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高中语文试题 >

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 A. 中国政府认为,进行财产申报的目的是旨在...

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

A. 中国政府认为,进行财产申报的目的是旨在减少腐败和防止政府官员通过不正当手段牟利。

B. 从发达国家的成熟经验和我国部分地区的治理典型来看,在产业和能源结构优化之前,要想有效治理雾霾,完善相关治理体系是当务之急。

C. 人的素质的提高,不仅体现在物质生活条件的改善上,也体现在精神生活水平的增强上。

D. 文化为网络文学提供了丰厚滋养,作为一种原创文学,也是大众文学,其影响力和传播力彰显的是中华民族的文化创造力。

 

B 【解析】试题分析:该题考查学生辨析病句的能力。做病句题首先整体阅读,根据语感可以直接排除个别选项。其余的,要仔细阅读,划分句子成分,先提取句子的主干,然后再看内部修饰是否恰当。这样能检测出搭配是否恰当,成分是否残缺,结构是否混乱,句式是否杂糅等问题。最后再看句中有无一些容易出现病句的标志词,细细推敲。A项,“目的是旨在”句式杂糅,可去掉“目的”或“旨在”。C项,“增强”与“水平”搭配不当,可以把“增强”改为“提高”。D项,“其”指代不明,前面涉及“文化”和“网络文学”两个名词,“文化”是前一分句的主语,而“其”在语意表达上应该是指“网络文学”。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下列各句中加点的成语使用全部正确的一项是  (   )

①机遇如白驹过隙,慢一拍就可能出现新的危机和挑战。我们只有怀着只争朝夕的紧迫感,做好每一步工作,才能取得好成绩。

②那“红遍”了的岳麓山,比二月怒放的红色春花还要艳丽,比六月悬挂在天边的红霞还要瑰奇,真是姹紫嫣红

③眼前的湘江清澈晶莹,如碧绿的翡翠,如透明的水晶;江面上千帆竞发,百舸争渡:整个画面静中有动,生气勃勃

④有人说,比起那些抛尸街头的苦命人,大堰河也算得上死得其所了,至少她还有一口简陋的棺木。

⑤近年来,他对徐志摩及其诗歌情有独钟,在进行了潜心研究后,接连出版了十余部与徐志摩相关的著作,堪称“志摩专家”。

⑥足球改革没有坦途也没有回头路,我们要拿出破釜沉舟的勇气,做好承受改革压力的思想准备。

A. ①②④    B. ②④⑤

C. ③⑤⑥    D. ①③⑥

 

查看答案

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诗经·氓》中表现女主人公每天早起晚睡,辛勤劳作没有尽头的两句是“___________ ,”。

(2)《诗经·氓》中初露男子的粗暴性格同时也写出女子温柔体贴的性格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

(3)《鱼我所欲也》中在孟子看来,即使遇到祸患也会挺身而出的,“所恶有甚于死者,_________。”

(4)《生于忧患,死于安乐》中从内部说明了导致亡国原因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

 

查看答案

阅读下面古诗,完成下列各题。

邯郸冬至夜思家

白居易

邯郸驿里逢冬至,抱膝灯前影伴身。

想得家中夜深坐,还应说着远行人。

1.下面相关文学文化常识的表述,有误的一项是(   )

A. 冬至,中国传统二十四节气之一,也是古代中国的节日。

B. 思家,是羁旅愁思的一种,也是中国古诗中常见的主题。

C. 白居易,盛唐时期的代表性作家,《春晓》是他最负盛名的作品。

D. 驿,即“驿站”,过去指供传递公文的人中途休息、换马的地方。

2.诗人是如何来表达自己“思家”的思想感情的?请结合诗句作简要分析。

 

查看答案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列小题。

贾耽,字敦诗,沧州南皮人。天宝中,举明经,补临清尉。河东节度使王思礼署为度支判官。累进汾州刺史,治凡七年,政有异绩。召授鸿胪卿,兼左右威远营使。俄为山南西道节度使。梁崇义反东道,耽进屯谷城,取均州。建中三年,徙东道。德宗在梁,耽使司马樊泽奏事。泽还,耽大置酒会诸将。俄有急诏至以泽代耽召为工部尚书耽纳诏于怀饮如故既罢召泽曰诏以公见代吾且治行敕将吏谒泽大将张献甫曰:“天子播越,而行军以公命问行在,乃规旄钺,利公土地,可谓事人不忠矣。军中不平,请为公杀之。”耽曰:“是何谓邪?朝廷有命,即为帅矣。吾今趋觐,得以君俱。”乃行,军中遂安。

