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列各句中加点成语的使用,全都不正确的一项是
①在学习上也是这样,吃别人嚼过的馍不香,要善于动脑筋,学会师心自用,才能学深学透。
②在许家印的规划下,主教练对球员训练和竞赛负责,可谓一言九鼎,在球队内成为绝对权威。
③想到昔日的“浪子”变成了今日的“英雄”,这就不得不令人另眼相看了。
④经过五年的努力,终于如愿以偿,他望着落成的现代化教学楼,不觉踌躇满志,脸上露出微笑。
⑤大学时,他们是志趣相投的好友,大学毕业时各自回到故乡,从此便分道扬镳。
⑥他平时喜爱读书和写作,颇有文学素养,这次的作文更是天马行空,老师十分赞赏。
A. ①②⑥ B. ①③⑤ C. ②③④ D. ④⑤⑥
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阿房宫赋》中描写秦始皇喜繁华奢侈,连梁柱上光彩耀目的钉头都比粮仓里的米粒还要多的两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逍遥游》中写宋荣子看淡了世间的荣辱,不会因为外界的评价而更加奋勉或沮丧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春江花月夜》中表现宇宙永恒,生命代代相传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江月年年望相似。”
阅读下面这首清诗,完成下列小题。
重展西湖二首(其一)①
【宋】宋庠
绿鸭东陂②已可怜,更因云窦③注西田。
凿开鱼鸟忘情地,展尽江河极目天。
向夕旧滩都浸月,过寒新树便留烟。
使君直欲称渔叟,愿赐闲州不计年。
【注】①皇祐年间(1049-1054)宋庠贬官许州,兴工疏浚了西湖,并凿断横堤,使东西相通,连成一片。完工以后,他写下了《重展西湖》二首以记其事。②东陂,指西湖的东部分。③云窦,指从山穴或山谷中涌流而出的云。
1.以下对本诗进行的赏析不正确的两项是
A. 首联“绿鸭”写水的色彩。东半湖绿波荡漾,水光粼粼,风景已经十分可爱了,“更因”承接上文,描写西半湖流云涌动,其风景更令入陶醉。
B. 颔联凿通了东西两湖,鱼和鸟得到了更广阔的天地。“展尽”是个双关的动词,既是说湖面开阔了,就像大江大河一样无边;又是说诗人极目远眺,看到水天一色,胸怀顿觉开阔。
C. 颈联“都浸月”三字,生动地写出了水波浩渺、水月交辉之状。“过寒新树便留烟”,萧瑟寒意中新枝摇曳,就像蒙上了一层薄薄的烟雾,营造了一种凄凉冷清的意境。
D. 尾联作者抒情达意。古人称太守、郡守、刺史之类的地方长官为使君。这时宋庠正贬官许昌,为知州,故自称“使君”。
E. 诗人善于寓情于景,通过鲜明生动的意象,表达丰富的感情,自然而含蓄。诗人的观察力比较细密,故状物、写景细腻传神。
2.本诗表现了诗人哪些的思想感情?结合诗句分析。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列小题。
魏源。字文渊,建昌县人。永乐四年进士,除监察御史。辨松江知府黄子威诬,奏减浙东濒海渔课。巡按陕西,西安大疫,疗活甚众。奏言诸府仓粟积一千九十余万石足支十年今民疫妨农请输钞代两税之半从之两遭丧俱起复
宣德五年,河南旱荒,民多转徙。帝以源廉正有为,命为左布政使,俾驰驿之任。时侍郎许廓往抚辑,廷议又起丁忧布政使李昌祺原官。源与廓、昌祺发仓廪,免逋赋杂役,流民渐归。雨亦旋降,岁大丰。居三年,召还,授刑部左侍郎。明年,永丰民夏九旭等据大盘山为乱。帝以源江西人,命抚之,都督任礼帅兵随其后。未至,官军擒九旭,因命二人采木四川,兼饬边务。
