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要求回答下列问题。
在电影院里,几个年轻人旁若无人地议论着影片的内容,声音越来越大,旁边一位老年人小声提醒他们:“你们别再说话了,好吗?"有个年轻人却反问道:“你不是也在说话吗?”
请根据画横线的词语,分析年轻人的逻辑错误。
填空题。
(1)概念的基本逻辑特征是任何概念都有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_____。
(2)从概念的外延关系来看,“教师”与“劳动模范”具有____________关系,“陈述句”与“疑问句”具有_______________关系。
(3)如果“凡A是B并且凡B是A”,那么A与B的外延关系是________________关系。
(4)普通逻辑的基本规律包括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和同一律。
(5)“商品是劳动产品”这个定义犯了__________________的错误。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泷冈阡①表
欧阳修
呜呼!惟我皇考崇公卜吉②于泷冈之六十年,其子修始克表于其阡,非敢缓也,盖有待也。
修不幸,生四岁而孤。太夫人守节自誓,居穷,自力于衣食,以长以教,俾至于成人。太夫人告之曰:“汝父为吏廉,而好施与,喜宾客。其俸禄虽薄,常不使有余,曰‘毋以是为我累’。故其亡也,无一瓦之覆、一垄之植以庇而为生。吾何恃而能自守邪?吾于汝父,知其一二,以有待于汝也。汝父为吏,尝夜烛治官书,屡废而叹。吾问之,则曰:‘此死狱也,我求其生不得尔。’吾曰:‘生可求乎?’曰:‘求其生而不得,则死者与我皆无恨也,矧③求而有得邪?以其有得,则知不求而死者有恨也。夫常求其生犹失之死,而世常求其死也。’回顾乳者抱汝而立于旁,因指而叹日:‘术者谓我岁行在戌将死,使其言然,吾不及见儿之立也,后当以我语吿之。’其平居教他子弟,常用此语,吾耳熟焉,故能详也。其施于外事吾不能知其居于家无所矜饰而所为如此是真发于中者邪呜呼其心厚于仁者邪此吾知汝父之必将有后也。汝其勉之。”修泣而志之,不敢忘。
先公少孤力学,咸平三年进士及第,为道州判官,泗、绵二州推官,又为泰州判官:章年五十有九,葬沙溪之泷冈。太夫人姓郑氏,自其家少微时,治其家以俭约,其后常不使过之。曰:“吾儿不能苟合于世,俭薄所以居患难也。“其后修贬夷陵,太夫人言笑自若,曰:“汝家故贫贱也,吾处之有素矣。汝能安之,吾亦安矣。”
自先公之亡二十年,修始得禄而养。又十有二年,列官于朝,始得赠封其亲。又十年,修为龙图阁直学士、尚书吏部郎中,留守南京,太夫人以疾终于官舍,享年七十有二。
于是小子修乃列其世谱,具刻于碑。既又载我皇考崇公之遗训,太夫人之所以教而有待于修者,并揭于阡,俾知夫小子修之德薄能鲜,遭世窃位,而幸全大节不辱其先者,其来有自。
熙宁三年岁次庚戌四月辛酉朔十有五日乙亥,男观文殿学士、特进、行兵部尚书、知青州军州事、兼管内劝农使、充京东东路安抚使、上柱国、乐安郡开国公,食邑四千三百户,食实封一千二百户,修表。
(有删改)
(注)①阡:墓道,泛指坟墓。②卜吉:丧俗中,葬地、葬日皆由卜筮来决定,若吉,方能行事。③翎:况且。
1.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A.其施于外/事吾不能知/其居于家/无所矜饰/而所为/如此是真发于中者邪/呜呼其心/厚于仁者邪/
B.其施于外/事吾不能知/其居于家/无所矜/饰而所为/如此是真发于中者邪/呜呼/其心厚于仁者邪/
C.其施于外事/吾不能知/其居于家/无所矜/饰而所为如此/是真发于中者邪/呜呼其心/厚于仁者邪/
D.其施于外事/吾不能知/其居于家/无所矜饰/而所为如此/是真发于中者邪/呜呼/其心厚于仁者邪/
2.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A.皇考,是对亡父的尊称,《离骚》中“朕皇考曰伯庸”的“皇考”即此意。古人常用“考妣”称去世的父母。
B.戌,地支之一。地支与天干搭配,可用来纪年、月、日、时。文中“岁行在戌”中的“戌”是用作纪时。
C.进士及第,中国古代科举制度中通过殿试者称为进士,录取分为三甲,一甲三名,赐“进士及第”称号。
D.食邑,中国古代诸侯封赐所属卿、大夫作为世禄的田邑,因卿、大夫世代以采邑为食禄,故称为食邑。
3.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欧阳修的父亲为官清廉,乐善好施不留余财,同时居官仁厚,竭力为死囚谋生路。
B.欧阳修的母亲多经患难,安于贫贱,面对夫君逝世、儿子贬谪,她都能安然对待。
C.作者列出所得封赠名号和官名,表明自己并未辜负父母的期望,呼应开篇“有待”。
D.全文构思巧妙,一碑双表,叙写父母往事,句句入情,表达了孝敬父母的主题。
4.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故其亡也,无一瓦之覆、一垄之植以庇而为生。吾何恃而能自守邪?
(2)俾知夫小子修之德薄能鲜,遭世窃位,而幸全大节不辱其先者,其来有自。
阅读下面一则短文,按要求答题。
据载,有一次欧阳修替人写了一篇《相州昼锦堂记》,交稿后,他细细推敲了一下,觉得有两句有些欠妥。可那人已经走远了,他便派人骑快马将稿子追回,做了修改。“这不还和原稿一模一样吗?”来人接过改稿,草草一读,很是奇怪。仔细读后才发现,全文只是在“仕宦至将相,富贵归故乡”中增加了两个连词“而”字;他反复吟诵“仕宦而至将相,富贵而归故乡”后,不禁拍案叫绝。
那位请欧阳修写文章的人为什么对欧阳修最后增加两个连词“而”字拍案叫绝?请从语言表达效果的角度,作简要分析。
翻译下面句子。
(1)至于誓天断发,泣下沾襟,何其衰也!
(2)故方其盛也,举天下之豪杰,莫能与之争。
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伶官传序》中表明观点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伶官传序》中用“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两句总结了国家的盛衰皆出自人事的道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