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列词语书写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

A. 瞠目结舌  迫不急待  悔人不倦  鲜为人知

B. 迥乎不同  至死不懈  语无论次  群蚁排衙

C. 相提并论  悲天悯人  微不足道  毛骨悚然

D. 气冲斗牛  忧心冲冲  妇孺皆知  深恶痛绝

 

下列加点字注音无误的一项是(    )

A. 空 (lòu)   湃(pén)   抽(yè)      古(ɡèn)

B. (zǎo)    育(pǔ)    妇皆知(rú)  默(qiè)

C. (jiǒng)  意(qiè)   补(jiào)      手蹑脚(niè)

D. (zèng)  愧(zuò)   鞠躬尽(chuì) 咽(ɡěn)

 

请从下面两个文题中,任选其一,按要求作文。

作文1:成长路上花团锦簇,也有断壁残垣;有星月漫天,也有狂风骤雨……这一道道风景,让你经历得意与失意,喜悦与哀伤,汗水与泪水……每经历一处风景,你就会拥有一份宝贵的阅历,人生将会多一份精彩。

请以“成长路上的风景”为题,写一篇文章。

作文2:“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李白扬起那面执着的风帆,到达他所追寻的“沧海”岸!亲爱的同学们,我们的心中,同样有着属于自己的一面小小风帆。那面风帆或许是我们童年的梦想、现在的追求……亦或是我们正在享受的亲情、友谊、关爱……亦或是我们心中铭刻的快乐、勇敢、自信……亦或是我们坚守的努力、奋斗、超越……风帆上还可能写着我们热爱的文学、艺术、运动……扬起那面风帆,你就会跨越那片“沧海”,到达你理想的彼岸……

请以“扬起          的风帆”为题,写一篇文章。

作文要求:要自由、有创意地表达出真情实感。除诗歌外,其他文体不限。不少于550字书写要规范、整洁、美观。文中不得出现本人姓名以及学校名。

 

(题文)阅读下面的材料,回答问题。

近些年来,各地兴起了过洋节(圣诞节、情人节、愚人节……)的热潮,商家也不失时机地推出丰富多彩的促销活动,到处洋溢着浓浓的节日气氛。而我们国家的传统节日如清明、端午、重阳等则过得冷冷清清。为了加深大家对传统节日的情感,某校决定在各班举办以“传统节日知多少”为主题的班会。下面是班会的活动内容,请你参与。

(1)请你为此活动拟一则简洁、形象的主题语。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请你写出一个你熟知的传统节日以及与之相关的诗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根据上一题,请简要介绍你的家乡人们是怎么过这个节日的。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希望散居在世界各地的人,无论你是年老还是年轻,无论你是贫穷还是富裕,无论你是患病还是健康,都能享受阅读的乐趣......”这是“世界读书日”的宣言,阅读是一项伴随我们生命成长的长久工程,是一种精神的补给。在这一年里,你一定阅读过很多经典名著,请你从中选一部让你享受到“阅读乐趣”的名著,写出书名、作者,并结合相关情节谈谈你的阅读感受。

(1)书名:___________

(2)作者:________________

(3)阅读感受: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阅读下文,回答问题。

初中毕业后

贾平凹

没有典礼,没有仪式,班主任将一张白里套红的硬纸递给我,说:“你毕业了。”

我看着硬纸,上面写着:贾平娃,男,14岁,在我校学业期满,准予毕业。1967年8月。

眼下是1968年,领的却是1967年的毕业证,我毕的是什么业?即使推迟了一年,可我的数学仅仅只学到方程。

我当下就委屈地哭了。4年前,我到这里参加考试的时候,一走出考场,在大门外蹲着的父亲和小学老师一下子就把我抱起来,父亲是一早从40里外的邻县学校赶来的,他的严厉使我从小就害怕他。当下问起我的考试情况,得知一道算术题因紧张计算错了时,就重重地打了我一个耳光;又问起作文,我嚅嚅呐呐复述了一遍,他的手又伸过来,但他没有打耳光,却将我的鼻涕那么一擦,骂了句:“好小子!”当我的成绩以第三名出现在考榜上时,一家人喜欢得放了鞭炮,而又从此得到了父亲为我特地买的一支钢笔。初入学的一年半里,我每个星期日的下午,背着米面,提着酸菜罐子到学校去,那里的沙石公路上,罐子被打碎过6次。我保留着6条罐子系带,梦想着上完初中,上高中,上大学,做一个对社会有贡献的人……

班主任一直把我送到了校外的公路上。我是他的得意学生,在校的时候,规定每周一次作文,而我总是做两次让他批改。他抚摸着我的头,从怀里掏出一本三年级的语文课本,说:

“你带着这本书吧。你还有一本作文,就留在我这儿作个纪念吧。回去了,可不敢自己误了自己,多多地读些书最好。”