英宗即位,进尚书。正统二年命整饬大同、宣府诸边,许便宜行事。源遣都督佥事李谦守独石。按行天城、朔州诸险要,令将吏分守。设威远卫,增修开平、龙门城,从独石抵宣府,增置墩堠。免屯军租一年,储火器为边备,诸依权贵避役者悉括归伍。寻以宣、大军务久弛,请召还巡抚佥都御史卢睿,而荐兵部侍郎于谦为镇守参赞。于是言官以临边擅易置大臣为源罪,合疏劾之。帝以源有劳,置不问。事竣还朝,与都御史陈智相詈于直庐,智以闻,诏两责之。
岁旱,录上疑狱,且请推行于天下,报可。旋坐决狱不当,与侍郎何文渊俱下狱。得宥,复以上辽王贵烚罪状,不言其内乱事,与三司官皆系诏狱。累月,释还职。源在刑部久,议狱多平恕。陕西佥事计资言,武臣杂犯等罪,予半俸,谪极边。源以所言深刻,奏寝之。六年,以足疾命朝朔望。八年致仕,卒。
(节选自《明史·列传第四十八》)
1.下列对文中画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A. 奏言诸府/仓粟积一千九十余万石/足支十年/今民疫妨农/请输钞/代两税之半/从之/两遭丧/俱起复
B. 奏言/诸府仓粟积一千九十余万石/足支十年/今民疫/妨农/请输钞代两税之半/从之/两遭丧/俱起复
C. 奏言/诸府仓粟积一千九十余万石/足支十年/今民疫妨农/请输钞代两税之半/从之/两遭丧/俱起复
D. 奏言诸府/仓粟积一千九十余万石/足支十年/今民疫/妨农/请输钞/代两税之半/从之/两遭丧/俱起复
2.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A. 永乐,是明成祖朱棣的年号。明清两代皇帝一般只有一个年号,故可以年号称之。
B. 抚辑,亦作“抚缉”,为安抚辑和之意。文中指官员到地方安抚灾民的行为。
C. 刑部,是“六部”之一,掌管刑法、狱讼、军令等事务,最高长官是刑部尚书。
D. 朔望,农历每月的初一日和十五日。在文中,皇帝照顾魏源有足疾,此两日朝见即可。
3.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 魏源心存正义,勤政爱民。辨明松江知府黄子威被诬陷的事,上奏减免浙东沿海一带渔民的赋税。
B. 魏源颇有作为,深得信任。他成功整治大同、宣府等边务,皇帝准许他根据情况自行决断处理事情。
C. 魏源治政有力,却遭弹劾。治边时,请求换掉不称职的官员,却被谏官以临边擅自更换设置大臣为罪名弹劾。
D. 魏源断案平缓,崇尚宽和。在刑部任职时,他认为计资的建议过于苛刻,奏请停止,得到皇帝认可。
4.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帝以源廉正有为,命为左布政使,俾驰驿之任。
(2)得宥,复以上辽王贵烚罪状,不言其内乱事,与三司官皆系诏狱。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列小题。
材料一:
交通部科学研究院最近的报告显示,在共享单车推出之后,广州和深圳的拥堵程度分别下降6.8%和4.1%,同时自行车出行的占比从5.5%翻倍增长为11.6%。第二季度参与抽样的20座城市中,共享单车用户累计骑行11.98亿公里,节约汽油8388万升,减少二氧化碳排放214661吨,减少PM2.5排放14.1吨。
自行车出行对减少拥堵和节能减排的贡献显而易见。中国曾经是自行车大国。但是随着城市的发展,很多城市自行车越来越少。一方面是因为经济发展后很多人开上了汽车,另一方面,也是因为现在城市中的住宅多为高楼,地面停车场所主要是为汽车服务,基本上没有专门的自行车停车场,而每天将自行车搬回高楼上的家里非常不方便,基本不现实。加上城市道路设计上更多考虑汽车的通行需求,忽视了自行车、行人等的需求,使城市道路上骑自行车经常是困难重重。这些都大大打击了人们骑自行车的积极性,于是城市街头自行车的身影越来越少了。
当汽车越来越多地带来了严重的拥堵和污染问题,政府希望通过加强公共交通建设尤其是轨道交通来解决。但是,即使在北上广深等一线城市,地铁越修越多,公交车也越来越多,但仍然没有解决“最后一公里”的问题。从地铁站到家,从地铁站到公司,超出舒适步行的范围,而骑自行车其实是非常好的解决办法。
