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高中政治试题 >

党的十九大报告提出“实施乡村振兴战略” 。 材料一 农业农村农民问题是关系国计民...

党的十九大报告提出“实施乡村振兴战略”

材料一 农业农村农民问题是关系国计民生的根本性问题,必须始终把解决好“三农”问题作为全党工作重中之重。2018年2月4日,中央一号文件公布,即《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意见》。2018年3月5日,国务院总理李克强在政府工作报告中指出,大力实施乡村振兴战略。

材料二  乡村振兴,文化同行。我国乡村文化诞生在以农耕文明为基础,地缘和血缘为纽带,传统社会伦理为秩序的乡村社会,在长期发展中逐步形成了以乡规民约、生活信仰、传统习俗、社会禁忌等非正式制度为基本内容的文化形态。因而,在人们的乡愁中,不仅有乡村的青山绿水,更有乡土社会中邻里互助的社会关系,祖先推崇的仪式和庙会,热闹的乡村戏剧。随着城市化的推进,大量的农村青壮年劳动力外出,回乡后虽叫二丫、狗蛋、拴柱,但却有了员工的理念,CEO的思维。工业文明下的城市文化强势来袭,传统乡村文化生存的土壤发生改变,乡村文化面临衰微的境地。

当下,人们往往感叹乡风不再、乡俗无依、乡愁难觅。毕竟乡村文化建设绝非简单的输入,搞几个“农家乐”瞄准的也是城里人的钱包,真正的乡村文化振兴,需要在田野上、在村庄中、在村民的乡村文化自信中找回文化发展的内生动力。

(1)结合一,运用社会发展的规律的知识,说明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依据。

(2)运用所学《文化生活》知识,联系材料,谈谈你在“真正的乡村文化振兴,需要在田野上、在村庄中、在村民的乡村文化自信中找回文化发展的内生动力”中获得的启示。

(3)请你为乡村文化振兴拟定两条宣传标语。(要求:符合主题,言简意赅,朗朗上口,每条不超过20个字。)

 

(1)①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社会存在的变化发展决定社会的变化发展。我国农村发展的现状决定了要实施乡村振兴战略,这也是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的必然要求。 ②社会意识对社会存在具有反作用,正确的社会意识促进社会发展。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可以为新时代背景下我国乡村的发展注入新动力,明确发展的新思路。 ③生产关系要适合生产力,上层建筑要适合经济基础,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有利于巩固社会主义经济基础,推动农村生产力的发展。 ④改革是社会主义制度的自我完善和发展,是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强大动力,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有利于更好的解决三农问题,实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目标,对于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具有重要意义。 (2)①乡村文化振兴,要立足社会实践,与农耕文明、村庄发展相结合。②乡村的文化振兴,要看到村民在乡村文化建设中的主体作用,调动村民的积极性。③乡村文化振兴,要看到乡村文化的重要性,认识到传统乡村文化的价值,増强村民的文化自觉和文化自信。④乡村文化振兴,要正确处理好与工业文明下的城市文化的关系,既要借鉴其能促进乡村文化创新的积极因素,又要保持乡村文化的相对独立性。(考生如有其他答案,言之成理可酌情给分) (3)答案示例:①振兴乡村文化,促进乡村发展;②振兴乡村文化就是振兴乡村。(考生如有其他答案,言之成理可酌情给分) 【解析】 (1)本题考查学生对社会存在和社会意识的辩证关系、人类社会发展的基本矛盾及改革的理解和运用,考查学生调动知识分析问题的能力。解答本题的关键是审题,设问的知识限定范围是社会发展的规律,设问的方向是“说明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依据”, 属于依据类解答题。其次分析材料,把握材料的关键信息,并且把理论和材料有机结合起来。学生可以依据材料信息联系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社会意识对社会存在具有反作用、人类社会发展的基本矛盾及改革等理论知识作答。 (2)本题考查学生对社会实践是文化创新的源泉、人民群众是文化创造的主体、文化自觉和文化自信等知识的理解和运用,考查学生调动知识分析问题的能力。解答本题的关键是审题,设问的知识限定范围是从《文化生活》角度,设问的方向是“谈谈你在‘真正的乡村文化振兴,需要在田野上、在村庄中、在村民的乡村文化自信中找回文化发展的内生动力’中获得的启示”, 属于启示类解答题。其次分析材料,把握材料的关键信息,并且把理论和材料有机结合起来。学生可以依据材料信息联系立足于社会实践、发挥人民群众的主体作用、认识到传统乡村文化的价值及处理好与工业文明下的城市文化的关系等知识作答即可。 (3)此题比较开放,要求考生为乡村文化振兴拟定两条宣传标语。考生在拟定标语时,主要符合“符合主题,言简意赅,朗朗上口,每条不超过20个字”的要求即可。例如:①振兴乡村文化,促进乡村发展;②振兴乡村文化就是振兴乡村。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根据党中央确定的《关于在全国各地推开国家监察体制改革试点方案》,在认真总结北京市、山西省、浙江省开展国家监察体改革试点工作经验的基础上,2017114日,第十二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三十次会议通过在全国各地推开国家监察体制改革试点工作的决定。监察委员会是在党的领导下的国家反腐败工作机构,是行使国家监察职能的专责机关。

