ,蓬勃发展。

A. 娓娓道来        大动干戈        风起云涌

B. 侃侃而谈        大费周章        风生水起

C. 娓娓道来        大费周章        风生水起

D. 侃侃而谈        大动干戈        风起云涌

 

B 【解析】试题分析:本题考查正确使用词语(包括熟语)的能力。“娓娓道来”“ 侃侃而谈”从语气语境。 侃侃指的是说话理直气壮,从容不迫。理直气壮、从容不迫。 娓娓道来则是不紧不慢,慢条斯理的讲述;“大费周章”指事情复杂,办起来非常困难。“ 大动干戈”是指大规模地进行战争;比喻大张声势地行事;比喻大费手脚;也指大打出手。“风生水起”意思是风从水面吹过,水面掀起波澜。形容事情做得有生气,蓬勃兴旺。“风起云涌”谓狂风刮起,云层涌来,形容雄浑磅礴之势;也比喻事物迅速发展,声势浩大。依据语境,答案为B项。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荀子在《劝学》中,通过车马、舟楫的类比论证,最终想阐明的道理是                                          

(2)刘禹锡《酬乐扬州逢席上见赠》中运用典故表达物是人非、沧桑变迁的悲凉、哀伤的两句是                     

(3)范仲淹《渔家傲·秋思》中表现戌边将士既思念家乡又渴望建功立业矛盾心理的句子是                     

 

查看答案

阅读下面这首诗歌,完成小题。

临江仙

辛弃疾

手捻黄花无意绪,等闲行尽回廊。卷帘芳桂散余香。枯荷难睡鸭,疏雨暗池塘。

忆得旧时携手处,如今水远山长。罗巾浥泪别残妆。旧欢新梦里,闲处却思量。

1.下列对诗歌的赏析,表述不正确的两项是

A. “等闲”是平常、随便的意思,与“无意绪”照应,写出了女主人公的特定心境。

B. “帘卷芳桂散余香”写出了主人公居室的洁净、清新,室内散发着桂花的芳香气息。

C. “枯荷难睡鸭”,是说荷叶枯萎了,遮挡不住疏疏落落的雨滴,不能让鸭子安然入睡。

D. 丝帕被泪水打湿,弄乱了妆容,于是,主人公便干脆卸去残妆,表现了她的无可奈何。

E. 旧时的欢乐常现于“她”梦中,结尾句与苏轼的“不思量,自难忘”有异曲同工之妙。

2.这首词是如何处理情景关系的?请简要分析。

 

查看答案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小题。

杜亚,字次公,自云京兆人也。少颇涉学,至德初,于灵武献封章,言政事,授校书郎。其年,杜鸿渐为河西节度,辟为从事、永泰末,剑南叛乱,鸿渐以宰相出领山、剑副元帅,以亚及杨炎并为判官。使还,授吏部郎中、谏议大夫。亚自以才用合当柄任,虽为谏议大夫,而心不悦。李栖筠承恩,众望必为宰相,亚厚结之。宰相常衮亦不悦亚,岁余,出为洪州刺史、兼御史中丞。德宗初嗣位,励精求贤,令中使召亚。亚自揣必以宰辅见征,乃促程而进,累路与人言议,语及行宰相事方面,或以公事谘祈,亚皆纳之。既至,帝微知之,不悦;又奏对辞旨疏阔,出为陕州观察使兼转运使。兴元初,召拜刑部侍郎。出为扬州长史、兼淮南节度观察使。时承陈少游征税烦重,奢侈僭滥之后,又新遭王绍乱兵剽掠;淮南之人,望亚之至,革刬旧弊,冀以康宁。亚自以材当公辅之选,而联出外职,志颇不适,政事多委参佐,招引宾客,谈论而已。贞元五年,以户部侍郎窦觎为淮南节度代亚。改判东都尚书省事。既病风,尚建利以固宠,奏请开苑内地为营田,以资军粮;减度支每年所给,从之。初,其苑内地堪耕食者,先为留司中官及军人等开垦已尽。亚计急乃取军中杂钱举息与畿内百姓每至田收之际多令军人车牛散入村乡收敛百姓所得菽粟将还军民家略尽无可输税人多艰食由是大致流散乃厚赂中官,令奏河南尹无政,亚自此亦规求兼领河南尹,事不果。帝渐知虚诞,乃以礼部尚书董晋代为东都留守,召亚还京师。既风疾渐深,又患脚膝,不任朝谒。贞元十四年卒于家,年七十四,赠太子少傅。

