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表是17、18世纪俄国彼得一世改革的主要内容。这次改革最深远的影响是

 

A. 增强了俄国国力

B. 确立了资产阶级民主制度

C. 废除了农奴制度

D. 创造了实现近代化的条件

 

大学的兴起被认为是欧洲中世纪教育“最美好的花朵”。创立于12世纪的巴黎大学被誉为“欧洲大学之母”,成为近现代高等教育制度的源头。以下选项中,与中世纪大学的出现联系最紧密的是

A. 罗马征服地中海

B. 政权和宗教的需要

C. 西欧城市的兴起

D. 东西方文化的交流

 

2005年俄罗斯政府首次在苏联解体后举办了庆祝十月革命的阅兵式。下列关于十月革命的阐述,正确的是

A. 标志着第一次世界大战结束

B. 走上了资本主义道路

C. 建立了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

D. 推翻了沙皇专制统治

 

1917年11月6日,列宁秘密来到起义总指挥部——斯莫尔尼宫,亲自领导武装起义。首先爆发起义的这座城市是

A. 斯大林格勒

B. 彼得格勒

C. 叶卡捷琳堡

D. 莫斯科

 

1916年某位战地记者这样报道:“整个森林被削得像割去谷穗的田地,所有覆盖物弹痕累累,到处是残骸,碎成一块一块的尸体,几个月都是如此。”经过这次战役,德国军事进攻的能力已从顶峰跌落,战争主动权逐渐转到协约国手里。该战役是

A. 葛底斯堡战役

B. 萨拉托加大捷

C. 凡尔登战役

D. 克里米亚战争

 

“谁也没有想到,i914年6月28日,奥匈帝国王储斐迪南大公夫妇遇刺,就是这样一个偶发事件成了第一次世界大战的导火线。”这一“偶发事件”被称为

A. 攻占巴士底狱

B. 波士顿倾茶事件

C. 莱克星顿枪声

D. 萨拉热窝事件

 

雨果在巴尔扎克的葬礼上说:“他的一生是短促的,然而也是饱满的,作品比岁月还多。”通常我们把巴尔扎克的作品合称为

A. 《战争与和平》

B. 《人间喜剧》

C. 《威尼斯商人》

D. 《荷马史诗》

 

160年前,《物种起源》正式出版,从此进化论逐渐撼动整个世界。这部伟大著作的作者是

A. 贝多芬

B. 达尔文

C. 爱迪生

D. 西门子

 

有人说:“牛顿接过了伽利略传过来的接力棒,并最终完成了科学史上的一次划时代的巨大飞跃。”作为近代自然科学的集大成者,牛顿在天文学方面的成就是

A. 微积分

B. 电磁感应原理

C. 地心说

D. 万有引力定律

 

下表是全球能源结构变化表。据此可知,19世纪90年代人类已进入

 

A. 蒸汽时代

B. 电气时代

C. 新经济时代

D. 信息时代

 

林肯说:“我必须尽最大可能来保全这个政府。我不妨直截了当地告诉大家,我会不惜任何手段,也绝不放弃这个计划。我认为解放奴隶、武装黑人现在已成了我们军事上势在必行的措施。”这里的“措施”是

A. 领导独立战争

B. 宣告美国诞生

C. 发表《解放黑人奴隶宣言》

D. 颁布《宅地法》

 

19世纪中期,俄国喀山的一名工厂主抱怨说:“没有自由的雇佣工人,他买的13架织布机不能充分运转起来。”1861年,在沙皇政府的主导下,改善了这一社会状况的具体措施是

A. 废除农奴制度

B. 颁布《民法典》

C. 允许城市自治

D. 成立公民大会

 

《1857年印度独立战争》中曾这样称赞一位历史人物:“她是美德和优秀品质的体现.爱国主义的烈火在她内心燃烧,这样天使般的人物是民族的幸运。”这位民族英雄是

A. 章西女王

B. 路易十六

C. 玻利瓦尔

D. 克伦威尔

 

小张同学在查阅某首歌曲创作背景时,查找到以下关键词:“巴黎公社革命”“第一个无产阶级政权”“战斗诗篇”“欧仁·鲍狄埃”。由此判断,这首歌曲是

A. 《马赛曲》

B. 《命运交响曲》

C. 《国际歌》

D. 《英雄交响曲》

 

1789年某部文献中写道:“组成国民会议的法兰西人民的代表们,相信对于人权的无知、忽视与轻蔑乃是公共灾祸与政府腐化的唯一原因,乃决定在一个庄严的宣言里。”该文献是

A. 《人权宣言》

B. 《共产党宣言》

C. 《宅地法》

D. 《解放黑人奴隶宣言》

 

英国君主立宪制规定,君主只能是依宪法而治的君主,主要作为国家的象征。英国君主立宪制开始逐步确立的标志是

A. 颁布《权利法案》

B. 建立共和国

C. 苏格兰人民起义

D. 处死查理一世

 

英国人从《圣经》中寻找黑人理应被奴役的理由,并宣称因为非洲有用战俘作祭祀的习俗,非洲黑人被贩卖到美洲为奴等于逃过死。英国开展奴隶贸易的实质是

A. 拯救被奴役黑人

B. 帮助非洲发展资本主义

C. 维护上帝的意愿

D. 推动资本原始积累完成

 

纪录片《大国崛起》中说:“1492年10月12日,船员们看到的陆地,就是今天位于北美洲的巴哈马群岛.因为误判,这块土地上的原住民拥有了一个同他们毫不相干的名字一印第安人”。领导这次探险活动的航海家是

