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高中语文试题 >

阅读下面材料,按要求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 好作文最重要的特质是什么? 有...

阅读下面材料,按要求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

好作文最重要的特质是什么?

有作家说“敢讲真话”,有编辑说“拒绝套路”,有特级教师强调“真情实感”,有文学评论家则认为“见解独到”。

对此,你有什么看法? 请结合自己的写作体验,写一篇论述类文章。

注意: (1)题目自拟。(2)不少于800字。(3)不得抄袭、套作。

 

老师们喜欢的作文套路,会杀死孩子的创造力 大约二十年前,我去北京,拜访女作家冯秋子,她拿出儿子的作文给我看。我非常惊奇地发现,那个淘气的小家伙,居然写得那么好。 至今记忆犹新的,是一篇《我用树枝碰伤了蚂蚁》,他详详细细地写,他是怎样发现蚂蚁,想把蚂蚁引渡到某个地方,因此特别精心地去挑选树枝,对于长短和含水量都有一些自以为是的要求,但是一个不小心,还是把蚂蚁碰伤了。 短短几百字,将当时的情景,几乎是全须全尾地还原,我忍不住再三称赞,冯秋子也很高兴,叫来儿子,对他说,这个阿姨是个作家,她也认为你写得好,别信你们老师的。那孩子心不在焉地听着,忍耐了一小会儿,就甩脱妈妈拽着他的手,跑到别的房间里玩去了。 冯秋子跟我说,她也觉得儿子的作文写得不错,但老师并不这么认为,总是问,你到底想表达什么呢?你要提炼一个什么样的中心思想呢?如此一来,孩子对于自己的作文也没有了信心,虽然她再三鼓励,但孩子总是相信老师更多点。 这件事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只是我当时并不知道意味着什么。二十年过去了,那个孩子应该大学都毕业了,愿作文没有给他制造太多的麻烦,也希望他终于能够确定,自己写得其实非常好。 那次从北京回来不久,我离开家乡,来到省城的一家报纸,做了副刊编辑,因此得以认识很多对写作有兴趣的人,在交谈中,我发现他们中不少人,有着让我自叹弗如的语言天分。 他们叙述一件事,能够说得活灵活现,描述一个人,你都能在他们脸上看见那个人的脸。他们也不乏对于生活的各种真知灼见,有的还非常微妙,长句短句并用,如大珠小珠落玉盘。这时我的职业病就会发作,撺掇他们说,写吧,写下来吧,拿到我这里发表。 过了一阵子,其中有些人还真的写出来,发到我的信箱里,对着屏幕,我却只剩下哭笑不得的份。 这不是我想要的那篇文章,也不是当初他们神采飞扬地讲述时的样子,屏幕上的文字干瘪、苍白,同时又刻意堆砌,一堆堆的排比句,差点让我患上非典型性密集物恐惧症。最要命的是,末尾往往还突然强硬地升华一下,让你把小S款冷漠脸,换成黑人问号脸。 那些饱满鲜活的字句,就被这一堆堆让人无语的文字杀死了,成了像是在东莞的工业流水线上生产出来的塑料作文。 每次看到,总觉得遗憾,不知道问题到底出在哪里。后来有一次,我在一个亲戚家做客,他也很愉快地拿出孩子的作文给我看,我瞬间发现了症结。 在我看来,这个四年级的孩子是有写作天分的,比如他写自己生病等待手术,笔下有这样的句子:“一会儿来一个护士,一会儿来一个护士,这一天就这样过去了”,这个句子把他当时烦躁又无奈的心情表达得很充分,然而老师并没有给他在句子下面划线,只是在文末批了个淡淡的“阅”。 亲戚打开手机上的QQ,给我看老师让上传到班级群里的作文,看了几篇下来,我发现这些作文有些共同的特点,一是语言华丽,会使用很多的形容词,以及各种成语;二是思想最后总能得到升华,比如说梅花,最后必然要引向傲立寒霜,写小草,最后总要学习它的不屈不挠;还有最重要的第三点,政治上特别正确,谈的都是各种主旋律…… 我忽然明白了当年的那个小朋友的老师,为什么说他写得不好,他的作文和老师心目中的“好”之间,就差一个套路。 我也明白了那些本来极具表达才能的朋友,为什么下笔时立即换了另一种腔调。多年来处于这种训练下,已经没有勇气表达真实感受了,会觉得这样不像是在“写”,即便舌灿莲花,一下笔,就本能地换成了这样一套语码。 但是,也怪不得老师们,他们有什么办法呢?我们现在的教育体系,并不致力于培养包括表达、思考在内的各种能力,万马奔腾声浪滔天,全是奔着高考去的。