我走掉了,走了好远回过头,老师还站在那里,瞧见我看他,手又一次在头顶上摇起来。

从此,我成了一个小农民。我开始使用一本劳动手册。

清早,上工铃一响,就得赶紧起来。脸是不洗的,头发早剃光,再用不着梳理,偷偷从柜里抓出一把红薯干片儿装在口袋,就往大场上跑——队长是在那里分配活的。或者是套牛,或者去割草。天黑了,呼呼噜噜喝三碗糊糊饭,拿着手册去落工,工分栏里满写着“3分”。那时候,队里穷极了,一个工日工钱是2角5分,这就是说,我一天的劳动报酬是7分5厘钱。

父亲夜里可以从学习班回来睡觉。一到村口,他就要摘下戴着黑帮字样的白袖标,天明走时,一出村就又戴上。他教了一辈子书,未经过什么大事,又怕又气,人瘦得失了形。每次出门,都要亲亲我们,对娘说:“他们常常开会,突然就宣布逮捕人,说不定今日我就不得回来了。要真的不能回来,你不要领平儿他们来,让人捎一床被子就是了。”

说罢,一家人都哭了。娘总要给他换上新洗的衣服;父亲剪下领口的扣子,防止用绳索捆绑时,那领口扣子会勒住脖子。父亲一走,娘就抱着我们哭。但去上工的时候,却一定要我们在盆子里洗脸,不许一个红肿着眼睛出去。

秋天,被开除公职的父亲回来了。他到家的那天,我正在山坡红薯地里拔草,闻讯赶回来,院子里站满了人,一片哭声。我门坎跨不过去,浑身就软得倒在地上。娘拉我到了小房里,父亲睡在炕上,一见我就死死抱住,放声大哭:“儿呀,我害了你啊!我害了我娃啊!”

我从未见过父亲这么哭着,害怕极了,想给他说些什么又不知道该怎样说,只是让父亲的眼泪,一滴一滴落在我的脸上。

家里家外一切重担全都落在娘的身上。多年的饥寒交迫,担惊受怕,使她的身子到了极端虚弱的地步,没过多久,胃病也就发作了。每次犯病,就疼痛得在炕上翻来覆去。我和弟弟确实祈求过神,跪在村后河湾处一座被拆除了的小庙旧址上,叩着一个响头又一个响头。

家里什么都变卖了。那支上中学时买的钢笔,却依然插在我的口袋里。村里人都嘲笑我,但我偏笔不离身:它标志着我是一个读过书识过字的人,标志着我是一个教师的儿子!每天夜里,我和父亲就坐在小油灯下,他说,我记,我们写着一份一份“翻案”状子。娘看着我,说:“平儿书没白念呢!”

父亲就对我说:“吃瞎穿瞎不算可怜,肚里没文化,那就要算真可怜。你要调空读读书,不管日月多么艰难,咱这门里可不能出白丁啊!”

我记着父亲的话,开始读起我过去学过的课本,读起父亲放在楼上的几大堆书来。每天中午收工回来,娘还未将饭做熟,我就钻到楼上,在那里铺一张席,躺着来看书。楼上很热,我脱得赤条条的,开工铃响了,爬起来,那席上就出现一道湿湿的人字形的汗痕。

受饥荒的时期。我们开始分散人口:娘带着小妹到姨家去,弟弟到舅家去,我和父亲守在家里看门。

夜里不吃晚饭,父亲说:“睡吧,睡着就不饥了。”睡一会儿却都坐起来,就在那小油灯下,他拿一本书,我拿一本书,一直看到半夜。

我终于没有在那个困难时期沉沦下去,反倒使我更加懂事,过早地成熟了。如今还能搞点文学,我真还感激那些岁月的磨练。有人讲作家的“早年准备”和“先决条件”,对于我来说,就是受人白眼,受人下贱所赐予的天赋吧。

1.给下列词语中加点的字注音。

(1)委_____  (2)鼻____ (3)_____(4)报______

2.文章第一段连用两个含有“没有”这一否定词的短句,有什么作用?表达了我当时怎样的心情?

3.“我”领到毕业证时委屈地哭了,这时的“我”想起哪些事,请简要概括两件,写在下面。

4.毕业时班主任送“我”,在送“我”时班主任老师都做了什么?

5.“从此,我成了一个小农民。我开始使用一本劳动手册。”一句独立成段,有什么作用?

6.常有古人刻苦读书的励志故事,作者也是极爱读书学习的人,本文中哪些事例体现出他喜爱读书,刻苦读书?

7.作者从那个苦难的时代走来,成为一个伟大的作家,结合文本,通过作者自己的记述,说说作者哪些方面令人钦佩。

 

阅读下文,回答问题。

勤学需早

人生小幼,精神专利,长成已后,思虑散逸,固须早教,勿失机也。吾七岁时,诵《灵光殿赋》,至于今日,十年一理,犹不遗忘;二十之外,所诵经书,一月废置,便至荒芜矣。然人有坎壈,失于盛年,犹当晚学,不可自弃。

(注释)①勤学需早:《颜氏家训》是汉民族历史上第一部内容丰富、体系宏大的家训,也是一部学术著作。②专利:专一。③坎壈:困顿不得志

1.解释下列加点词语在文中的含义。

(1)失机也______

(2)一月废置_______

2.把下面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然人有坎壈,失于盛年,犹当晚学,不可自弃。

3.为什么勤学需早?