2018311日,第十三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一次会议通过《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修正案》。宪法第一百二十五条明确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监察委员会是最高监察机关”。2018317日,第十三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一次会议审议通过了国务院机构改革方案,将中华人民共和国监察部并入新组建的国家监察委员会。中华人民共和因国家预防腐败局并入国家监察委员会。不再保留监察部,国家预防腐败总。2018323日,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监察委员会在北京揭牌,举行新任国家监察委员会副主任、委员宪法宣誓仪式。

结合材料,运用政治生活有关知识,指出监察机关与权力机关的关系,并分析国家设立监察委员会的政治意义。

 

查看答案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十九大报告指出,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必须把发展经济的着力点放在实体经济上,把提高供给体系质量作也主攻方向,显著增强我国经济质量优势。

实体经济是指为经济社会发展和民生改善提供物质产品和服务的经济活动,它是社会财富和综合国力的基础,也是改善人民生活的物质基础。

目前我国实体经济发展面临诸多问题和困境:要素成本高,我国要素价格存在不同程度政策性扭曲,资源性产品价格(煤油电气水等价格)未反映出其市场供求关系;传统制造业至产经营不太景气,最普遍最直接的问题是无效或低端供给过多,而有效供给不足,进而造成供需不匹配;税费成本过高,盈利能力弱,与金融、房地产、资源垄断型行业之间的利润率差距不断加大,导致部分实体经济企北也将投资方向转向金融业等虚拟经济。

(1)结合材料,运用经济生活有关知识,分析大力振兴实体经济的意义。

(2)结合材料,运用经济生活有关知识,请为如何破解实体经济发展困境出谋划策。

 

查看答案

2018314日,著名物理学家史蒂芬.霍金逝世。他曾说:“我要感谢上帝,如果我不是残疾人,酒吧、舞厅就会留下我的脚步。我残疾,少了许多社会繁杂事务,集中时间思考问题。”这给我们的启示是①不断积累正确的主观因素

②在个人与社会的统—中升华人生价值

③在拼搏中让人生价值自我实现

④辩证对待自身存在与发展的条件

A. ①②    B. ①④    C. ②③    D. ③④

 

查看答案

下边漫画“夸夸其谈”(作者:翟桂溪)讽刺了一些人:

①不懂得只要善于积累实践经验,认识是可以改变的

②不了解理论只有和实践相结合,才能指导实践活动

③忽视了人民群众是我们力量的源泉,没有走群众路线

④不理解基层群众的实际需求必须与自己的思想相统一

A. ①②    B. ①④    C. ②③    D. ③④

 

查看答案

一支中国科研团队在南海进行珊瑚野外繁育实验。初期,珊瑚死亡率超过95%,经过反复试验,努力攻关,针对不同环境采取不同种植方法,成活率达到了90%。团队负责人表示:能在海底成功繁育珊瑚,都是失败的经验堆出来的。从哲学角度看,实验成功是因为

①科研团队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积极探索,大胆实践

②科研团队努力改造自然条件,建立新的联系

③科研团队把握了创新思维与客观现实之间的偶然联系

④失败中孕育着成功,二者可以无条件相互转化

A. ①④    B. ①②    C. ②③    D. ③④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