1.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A. 亚计急/乃取军中杂钱/举息与畿内百姓/每至田收之际多令军人车牛散入村乡/收敛百姓所得菽粟/将还军民/家略尽无可输税/人多艰食/由是大致流散

B. 亚计急/乃取军中杂钱举息与畿内百姓/每至田收之际/多令军人车牛散入村乡/收敛百姓所得菽粟将还军/民家略尽/无可输税/人多艰食/由是大致流散

C. 亚计急/乃取军中杂钱举息与畿内百姓/每至田收之际多令军人车牛散入村乡/收敛百姓所得菽粟/将还军民/家略尽/无可输税/人多艰食/由是大致流散

D. 亚计急/乃取军中杂钱/举息与畿内百姓/每至田收之际/多令军人车牛散入村乡/收敛百姓所得菽粟将还军/民家略尽无可输税/人多艰食/由是大致流散

2.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A. 京兆是涌进京畿都城地域名称,是周王朝畿、秦代京畿之后对都城管辖区域的称谓。

B. 在古代人才的选拔方面,征、辟是自上而下的提拔任命,而察、举是自下而上的推荐介绍。

C. 节度使是唐代特有的地方军政长官称谓,所辖地域称为藩镇。由于节度使集军、政大权于一身,所以出现了藩镇割据。

D. 古代读书人通过科举进入仕途称为致仕,也称出仕。官员因个人原因主动自请离职称为乞骸骨。父母去世守丧称为丁忧。

3.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 杜亚协助杜鸿渐平定了剑南叛乱,被授予吏部郎中、谏议大夫的职务,但觉得凭自己的能力和功劳应当授予更高的官职。

B. 唐德宗略微知道了杜亚在进京路上的一些事情,心里本来就不高兴,再加上他回答问题时言辞简略空洞,就被外任为陕州观察使兼转运使。

C. 淮南老百姓都盼望杜亚到来能让他们过上安宁日子,但他却因为不满几次任命而闹情绪,渎职怠政,只是和手下人高谈阔论。

D. 皇帝知道了杜亚弄虚作假,就召他返回京城。此后他的风痹病严重,又得了脚膝病,无法上朝。74岁死于家中,被追赠为太子少傅。

4.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亚自揣必以宰辅见征,乃促程而进,累路与人言议,语及行宰相事方面,或以公事谘祈,亚皆纳之。

(2)乃厚赂中官,令奏河南尹无政,亚自此亦规求兼领河南尹,事不果。

 

查看答案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小题。

惊心的照相

何葆国

老霍在刑警大队搞了二十个年的摄影,专门给尸体和罪犯拍照。在他办公室的一只大立柜里一叠一叠都是这些照片,让人看了心惊肉跳。

老霍的照片常常印在“认尸启事”和“通缉令”上面,漫不经心看一眼倒没什么,假如认真看的话,一定会触目惊心,好像有一股寒气从脚底升起。许多同事都有这样的感觉:他们看现场或者面对罪犯都很平静,倒是看老霍的照片,反而有一种莫名的震惊。

老霍二十年来除了给尸体、罪犯拍照,极少用相机,远的不说,近的仅有三次,而这,绝对就是最后的三次。

这天下班了,办公室里只剩下老霍和同事白副。白副看见老霍桌上的相机,忽然心血来潮,说:“老霍,给我咔嚓一张。”

老霍很为难,说:“我从来拍的都是尸体和罪犯……”“没事,你随便拍一张就是了!”白副坚持要拍,老霍只好给他拍了一张。

照片洗出来之后,老霍吓了一跳,他拍的白副活像一个死人!

老霍没有把照片给白副,好在白副也忘了。没多久,白副在执行任务时发生车祸身亡,他死的样子……老霍一连做了许多天恶梦。

又有一天,老霍背着相机从现场回来,他走上办公楼,看见黄政委正站在走廊上眺望远方。黄政委是老霍的老上级,他平时待下属总是和和气气的,一点没有架子,老霍便上前尊敬地叫了他一声。

黄政委见是老霍,笑道:“老霍,辛苦啦!你这海鸥机用了十几年了吧?”

老霍说:“今年满二十年了。”

黄政委说:“你提个申请,局里议一议,给你换个现代化的!”