 

阅读下文,回答问题。

陋室铭

山不在高,有仙则名。水不在深,有龙则灵。斯是陋室,惟吾德馨。苔痕上阶绿,草色入帘青。谈笑有鸿儒,往来无白丁。可以调素琴,阅金经。无丝竹之乱耳,无案牍之劳形。南阳诸葛庐,西蜀子云亭,孔子云:何陋之有?

1.本文的作者是_______,字梦得,______代文学家 。

2.解释下列加点词语在文中的意思。

(1)惟吾德____

(2)谈笑有鸿____

(3)往来无白丁____

(4)无案牍之劳形____

3.“苔痕上阶绿,草色入帘青。”写出了居室环境怎样的特点?请从炼字的角度对这一景物描写的句子加以简要赏析。

4.本文是从哪几个方面突出陋室不陋的?请用简洁的语言概括。

5.《陋室铭》 通篇八十一个字,情与景会,事与心谐。细读此铭,不觉此室之陋,更觉此室之雅。请你谈谈“陋室”雅在何处。

 

古诗文默写

(1)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弹琴复长啸 。

(2)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散入春风满洛城。

(3)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凭君传语报平安。

(4) 草树知春不久归,__________________

(5)《木兰诗》中通过环境描写,渲染出十年军旅生活悲壮、严酷的气氛,烘托出木兰勇敢、坚强的性格的诗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晚春》一诗中,形象生动地写出了晚春时节花草树木争芳斗艳的美丽景象的诗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7)《逢入京使》 中运用夸张手法传达惜别深情的诗句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

 

根据拼音填写汉字

chà_____异 孤shuāng_____ shǎng_____午 取dì_____ 震sŏng_____

 

给下列加点字注音。

_____祷 愧____________ ______水 污_____

 

请从下面两个作文题目中任意选择一个写一篇文章。

题目一:草有根,树有根,人有根……万事万物皆有根。请以“因为有根”为题目作文。题目二:世间万物,彼此分享。春华秋实,我们分享自然的馈赠;诗书礼乐,我们分享人类文明;喜怒哀乐,我们分享至爱亲情……分享是爱的给予,令幸福加倍,痛苦减半。根据自己的生活经历和切身体验,请以“分享”为话题作文。

要求:自选角度,自定文体(诗歌除外),不少于600字;文中不出现真实的姓名、校名和班级。

 

说明文阅读

高速公路上的弯道

《诗经》里记载:“周道如砥,其直如矢。”这句话形容周代的路况非常好,就像磨刀石那样平整,像离弦的箭那样笔直。可见自古以来,人们就希望道路平坦笔直,觉得这样行驶车辆才能安全快捷。

然而,现代许多国家修建高速公路时,对高速公路的直线路段长度加以限制,一般规定直线段跨段不超过设计时速的1/40~1/20。如一段高速公路的设计时速为每小时120千米,它的直线路段长度不能超过3千米~6千米。我国北京至天津塘沽高速公路全长152千米,弯道有33处之多,其中有十几处弯道是故意设置的。有些国外高速公路弯道设置更多,美国加州的一段200千米的高速公路,竟然有50多处弯道。

研究表明,在过于平坦笔直的路面上高速行车极易发生车祸。首先,发动机的声调一成不变,驾驶员会因缺乏感官刺激逐渐产生精神疲劳,速度感和快速反应能力会大大减弱,在这种情况下极易发生交通事故。再者,从眼睛的视觉特性来看,如果汽车司机长时间地注视着无限远方,会产生一种视差,把近处的东西看成是远方的东西,医学上谓之“空虚近视”,对安全行车极为不利。同时从心理角度看,过于平坦笔直的道路,也会让人产生心理懈怠,诱发“飙车”欲望。你也许已注意到,车辆从高速公路下来都一律经过一段弯路,车辆缓慢地沿着弯道顺从而下,这段弯道就是对驾驶人员的安全引导,防止车辆下高速路后车速过快而诱发安全事故。

1.下面对文中内容理解正确的一项是(    )

A. 文中开头引用《诗经》“周道如砥,其直如矢。”是为了说明古时的公路是没有弯道的。

B. 道路越平坦笔直,车辆行驶越安全快捷。

C. 麻竹高速设计时速80千米,它的直线路段长度不能超过2千米~4千米。

D. 高速公路上的弯道设置越少越好。

2.段中画线部分运用了哪些说明方法?有什么作用?

3.下面句子中加点的词语“一般”能否删去,为什么?

