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国家博物馆立足馆藏文物,开发了两千多款文化创意产品,观众不仅可以把国宝文化带回家,更能在使用中了解国宝文化,使馆藏国宝的展览功能和教育功能得以充分延伸,这说明
①人们的精神产品离不开物质载体
②人们在社会生活中创造和享用文化
③文化是人们改造世界的物质力量
④一定的文化反作用于一定的政治、经济
A. ①② B. ①③ C. ②③ D. ②④
文化是相对于经济、政治而言的人类全部精神活动及其产品。下列事件中属于文化现象的是( )
A. 2018年4 月11日,国家统计局公布3月份居民消费价格指数(CPI)
B. 2018年3月28日,国家主席习近平向缅甸当选总统温敏致贺电
C. 2018年3 月23 日,原创京剧现代戏《青衣》在北京市精彩上演
D. 2018年3月20日,十三届全国人大通过《中华人民共和国监察法》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近年来,“传统文化”渐渐成为社会话语系统的热词。
农历鸡年春节,BBC拍摄的纪录片《中国春节》火了,以“归乡”“团圆”和“欢庆”为主题的家庭叙事,让世界看到一个民族血液里的伦理观和价值观。观者评论,“春节”让外国人看“嗨”了,让中国人流泪了:中央电视台综艺节目《中国诗词大会》火了,“00后”女孩武亦姝和一千多年历史的“飞花令”同时火了。学者评论,诗词搭建起中国人的心理结构,稍一吟咏便激荡起文化共鸣。
仔细盘点,我们不难发现在更加具有大众性的日常文化和文化消费层面,中华传统文化正在主动走向世界。以传播规律表达乡土中国视角,让纪录片《舌尖上的中国》在全球刮起了一阵中华美食旋风;以国际化视角展示中国哲学,让中英联合摄制的大型纪录片《孔子》在海外广获好评。同样,中华医药、中华烹饪、中华武术、中华典籍,正以各种创新性的方式走近各国人民;中国戏曲、民乐、书法、国画,正以新的文化方式向世界讲述中国。在全方位、多层次、宽领域的中华文化传播格局的新模式下,中国智慧、中国资源和中国技艺,在实现“洋为中用”的同时,也通过“中为洋用”,彰显出中国“为人类作出新的更大的贡献”的大同情怀。
(1)结合材料,运用“文化传承与创新”的相关知识,分析“传统文化”是如何渐渐成为社会话语系统的热词的?
(2)结合材料,运用“认识社会与价值选择”的相关知识,谈谈你对中华传统文化正在主动走向世界的认识。
(3)请就如何促进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在校园中的传承与发展,提出两条合理化建议。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2016年上半年,我国GDP同比增长6.7%,CPI同比上涨2.1%,全国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1 886元,同比实际增长6.5%。2016年前9个月,北京、上海、江苏等9个省市上调了最低工资标准,平均涨幅10. 7%。一些企业提出疑问:上调最低工资标准增加了企业的用工成本,是不是与“降成本”的大方向背道而驰?
材料二:李克强总理在2017年“两会”政府工作报告中指出:“2017年在财政收支压力加大的情况下,民生投入继续增加。出台新的就业创业政策,扎实做好重点人群、重点地区就业工作。全面推进脱贫攻坚,全国财政专项扶贫资金投入超过1 000亿元。提高低保、优抚、退休人员基本养老金等标准,为1 700多万困难和重度残疾人发放生活或护理补贴。财政性教育经费支出占国内生产总值比例继续超过4%。重点高校招收贫困地区农村学生人数增长21.3%。免除农村贫困家庭学生普通高中学杂费。全年资助各类学校家庭困难学生8 400多万人次。整合城乡居民基本医保制度,提高财政补助标准。增加基本公共卫生服务经费。实现大病保险全覆盖,符合规定的省内异地就医住院费用可直接结算。注重保障和改善民生,人民群众获得感增强。”
(1)结合材料一,运用经济生活知识,分析说明我国现在居民人均年可支配收入是否增长太快,并对材料中企业的疑问做出回应。
(2)结合材料二,运用政治生活知识,分析政府应如何保障和改善民生,使人民群众获得感增强。
2017年3月4日,中国载人航天工程新闻发言人表示,天舟一号货运飞船将于4月中下旬在文昌航天发射场发射。按计划,天舟一号发射入轨后,将开展货物运输补给、推进剂在轨补加、自主快速交会对接等多项关键技术试验,为空间站建设任务奠定坚实技术基础。这从一个侧面佐证了
①物质的唯一特性在于其客观存在性
②规律是客观的又是可被认识利用的
③意识活动具有目的性和主动创造性
④人为事物的联系随人的意志而转移
A. ①④ B. ①③ C. ②④ D. ②③
下列名句与漫画《科学补碘》蕴含的哲理一致的是
①明者因时而变,知者随事而制
②履不必同,期于适足
③过犹不及,适可而止
④宇之表无极,宙之端无穷
A. ①② B. ①④ C. ③④ D. ②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