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课文第一、二段,完成下面问题。
六国破灭,非兵不利,战不善,弊在赂秦。(1)赂秦而力亏(① ),破灭之道(② )也。或曰:六国互丧(③ ),率(④ )赂秦耶?曰:不赂者以(⑤ )赂者丧。盖(⑥ )失强援(⑦ ),不能独完(⑧ )。故曰:弊在赂秦也。
秦以(⑨ )攻取之外,小(⑩ )则(⑪ )获邑,大则得城。较秦之所得,与战胜而得者,其实(⑫ )百倍;诸侯之所亡,与战败而亡者,其实亦百倍。(2)则秦之所大欲,诸侯之所大患,固不在战矣。思厥(⑬ )先祖父(⑭ ),暴(⑮ )霜露,斩荆棘,以有尺寸之地。子孙视之不甚惜,举(⑯ )以(⑰ )予人,如弃草芥。今日割五城,明日割十城,然后得一夕安寝。起视四境,而秦兵又至矣。然则(⑱ )诸侯之地有限,暴秦之欲无厌(⑲ ),奉之弥(⑳ )繁,侵之愈急。故不战而强弱胜负已判( )矣。至于( )颠覆( ),理( )固宜( )然。古人云:“以地事秦,犹抱薪救火,薪不尽,火不灭。(3)此言得( )之。
1.解释文中加点词语的意思。
2.对第2段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第2段作者主要用事例、对比和引用的论证方法,针对韩、魏、楚三国赂秦的弊端进行论证。
B.课文先摆出秦“战胜而得”与诸侯“战败而亡”的事实,从正反两方面对比论证,突出强调了“秦之所大欲”与“诸侯之所大患”,“固不在战”。
C.从“思厥先祖父”到“而秦兵又至矣”几句,虽是想象之辞,但形象地说明将土地拱手与人,非但不能保全自己,反而激发了敌人的侵吞欲望,遗患无穷。
D.最后又引用古人的话“以地事秦,犹抱薪救火,薪不尽,火不灭”做对比论证,贴切恰当,既补充了上文的论证,又含有收束之意。
3.将文中画线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文章第二段中说“则秦之所大欲,诸侯之所大患,固不在战矣”,那在干什么?作者为什么这么说?
下列对本文有关内容的赏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文章开篇直截了当地提出论点:“弊在赂秦",分别从“不赂者”和“赂者”两个方面进行初步论证,剖析深入,逻辑严密。
B.第3段以齐、燕、赵三国灭亡的进程,具体论证了“不赂者以赂者丧”的道理。如燕国起初全力反抗秦国侵略,但后来由于派遣刺客,杀了良将李牧,于是终至灭亡。
C.为了增强说服力,作者还运用了多种方法,如用“今日”“明日”,夸张地描述了割地赂秦的频繁,表现了秦国的贪婪。
D.文章借古讽今,表面上批评的是六国,实际上是讥讽北宋统治者采取以赂求和的妥协投降政策,并告诫统治者切勿“从六国破亡之故事”。
文化常识判断
(1)论,是古代常用的一种文体,分为两种:政论(主要用于发表作者对于时政的见解和主张)、史论(通过评论历史,总结历史教训,为当时统治者提供治国借鉴)。(______)
(2)诸侯,古代中央政权所分封的各国国君的统称。周制,诸侯名义上需服从王室的政令,向王室朝贡、述职、服役,不需出兵勤王等。汉时诸侯国由皇帝派相或长吏治理,王、侯仅食赋税。(______)
(3)城,在古代是指城邑四周的墙垣,一般分为两种,里面的叫城,外面的叫郭。城字单用时,多包含城与郭,城、郭对举时只指城。(______)
补写出下面句子的空缺部分
(1)为了证明自己的论点,作者在文中列举齐、赵、燕三国破灭的史实并对此加以分析。作者认为,其中齐国灭亡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赵国灭亡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燕国灭亡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
(2)苟以天下之大,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给下列加点字注音
赂秦(______) 暴霜露(_____) 荆棘(_________)
与嬴(______) 洎牧以谗诛(______) 革灭殆尽(______)