A. 麦哲伦

B. 达伽马

C. 哥伦布

D. 亚美利哥

 

在14世纪的史诗《神曲》中,诗人抨击了教会的贪婪和社会的丑恶,歌颂了自由的理性和求知的精神。这部史诗的作者是

A. 达芬奇

B. 但丁

C. 拉斐尔

D. 米开朗基罗

 

阿拉伯人是东西方文化的沟通者,先知穆罕默德曾留下“求学乃我穆民之天职”“学问虽远在中国,亦当求之”等遗训。以下文明成就与阿拉伯文明有直接关系的是

A. 楔形文字的发明

B. 班田收授法的实行

C. 《汉谟拉比法典》的颁布

D. 印度计数法的改进

 

16世纪,教皇在科学家帮助下改革了古罗马时期的儒略历,使历法误差大大缩小。这种历法虽带有强烈的基督教烙印,却是现今世界上通用的历法,俗称“公历”。该历法是

A. 太阳历

B. 格里高利历

C. 儒略历

D. 阴历

 

雅典城邦创立的组织形式和运行机制对西方民主政治产生了深远影响,被恩格斯称为“最纯粹、最典型的国家形态”。雅典民主政治本质上是

A. 原始社会的独裁

B. 地主阶级的专制

C. 资产阶级的专政

D. 奴隶主的民主

 

如下图所示,金刚塔又名“穿心塔”,位于昆明市官渡古镇,是中国现存年代最久的一座砂石构筑的塔式建筑。与该建筑相关的宗教是。

 

A. 道教

B. 佛教

C. 基督教

D. 伊斯兰教

 

古埃及的金字塔起源于古王国时期,且最大的胡夫金字塔也在这时建成,因此古王国时期又被称为“金字塔时代”。古代埃及人修建的金字塔主要用途是

A. 法老的陵墓

B. 英雄纪念碑

C. 皇室的宫殿

D. 防御性工事

 

    社会转型是指在一个长时段中,社会经济结构、社会机制、文化形态、价值观念等发生的深刻变化。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春秋战国时期是中国历史上承前启后的重要时期,因为春秋战国时期中国完成了社会的转型。在此之前中国社会仍然是血缘社会,在此之后虽然仍有浓重的血缘色彩,但转向了地缘社会;在此之前是封建诸侯、贵族分权的时代,在此之后是专制独裁、皇帝集权的时代......中国自夏朝以来的四千年历史可以分为前后两大阶段,春秋战国时期就是这两大阶段之间的转型时期。

——辛田《春秋战国时期社会转型研究》

材料二  15世纪下半期到18世纪是西方历史上重要的转型期,是中世纪向近代社会过渡并确立资产阶级统治的时期,是欧洲从传统的农业文明向现代的工业文明过渡时期。

——蒲国良《欧洲近代史视角下的中国当代社会转型》

材料三  1978年至今,(新)中国才开始了真正意义上的社会转型,我把它叫做中国社会转型的快速发展阶段。中国社会转型,包括了从原有计划经济体制向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转变、农业社会向工业社会转变、乡村社会向城镇社会转变、封闭半封闭社会向开放社会转变、伦理社会向法理社会转变等,结构转型和体制转型同步并行、相互交织,涉及社会所有构成要素系统的相应变化与调整。

——郑杭生《中国和西方社会转型显著的不同点》

(1)依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古代中国完成社会转型的内涵。

(2)依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举出15世纪下半期到18世纪欧洲社会发生的推动社会转型的重大历史事件,并说明其作用。

(3)依据材料三,概括这一时期中国的社会转型具有什么特点?中国的社会转型对中国和世界产生了哪些积极影响?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第二次工业革命推动了世界范围内工业生产的空前发展;实力强大的垄断公司致力于频繁的跨国贸易和资本输出;交通运输工具的变革和电信工具的创新加速了商业信息的传播与交流,使得人们的空间距离缩小,联系大为便利。世界各地的生产、流通和消费紧紧地联结在一起,人类朝着世界一体化的进程迈出了关键性的一步。

——引曹洪珲著《大国革命》

(1)指出这次工业革命的影响。

(2)指出第二次工业革命开发出的新能源有哪些?结合所学知识,概述第二次工业革命的主要特点。

(3)指出“人类朝着世界一体化的进程迈出了关键性的一步”的主要推动因素有哪些?

 

英国崛起的条件有地理条件优越、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和重商主义政策支持。

 

马克垚在《世界文明史》中认为,美国1787年宪法所设计的机制实际上是由三个层面的分权制衡关系组成的。根据相关知识,这三个层面的分权制衡应为

A. 立法与行政的制衡、行政与司法的制衡、立法与司法的制衡

B. 各州与联邦政府的制衡、联邦政府内部三权之间的制衡、参众两院之间的制衡

C. 各州与联邦政府的制衡、立法与行政的制衡、最高大法官任命的条件制衡

D. 立法权与立法否决权的制衡、立法否决权与立法复议权的制衡、立法权与司法权的制衡

 

某研究小组收集了下列图片,由此判断他们研究的主题可能是

A. 缓和与动荡的时代

B. 和平与发展的时代

C. 多极化趋势下的世界

D. 动荡不安的当代世界

 

2017年6月,因一系列社会问题,英国部分政要和民众要求首相特蕾莎·梅下台。特蕾莎·梅最终是否下台,关键取决于

A. 特蕾莎·梅所在执政党保守党的民意支持率

B. 英国女王的态度

C. 议会对特蕾莎·梅政府的信任程度

D. 在野党工党的态度

 

Copyright @ 2014 满分5 满分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