寒窗十载,无数篇作文,最后都是要呈到阅卷老师那里的,只有他们能决定画眉深浅入时无。 我还记得读书时,老师一再提醒,阅卷老师的时间非常有限,如果你不能在第一时间内把他的目光抓住,就很难得到一个高分。想抓住阅卷老师的目光靠什么,套路?用套路,把所有毛躁自我原生态的感受,变成精致整齐的塑料文字,让阅卷老师瞬间能找到进入途径。 一篇标准的塑料文字长啥样,积我若干年写作文上考场之经验,做到这几点就赢了。 一是苦大仇深对比鲜明,别怕编故事。这些年,很多人都总结出来了,作文里出现缺爹没妈的事迹最容易得高分,这个爹妈要是当老师的,那就更好了,很容易引起阅卷老师的共情。至于是否真实,并不重要,反正替老师说话这件事政治上是正确的,要是有人较真,只要来一句:我且问你,老师们到底辛不辛苦?立即让对方哑口无言。 二是主题升华,像前面说的,寒梅的品格是傲霜,小草的特质是柔韧,父母一定慈祥善良,集各种中华美德于一身——尽管,我平时在微博上或是微信后台里能看到很多更为深刻也更为动人的和父母的碰撞,但你要是到考场上写这些必然死翘翘。即便实在升华不起来,也要可着劲儿升华,反正升华了就有分。 三是使劲放华丽辞藻,珠光宝气,琳琅满目,在阅卷老师一扫眼之际,先把TA镇住。我还见过更加登峰造极的,凭着满篇一般人没见过的古文字,得了个满分。后来有记者去采访,那小同学倒也实在,说都是他考试前现背的,写作文的时候,想方设法全用上了,效果果然不错——当然不错了,阅卷现场,老师估计也不方便百度,很难知道对错,那么,就全算对吧。 其实这也不是这位小同学的发明,林语堂所著的《苏东坡传》里有个情节,苏轼参加考试,在试卷上写:当尧之时,皋陶为士,将杀人。皋陶曰杀之三,尧曰宥之三。故天下畏皋陶执法之坚,而乐尧用刑之宽。判官梅圣俞都没看过这个典,以为自己露了怯,后来见了苏轼,不免要请教典出何处。苏轼坦然地说,我瞎编的。 不知道梅圣俞当时作何反应,反正我当年看到这里时是跪了,觉得真是个好办法。 但是人家苏轼那时候,同时进行的,还有诗歌创作上的训练,现在的中学生,写作业都要写到凌晨,看课外书都是被禁止的。因为据说中考将加入四大名著内容,《红楼梦》之类倒是允许看的,但主要是为了答题,比如说,你不用去了解《西游记》里的人物个性,但一定要记住,唐僧他爸的全名。 在这样的流水线上,规整、模式化是必须的,“我手写我心”可以拿远点,有的家长和老师也清楚这一点,会开出空头支票,说,等你上大学就好了,却不明白,长年累月地训练,积习已成,改过来哪有那么容易。 当然,也有天分过人者,能从这一套里脱身,成为出色的写作者,但是中学教育更重要的目的,并不是培养作家,而是提升所有孩子的表达能力。如今,在围绕高考作文所进行的训练中,这一目标变得越来越远,巨大的套路,成为很多人一生表达上的禁锢,这很荒谬,也很可悲。 【解析】试题分析:这是一则材料作文,所给的材料是好作文的标准,考生可以从材料所提供的标准中择其一立意,也可以从自己认知的角度立意。审题准确:能对“好作文的特质是什么”做出判断,表明自己的立场。题目之中每个观点没有高下优劣之分,只要言之成理即可。学生可以有自己的看法,而不一定要选择题中所列的四项内容,但须言之有理。理解有深度: “好作文特质”,学生在认识上可以停留在“高考好作文标准”上,也可以超越于此。学生如有所超越,使文章上升到作文教学本质、社会功用、人生立事等角度,可以认定为理解有深度。有作者独特的合理看法,亦可酌情加分。就事论事:偏重使用举例的方法来证明其观点,没有联系到事件的背后意义或者在更高的层次来看问题。语言突出:简洁、清晰、鲜明,客观理性。 —类卷:不仅审题准确,还应在此基础上对题意有自己的理解和生发,论说有层次感,对问题的理解有深度。语言突出。文体准确。 二类卷: 审题准确,对作文题所涉论题有较深的认识,讲究论证方法,能采用定义、归纳、演绎等逻辑证明的方法较好地论证观点,论说色彩较为明显。语言突出。文体准确。 三类卷: 审题基本符合题意,就事论事,偏重使用举例的方法来证明其观点,事例能说明观点,论说较有力。语言通顺。文体准确。 四类卷:审题部分符合题意,较多依靠举例说明观点,有适当论证。语言较通顺,结构较完整。文体准确。 五类卷:审题部分偏离题意,但仍然在题目的范畴中。内容相对单薄,缺乏深度。结构不太完整,语言有一些语病及错别字,字迹尚清楚。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补写出下列名篇名句的空缺部分。(只选3 小题)