现代许多国家修建高速公路时,对高速公路的直线路段长度加以限制,一般规定直线段跨段不超过设计时速的1/40~1/20。

4.请给“空虚近视”下一个定义。

5.请简要概括高速公路上人为设置弯道的具体作用。

 

记叙文阅读

河床开始回忆河流

大地上的河床像一个干瘪的口袋,粮食没了,口袋显出宽阔。我在各地见到许多干涸的河床,它们不是耕地、不是广场,是从天边延伸而来的河床,只是没有水。

所谓一无所有,说的正是河床。如果有,也只有一些鹅卵石。夏天,不长庄稼不长草的土地是干涸的河床。乍见白花花的河床,心里惊讶,它是什么?它几乎什么都不是。你能相信一个宽阔的河流竟然一滴水都没有吗?在雨后,在盛水期见到干涸的河床让人不安,无法想象当年这里曾经有过河,可以用汹涌、清澈、波浪和白帆形容的河,它竟然没了。

对大自然来说,河没了,比人丢了钱更痛苦。如果河没了,鱼和水鸟的家也没了。两岸的青草没了,倒映在河里的星星也没了,因为星星不能倒映在石头上。如果河没了,连同河床一起消失是最好的。没有水,留下的河床好像是伤疤,是一条长长的干鱼的尸体。是的,干涸的河床如同尸体。是谁的尸体?是河的尸体吗?没听说河竟然还有尸体,水干了,白花花的河底只能是河的尸体。

干涸的河床好像在回忆,它抱着不应该拥有的沉寂回忆涛声和蛙鸣。河床回忆什么是水,它不知道水流到了什么地方,也不知道水会不会再来。当年水来的时候匆匆忙忙走过河床,带来鱼虾和泥沙。水没等站稳脚跟歇息,就被后面的水挤走了,水比车站的人流更拥挤。河床从来没想过一条叫作河的水流会干涸,这种惊讶比一个朝代的更迭更让人吃惊。

河床的悲哀是一个母亲的悲哀,她的产床上已经没有了孩子,她还在等待,并且哭干了泪水。一家外媒报道,从卫星上观察,中国境内二十年前约有五万条河流,现在这些河流中已经失去了两三万条。有两万多个河床母亲手里失去了孩子,她们怀里空荡荡的,等待人类把孩子还给她们。

人说,人是无所不能的,起初我不相信。当我看到一条又一条干涸的河床时,我相信了这一点,并为自己作为人类的一分子而感到歉疚。人把河都消灭了,还有什么做不到呢?消灭一条河比“建造”(请原谅我使用“建造”这个词,这完全是人类爱用的词,而河流无法建造)一条河更容易。把河流上游的树木和竹林砍光,草原沙化,河就死了,只剩下河床这条敛尸袋。

当大街出现一个带刀痕的死人时,警察会为这个人的死因搜寻原因,曰侦查破案,人类为此发明了一个词叫“人命关天”。如果一条河死了,没人破案,没人痛哭,更没人祭奠。所以,当中国死去两三万条河流时,人们并不觉得失去什么,因为他们不是小鸟不是青草。他们忍受气候变化并心安理得,却没有一个人指认杀死河流的凶手。在所有的案件里,如果凶手不是一个人而是一个社会的时候,罪行自然会被赦免,我们都不是罪人。

我们都不是罪人,我们劝自己欢乐并制造更多的欢乐。我们保持着正常情感。而河床敞开空荡荡的怀抱,她的孩子没有了,她以为人们会惊讶会替她找回孩子。先前的人类离不开河流,人类所谓的文明史都诞生于河流的两岸。看地图,人类的城市多建造于河边,中国有多少城市的名字带着水字边。古时候,人祭祀河、景仰河,谁能想到后来竟杀死了河。

我们应该派人到河边告诉河床,河已辞世,水利术语叫断流。我们理应为河床献上一些祭品表达歉意,因为河的消失毕竟不是小事。或者,在河边装一个高音喇叭,日夜播放河水流过的声音和鸟啼声。总之,人应该为河的陨灭略微表示一点态度。(选文有改动)

1.请根据文意选择填空。

面对河的“辞世”,作者的情感是复杂而富有变化的。开始,作者是           ;后来,借大自然和河床之口,说出了自己的            ;最后作者是          。     

选择顺序是:_______________

A.愤怒  无奈或歉疚      B、惊讶   不安      C、痛苦   悲哀

2.请赏析第段画线的句子。

水没等站稳脚跟歇息,就被后面的水挤走了,水比车站的人流更拥挤。

3.结合上下文,具体说说第段在文中的作用。

4.体会第段画线句子的深刻含义。

总之,人应该为河的陨灭略微表示一点态度。

5.本文以“河床开始回忆河流”为题,有什么好处?

 

文言文阅读

(甲)舜发于畎亩之中,傅说举于版筑之间,胶鬲举于鱼盐之中,管夷吾举于士,孙叔敖举于海,百里奚举于市,故天将降大任于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行拂乱其所为,所以动心忍性,增益其所不能。

人恒过然后能改,困于心衡于虑而后作,征于色发于声而后喻。入则无法家拂士,出则无敌国外患者,国恒亡,然后知生于忧患而死于安乐也。(《生于忧患, 死于安乐》)

(乙)吴既赦越,越王勾践反国,乃苦身焦思,置胆于坐,坐卧皆仰胆,饮食亦尝胆也。曰:“女忘会稽之耻邪?”身自耕作,夫人自织;食不加肉,衣不重采,折节下贤人,厚遇宾客;振贫吊死,与百姓同其劳。……其后四年,越复伐吴。吴士民罢弊,轻锐尽死于齐、晋。而越大破吴,因而留围之三年,吴师败。终灭吴。(节选《史记》)

1.解释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语。

(1)困于心衡于虑而后

(2)苦身焦思

2.下面句子节奏划分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百里奚/举于/市    B. 至若/春和/景明    C. 食不加/肉    D. 振贫/吊死

3.将下列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女忘会稽之耻邪?