共享单车这两年发展突飞猛进,是切实摸准了用户的需求,切中了用户需求的痛点,只要用一部手机,随时都可以解锁一辆自行车骑行,用完之后又可以在最方便的地方还车。正是由于共享单车的便捷,彻底释放了民众对自行车出行的需求。这从交通部科学研究院报告中广深两市自行车出行占比翻倍的数据中可以得到印证。以前骑自行车需要自己买,而且不能很方便地从一处携带到另一处,自然就没办法骑车,而共享单车不存在携带问题,可以随骑随走,骑车的次数自然就多了。
(摘编自辛省志《共享单车,继续鼓励和规范》2017年9月28日《南方周末》)
材料二:
(摘编自《大数据解读共享单车市场》,2017年2月28日《中商情报网》)
材料三:
今年以来,已有多家共享单车退出市场。
目前共享单车已从“明星”行业,开始向用户“雷区”演变。其中,涉及押金的监管难题最为突出。
今年8月交通运输部等10部门联合出台的《关于鼓励和规范互联网租赁自行车发展的指导意见》和北京市今年9月发布的《北京市鼓励规范发展共享自行车的指导意见(试行)》均要求企业在注册地开立用户押金、预付资金专用账户,实施专款专用。尽管如此,押金监管缺失和退还难题仍然存在。
共享单车企业前期运营基本属于亏损状态,不仅面临极速扩张的要求,而且行业也还没有成熟的盈利模式。一旦资金周转速度跟不上扩张速度,就会出现资金困难,导致挪用押金等情况出现。此外还有一些企业,即使资金链不紧张,也有可能挪用押金用于其他投资。
多位业内人士观察,共享单车企业早期的押金问题主要是押金无法及时退还或退押金周期长,而现在问题已经升级为企业因经营不善导致资金链断裂,挪用用户押金。
上海社科院李易表示,按照公司法,如果公司宣布破产,资金会优先用于清偿债权人等,最后再解决用户需求,因此用户处于相对劣势的地位。押金的所有权本属于用户,但一些共享单车企业将其当成自有资金,或者把押金和企业自有资金混同一起用于经营支出,挪用、占用资金。
在实践操作中,一些共享单车企业声称在银行等第三方机构设立了专门账户,不会挪用押金,但事实上在专款专户的机制下,银行设立专门账户,只提供托管服务,未充分履行监管职责。
另一方面,银行的托管账户中每天新交和提取押金数量较多,由于两方数据不对称,银行并不掌握押金退还的真实情况,很难保障资金不被挪用。
(摘编自《又一家共享单车“突然死亡”?!你的押金还好吗》,2017年11月17日新华网)
1.下列对材料二相关内容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A. 从共享单车用户的单次骑行距离分布来看,92%的用户的距离在五千米以内,单次骑行三千米以内的用户最多,其次是3-5千米的用户。
B. 从城市维度来看,广州深圳用户单次骑行距离远的占比略高,是因两城市用户以骑车健身锻炼和与朋友骑车出游为主。
C. 高达62.9%的用户使用共享单车完成地铁站/车站和目的地之间的距离,说明车站/地铁站和目的地之间容易形成短途出行的高频需求。
D. 校园内通勤尽管占整体6.3%,但对于数量庞大的学生群体而言,在封闭校园中通勤的频率高而且规律明显,也有一定的需求量。
2.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正确的两项是
A. 广州和深圳因共享单车的推出而受益,拥堵程度分别下降6.8%和4.1%,节约汽油8388万升,减少PM2.5排放14.1吨。
B. 汽车大量进入中国家庭以及缺少专门的自行车停车场、专用道,使得城市里自行车数量一度明显减少。
C. 人们的追捧共享单车就是因共享单车不存在携带的问题,可以随骑随走,用完之后又可以在最方便的地方还车。
D. 人们为了节省时间,所以在步行的过程中,只要遇到共享单车,便会主动选择使用。
E. 共享单车的迅速发展得益于中国互联网技术的支持,因为解锁共享单车的“钥匙”,就是一部能上网的“智能手机”。
