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2016年9月3日。国家主席习近平在杭州出席二十国集团工商峰会开幕式,并发表题为《中国发展新起点全球增长新蓝图》的主旨演讲,引起了国际社会的强烈反响。
材料一 习近平强调,改革开放以来,中国使7亿多人摆脱贫困,占全球减贫人口的70%以上,为世界减贫事业作出了重大贡献。我们将顺应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不断提高人民生活质量和水平,健全公共服务体系,扩大中等收入者比重。特别是要加大对困难群众精准帮扶力度,在2020年前实现现行标准下5700多万农村贫困人口全部脱贫,贫困县全部摘帽。我们将更加注重公平公正,在做大发展蛋糕的同时分好蛋糕,从人民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出发,让百姓有更多成就感和获得感。
材料二 习近平强调,中国倡导的新机制新倡议,不是为了另起炉灶,更不是为了针对谁,而是对现有国际机制的有益补充和完善,目标是实现合作共赢、共同发展。中国对外开放,不是要一家唱独角戏,而是要欢迎各方共同参与;不是要谋求势力范围,而是要支持各国共同发展;不是要营造自己的后花园,而是要建设各国共享的百花园。
(1)运用经济生活知识并结合材料,归纳出百姓成就感和获得感的表现,并分析其原因。
(2)运用“当代国际社会”知识,分析中国在建设各国共享的百花园中是如何作为的。
2017年2月5日,《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入推进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加快培育农业农村发展新动能的若干意见》发布,这是中央一号文件连续14年聚焦“三农”。 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 文件强调要有效解决我国农业农村发展长期面临的难题,必须通过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推进“三大调整”, 系调整产品结构突出“优”, 农产品要能够“优质专用”, 要有“特色优势”; 搞生产方式突出“绿”, 要大力推广绿色生产方式;条顺产业体系突出“新”, 要培育农村新产业、新业态、新模式。并指出,必须坚持把农业农村作为财政支出的优先保障领域,为此,必须创新财政资金使用方式,多层次、多形式的撬动并整合涉农财政资金,以提高财政支农的效能,实现农业供给侧改革增加农民收入、保障有效供给的主要目标。
材料二 为贯彻落实中央一号文件精神,某省委组织专家和政协委员深入基层进行专题调研,广泛听取意见。在今年该省两会上,有政协委员针对调研了解到当地农业发展的瓶颈问题,提交的加强农村基础设施建设、加快发展农村电商等多项可行性提案,为该省政府推进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作出具体决策提供了必要的依据。
(1)结合材料一,运用经济生活知识,分析说明应对农业供给侧改革的“三大调整”, 农业生产者应该树立怎样的意识,并说明国家撬动并整合涉农财政资金的意义。
(2)结合材料二,运用政治生活知识,说明该省委组织专家和政协委员深入基层,广泛听取意见的理由。
习近平在纪念红军长征胜利80周年大会上发表讲话强调,理想信念的坚定,来自思想理论的坚定。中国共产党人的理想信念,建立在马克思主义科学真理的基础之上,建立在马克思主义揭示的人类社会发展规律的基础之上,建立在为最广大人民谋利益的崇高价值的基础之上。上述论断蕴含的价值观道理是( )。
①有什么样的价值观就有什么样的真理观
②有正确的价值观引导,就能把握社会发展的规律
③只有遵循社会发展的客观规律,才能树立正确的价值观
④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是衡量价值观正确与否的最高标准
A. ①② B. ①④ C. ②③ D. ③④
智慧家居的物联系统“住进”青瓦白墙的江南民居,智慧道路上的无人车和桨声灯影中的摇橹船“并行”——古老的江南水乡乌镇以热情开放的姿态拥抱变革。世界互联网大会在这个江南水乡演绎和投身了无数“变”与“常”的碰撞与交融。对“变”与“常”的理解正确的是
①“变”具有绝对性,是无条件的,“常”是相对的
②“变”与“常”作为矛盾双方,二者既对立又统一
③“变”寓于“常”之中,并且通过“常”体现出来
④“变”与“常”作为矛盾的主次方面,既相互排斥,又相互依赖
A. ③④ B. ①③ C. ①② D. ②④
空谈误国、实干兴邦,一切难题只有在实干中才能破解,一切办法只有在实干中才能见效,一切机遇只有在实干中才能抓住和用好。下列选项中,和这一观点蕴含相同哲理的是
A. 流水不腐,户枢不蠹
B. 千里之行,始于足下
C. 要知道梨子的滋味,就要亲口尝一下
D. 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
自知其无知是苏格拉底的名言,而要做到这一点,首先要坚持一种谦虚诚实的态度,然后尽一切可能,去寻求对未知世界的把握,努力成为最聪明的人。这告诉我们( )
①要在科学文化的陶冶中升华
②良好的科学文化修养促进思想道德修养
③要不断追求更高的思想道德目标
④加强思想道德修养能够促进科学文化修养
A. ①② B. ②③ C. ①④ D. ③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