4.(乙)文中越王勾践与(甲)文中列举的六位历史人物在经历上的共同点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乙)文的故事可以用成语_______________来概括其主要内容。

5.请结合现实及个人体验谈一谈你阅读了(甲)(乙)两文后的启示。

 

诗词欣赏     

天净沙·秋思     马致远

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古道西风瘦马。夕阳西下,断肠人在天涯。

1.这是一首抒情作品,极其出色地运用了________________的写法,表现了一个长期漂泊他乡游子的_____________

2.这首小令把富有特征的景物组合在一起,构成了一幅富有情味的画面,请你简要描述一下这个画面。

 

现代通讯方便快捷,古老书信日渐式微。近期一档“用书信打开历史”的读信节目--《见字如面》,却刷爆了朋友圈。某班开展“书信与阅读”综合性学习活动,请你参与并完成下列任务。

(1)语文老师结合活动主题拟好了一幅宣传标语,请你再拟写一幅。

书信抒写人间真情,阅读读出精彩人生。

你拟写的是:                   

(2)(材料一)不久前,综艺节目《见字如面》悄然走红。这档以明星读信为主要形式的阅读推广节目,从开始播到第一季结束,几乎一直保持着“零差评”的惊人成绩。在豆瓣上最初评分高达9.8分,并连续三周登上豆瓣综艺榜首。截至目前,全网点击量超过2亿,而观众当中,         

(材料二)

《见字如面》观众调查

18—23岁

24—29岁

30岁以上

30%

48%

22%

 

请借助(材料二),在(材料一)的横线处填写一句话,总结节目观众情况。

(3)(材料三)书信作为私人内心话语的承载,一笔一画、一字一符,无不灌注着写信人的真情。每一封书信都是一个历史节点,封存着一个鲜活的时代场景。看见这些文字,就如同看见写信者本人一样,即使相距几十年、几百年、甚至几千年,虽然有距离,但通过对文化的解读,朗读书信的内容,也能让这些离我们遥远的文化碎片粘连起来,为当世人学习并传承。

请根据(材料三),在下面横线上补写两个句子,使之构成一组排比句。

书信灌注着作者的真情,                   

(4)有媒体评价:“《见字如面》让人们重新认识到了‘阅读的力量’。”根据你的阅读体验,谈谈你对“阅读的力量”的理解。

 

团团和圆圆是形影不离的好朋友,团团的学习成绩不如圆圆,因此妈妈不让圆圆跟团团来往了,要求圆圆与成绩好的同学多交往。如果你是圆圆,将如何劝说妈妈同意你继续与团团交往。要求语言简明、连贯、得体。

 

古诗文默写填空

_______________________,松柏有本性!(刘桢《赠从弟》)

锦江春色来天地,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杜甫《登楼》)

无可奈何花落去,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晏殊《浣溪沙》)

古代文人墨客常借“禽鸟”这一意象来传情达意。王湾在《次北固山下》中,用雁儿送信抒发对家乡的思念: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白居易在《钱塘湖春行》中,用莺燕抒发了对西湖早春的喜悦之情: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董卿在《朗读者》里说:成为什么样的人,可能不在于我们的能力,而在于我们的选择。“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这是范仲淹在何时忧何时乐这一问题上的选择;“一箪食,一瓢饮,在陋巷,人不堪其忧,___________________”,这是颜回在守道与享乐之间的选择。

 

名著阅读。

(1)小说《骆驼祥子》中主人公祥子最大的梦想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祥子梦想破灭后,最终变成了一个怎样的人?

 

下列句子顺序排列最恰当的一项是(    )

①竹,柔韧清秀,刚健挺拔,最宜入诗入画。

②竹如谦谦君子,它有兰的优雅,松的高洁,深受古代文人的青睐。

③那成片的竹林,风过如丝弦裂帛,雨来如琴瑟和鸣,那就是一首抒情诗,一幅水墨画。

④“虚心有致,高风亮节”是文人雅士对竹的评价,“咬定青山不放松,立根原在破岩中。千磨万击还坚劲,任尔东西南北风”则是活脱脱的人格写照了。

⑤郑板桥一生爱画竹,自有个中缘由;苏东坡“宁可食无肉,不可居无竹”,也不仅仅是情趣使然。

A. ④⑤②①③    B. ①③②⑤④

C. ①②③⑤④    D. ①③④②⑤

 

下面句子中加点的词语使用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他是班长,有工作经验,也非常乐意为同学们服务,担任这项工作是相宜的。

B. 我们原打算天黑前赶回县城,突如其来的一场大雨让我们在这个小山村滞留了一夜。

C. 莫高窟是无数大师前仆后继,用智慧和汗水建造出来的一座恢宏的艺术宫殿。

D. “工匠精神”要求我们,把追求极致的精神和精益求精的态度贯穿于工作的始终。

 

结合语境,给下面一段话中加点的字注音。

中华民族在几千年历史中创造和延续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的根和魂。泱

(      )中华,历史悠久,文明博大。我们要认真(   )取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思想精华和道德精髓,大力弘扬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

 

下面句子中有两个错别字,请改正后用正楷字将整个句子规范抄写在田字格中。

海桥跨海园梦美,天眼观天状国威。

 

 

 

 

 

 

 

 

 

 

 

 

 

 

 

 

 

 

 

 

 

 

 

 

 

 

 

 

 

 

 

 

 

 

 

 

 

 

 

 

 

 

 

 

 

 

 

 

 

 

 

 

 

 

 

 

 

 

 

阅读下列名著选段,完成小题。

(甲)

    他已经失去了最宝贵的东西——战斗的能力,活着还有什么用呢?……就这样成为战斗队伍的累赘吗?一个战士不愿再受临终前痛苦的折磨,谁能去责备他呢?