俄为东都留守。故事,居守不出城,以耽善射,优诏许猎近郊。迁义成节度使。淄青李纳虽削伪号,而阴蓄奸谋,冀有以逞。其兵数千自行营还,道出滑,或谓馆于外,耽曰:“与我邻道,奈何疑之,使暴于野?”命馆城中,宴庑下,纳士皆心服。耽每畋,从数百骑,往往入纳境,纳大喜,然畏其德,不敢谋

贞元九年,以尚书右仆射同中书门下平章事,俄封魏国公。常以方镇帅缺,当自天子命之,若谋之军中,则下有背向,人固不安。帝然之,不用也。顺宗立,进检校司空、左仆射。时王叔文等干政,耽病之,屡移疾乞骸骨,不许。卒,年七十六,赠太傅,曰元靖。

耽嗜观书,老益勤,尤悉地理。四方之人与使夷狄者见之,必从询索风俗,故天下地土区产、山川夷阻,必究知之。其器恢然,盖长者也,不喜臧否人物。为相十三年,虽安危大事亡所发明,而检身厉行,自其所长。每归第,对宾客无少倦,家人近习,不见其喜愠。世谓淳德有常者。

(选自《新唐书·列传第九十一》)

1.下列对文中画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A. 俄有急诏至/以泽代/耽召为工部尚书/耽纳诏/于怀饮如故/既罢召泽曰/诏以公见代吾/且治行/敕将吏谒泽/

B. 俄有急诏/至以泽代耽/召为工部尚书/耽纳诏/于怀饮如故/既罢召泽曰/诏以公见代/吾且治行/敕将吏谒泽/

C. 俄有急诏至/以泽代耽/召为工部尚书/耽纳诏于怀/饮如故/既罢/召泽曰/诏以公见代/吾且治行/敕将吏谒泽/

D. 俄有急诏/至以泽代/耽召为工部尚书/耽纳诏于怀/饮如故/既罢/召泽曰/诏以公见代吾/且治行/敕将吏谒泽/

2.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A. 贞元,年号。年号是我国从汉朝初年开始使用的封建王朝用来纪年的一种名号,古代帝王凡遇到大事、要事,常常要更改年号。

B. 明经,汉朝出现的选举官员的科目,始于汉武帝时期,至宋神宗时期废除。被推举者须明习经学,故以明经为名。

C. 乞骸骨,乞求自己的尸骨能回到故乡安葬,指古代官吏因年老请求退职,回老家安度晚年。这是古代官员请求退休的委婉说法。

D. 谥号是朝廷对死去的帝王、大臣、贵族(包括其它地位很高的人)、平民按其生平事迹进行评定后,给予或褒或贬或同情的称号。

3.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 贾耽胸怀宽广,维护大局。大将张献甫在樊泽将要取代贾耽为帅这件事上,心存不服。贾耽不为自己军权旁落而生气,反而对张献甫好言相劝,并带走了张献甫,保证了军队的安定。

B. 贾耽诚心待人,处事有度。他不随意评价别人;而且在李纳士兵路过滑州时,没有采纳手下让他们住在城外的建议,而是摒弃疑虑在城中安排住宿并宴请了他们,李纳的士兵对他很信服。

C. 贾耽建言治军,颇有见地。他建议应当由天子任命军队的将领,不应在军队将士中选拔,那样容易导致军心不稳,皇上虽然认为有道理,但没有采纳。

D. 贾耽嗜爱读书,尤悉地理。年老之后,贾耽在读书方面更加勤勉;四面八方的人都来拜见他,向他请教各地的风俗,以及物产、山川地理等知识。

4.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故事,居守不出城,以耽善射,优诏许猎近郊。

(2)耽每畋,从数百骑,往往入纳境,纳大喜,然畏其德,不敢谋。

 

查看答案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下列小题。

材料一:

提到当代的人文学术出版,人们对商务印书馆的“汉译名著”耳熟能详,但对这套《经典与解释》丛书却较少了解。然而在不知不觉中,这套由著名学者刘小枫、甘阳教授策划并主编的丛书已运作了15年,出版了350余种图书。如此规模,“汉译名著”之外,恐怕绝无仅有。而其“重返古典,把握中西学术源流”的学术主张也愈益获得认同,在教育界和学术界产生了深远影响。

