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高中语文试题 >

阅读下面的材料,按要求作文。 一位古人,看到庭院内越来越多的短墙,不禁伤感:“墙...

阅读下面的材料,按要求作文。

一位古人,看到庭院内越来越多的短墙,不禁伤感:“墙往往而是,老死不相往来,一个大家庭就这么散了。”

一位诗人,面对一座断壁说:“你的一生,接受了那么多单梯的凭靠:现在你快倒了,你想过那些靠着你的梯子吗?”

一个囚徒,望着监狱的高墙,泪流满面:“这墙让我失去了自由,此地决不可再来。”

一名学子,望着北京大学的围墙感动不已:“尽管很多东西都在改变,但这墙没有变,一百年来它挡住了太多的喧嚣,将我们包裹其中,给我们一种可贵的安全。”

……

墙,普通又不普通。我们的身体、思想、情感,无不与一面墙发生着这样或那样的关系。请围绕“墙”这一意象,展开合理联想,写一篇文章,表达对生活的感悟。

要求:(1)立意自定,鼓励有创意的思想;

(2)题目自拟:

(3)文体为记叙文或议论文;

(4)不少于700字。

 

突破阻挡之墙 墙,无所不在。当我回到家里时,有家里的四面墙;当我走进学校时,有学校的四面墙,它包裹着我,使我感到压抑,我渴望冲破这重重阻碍的墙。  有毅力,才能突破厚重的墙。当贾平凹上大学读中文系时,就时常向学校投稿。日子久了,他开始向社会的一些大小报刊投稿,虽然那时他的退稿单要比稿费单多很多,但他决不气馁,一直坚持读书、写作、创作,在20年里,他一共写了七八百万字的文学作品,发表了六七十部作品,获得了十几次文学作品奖。毅力是一种难能可贵的精神,贾平凹就是凭着这种毅力突破了阻挡他文学之路的墙。  有智慧,才能突破厚重的墙。有一次,德国著名诗人歌德在公园散步时,走上了一条小道,但那条小道只允许一个人通过,这时他碰上了一位傲慢自负的批评家,“我从来不给蠢货让路”,批评家先开口说道。歌德却说:“我却正好相反。”之后笑着走开了。我们都应该做一个有智慧的人,而不做一个只有蛮力的人,因为也许有智慧更容易突破挡住路的墙。  有创新,才能突破厚重的墙。雨衣的发明者,苏格兰的一位橡胶工人,他每天都要和橡胶打交道,久而久之,衣服上就沾满了橡胶溶液。一次,遇上下雨,恰巧发现衣服上沾有橡胶的地方没有进入雨水。于是他想,要是把整件衣服都涂上橡胶,不就可以防水了吗。随后他就试着把衣服涂上了橡胶,雨衣就这样诞生了。只要善于观察周围的环境,创新其实并不难。创新能使我们更快地冲破墙围,向前方迈进。  具备了毅力、智慧与创新,我们才有机会突破墙围,走进更大的圈子里,感受不同的氛围,领略更多的知识。让自己开阔眼界。  一个囚徒,望着监狱的高墙,泪流满面:“这墙让我失去了自由,此地绝不可再来。”这名囚徒渴望突破墙围,但这墙围却是自己使之陷入的,我们不要让自己陷入可怕的墙围。  我渴望突破阻挡着我的墙围,我为之努力并且奋斗着,为了我远大的理想和抱负,我迟早要击破它。 【解析】试题分析:本材料可以有以下几种立意:1.放开怀抱,拆除心灵之墙,主动与外界沟通,使自己放松心情,远离孤独和寂寞远离猜忌和恐惧,重新构建人情世界,乐观面对生活。2.拆除观念之墙。坦诚相待,加强沟通,加强理解,以便增进友谊,共同发展,共同进步。3.于俗世中建起墙,隔绝庸俗,隔绝喧嚣,保护自己的心灵空间,成就高尚的节操。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共享单车的出现极大方便了人们的出行,但同时也出现了一些如乱停乱放、恶意破坏、据为己有等不文明现象。请你写一段文字,倡议大家摒弃对共享单车的不文明行为。

要求:语言精炼得体,理由充分,有号召力。

 

查看答案

《雷雨》中每一个人物都是悲剧的承担者。这些人物中,你最同情哪一个人物?请结合作品内容谈谈的你的看法。要求:条理清晰,理由充分。

 

查看答案

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下列小题。

鲁院里的柿子树

(1)鲁迅文学院有一座花园,花园里有一棵柿子树。因为我们来的时候是秋天,正属于它的季节,它变成了这里突出的风景。柿子树长在园子的中央,被一些别的树木围绕着,原本跟那些树木一样高大,因为它满枝头缀着柿子的缘故,别的树木都成了陪衬,连它自身的叶子也是陪衬了。 