(1)子曰:“老者安之,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论语》)

(2)西当太白有鸟道,_________。地崩山摧壮士死,__________。(《蜀道难》)

(3)戍卒叫,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可怜焦土! 《《六国论》)

(4)寻寻觅觅,冷冷清清,_______________________,最难将息。(《声声慢》)

(5)月明星稀,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何枝可依? ((短歌行》)

 

查看答案

阅读下面材料,完成下列各题。

材料一:

    子钓而不纲,弋不射宿。(《论语 述而》)

材料二:

    厩焚。子退朝,日:“伤人乎?”不问马。《《论语 乡党》)

(1)材料一体现了孔子什么样的情怀?

(2)材料二中孔子“不问马”的言行跟材料一是否矛盾?你怎么理解?

 

查看答案

阅读下面这首诗,完成下列各题。

南陵别儿童入京

李白

白酒新熟山中归,黄鸡啄黍秋正肥。

呼童京鸡酌白酒,儿女嬉笑牵人衣。

高歌取醉欲自慰,起舞落日争光辉。

游说万乘苦不早,著鞭跨马涉远道。

会稽愚妇轻买臣,余亦辞家两入秦。

仰天大笑出门去,我辈岂是蓬蒿人。

【注】买臣:即朱买臣,西汉会稽人,早年家贫,以实柴为生,担柴时还常念书他的妻子嫌他贱,弃面改嫁。朱买臣后受汉武帝赏识,任会稽太守。

(1)本诗前六句叙写_____,后六句叙写_____这对于后人了解李白生平与思想具有重要的意义。

(2)这首诗在抒情手法上有什么特色? 请结合诗句,试作赏析。

 

查看答案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文后各题。

程易田诗序

[清]刘大槐

余性顓愚,知志乎古,而不知宜于时; 常思以泽及斯民为任。凡世所谓巧取而捷得者,全管丕知其径术,以故与经纳之士相背而趋,终无遇合。退而强学,栖迟山陇之间,虽非有苦,而亦未尝有乐也。

年已晚幕,始为博士①于黟。博士之官,卑贫无势,最为人所贱简。而黟、歙邻近,歙尤多英贤,敦行谊,重交游。一时之名隽多依余以相劘切,或抗论今时之务,注念生人之欣戚,慨然太息,相对而歌。盖余生平之乐,无以加于此矣。