日前,由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华夏出版社主办的“从古典重新开始—《经典与解释》丛书15年350余种出版纪念研讨会”在北京举行。会上,大家对《经典与解释》丛书在汉语学界发挥的作用给予了高度评价,同时也针对当今时代的思想状况进行了交流和讨论。其中,赵汀阳、杨立华两位教授关于“今天,我们如何对待经典”的讨论在与会者中引起广泛兴趣

(《中华读书报》2015年1月21日09版,有删改)

材料二:

继续生长,经典才能不死

赵汀阳

经过了这一百多年,中国已是一个跨文化的存在。在这个意义上,中国的经典是中国的,西方的经典也是中国的,这已是一个事实,不管喜欢不喜欢,我们都没有办法否定。

西方有位学者在题为“何为经典”的一篇文章中讨论了一个很有趣的例子。巴赫是典型的大师,但是在巴赫那个时代,对于当时的新古典主义来说,巴赫太老太过时了,所以不被人们注意。巴赫活着的时候默默无闻,死后也默默无闻,一直过了80年,由于门德尔松对巴赫的解释和推广,巴赫才成为巴赫,否则他顶多就是音乐史上的一个小角色而已。我们一般认为经典是没有时间性的,经典具有某种内在品质戎者是某种内在价值故能超越时间.超越一切界限。这篇文章认为不是的,而是认力经典恰恰是历史的产物。具体到巴赫,我们会觉得,虽然是门德尔松将巴赫重新发掘出来的,但是总有某种理由使其能够被接受为经典。而这个学者认为,根本的原因在于巴赫的音乐成了一项伟大事业的一个组成部分,这个事业就是德国的民,统和清教运动。按照这个思路,我们可以进一步思考:那柏拉图呢?那孔子呢?假如没有董仲舒为首的汉儒的努力,孔子会成为经典吗?这是一个问题。

另外值得思考的是经典和传统的区分和关系问题。经典和传统是不大一样的东西。经典是经常不在场的,有人说,所谓经典就是人人家里都有,但放在书架上水远不看的那些书。但是传统不一样,传统是现实的一部分,传统是在场的,传统不是存在于遗物当中,而是作为遗产的存在。遗物是什么东西,遗物是死的东西,就是我们搁在博物馆、图书馆或者景点被供奉被参观偶尔也被怀念的东西,它存而不活所以当我把一个古代的东西给对象化了,变成外在于我们生活的东西,那它就是个遗物,哪怕是有人故意让他闪亮登场。遗产和遗物不一样,遗产是始终在场的

东西,是我们继续在使用的东西。传统是活的遗产,而不是死的遗物。

从这个角度来看,中国的经典目前其实处在危险当中。中国的经典虽然被我们所尊敬,但和当下的生活已经没有太多关系了。这些经典不再塑造我们的生活,不再塑造我们的人格.不再和伟大的事业相关,这个时候它就很容易变成摆设,或者变成了电视上的表演。我们可以问一句,哪些传统是现代中国人坚决不愿舍弃的呢我们可能会很惊讶地发现除了舌尖上的中国,很难说哪样传统是大家拼命要维护的,这是很悲哀的一件事情。中国的文明是很坚韧的,今天的断裂不是完全的断裂既有断裂又有连接,有相连的地方,就有重新接续的机会。其实我也是非

常热发中国文化的,我也认为我是在做中学,但是我要实事求是地说,作为礼乐的中国不存在了,古代的中国在今天的存在是一种方法论的存在,是在我们思维方式里的存在所以我管今天的中国叫作方法论的中国。在这种情况下,我们的传统要活下去,就必须活在不断的建构和创作中,我的意思是说,必须让古老的观念能够活在当代,能够以当代的方式生长,或者说能够给经典开发出当代性,让经典増值,有可能跟经典不是完全符合,也许有些变化,但是我认为这种变化是增值的。

(《中华读书报》2015年1月21日09版,有删改)

材料三:

没有经典的滋养,不会有心智的高度

杨立华

赵汀阳先生的见解对我有很多启发。但赵汀阳的观点有一个我同意,有一个我不同意。赵汀阳说西学已经是中国内部的存在,这点我非常同意。我们今天讨论经典,一方面是中国本土固有的经典,另一方面就是过去这一百多年来西方来的经典这没有问题。