(2)那是个阳光明媚的日子,饭后我到园子里去散步,一眼就看见了它。那是我第一次看到结满果子的柿子树,不由得就看的发了呆。微风起的时候,突然觉得它根本不是树,因为它能唱歌。北京的秋天,多的是这样阳光灿烂的日子,天蓝得像是要透到天的外边去,这样的蓝里,白云就呈现出最艳的颜色。这时候美以不可言说的方式击中了我,恍惚中,觉得那柿子树上缀着的是一团团结晶的阳光,散发着平时难以见到的明亮。

(3)很多时候我到花园里并不是为了柿子树,却总是不由自主地止步在它面前,难道是因为它身上有明显的秋意吗?这样想,也许银杏不服。那一棵棵银杏树,所有的叶子都像足透了的金子,在黄昏里闪着朝晖的明亮。有些轻轻地洒落地上,灿灿的,像铺了一层锦,像一幅油画。树上和地上一片金黄,让人觉得这美景可以绵延,可以天长地久。然而就在一个黄昏,寒风起了,银杏的叶子全部被风带走,只剩了树枝。这时候的柿子树一派沉静,虽然它的叶子也被风带走了,但果实仍高高挂满枝头。

(4)我从小径的回环处走,抬头看着树上的柿子,就仿佛看着一双双温暖的眼睛,刹那间明白了自己为什么总要到这柿子树旁边了。它们静静地看着我,无声地与我交谈,说它在那些喧腾的日子里,怎样让自己的心泊于安详和沉静;说它在春天开出并不漂亮的花,在夏天曾经是一颗小小的被叶片遮蔽的青果;说它如何耐心等待秋天的到来,使自己变成阳光的金色,凝成一捧盈硕果实、可摸可触的爱。于是我思索柿子树在到这里之前的经历,它是长在一群同样的树木中间吗?它是怎样被命运选中,到鲁院的花园里,成为独特的风景?正如我冥冥之中幸运地到这里。它的命运之中是否也有风雨和雷霆?它的生命里是否也有春风和清露?它是否也深味了人间的悲喜,才呈现出这一树的殷实和辉煌?

(5)一天,我清早到柿子树下,在枯萎的草柯间捡了两枚熟透坠落的柿子。它们的光芒和馨香像音乐一样荡漾。由此我知道了,树木怎样靠果实传递快乐和希望。

(6)这座独一无二的花园里,在树阴和花丛中掩映着一些大文学家的雕像,巴金、茅盾、丁玲、冰心……他们有的器宇轩昂,有的神采飞扬,有的在倾心交谈,有的在凝神沉思。他们的生命气息透过颜色沉郁的大理石,火焰一般在时空中传递。我驻足于巴金先生的雕像前,他似乎在用温和的语气跟我说:“我用作品表达我无穷无尽的感情。如果我的作品能够给读者带来温暖,我就十分满意了。”我走到冰心雕像前停下脚步,看到她左手托腮,凝神远眺,一本打开的“书”放在膝上。不由得想起了她的书,她的文字,她的“爱的哲学”,随之,一股温暖明朗的情调蔓延开。

(7)冬天一日一日地深了,花园里的一切都沉浸在静寂的灰色里,只有柿子树还高举着一簇簇火焰般显眼的果子,微笑着,歌唱着……

(取材于郭严隶的同名散文)

1.下列词语在文中的意思,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A. 深味:深沉的滋味

B. 殷实:充实

C. 器宇轩昂:气质、风度出众

D. 凝神远眺:聚精会神地向远方眺望

2.下列对文章的理解,不正确的两项是

A. 文章情感饱满丰富,既有对柿子树的景仰赞美之情,又有对银杏树的不满之意。

B. 作者描写了北京秋日蓝天白云的美景,衬托出缀满果子的柿子树的独特之美。

C. 第④段结尾处的三个问句,层层递进,形成磅礴之势,表达了“我”的深刻思考。

D. 文章结尾再次描写柿子树的形象,呼应前文,含蓄地表现了文章的主旨,意蕴深长。

E. 文章写柿子树果实灿烂明丽的色泽,高挂枝头的姿态,传达了昂扬向上的人生态度。

3.第三段作者为什么写银杏树?请简要分析。

4.文章写文学大师的雕像,有什么作用?

5.结合全文简要分析“我”从鲁院里的柿子树身上获得了哪些启迪。

 

查看答案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选段,完成下列小题。

曹彬,字国华,真定灵寿人。彬始生周岁,父母以百玩之具罗于席,观其所取。彬左手持干戈,右手持俎豆,斯须取一印,他无所视,人皆异之。

五年,使吴越,致命讫即还。私觌①之礼,一无所受。吴越人以轻舟追遗之,至于数四,彬犹不受。既而曰:“吾终拒之,是近名也。”遂受而籍之以归,悉上送官。

初,太祖典禁旅,彬中立不倚,非公事未尝造门,群居燕会,亦所罕预,由是器重焉。建隆二年,自平阳召归,谓曰:“我畴昔常欲亲汝,汝何故疏我?”彬顿首谢曰:“臣为周室近亲,复忝内职,靖恭守位,犹恐获过,安敢妄有交结?”