    他的手摸到了口袋里光滑的勃朗宁手枪,手指习惯地抓住了枪柄。他慢慢掏出手枪。

    “谁想到你会有今天?”

    枪口轻蔑地直视着他的眼睛。他把手枪放到膝上,恶狠狠地骂了起来:“这算什么英雄,纯粹是冒牌货,老弟!任何一个笨蛋,随便什么时候,都会对自己开一枪。这样摆脱困境,是最怯懦、最省事的办法。生活不下去——就一死了之。对懦夫来说,也不需要更好的出路。你试过去战胜这种生活吗?你尽一切努力冲破这铁环了吗?你忘了在诺沃格勒一沃伦斯基附近,是怎样一天发起十七次冲锋,终于排除万难,攻克了那座城市吗?把枪藏起来吧,永远也不要对任何人提起这件事。就是到了生活已经无法忍受的时候,也要善于生活下去,要竭尽全力,使生命变得有益于人民。”

(乙)

    一天中午,我正走去看我的船,忽然在海边上发现一个人的脚印。那是一个赤着脚的脚印,清清楚楚地印在沙滩上。这简直把我吓坏了。我呆呆地站在那里,犹如挨了一个晴天霹雳,又像大白天遇着鬼。我侧耳倾听,又环顾四周,可什么也没听到,什么也没有见到。我跑上高地,向远处眺望,又在海边来回跑了几趟,可还是毫无结果。……这使我心烦意乱,像一个精神失常的人那样,头脑里尽是胡思乱想,后来就拔腿往我的防御工事跑去,一路飞奔,脚不沾地。可是,我心里又惶恐至极,一步三回头,看看后面有没有人追上来,连远处的一丛小树,一枝枯树干,都会使我疑神疑鬼,以为是人。一路上,我是惊恐万状,头脑里出现各种各样的幻景,幻觉里又出现各种各样荒诞不经的想法以及无数离奇古怪的妄想,简直一言难尽。我一跑到自己的城堡——以后我就这样称呼——一下子就钻了进去,好像后面真的有人在追赶似的。

1.请概括两段情节内容。

(甲)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乙)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有人认为(甲)(乙)选文所写内容,有损两人的英雄形象,你是否赞同这种观点?说说理由。

3.结合(甲)(乙)文段,分析它们在艺术特色方面的相同点。

 

阅读下面的文字,按要求作文。

艳阳细雨皆乃自然现象,但又和人的心灵息息相关。所谓象由心生、心生万象即含此意。

请以“那天,艳阳高照”或“那天,细雨绵绵”为题,写一篇不少于500字的记叙文。文中不得出现真实的地名、校名和人名等与考生信息相关的表述。

 

英雄“口口口”

    鲁西南山区有一座王山头,王山头上有一座人民英雄纪念碑,纪念碑上刻着三百多位烈士的名字。奇怪的是最后一位烈士的名字竟然是三个“口”。

    其实,这位烈士小英雄的故事在鲁西南地区早已广为流传:

    他牺牲前是县武装大队的通信员,才14岁。别看他年龄小,已参加革命工作三年了。11岁那年,在日本鬼子的一次扫荡中,他的父母都被鬼子杀害了。他流浪到县里,被县大队收留了。别人问他叫什么,他不说。由于他跑得快,有人喊他“小兔子”,见他不反感,大家就都这样叫了起来。

    他不但跑得快,弹弓也射得好,人还很机灵。由于他身材瘦小,不易引起敌人的注意,县大队就安排他去给下边的小分队送信。他有时把信放在鞋子里,有时夹在挎的篮子里的东西中,每次都能顺利送达。

    这天,有一封重要的信件需要送到谢庄片区去。政委再三叮咛,信很重要,不能出事,不能落到鬼子手里。

    小兔子使劲点了点头后就上路了。他想,政委说这次的信这么重要,我放哪儿保险些呢。他思来想去,终于想出了一个好主意。

    他走小路,走地堰,不走大路。才开始时,路上一切顺利。小兔子暗自高兴:政委能把这么重要的任务交给自己,一定要把信安全送到。

    正这样想着,前面突然窜出来三个“二鬼子”(伪军)。他心里一扑腾,赶紧向另一边走去。“二鬼子”喊他站住问话,他装着没听见,自顾向前走。有个“二鬼子”喊:再不停下,就开枪了!说着传来一声枪响。小兔子停下了脚步,三个穿黄皮的“二鬼子”气喘吁吁地跑了上来,一个瘦“二鬼子”瞪眼着他问:你是个小八路吧?他抬起头,扫了三个“二鬼子”一眼,摇了摇头。另一个“二鬼子”说:是个他妈的小哑巴。那个瘦“二鬼子”说:什么他妈小哑巴,他是装的,肯定是个小探子或送信的。把他带回去,交给皇军好好审审。