程子易田,尤所称著材宿彦,亦旦夕相从。其所为诗歌,摅词朴直而寄兴深至,尝谓其有陶潜之风。易田固信余,余亦甚重易田也。虽然,余老矣,今年年七十有三,将归休于枞阳江上。而易田年逾四十,犹困于诸生② ;家又贫,故里不足以自活,亦将糊其口于汝阴。念欲长与诸君子游处,不可得矣。

居稽也,弦诵也,欣欣而忘其倦也。欢聚未几离散随之余于此共犹能独乐焉否耶夫以生平未尝有乐之人徒以与诸君子游处而乐今复以聚之不常而不乐生焉。回忆独居时,虽无所乐,而亦非有不乐也。则是今日之不乐,由前日之乐而来也。夫造物之于人,安能使其长乐哉? 因取易田之诗所谓“濠上吟③”者,反复咀吟,益叹其文章之古,与其人之心貌相称。属其板刻之,以与四方之知言者共读焉。而余为序之如此。

(选自刘大魁《海峰文集》,清乾隆刻本)

①博士: 学官名,掌管文庙《孔庙)祭祀、教育生员等。②诸生:生员,俗称秀才。③濠上吟:语出《庄子。秋水》中庄子与惠子的“濠梁之辩”。

1.对下列旬子中加点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最为人所贱简                      贱简: 轻视息慢

B. 歙尤多英贤,行谊                  敦: 厚道、诚恳

C. 易田信余                          固: 坚决、执意

D. 其板刻之                          属: 通“瞩”,叮嘱

2.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组是(   )

A. 退强学                   吾尝豉望矣

B. 注念生人欣戚             不知东方既白

C. 四夫造物之人             彼致福者,末数数然也

D. 以与四方之知言者共读     激于义而死者也

3.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与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作者禀性和志趣与世俗不同,虽然无缘于功名利禄、富贵荣华,但不认同世人的成功之道,曾隐居修身,游息山野,生活平淡。

B. 作者直到年老时,才担任卑微的博士之职,有黟、歙两地的许多英才贤士跟从作者学习,谈论时事,虑及民生,此乃平生之一大乐事。

C. 作者既赞赏程易田所写的诗歌语言朴实,寓意深远; 又深切同情程易田年过四十,仍不得志,且家庭贫困,为了谋生,只能离乡。

D. 本文语淡情深,构思巧妙,围绕“乐”字展开,由“无乐”到“有乐”再到“不乐”,即写不遇之叹、得友之乐、离别之伤,自然流露出人生无常、及时行乐的思想。

4.用“/”给文中画波浪线的部分断句。

欢聚未几离散随之余于此其犹能独乐焉否耶夫以生平未尝有乐之人徒以与诸君子游处而乐今复以聚之不常而不乐生焉

5.把文中画线的句子译成现代汉语。

(1)凡世所谓巧取而捷得者,余皆不知其径术,以故与缙绅之士相背而趋,终无遇合。

(2)因取易田之诗所谓“濠上吟”者,反复咀吟,益叹其文章之古,与其人之心貌相称。

 

查看答案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文后各题。

留在窑洞

安宁

(1)在白大路村的窑洞里,遇到祖孙两代人。

(2)村民都已搬迁到山下明亮的砖瓦房里了,只有两位老人,因为习惯了杏林掩映下的窑洞,便一直留了下来。尽管窑洞有些旧了,但是他们又粉刷了墙面,并将依山而建、没有院墙的院子,收拾得干干净净。从山下开车上来,大约要十几分钟。汽车在曲折的山间小路上免兜转转,忽然间就驶入这片开阔平坦的庭院,便很有闯入世外桃源般的“豁然开朗”。尽管庭院遗世独立般地隐匿在杏林之中,但因有二十多只鸡,一只健硕的大狗,一头哼哼啷啷的母猪,飞来飞去的鸟儿,一个十七八岁的少年,和一对六十多岁的老夫妇,便显得生机勃勃了。

