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高中语文试题 >

下列对《琵琶行(并序)》选段的赏析,不恰当的一项是( ) 浔阳江头夜送客,枫叶荻...

下列对《琵琶行(并序)》选段的赏析,不恰当的一项是(     )

浔阳江头夜送客,枫叶荻花秋瑟瑟。主人下马客在船,举酒欲饮无管弦。醉不成欢惨将别,别时茫茫江浸月。忽闻水上琵琶声,主人忘归客不发。

A. 开头两句点明了时间、地点、人物和事件。选择秋风中的枫叶和荻花为意象,渲染了一种悲凉的气氛,为全诗奠定了基调。

B. 三四两句以凄凉景写寂寞情,“无管弦”为琵琶女的出场作了铺垫。

C. 五六两句中提到江月,这是全诗第一次提到,进一步渲染了沉郁感伤的心情。

D. 末两句琵琶弹奏的声音使送者忘归,行者不发,正面衬托了音乐的美妙动人。

 

D 【解析】解答此类题时,阅读一定要细致,要回到原文中逐句比较,依据文意,力求明辨各选项表述的正误。特别要注意其中的细微末节的毛病,例如各句解说的语句严密性,内容上的归纳不完整,中心概括上的无中生有,片面遗漏,强拉硬连,任意拔高等等。D项“正面衬托了音乐的美妙动人”错,应是从侧面暗示了音乐的美妙动人。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对《琵琶行》诗句的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寻声暗问弹者谁?琵琶声停欲语迟。”该句表现了诗人对弹奏者的尊重,“欲语迟”三字,用语精练,直接刻画出琵琶女的持重和绝不轻浮的性格特征。

B. “千呼万唤始出来,犹抱琵琶半遮面”,不仅表现了诗人热情相邀、急于相见的心情,又精练而细腻地表现了琵琶女此时的矛盾复杂的心情,本不愿出场又迫不得已。“半遮面”是一处很典型的细节描写,也是一个特写镜头,生动地表现出琵琶女的羞涩情态。

C. “转轴拨弦三两声,未成曲调先有情”,这是描写琵琶女调弦校音的动作,进而表现她此时已进入乐曲的境界之中,也显示了琵琶女演奏的才能和丰富的感情。

D. “轻拢慢捻抹复挑”,写出了琵琶女指法的娴熟。轻轻的拢,慢慢的捻,一会儿抹,一会儿挑,一连串的动作,具体地表现了琵琶女扣弦、揉弦、顺弦、回拨弦的动作熟练,技艺精湛。

 

查看答案

下列不符合对联要求的一项是(      )

A. 宠辱不惊看庭前花开花落      去留无意望天上云卷云舒

B. 天气大寒霜降屋檐成小雪      日光端午清明水底见重阳

C. 爽气西来云雾扫开天地憾      大江东去波涛洗尽古今愁

D. 人影独立不随桥边流水去      孤眠枕上梦魂回到故乡来

 

查看答案

对画线虚词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其险也如此            也:副词,表示“同样”“也是”。

B. 胡为乎来哉            乎:语助词,无义。

C. 黄鹤之飞尚不得过      之:主谓之间结构助词

D. 所守或匪亲            或:副词,倘若。

 

查看答案

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下有冲波逆折之回川       逆折:回旋,倒流。

B. 蚕丛及鱼凫,开国何茫然   茫然:前途迷茫的样子。

C. 扪参历井仰胁息           胁息:屏住呼吸。

D. 侧身西望长咨嗟           咨嗟:叹息,感叹。

 

查看答案

下列各组词语的书写,准确无误的一项是(     )

A. 义愤填膺     扪心自问     曲折莹回     楹联

B. 一夫挡关     豺狼之心     磨牙吮血     崔嵬

C. 峥嵘岁月     面目狰狞     开门缉盗     湍急

D. 敷衍塞责     气魄宏伟     闻名遐迩     咨询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