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高中语文试题 >

阅读下面一首诗,完成下面小题 涉江采芙蓉 《古诗十九首》 涉江采芙蓉,兰泽多芳草...

阅读下面一首诗,完成下面小题

涉江采芙蓉

《古诗十九首》

涉江采芙蓉,兰泽多芳草。

采之欲遗谁,所思在远道,

还顾望旧乡,长路漫浩浩,

同心而离居,忧伤以终老。

1.诗的一、二句选取了哪些意象,营造了什么样的意境?

2.简要回答诗人为何忧伤?

 

1.①诗中选取了芙蓉、芳草、兰泽等意象,②营造了清幽、高洁的意境。 2.①诗人远离家乡与思念的人分离;②他想回到家乡,但长路漫漫,欲归不得;③他与思念的人都深爱和思念对方,但却不能相聚。 【解析】 1.试题分析:本题题目是“诗的一、二句选取了哪些意象,营造了什么样的意境”,是考查学生赏析诗歌意象和意境能力。所谓的“意象”就是诗歌中包含诗人情感的物象。是诗人内在的思想情感与外在的客观物象的统一。意境是由想象构成的,是诗人要表达的思想感情与诗歌中所描绘的生活图景的有机融合而形成的一种浑然一体的艺术境界。第一问:诗的一、二句选取了哪些意象。诗歌的一二句“涉江采芙蓉,兰泽多芳草”中的意象主要有:芙蓉、兰泽、芳草。诗人踏过江水去采荷花,生有兰草的水泽中长满了香草。诗人用芙蓉、兰泽、芳草这些意象营造了清幽、高洁的意境。 2.试题分析:本题题目是“简要回答诗人为何忧伤”,是考查学生赏析诗歌内容要点能力。本诗的开头以女子的口吻写起,在荷花盛开的美好季节,在风和日丽中,荡一叶小舟摘几枝可爱的莲花,归去送给各自的心上人。但这美好欢乐的情景,刹那间被充斥于诗行间的叹息之声改变了,“采之欲遗谁?所思在远道”,长长的吁叹,点明了这女子全部忧思之由来。接着两句空间突然转换,出现在画面上的,似乎已不是拈花沉思的女主人公,而是那身在“远道”的丈夫了:“还顾望归乡,长路漫浩浩。”也就是诗人回望那一起生活过的故乡,长路漫漫而又四野茫茫。欲归而不能。诗歌的最后两句“同心而离居,忧伤以终老”,诗人说自己与妻子两心相爱,却又各在一方,不能相聚,愁苦忧伤以至终老异乡。由此可知诗人忧伤的原因主要是因为:远离家乡与思念的人分离;想回到家乡,但长路漫漫,欲归不得;与思念的人都深爱和思念对方,但却不能相聚。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阅读下面文段,完成下面小题

永和九年,岁在癸丑,暮春之初,会于会稽山阴之兰亭,修禊事也。群贤毕至,少长咸集。此地有崇山峻岭,茂林修竹;又有清流激湍,映带左右,引以为流觞曲水,列坐其次。虽无丝竹管弦之盛,一觞一咏,亦足以畅叙幽情。

是日也,天朗气清,惠风和畅,仰观宇宙之大,俯察品类之盛,所以游目骋怀,足以极视听之娱,信可乐也。

夫人之相,俯仰一世,或取诸怀抱,悟言一室之内;或因寄所托,放浪形骸之外。虽舍万殊,静躁不同,当其欣于所遇,暂得于己,快然自足,不知老之将至。及其所之既倦,情随事迁,感慨系之矣。向之所欣,俯仰之间,已为陈迹,犹不能不以之兴怀。况修短随化,终期于尽。古人云:“死生亦大矣。”岂不痛哉!

每览昔人兴感之由,若合一契,未尝不临文嗟悼,不能之于怀。固知一死生为虚诞,齐彭殇为妄作。后之视今,亦犹今之视昔。悲夫!故列叙时人,录其所述,虽世殊事异,所以兴怀,其致一也。后之览者,亦将有感于斯文。

1.下列加点词语的解释正确的一项是

A. 列坐其              次:次序

B. 不能之于怀          喻:明白

C. 舍万殊            趣:兴趣

D. 夫人之相            与:一起

2.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项是

A. 永和,文中指年号。年号是中国封建王朝用于纪年的一种名号,一般由皇帝发起。

B. 癸丑,古人常用“天干”十一个字和“地支”十个字循环相配来表示年月日的次序。

C. 禊事,古代的一种风俗,三月三日人们到水边洗澡,嬉游,以祈福消灾。

D. 流觞,古人于弯曲的水渠旁集会时,在上游放置酒杯,杯随水流,流到谁面前,谁就取杯把酒喝下。

3.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所以游目骋怀,足以极视听之娱,信可乐也。

 

查看答案

下列各项中,加点词的活用情况不同于其他三项的一项是

A. 而出

B. 秦武阳色变振恐,群臣

C. 西望夏口

D. 君为我呼入,吾得事之

 

查看答案

下列各组句子句式特点不相同的一组是

A. 此亡秦之续耳                死生亦大矣

B. 见燕使者咸阳宫              有碑仆道

C. 而燕国见陵之耻除矣          父母宗族,皆为戮没

D. 然不自意能先入关破秦        太子及宾客知其事者,皆白衣冠以送之

 

查看答案

下列各组句子中,对加点词的解释全都正确的一组是

A. 举酒客             属,嘱托       秦之将军,可谓深矣   遇,对待。

B. 则或其欲出者       咎,责怪       张良出,项伯         要,通“邀”,邀请

C. 持千金之资物       币,礼物       诸侯之列             比,比较

D. 而夕设版焉       济,渡河       计不知所出耳         顾,回头看

 

查看答案

名篇名句默写

(1)《沁园春·长沙》中和《小石潭记》中“潭中鱼可百许头,皆若空游无所依”描述的画面相似的一句是___________

(2)《赤壁赋》中作者用_________________八个字正面塑造了曹操文武双全的英雄形象和征服天下的豪情壮志。

(3)《氓》中描写女主人公早起晚睡,辛勤劳作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

(4)《离骚》中表达作者为坚持心中的信念,万死不辞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