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决议指出:走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文化发展道路,向着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目标前进,关键是
A.解放和发展文化生产力
B.增强全民族文化创造活力
C.大力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
D.立足于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实践
近年来,某市建设了多座“漂流书亭”,投放几万册图书,用“带一本书来,换一本书走”的方式,让该市“满城书香”。这一举措旨在
A. 大力发展文化产业,繁荣我国文化市场
B. 展示多样民族文化,吸收外来优秀文化
C. 开展精神文明建设,转变文化消费方式
D. 发展公益文化事业,保障人民文化权益
今天的文化生活,“喜”与“忧”交织在一起,出现“忧”的原因是( )
A. 文化市场的发展 B. 大众传媒的发展和人民群众的需求
C. 科学技术的发展 D. 文化市场的自发性和传媒的商业性
据中国之声《新闻晚高峰》报道,2015年高考前夕,孔庙、国子监等所谓的“高考圣地”再次迎来“高考求考团”。据工作人员介绍,自4月份起,孔庙、国子监日均接待1000多人,而等到6月中旬考后填报志愿,还会有更多人前来“膜拜”。面对材料中的“膜拜”现象,我们中学生应该采取的正确态度是
A.兼收并蓄,为我所用 B.提高眼力,拒绝污染
C.崇尚多元,理性选择 D.远离迷信,彻底取缔
民族精神不是虚无缥缈的,它在我国《论语》、《孟子》等古代经典及浩瀚史书中,在鲁迅的《狂人日记》、茅盾的《白杨礼赞》、冰心的《致小读者》中……只要认真读它们,都能受到民族精神的熏陶。材料说明
①我国优秀文化作品中凝聚着民族精神
②民族精神深深根植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
③民族精神的力量,集中表现为中华文化的力量
④只有大力创作优秀的文化作品,才能弘扬民族精神
A. ①② B. ②③ C. ①③ D. ③④
下列语句与“位卑未敢忘忧国”体现的中华民族精神相一致的是
①苟利国家生死以,岂因祸福避趋之②老骥伏枥,志在千里;烈士暮年,壮心不已
③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④克勤于邦,克俭于家
A. ①③ B. ②④ C. ①④ D. ③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