但是有一点我不太同意,按照赵汀阳的意见,经典是要经过经典化的过程才能成为经典的。赵汀阳举了巴赫的例子,我想到的是老子的例子。如果没有王弼,老子的哲学是不是就不会这样流传下来?在这个意义上,我也同意赵汀阳的观点。

但另一方面也是需要强调的,那就是,经典就是经典,经典代表了古人心智的高度,经典必有可经典化的基础,没有这个基础就谈不上经典化。《论语》的经典化就是《论语》不断得到阐释的过程。

今天参加《经典与解释》这套书的座谈会,我也是被震惊到了。这套古典学的丛书承载了很多东西,比如文明的传承,文明的复兴,又比如对教育、对社会的关注,还有对政治的思考和期盼,等等。但我感触最深的是,刘小枫老师和甘阳老师对古典学的倡导,特别关注的是读书人的心智的乔成。我对这个¨乔”子有特别深的感触。读书人的心智,在于一个¨养”字,经典能够提供这样一种滋养。你阅读《论语》,阅读《老子》,阅读《孟子》《庄子》周易》这样一些经典,或者是阅读柏拉图、亚里士多德和康德,阅读这些伟大的经典,你的心智会慢慢达到足够理解这些伟大人物伟大作品的高度。而且,对于读书人,心智的养成自身就是目的,而不是说它指向另外一个目的。我们看《论语》,全书第一个字就是“学”——当然你跟我强调是“子”我也认可“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心智的喜悦不是其他任何快乐能代替的。在这个意义上,如果我们的学者都变成了学术生产者,而不再是读书人,不再喜欢“学”字带来的心智的养成、心智的快乐,那是十分遗憾的。那样的学术的意义到底在哪儿呢?我不能说那样的学术就没有意义了,但是我至少觉得,少了“养”这个字,少了读书人从容不迫的那样一种淡定,少了对事态了然于心的那样一种态度,少了那种超然于功利之上、不可救药的孤芳自赏,这些都没有了,那我们学问做得再多,又有什么意思呢?在阅读经典的过程当中,实际上我们是在不断地提升自己,我们是在“养”字当中成长,我觉得这是更可取的态度,而不是用今天的习惯去简单地解读他们。从《经典与解释》这套书,我看到了向伟大的心智致敬这样的努力,我觉得这种努力应该不断传承下去。田余庆先生去世以后,我去拜别田先生,回到家里就把田先生的书拿出来再读,真是非常慨,从书中我看到的是田先生心智的高度。我想,我们今天讨论古今之变,或者中西之变,各种各样所谓的断裂,而最大的断裂恐怕是心智高度的断裂。如果将来我们心智的高度能够得到提升的话,我们也许会发现,这些断裂还是有价值的。

(《中华读书报》2015年1月21日09版,有删改)

1.下列对材料的理解分析,不恰当的一项是

A. 材料二赵汀阳主要侧重于谈论他眼中的经典,经典和传统的区分和关系,中国经典的困境,如何突破这种困境等。

B. 材料二第二段在内容上交代了巴赫成名的经过,概括说明了《何为经典》这篇文章的观点:经典恰恰是历史的产物。

C. 材料三杨立华主要侧重于谈论对赵汀阳先生的观点的看法,对《经典与解释丛书的看法,如何解读经典。

D. 材料三讲杨立华不同意赵汀阳的意见,认为经典必有可经典化的基础,经典要经过经典化的过程才能成为经典。

2.下列内容是对《经典与解释》丛书主要特点的表述,请结合三则材料选出表述错误的两项

A. 这套从书从策划到出版历时长,规模大,已运作了15年,出版了350余和图书。

B. 编者在丛书中最为关注的一点是经典的滋养,认为没有经典的滋养,就不会有心智的高度。

C. 这套从书内涵十分丰富,它承载了很多东西,如文明的传承、文明的复兴,对教育、对社会的关注,对政治的思考和期盼等。

D. 在讨论交流中,赵汀阳指出中国的经典目前其实处在危险当中,中国的经虽然被我们尊敬,但和当下生活已没有太多联系。

3.材料三强调¨读书人的心智,在于一个‘养’字”,请结合文本谈谈具体的做法。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