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列哪项不属于周恩来的活动

A. 领导南昌起义    B. 解决西安事变    C. 黄埔军校    D. 平型关大捷

 

研究1840-1949年中国人民为争取民族独立和人民解放的斗争历史,可以发现,从某个时期开始, 中国革命的面貌焕然一新。这一转变,开始于(  )

A. 五四运动 B. 中国共产党的成立

C. 第一次国共合作的实现 D. 西安事变的和平解决

 

“每一场革命都有它自身的传奇。毛泽东率领数万工农红军所完成的战略转移,就是中国革命史的伟大传奇。”红军长征胜利结束的标志是

A. 红军三大主力会师    B. 巧渡金沙江    C. 会宁会师    D. 四渡赤水河

 

20世纪20年代,有这么一群人,他们缘于对信念的坚守毅然决然地选择暴力反抗的道路,从此,一支英雄的人民军队开始诞生,这次事件是

A. 五四运动

B. 北伐战争

C. 南昌起义

D. 秋收起义

 

北伐的主要对象是

①吴佩孚   

②孙传芳   

③张作霖   

④冯玉祥

A. ①②③    B. ②③④    C. ①③④    D. ①④

 

国共两党第一次合作正式建立的标志是

A. 南京国民政府的建立    B. 国民党一大的召开

C. 孙中山与中共研究改组国民党    D. 八七会议的召开

 

中国共产党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确定党的奋斗目标是

A. 建立党的地方组织,领导工人运动    B. 打倒军阀,推翻帝国主义

C. 建立真正的民主共和国    D. 建立无产阶级专政,实现共产主义

 

为更好地弘扬和传承中国传统文化,某班设计了如下探究活动方案,请你参与。

(文学篇)

“唐诗、宋词、元曲、明清小说”奏出了唐宋元明清时代艺术的最强音,并且超越了它们本身的意义,成为各自时代的一种艺术符号,形成了中国文化内在的规律性,呈现出中国文化的内在美。

(1)唐朝一位诗人的诗歌平易近人,通俗易懂,这位诗人是谁?

(2)在中国的“四大名著”中,揭示了封建社会必然走向衰亡的历史命运的是哪一部?

(制度篇)

元统治者为了极力避免某一地区成为地方长官据险称雄的国中之国,设置地方区域,人为地使自然区域割开,造成犬牙交错的局面。

(3)材料反映了元朝哪一项政治制度?

(科技篇)

培根说:“举世皆知的……人类的世界因为这三种发明而为之改观。首先在学术上,其次在战争中,最后是在航行方面,而因此又引出了不计其数的变化。”

(4)材料中的“学术上”指宋朝的哪一发明?这“三种发明”再加上哪一发明合称为“四大发明”?

(5)通过对以上问题的探究,请谈谈当代青年应如何弘扬和传承中国传统文化。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①________时,创立进士科,一般说从此时起,科举制正式产生……唐代科举分常举和制举两种。常举每年举行考试,科目主要有明经(主要考儒家经典)进士(进士科在隋朝仅试策论,贞观八年加试经史,唐高宗末年加试帖经、杂文,天宝年间始专试诗赋并作为录取的主要标准)明书、明算……②________时,科举考试的内容是“四书”“五经”。自元代定科举必须从朱熹《四书章句集注》出题,发挥题意也以《集注》为依据,明代相沿不改,又以“八股”为应试文章的程式……清朝沿用明制而不变,直到光绪三十一年(1905年)推行现代学校教育,科举制度才被废除。

材料二  唐太宗在端门看见新科进士鱼贯而出,高兴地说:“天下英雄,入吾彀中矣!”

材料三  实行科举制,便于在全社会范围内选拔人才,扩大了中央政权的社会基础;读书人可以自由报考,人才不断更新,增强了国家机构的活力和办事效率。科举制为士子(读书人)创造了相对平等的竞争机会,激发了他们对前途的自信和热情。

材料四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考试招生制度不断改进和完善,初步形成了相对完整的考试招生体系,为学生成长、国家选才、社会公平作出了历史性贡献,对提高教育质量,提升国民素质,促进社会纵向流动,服务国家现代化建设发挥了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这一制度总体上符合国情,权威性、公平性社会认可,但也存在一些社会反映强烈的问题……

(1)写出材料一中①②所指代的内容。明朝时,科举考试规定“发挥题意也以《集注》为依据”,这会带来什么问题?

(2)材料二说明了什么?