3.怎样才能有效推进共享单车的良性发展?请结合材料简要概括。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列小题。
废园外
巴金
①晚饭后出去散步,走着走着我又走到这里来了。
②从墙的缺口望见园内的景物,还是一大片欣欣向荣的绿叶。在一个角落里,一簇深红色的花盛开,旁边是一座毁了的楼房的空架子。屋瓦全震落了,但是楼前一排绿栏杆还摇摇晃晃地悬在架子上。
③我看看花,花开得正好,大的花瓣,长的绿叶。这些花原先一定是种在窗前的,我想,一个星期前,有人从精致的屋子里推开小窗眺望园景,赞美的眼光便会落在这一簇花上。也许还有人整天倚窗望着园中的花树,把年轻人的渴望从眼里倾注在红花绿叶上面。
④但是现在窗没有了,楼房快要倾塌了。只有园子里还盖满绿色,花还在盛开。倘使花能够讲话,它们会告诉我,它们所看见的窗内的面颜,年轻的面颜,可是,如今永远消失了。花要告诉我的不止这个,它们一定要说出8月14曰的惨剧。精致的楼房就是在那天毁了的,不到一刻钟的工夫,一座花园便成了废墟了。
⑤我望着园子,绿色使我的眼睛舒畅。废墟么?不,园子已经从敌人的炸弹下复活了。在那些带着旺盛生命的绿叶红花上,我看不出一点被人践踏的痕迹。但是耳边忽然响起一个女人的声音:“陈家三小姐,刚才挖出来。”我回头看,没有人。这句话就是在惨剧发生后的第二天听到的。
⑥那天中午我也走过这个园子,不过不是在这里,是在另一面,就是在楼房的后边。在那个中了弹的防空洞旁边,在地上或者在土坡上,我记不起了,躺着三具尸首,是用草席盖着的。中间一张草席下面露出一只瘦小的腿,腿上全是泥土,随便一看,谁也不会想到这是人腿。人们还在那里挖掘。远远地在一个新堆成的土坡上,也是从炸塌了的围墙缺口看进去,七八个人带着悲戚的面容,对着那具尸体发愣。这些人一定是和死者相识的罢。那个中午妇人指着露腿的死尸说:“陈家三小姐,刚才挖出来。”以后从另一个人的口里我知道了这个防空洞的悲惨故事。
⑦一只带泥的腿,一个少女的生命。我不认识这位小姐,我甚至没有见过她的面颜。但是望着一园花树,想到关闭在这个园子里的寂寞的青春,我觉得心里被什么东西搔着似的痛起来。连这个安静的地方,连这个渺小的生命,也不为那些太阳旗的空中武士所容。两三颗炸弹带走了年轻人的渴望。炸弹毁坏了一切,甚至这个寂寞的生存中的微弱的希望。这样地逃出囚笼,这个少女是永远见不到园外的广大世界了。
⑧花随着风摇头,好像在叹息。它们看不见那个熟悉的窗前的面庞,一定感到寂寞而悲戚罢。
⑨但是一座楼隔在它们和防空洞的中间,使它们看不见一个少女被窒息的惨剧,使它们看不见带泥的腿。这我却是看见了的。关于这我将怎样向人们诉说呢?
⑩夜色降下来,园子渐渐地隐没在黑暗里。我的眼前只有一片黑暗。但是花摇头的姿态还是看得见的。周围没有别的人,寂寞的感觉突然侵袭到我的身上来。为什么这样静?为什么不出现一个人来听我愤慨地讲述那个少女的故事?难道我是在梦里?
(11)脸颊上一点冷,一滴湿。我仰头看,落雨了。这不是梦,我不能长久立在大雨中,我应该回家了。那是刚刚被震坏的家,屋里到处都漏雨。
1.下列对这篇散文的赏析,正确的一项是
A. 第①段中“走着走着我又走到这里来了”。“又”字写出了作者对小园的留恋,这里是他在战乱中得到慰藉的地方。
B. “陈家三小姐,刚才挖出来。”这句话两次出现,既是贯穿全文的线索,又直接抒发了作者满腔仇恨、满腔愤懑的感情。
C. 末段写雨,有明显的象征意味,既写出了当时形势的险恶,又表现了对抗日暴风雨早日到来的期盼。
D. 本文写少女的死,只拈出一个细节来刻画,不去作平铺直叙的交代,这样写给人印象更为鲜明强烈。
2.文章第⑩段中,作者连用三个问句,其作用是什么?请简要分析。
3.本文用了不少文字描绘花,你认为作者的意图是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