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很不希望把古代经典的诗词和散文从课本中去掉,加入一堆什么西方的东西,我觉得‘去中国化’是很悲哀的。”习近平对“去中国化”的批评,其依据在于:
①民族文化是维系民族发展的精神纽带
②发展中华文化需要面向世界博采众长
③摒弃传统文化会失去文化创新的根基
④立足传统文化就能永葆文化的生命力
A. ①② B. ①③ C. ②④ D. ③④
记者柴静的雾霾调查纪录片《穹顶之下》首发后激起千层浪,引发了空前广泛的社会关注。央视网、腾讯视频、优酷、微博、微信等新旧媒体的不可估量的向心力作用于《穹顶之下》,3月2日下午15点《穹顶之下》在国内各大视频网站的总播放量突破2亿次,创新严肃题材公益类长视频的播出记录。该片的成功佐证了
①文化创造要关注最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
②大众传媒具有文化传递、沟通、共享的功能
③要发展文化产业以保障人民的基本文化权益
④公益性文化作品比商业性文化作品更受关注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建立“学习型社会”已被确立我国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目标之一,是科技进步的必然要求和结果。下列选项最符合“学习型社会”的核心内涵的是
A.学以致用 B.学海无涯
C.学之,则难者亦易矣 D.温故而知新
草根是相对于主流、精英而言的。“草根文化”即平民化、大众化的文化。近年来借助电视和网络传媒,在《百家讲坛》中用“说书体”评说历史的易中天“如日中天”,高雅文化正逐渐通过媒体和网络技术走向平民,走向大众。 “草根文化”借助电视和网络传媒迅速兴起,这表明
A. 思想文化在思想运动中相互激荡,促进文化的发展
B. 教育在文化传承中产生越来越大的影响
C. 科学技术的进步是推动文化发展的重要因素
D. 社会制度的变迁有力地促进了文化的进步
习近平在文艺工作座谈会上发表重要讲话指出“我们要走进生活深处,在人民中体悟生活本质、吃透生活底蕴。只有把生活咀嚼透了,完全消化了,才能变成深刻的情节和动人的形象,创作出来的作品才能激荡人心。”这一论断强调的是()
①人民群众的聪明才智是文艺创作的根本动力
②只要深入社会实践就能创作出激荡人心的作品
③深刻反映社会生活本质的作品才是最有价值的
④文艺创作的不竭源泉在于人民群众的实践
A. ①② B. ①③ C. ②④ D. ③④
陕西蓝田县近年来积极挖掘本地传统乡约家训中修身、立业、齐家、交友等契合社会 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精髓要义,围绕“品行端正不违法、勤俭持家惜物力、邻里互帮不生 非、崇文尚德重教育”等内容,对千年以前由“蓝田四吕”兄弟制订、我国第一部成文的 村规民约《吕氏乡约》进行重新修订并形成了《蓝田新乡约》。这表明( )
①传统的乡约家训促进着人的全面发展
②要批判继承传统乡约家训并推陈出新
③乡约家训主导着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④要在继承优秀传统文化中树新风、立正气
A. ①② B. ①③ C. ②④ D. ③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