    路上,一个“二鬼子”突然发现,小兔子嘴在不停地动,便大喊:这臭小子嘴里有东西,他在吃东西。小兔崽子吃的是什么,快,吐出来。

    另外两个“二鬼子”也赶紧凑上来说:

    快,快吐出来。

    坏了,他吞下去了。

    妈的,他消灭了罪证。

    “二鬼子”开始对他拳打脚踢,踢打了一阵,见他躺在地上一动不动,才扔下他走了。

    他听到“二鬼子”走远了,才忍着疼痛,艰难地坐了起来。想起刚才发生的一切,嘴角上露出了一丝浅浅的笑容――-要是不装死,真被打死了。

   回到县大队,知道情报没有泄露出去,同志们都夸他是好样的,政委狠狠地表扬了他。赶紧让医生给他治伤,让炊事班给他做好吃的。

    但孩子毕竟是孩子。一次,他路过周庄东边的碉堡时,躲在一个角落里,掏出自己的弹弓,瞄准一个站岗的日本鬼子。在他射出石子的瞬间,那个日本鬼子也发现了他,枪响的同时,那个日本鬼子的一个眼珠子冒了出来,鲜血四溅,那一刻,小兔子也应声倒下。

    解放后,为英雄立碑时,政委交待,一定不要忘了小兔子。但工作人员翻阅档案,关于小兔子的生平,只找到了这样几行字:小兔子,真名不详,11岁参加革命工作,15岁牺牲。他传送了很多重要情报,为洪范地区的解放事业,做出了自己的贡献。

    要是在碑上刻上“小兔子”三个字,好像对英雄有些不尊重。工作组最后决定,让小兔子的名字空着,就用“口口口”代替。

    人们的心里都记得很清楚,那三个“口”就是小英雄的名字。

                   ——选自《西南军事文学》

1.依据小说情节内容,分析以英雄“口口口”为题的好处。

2.文章多处运用了伏笔的手法,请举两例,并分析其作用。

3.联系上下文,品味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语,分析其表达效果。

(1)想起刚才发生的一切,嘴角上露出了一丝浅浅的笑容——要是不装死,真被打死了。

(2)回到县大队,知道情报没有泄露出去,同志们都夸他是好样的,政委狠狠地表扬了他。

4.结合小说情节内容,分析英雄小兔子的形象特点。

 

头发里的秘密

杨振明

    ①一般的血液、尿液检测可反映出短时间身体讯息,相较之下,毛发记录的信息显得更加完整、也更全面。毛发不仅含有人体DNA信息,同时还记录身体各方面的讯息,时间长达3至6个月甚至数年,即使当药物、化学物质、营养及其代谢物在体内已经消除时,这些信息在毛发中还会存在。而且毛发中这些物质的浓度一般要大于其代谢物的浓度。此外,头发中的药物、化学物质可能并不全是来自头发毛囊,也可以通过血液、汗液、皮脂、皮肤、空气、粉尘进入头发。因此,我们还可以通过毛发了解详细的环境信息。可以这样说,头发能反映人体及其生活环境的所有秘密。

    ②毛发检测揭示清光绪帝的死因。清光绪帝死因,百年来一直是个谜。检验人员根据光绪帝头发,发现并证实了光绪帝摄入体内的砒霜总量明显大于致死量。综合以上研究成果,最终得出了光绪帝是砒霜中毒死亡的结论,清光绪帝死亡之谜得以破解。

    ③毛发检测广泛用于毒品检测。由于新型毒品的科技含量越来越高,给毒品检测工作带来的难度也越来越大。除了传统的血检和尿检外,毛发检测目前在毒品检测领域得到广泛的应用。

    ④红遍全球的日本偶像酒井法子曾因持有毒品被警方逮捕,酒井法子被捕以后,尿检的结果呈阴性,看不出吸毒。警方无法以使用毒品的罪名起诉她。不甘心的日本警方取用了酒井法子的10根头发进行检测,结果证明酒井法子确实吸毒,因而延长了她的拘留期。

    ⑤通过毛发检测,积极应对过劳死。“过劳死”的说法最早来自日本,2002年,“过劳死”被《牛津英语词典》(电子版)收录。这个单词的含义是指由于’工作压力或应激所引发的心脑血管疾病所导致的死亡。

    ⑥实际上,从已有医学文献来看,没有流行病学调查证据支持“过劳死”的发生与过度劳动有关联。导致死亡的不是“过劳”,而是“过劳”诱发身体隐藏的疾病导致死亡。根据世界卫生组织调查统计,在美国、英国、日本、澳大利亚等地都有过劳死流行率记载;有关资料表明,直接促成“过劳死”的5种疾病依次为:冠状动脉疾病、主动脉瘤、心瓣膜病、心肌病和脑出血。除此以外,消化系统疾病、肾衰竭、感染性疾病也会导致“过劳死”。