(3)根据材料三、材料四,说说隋唐时期的科举制度和当代高考制度的共同作用。

 

重视和认真处理民族关系事关国家安定、社会进步和民族兴衰。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崆峒五原亦无事,北庭数有关中使。似闻赞普更求亲,舅甥和好应难弃。

——杜甫《近闻》

壮志饥餐胡虏肉,笑谈渴饮匈奴血。待从头,收拾旧山河,朝天阙。

——岳飞《满江红》

(1)说出与材料一中两首诗词相关的历史事件。

材料二  如果从经济方面来看,这实际上是一种实力对峙,契丹之辽、女真之金和党项之西夏,原来主要以畜牧业为经济支撑,其政权形式和生活方式的游牧特征很强。经过向汉人学习耕作技术和水利技术,特别是经过各种改革,其经济形态进入大发展的上升期,生机很旺。

(2)根据材料二,归纳宋与周边少数民族政权议和的原因。

材料三  明朝晚期,土尔扈特部西迁到伏尔加河下游。后来,沙俄向这一带扩张势力,土尔扈特部受到沙俄的控制和压迫。1771年,他们在首领渥巴锡的领导下,举行武装起义,历经艰辛,终于重返祖国……

——《优恤土尔扈特部众记》

(3)根据材料三,指出土尔扈特回归祖国的主要原因。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土尔扈特回归祖国的意义。

(4)根据以上材料,请你为促进我国各民族团结提一个建议。

 

不同的对外政策给国家带来了不同的影响。辨别下列史实的正误,正确的在括号内打“正确”;错误的打”错误”,并加以改正。

(1)754年,玄奘第6次东渡抵达日本,他在日本传授佛经,还传播中国的医药、文学、书法、建筑、绘画等。

改正:__________。

(2)郑和的船队先后到达亚洲和非洲的30多个国家和地区,最远到达非洲东海岸和黑海沿岸。

改正:___________。

(3)在台州九战九捷取得抗倭战争胜利的著名民族英雄是郑成功。

改正:____________。

(4)清朝的闭关锁国政策,使中国逐渐落伍于世界历史的发展进程。

改正:_____________。

 

我国古代历朝政府采取各种举措加强中央集权。

(1)宋朝在地方设置__________,把地方财赋收归中央。

(2)元朝建立后,在中央设__________负责全国的军事事务,调度全国的军队。

(3)明朝废除________制度和中书省,提升六部的职权,君主专制大为加强。

(4)清朝雍正年间,设立__________,使君主专制进一步强化。

 

中华文化源远流长,名胜古迹享誉世界。

(1)隋朝大运河以________为中心,是古代世界上最长的运河。

(2)____________东起鸭绿江边、西至嘉峪关,气势宏伟,是人类建筑史上的一个奇迹。

(3)北京的____________,是当时世界上最宏大、最辉煌的皇家建筑群。

 

 

我国是统一的多民族国家,各民族共同开创了中华文明。请写出建立下列王朝的民族。

(1)辽:________

(2)西夏:________

(3)元朝:________

 

 

某校七年级历史兴趣小组拟创办一份历史手抄报,准备了下面的素材,据此推断这份手抄报的主题是

 

 

①康熙帝平定噶尔丹叛乱

②顺治帝册封五世达赖为“达赖喇嘛”

③康熙帝时设台湾府,隶属福建省

④乾隆帝平定大、小和卓叛乱

 

 

A. 君主专制的强化

B. 政权分立与民族交融

C. 对外交往与冲突

D. 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巩固

 

中华民族是一个英雄辈出的民族。中国历史上,灿若群星的英雄辉映着祖国的天空。下列英雄人物按出现的先后顺序排列正确的是

①岳飞

②戚继光

③文天祥

④郑成功

A. ③①②④

B. ④②③①

C. ①②④③

D. ①③②④

 

北京——一个古老而又现代的城市,曾给我们留下许多宝贵的历史遗产。下列朝代以北京作为首都的一组是

A. 元朝、明朝、清朝

B. 唐朝、宋朝、明朝

C. 宋朝、元朝、清朝

D. 唐朝、元朝、明朝

 

“杀牛羊,备酒浆,开了城门迎闯王”,李自成受到百姓如此拥护的主要原因是:

A. 提出“均田免赋”的口号

B. 规定了严明的军纪

C. 向贫苦民众发放钱财

D. 作战勇敢,足智多谋

 

如果想了解明朝的科技发展,下列哪些连环画可以为你提供帮助

A. ①②

B. ②③

C. ①③

D. ③④

 

宋朝的商品经济发展非常迅速,人们的日常生活也发生了巨大变化。下列生活方式中,当时人们生活中可能遇到的有

①在大型的娱乐场所瓦子中观看演出

②阅读《马可·波罗行纪》,了解欧洲

③在航海中使用指南针导航

④在居民区内就可以购买所需商品

A. ①②③④

B. ①②③

C. ①③④

D. ②④

 