老霍用“海鸥”用得顺手,也用出了感情,从没想过换机子,但是对黄政委的好意还是很感激,便连声道谢。

两人聊了几句,黄政委说:“给我来一张吧。”他立即摆出拍照的姿势,脸带微笑,和蔼可亲。老霍犹豫不决,黄政委笑道:“快啊,不要浪费我的表情啦!”老霍迅速调好焦距,按下了快门。

几天后,黄政委的照片和十几张罪犯的照片一起洗了出来。老霍凝神一看,顿时一阵心慌意乱,他觉得黄政委的表情……他不敢往下细想。

一个星期后,黄政委因受贿罪被捕,大家听到这个消息都很惊讶,只有老霍表情平淡,好像什么都没有发生一样。

这一阵子,城北的干部新村接连发生三起盗窃案。罪犯很狡猾,几乎不留任何痕迹。大家跑了几天,还守了两个晚上,连个影子也没碰到。

那天,老霍独自到新村查访,回来路上,腰间的BP机响了,原来是儿子在呼,说是母亲突然昏厥在地。老霍知道老伴心脏病复发,没来得及回局里,直奔家去。回到家里,老伴因为吃了救心丹,已经好了许多。老霍问她要不要上医院,她说不要,老霍于是便松了口气。儿子看见老霍背着相机,说:“爸,给我照一张证件照吧,我们厂里填表要用照片。”老霍说:“到照相馆去照。你早几天怎么不照?”“我忙嘛,忘了。”

经不住儿子好说歹说,老霍想到晚上该把胶卷拿出来冲洗,里边还有一张底片,便勉强答应给儿子拍了一张。

晚上,老霍在局里的暗房中冲洗,当他看到儿子的照片时,心里蓦地一惊,那眼睛的深处,透露出一股难以掩藏的邪气!难道……老霍一夜没睡。

第二天,等儿子上班以后,他走进了儿子的房间搜寻,撬开了锁着的一个抽屉,除了老虎钳、凿子几件工具外,还有几扎外币和一包黄金首饰。老霍只觉得眼前一阵昏暗,几乎要跌倒……他踉踉跄跄地离开了家,坐出租到局里,敲响了局长办公室的门……

第二天,儿子被传讯,经侦查,他果然是新村撬窃案的罪犯之一。儿子被逮捕,老伴因受了刺激,心脏病突发而死去,老霍便成了孤身一人。

(有删节)

1.下列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两项是

A. 只要是认真看老霍照片的人一定会感觉触目惊心。原因是老霍抓住了拍摄对象瞬间的真实,并把它完全准确的表现出来。

B. 老霍不愿意给白副拍照,是因为他觉得自己长期给死尸和罪犯拍照,会给白副带来厄运。结果证明老霍的预感是对的。

C. 老霍给白副拍的照片像个死人,这一细节有超现实的色彩,其作用在于表现老霍摄影技术的出神入化,为下文做铺垫。

D. 从照片发现儿子有作案嫌疑,老霍撬开了儿子的抽屉,发现了作案工具,并果断报案。这表现了他大义灭亲,但撬锁行为的违法性也有损于人物形象。

E. 儿子入狱,老伴突发心脏病去世,老霍孤苦伶仃。这一结局表现了一个正直的人在现实中的困境,使得这一形象更丰满更典型。

2.老霍是一个什么样的形象?请简要分析。

3.请简要概括小说的主题,并分别说明这些主题是从哪些人物身上表现出来的。

 

查看答案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小题。

1910年出生在浙江温岭一个平民家里。父亲柯伯存在当地一家小布铺中当店员,母亲是家庭妇女,家境窘迫,勉强度日。5岁时,父亲即教他认字,训教甚严。1921年,柯召本已可升中学,因年幼,父亲便让他在家乡读了一年私塾,打下了良好的古汉文基础。1926年,柯召考入厦门大学预科,1928年升入厦门大学数学系。入本科后,他通过帮教师批改习题作业和在中学兼课,弥补生活费不足。两年后,他希望转学到师资力量更强的清华大学。为筹学费,他去中山中学教了一年数学。1931年,柯召通过考试转学到清华大学算学系三年级。1933年,柯召以优异成绩毕业。毕业后,经陈省身介绍,柯召来到南开大学数学系当助教。当时数学系只有他一名助教,各年级学生作业全部由他阅改,任务很重,他做得十分出色。