(3) 每年寒署假,少年都会来山里陪爷爷奶奶度过。见我们来,少年有些羞涩,打了招呼,便转身不知去向。十几分钟后,他拎了一大袋黄杏进屋。那杏都是纯天然的,没有打药,所以许多掰开来,会看到小小的虫子,我小心地将虫子剔掉,咬一口,酸甜可口,美味极了。而更多的杏,因为来不及采摘,或者被鸟啄食,被虫啃噬,纷纷坠落在地,他们便捡了,堆在粗陶大瓮里任其腐烂后,再将杏仁挑拣出来,积攒多了,拿去山下卖掉。

(4) 在我们跟老人聊天的时候,男孩更多的是蹲在墙根下,看着对面绿意葱茏的大山发呆。我猜想那时的他,什么也不想,关于高考,关于镇上边打工边陪读的父亲,关于做村官的母亲,关于手机里喧哗的極信,或者网上年轻人追逐的明星八卦,他统统都不关心。天空蓝得像无边无际的海洋,云朵是大片大片的,他就像某一片自由舒展的云,在难得的暑假,飘回到这片世外桃源中,安静幸福地发一会儿呆。至于我们这些路人,当然更与他无关。所以我们聊些什么,都不在他的关注视线。甚至我问他成绩如何,明年是否有信心考入大学,他也只是羞涩地笑笑,回复我一句“还行”,就不再多言。其实我也很想像他一样,蹲在阳光盛烈的墙根下,看看面前千百年来都亘古不变的山林,而后慵懒地融进这纯粹深邃的蓝色绿色白色和金色之中。

(5) 男孩的爷爷是村里的小学老师,在这山村里教了一辈子书,老了,依然哪儿也不想去,还是守着这一片日渐茂密起来的大山,日复一日地安静过着。日常生活在这里,犹如深蓝天空下的云朵,有亘古不变的白,和永恒不逝的美。一切似乎都是千篇一律的,人生中的起伏,犹如一滴水,落入广袤的大地,什么也没有留下,便消失不见。可恰恰是这样单调的咏叹调一样的重复,才保持着人生中可贵的静寂。外界再怎样喧哗骚动,甚至男孩的父亲在镇上挣了多少钱,有着怎样与他们不同的热闹生活,都与他们这一代老去的人无关。他们只想守着这一片树木繁茂的大山,守着这几十年住过的旧窑洞,就像一枚秋天的山杏,即使是腐烂坠落,也要投入大地的怀抱。

(6) 遥想冬天大雪封路的窑洞生活,他们肯定会在秋末就早早地准备好越冬的充足的柴火和各种食物,然后在天寒地冻的日子里靠炕火取暖,足不出户地度过漫长的“蛰居”生活,自然也很少会有人来打扰他们。在万籁俱寂的夜晚,他们有的是天地间唯我三人的豪迈感还是万物萧瑟的凄凉感? 他们感到的是孤独还是富足?

(7) 像这样的人家,在鄂尔多斯高原上准格尔旗大大小小的村庄里,似乎正在慢慢地变少,但又体现出不一般的顽强,他们就像一棵裸质朴、蓬勃的杏树,生生不息地停驻在这片因煤炭闻名的大地上。他们在蜂拥进城市的人群中,选择像父辈们一样,后退,留守在村庄,日出而作,日落而息,于远离城市喧哗的田园中,安静地守候。

(8) 听着车外不时传来的汽车急促的不耐烦的喇叭声,在车灯到处闪烁的疲惫、烦躁且拥堵不堪的入城路上,我又想,那样的窑洞,如果老人们不在,大概是留不住那位少年的吧。一那它能留得住未来老去的少年的父亲、老去的少年吗? 那它还能留得住美味极了的有小虫子的杏果吗?

(选自《散文》2017 年第2 期《留在村庄里的人们》,有改动)

1.概括窑洞的生活环境特点。

2.第4段画线部分,作者没有让少年“自述”,而是从“我”的视角“猜想”少年相关情况、心理状态,这样写有什么好处?

3.简析“杏”在文中的作用。

4.赏析最后一段。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