七年,伐江南。长围中,彬每缓师,冀李煜归服。城垂克,彬忽称疾不视事,诸将皆来问疾。彬曰:“余之疾非药石所能愈,惟须诸公诚心自誓,以克城之日,不妄杀一人,则自愈矣。”诸将许诺。明日,稍愈。又明日,城陷。煜与其臣百余人诣军门请罪,彬慰安之,待以宾礼,请煜入宫治装,彬以数骑待宫门外,左右密谓彬曰:“煜入或不测,奈何?”彬笑曰:“煜素懦无断,必不能自引决。”煜之君臣,卒赖保全。

初,彬之总师也,太祖谓曰:“俟克李煜,当以卿为使相。”副帅潘美预以为贺。彬曰:“不然。夫是行也,仗天威,遵庙谟,乃能成事,吾何功哉,况使相极品乎!”美曰:“何谓也?”彬曰:“太原未平尔。”及还,献俘。上谓曰:“本授卿使相,然刘继元未下,姑少待之。”既闻此语,美窈视彬微笑。上觉,遽诘所以,美不敢隐,遂以实对。上亦大笑,乃赐彬钱二十万。彬退曰:“人生何必使相,好官亦不过多得钱尔。”

咸平二年,被疾。上趣驾临文,手为和药,仍赐白金万两。六月薨,年六十九。上临哭之恸。

(取材于《宋史曹彬列传》)

[注]①:觌,读dí,相见。

1.下列语句中,加点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 遂受而籍之以归            籍:登记造册

B. 太祖典禁旅                典:主管,掌管

C. 副帅潘美预以为贺          预:参与,加入

D. 仍赐白金万两            仍:于是,又

2.下列各组语句中,加点的词用法不相同的一项是

A. 待以宾礼                吴越人以轻舟追遗之

B. 观其所取                一无所受

C. 汝何故疏我                吾何功哉

D. 彬之总师也                上临哭之恸

3.下列对文中语句的理解,不符合文意的一项是

A. 使吴越,致命讫即还

出使吴越,传达旨意完毕即刻返回

B. 吾终拒之,是近名也

我如果一直拒绝收礼,就会得到好的名声

C. 请煜入宫治装

请李煜进入宫殿收拾行装

D. 上觉,遽诘所以

皇帝察觉了,急忙追问其中的缘故

4.下列的理解和分析,不符合文意的一项是

A. 曹彬拒绝借公务而取私利,不过他做人处事也讲究变通,收下礼品后如数上交。

B. 曹彬为官清正,对宋太祖不巴结逢迎,对同僚也不结党营私,深得太祖的赏识。

C. 曹彬突然称病,意在要求部下破城后不妄杀一人。他尊重降者人格,以礼相待。

D. 曹彬富有智慧,才能出众,宋太祖虽然器重他,但是又心存戒备,并有所防范。

5.将下面的句子译为现代汉语。

彬笑曰:“煜素懦无断,必不能自引决。”煜之君臣,卒赖保全。

6.文中第5段写道“美窃视彬笑”、“上亦大笑”,请分别简述两处“笑”的缘由。

 

查看答案

阅读下面的宋词,完成下列小题。

洞仙歌

北宋  李元膺

一年春物,惟梅柳间意味最深。至莺花烂漫时,则春已衰迟,使人无复新意。予作《洞仙歌》,使探春者歌之,无后时之悔。

雪云散尽,放晓晴池院。杨柳于人便青眼①。更风流多处,一点梅心,相映远,约略颦轻笑浅。

一年春好处,不在浓芳,小艳疏香最娇软。到清明时候,百紫千红,花正乱,已失春风一半。早占取韶光共追游,但莫管春寒,醉红自暖。

[注]①青眼:指初生之柳叶,细长如眼。

1.下列对诗歌的理解与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 上片先以“雪云散”“放晓晴”写冬尽春归的季候转换,然后写早春梅柳的独有风姿。

B. 下片“一年”三句,写“小艳疏香”胜过浓芳,体现了词人对春光美景独特的审美眼光。

C. “到清明”四句写清明暮春时节百紫千红,虽一片烂漫,但“春已衰迟,使人无复新意”。

D. 词末三句借景抒情,表达伤春之意,赏花不怕春寒,大不了喝酒自暖,也要早占韶光。

2.诗人提出“探春及早”的观点,下列诗句所写的景致,不符合作者的审美情趣的两项是

A. 诗家清景在新春,绿柳才黄半未匀。(唐•杨巨源《城东早春》)

B. 最是一年春好处,绝胜烟柳满皇都。(唐•韩愈《早春呈水部张十八员外》)

C. 一年好景君须记,最是橙黄橘绿时。(北宋•苏轼《赠刘景文》)

D. 花未全开月未圆,寻花待月思依然。(北宋•蔡襄《十三日吉祥院探花》)

E. 等闲识得东风面,万紫千红总是春。(南宋•朱熹《春日》)

3.作者在序中说“一年春物,惟梅柳间意味最深”。请对上片中所写的梅柳作简要赏析。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