西方学者谢和耐说:“直至18世纪中叶,在中国刊印的书籍比在世界上其余地方所印刷的总数还要多。”这主要得益于我国古代哪一技术的发明和普及

A. 造纸术

B. 火药

C. 活字印刷术

D. 指南针

 

唐朝时期,大将李靖、侯君集等,遇有战事,就统兵出征,军事行动结束,就回朝任宰相、尚书等高级文职。两宋时期,在“枢密使”、“枢密副使”中具文官资历的人数占91%.这反映了宋代的治国方略是

A. 强干弱枝

B. 分散军权

C. 重文轻武

D. 守内虚外

 

唐朝政局可用下图表示,图中“?”处应为

A. 唐太宗统治前期 B. 唐太宗统治后期

C. 唐玄宗统治前期 D. 唐玄宗统治后期

 

小明参加学校组织的“话说唐太宗政绩”的知识竞赛,他准备的下列史实不正确的是

A. 任用魏征等贤臣

B. 进一步完善三省六部制

C. 创立科举制度

D. 减轻人民的劳役负担

 

学科核心素养有益于个人适应社会发展和终生发展。

(跨越历史时空)

(1)请写出时间轴上A、B、C、D对应的史实,并指出A、B之间的联系。

(实证历史事实)

(2)在学习探究历史奥秘时,小龙收集了以上历史图片,请你帮助他进行归类。

①探寻文字的起源与发展应选:          

②探寻宗教文化发展历史应选:          

③探寻手工艺品发展成就应选:          

(滋育家国情怀)

《汉书》载:“留骞十余岁,与妻,有子,然骞持汉节不失。”

司马迁曰:“人固有一死,或重于泰山,或轻于鸿毛,用之所趋异也。”

(3)结合所学,举出材料中历史人物的事迹,在他们身上体现出了怎样的精神品质?

 

中国古代是一个以农业为主的国家,劳动人民不断的实践和创造,推动古代农业不断向前发展。

材料一 

(1)据材料一,举出春秋时期农业生产力水平提高的重要标志。

材料二 

(2)据材料二,都江堰可发挥哪些作用?简要说明它对周边地区农业发展的影响。

材料三 

(3)据材料三反映人口迁徙产生了哪些影响?

 

 

“大一统”并不是以单纯地域统一作为衡量标准,更多的是指在国家政治上的整齐划一和思想文化上的共通共识。

材料一  秦朝尽管昙花一现,它却成功地把一套国家官僚机器的制度传给了它的政治继承者。这套制度……推行了1700年,其间只逐步作了修正。

——《剑桥中国秦汉史》

(1)材料一中“这套制度”指什么?它如何从中央到地方实现政治上的大一统?

材料二  “臣愚以为诸不在六艺之科孔子之术者,皆绝其道,勿使并进.愿陛下兴太学,置明师,以养天下之士……”

——《汉书•董仲舒传》

(2)董仲舒建议汉武帝采取哪些措施?这些措施的实施有何影响?

材料三  孝文帝通过祭孔的仪式性表演确立其所代表的北魏政权以及君权的合法性基础,实现统治阶级内部的权力整合,有效控制士人阶层和底层民众,最终促成北魏政权由军事政权向封建国家政权的成功转型。

——《北魏祭孔制度研究》

(3)据材料三,孝文帝接受了中原文明的哪些政治和文化传统,其目的是什么?

 

 

下表中对应正确的是

选项

历史事件

历史认识

A

从东南沿海出发,经马六甲海峡,最远可到达印度半岛南端和锡兰。

这条航线被称为“陆上丝绸之路”。

B

东汉末年,张角等领导了农民起义。

推翻了东汉王朝统治。

C

孙权派将军卫温率万人船队到达夷洲。

加强台湾与大陆的联系。

D

晋惠帝时,八个封王争夺中央政权,相互混战。

导致西晋从此灭亡。

 

 

A. A

B. B

C. C

D. D

 

魏晋南北朝时期,各民族在生产技术和生活习俗等方面相互学习、相互影响,“胡人汉服”、“汉人胡食”,这说明了

A. 民族交融已经成为趋势

B. 各民族放弃了原有习俗

C. 民族界限是固定不变的

D. 民族之间影响呈单向性

 

下列政权与建立者搭配正确的是

A. 西周—夏桀

B. 东汉—刘邦

C. 东晋—司马睿

D. 前秦—嬴政

 

Copyright @ 2014 满分5 满分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