1935年,他考取公费留学生上,去英国曼彻斯特大学深造。在导师莫德尔的指导下研究二次型,取得优异成绩,并应邀在伦敦数学学会做报告,受到著名数学家哈代的好评。这是中国人首次登上伦敦数学会的讲台。1937年,获得博士学位。1938年,柯召在《数论学报》 、 《牛津数学季刊》等国际一流杂志上发表论文10多篇。

1938年夏,柯召谢绝老师的挽留回到祖国。满怀报国之心,他受聘为四川大学教授,讲授代数和几何方面的课程。翌年夏,他任川大学数学系主任。为躲避日军空袭,川大由成都迁往峨嵋。在此期间他与李华宗合作,进行了矩阵代数方面的研究。特别是他主持数学系之后,很注意科研工作和学生能力的培养,除课堂教学外,定期举办全系的学术讨论会。 1946年,柯召应聘到重庆大学数学系任教授。那时物价暴涨,货币贬值,教员生活非常清苦,柯召仍孜孜不倦从事教学工作,精心讲授课程,深受学生的欢迎。

新中国成立后,柯召继续在重庆大学任教。1953年,他调回四川大学。先后担任了四川大学教务长、副校长、校长、数学研究所所长等职,作为学术带头人和学校负责人,他在提高教学质量、积极开展基础理论研究,发展应用数学等方面的工作都卓有成效。

柯召一贯重视提高教学质量,反对“注入式”的教学方法,主张讲课深入浅出,富有启发性。他以身作则,对待教学工作认真负责,从基础课高等代数到讲授选修课数论导引,一丝不苟,讲解生动,深受学生的欢迎。他还重视教材建设,新中国成立初期,翻译出版了库洛什的《高等代数教程》 、马尔采夫的《线性代数学》以及马赫尔的《矩阵论》等。1981年,他与魏万迪合作编写出版了《组合论》 (上册);1986—1987年,他和孙琦合作出版了《数论讲义》 ,受到广大读者和国内外同行的好评。

柯召非常重视基础理论研究。1955年,他带领一些青年教师和学生,在线性型的最大不可表数的问题上,做了不少工作。60年代,他在不定方程方面取得一系列极为出色结果。在组合数学方面,与爱尔特希、拉多合作,发表了著名的爱尔特希-柯-拉多定理。他主张科研工作要持之以恒,不能停顿,他说,“研究工作不怕慢,只怕站”。他长期参加并指导有多名中青年教师参加的数论讨论班,鼓励大家敢于向难度大的问题挑战。

柯召很重视数学的应用工作。早在50年代初期,他就提出要发展微分方程、概率统计和计算数学这三个有重要应用价值的数学分支。60年代初,他亲自参加线性规划的推广和应用工作。1972年,他同一些中青年教师一道,到四川各地去推广优选法,举办讲座。1974年,他亲自编写了国内第一部组合论讲义。他一直热心培养学生,提携优秀人材,反对论资排辈。他支持他的学生魏万迪从事组合数学的研究,支持孙琦、郑德勋等开展快速数论变换的研究,使得四川大学在这两个方面都取得了不少好成绩。

相关链接:

①在不定方程方面,1962年柯召解决了卡特兰猜想的二次情形,并获得一系列重要成果,他所运用的方法被称为“柯召方法”。从二十世纪三十年代起,在二次型研究上,他做了一系列重要工作。1956-1985年,中国学者发表的矩阵代数、不定方程、二次型等领域的研究论文中,约有90%是柯召和他的弟子完成的。

②柯召带领一批学生在矩阵代数、不定方程、二次型等方面作了一系列高水平的研究,为国家培养了好几代优秀数学工作者,其中不少人已经成长为中国数学研究队伍中的骨干力量。

1.下列理解和分析,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A. 柯召出生于平民家庭,清苦、贫寒的少年生活培养了他脚踏实地、吃苦耐劳的品质,这种品质是他获得巨大成功的一个重要因素。

B. 与英国留学期间相比,柯召回国后不仅在数学研究方面有所成就,还在教书育人和培养年轻人方面倾注心血,并取得巨大成就。

C. 上大学期间,柯召先是帮教师批改作业,后去中学任教一年。这既解决了当时的学费问题,也为他日后成长为优秀的教师和校长起到了积极作用。

D. 柯召重视教学质量,提倡深入浅出、富有启发性的课堂。这项改革能顺利推动,原因是他在学术上的权威性和校长的特殊身份。

2.柯召事业的成功体现在哪些方面?请简要概括。

3.请结合文本简要概括柯召事业上取得成功的主要原因。柯召的成功给你什么启示?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