    ⑦据《中国青年报》报道,有统计显示,巨大的工作压力导致我国每年“过劳死”的人数达60万人,中国已超越日本成为“过劳死”第一大国。平均下来,中国每天约超过1600人因劳累引发疾病离开这个世界。

    ⑧如果能提前检查出身体隐藏的疾病风险,早发现,早预防,那么,就会减少许多不该发生的悲剧。

⑨作为一种独有、无创、灵敏度高的检测技术,全息医学微磁预警检测对早期及隐性的心脑血管疾病具有良好的预警作用,能检测出常规体检查不出的隐性心脑血管疾患,对预防过劳死具有极高的价值和意义。  

——选自《中国科学报》

1.本文主要说明了什么?最准确的一项是(    )

A. 本文主要说明了人的毛发里藏有不可告人的秘密,人们要注意观察。

B. 本文主要说明了人的毛发含有人体DNA信息和身体各方面的讯息。

C. 本文主要说明了从毛发里可依据检测出疾病病因,从而做到早预防、早医治。

D. 本文主要说明了人的毛发含有人体各方面的讯息,可以用来判断、解决难题。

2.下列对选文相关内容的叙述,不恰当的一项是(    )

A. 由于新型毒品的科技含量越来越高,给毒品检测工作带来的难度也越来越大,毛发可广泛用于毒品检测。

B. 作为一种独有、无创、灵敏度高的检测技术,全息医学微磁预警检测对早期及隐性的心脑血管疾病具有良好的预警作用。

C. 第⑦段中的划线句主要运用举例子的说明方法说明过劳死人数惊人,进一步说明通过毛发检测可以积极应对过劳死的意义。

D. 检验人员根据光绪皇帝的头发,发现并证实了光绪皇帝摄人体内的砒霜总量明显大于致死量。

3.请你根据本文所介绍的知识,向人们简要解释“过劳死”的真正原因,并告诉人们应如何防范。

 

钟繇学书

    魏钟繇,字元常。少随刘胜入抱犊山,学书三年,遂与魏太祖、邯郸淳、韦诞等议用笔。繇乃问蔡伯喈笔法于韦诞,诞惜不与。乃自捶胸呕血。太祖以五灵丹救之,得活。及诞死,繇令人盗掘其墓,遂得之。由是繇笔更妙。繇精思学书饮食手书桌上卧画被穿过表如厕终日忘归。每见万类,皆书象之。繇善三色书,最妙者八分

                         ——选自《搜神记》(有改编)

(注释)①钟繇:三国时期魏国大臣,书法家。书法与晋王羲之齐名,并称“钟王”。②刘胜:行书首创者。抱犊山:山名,在河南境内。③魏太祖:曹操。邯郸淳:魏文学家,对文字书法很有研究。韦诞:魏书法家。④蔡伯喈(jie):东汉人,工书画。⑤三色书:楷书、行书、草书。⑥八分:汉字书体名。

1.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的词语意思不相同的一项是(    )

A. 三色书/京中有口技者

B. 诞惜不/吾孰徐公美

C. 诞死,繇令人盗掘其墓/鲁肃过寻阳

D. 每见万类,皆书之/罔不因势

2.请用三条“/”给文中画线的句子断句。

繇精思学书饮食手书桌上卧画被穿过表如厕终日忘归。

3.依据选文,评价钟繇是一个怎样的人。

 

古文阅读

湖心亭看雪

    崇祯五年十二月,余住西湖。大雪三日,湖中人鸟声俱绝。是日更定矣,余孥一小舟,拥毳衣炉火,独往湖心亭看雪。雾凇沆砀,天与云与山与水,上下一白。湖上影子,惟长堤一痕、湖心亭一点、与余舟一芥,舟中人两三粒而已。

    到亭上,有两人铺毡对坐,一童子烧酒炉正沸。见余,大喜曰:“湖中焉得更有此人!”拉余同饮。余强饮三大白而别。问其姓氏,是金陵人,客此。及下船,舟子喃喃曰:“莫说相公痴,更有痴似相公者!

1.解释下列加点词语在句子中的意思。

(1)湖中人鸟声俱

(2)上下

(3)余饮三大白而别

2.把文中画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雾凇沆砀,天与云与山与水,上下一白。

(2)莫说相公痴,更有痴似相公者!

3.下列对文章的分析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大雪三日,湖中人鸟声俱绝”这句从听觉的角度突出了冬雪的寒冷威严,反衬出作者冒寒看雪的雅趣。

B. “见余,大喜曰:‘湖中焉得更有此人!’”此语虽出自二客,其实也表达了作者相同的心声。

C. 写湖心亭上两个金陵人对坐饮酒,“余”被邀勉力喝三杯的情景,为文章开出另一境界,给人以一种欣逢知己的惊喜,是“看雪”的延伸,作者因此喜极而悲。

D. 文中的“痴”似傻非傻,这里指凌晨欣赏西湖雪景的雅趣不能被一般人所理解。

 

Copyright @ 2014 满分5 满分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