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下面两个语段,完成小题。

(甲)陈康肃公尧咨善射,当世无双,公亦以此自矜。尝射于家圃,有卖油翁释担而立,睨之,久而不去。见其发矢十中八九,但微颔之。

康肃问曰:“汝亦知射乎?吾射不亦精乎?”翁曰:“无他,但手熟尔。”康肃忿然曰:“尔安敢轻吾射!”翁曰:“以我酌油知之。”乃取一葫芦置于地,以钱覆其口,徐以杓酌油沥之,自钱孔入,而钱不湿。因曰:“我亦无他,惟手熟尔。”康肃笑而遣之。

(《卖油翁》)

(乙)纪昌者,学射于飞卫。飞卫曰:“尔先学不瞬,而后可言射矣。”

纪昌归,偃卧①其妻之机下,以目承②牵挺③。二年后,虽锥末倒眦④,而不瞬也。以告飞卫。飞卫曰:“未也,必学视而后可。视小如大,视微如著,而后告我。”

昌以牦悬虱于牖⑤,南面而望之。旬日之间,浸⑥大也。三年之后,如车轮焉。以睹余物,皆丘山也。乃以燕角之弧、朔蓬之簳⑦射之,贯虱之心,而悬不绝。以告飞卫。飞卫曰:“汝得之矣。”   

(《纪昌学射》)

注:①偃卧:仰面躺下。②承:这里是由下向上注视的意思。③牵挺:织布机的梭子。④眦:眼眶。⑤牖:窗户。⑥浸:渐渐。⑦燕角之弧、朔蓬之簳:燕地牛角做的弓,北地蓬梗做的箭。

1.解释下列加点的字词。

射于家圃          ②公亦以此自矜           ③担而立            ④但微

2.用现代汉语写出下面句子在文中的意思。

1)尔安敢轻吾射!

2)徐以杓酌油沥之。

3.(甲)文中卖油翁认为陈尧咨“善射”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乙)文中体现纪昌射技高超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

4.(甲)(乙)两文共同说明了一个什么道理?

 

阅读下文,完成小题。

枯萎的蒲公英

①冬日的午后,阳光虽也明亮,但触一触还是有着沁骨的凉。冬以它的冷漠,裹挟尽百花的艳影,留一地斑驳的枯黄。我不由得竖起大衣的领子。蓦地,一棵蒲公英,出现在我的视野里。

②那是一株怎样的蒲公英!叶子的边缘已露出萎黄的老态,但还是透着铁一般的绿。叶们努力地贴向地面,那是一种力量爆发前,手脚触地的姿势。也是呢,霜一次又一次的从天而降,树叶渐渐飞去,草茎慢慢垂下头来。生命的“红灯”,已经在不远处,正一点点逼近自己,那就用尽全部的力,贴向地面,贴向地面……这就是蒲公英最聪明、最刚强也最负责任的举动。他们明白,要想延续久远,就不能把头昂得太高,这样才能把最沉实的爱,尽可能多地传递给儿女。

③我的心不由得了一下,这像极了我的母亲。

④去年的这个时节,冬阳阻不住东奔西跑的北风,正如我阻不住我八十岁老母的脚。她在楼下,为我寻挖着蒲公英。“经霜的婆婆丁(蒲公英的俗号)能消炎败火,你这嗓子,应该吃点。”

⑤她半弓着腰,在衰草连片的枯黄里,神情专注地寻找那一小簇一小簇的绿。她时不时地弓腰,用那曾经丰腴饱满而至今肉皮松弛的手,极其小心地翻检着枯黄的草,似乎蒲公英长着脚,一不小心,受了惊吓,就会跑掉了似的。母亲的脚步,已失去了早年的利落,有些蹒跚。那是一双怎样的脚啊!为了让孩子们正常地进入学校,她携夫带子,脚板直探向千里外陌生的异乡;为了一家老小能吃上饭,她不分白天和夜晚,不惧严寒和冰霜,用那细小的绣花针,绣出蟒袍上那呼之欲出的龙的模样,再用一双脚板,驱北风,走冰路,登火车,为一家换回不很丰裕的口粮。

风,不时掀起母亲的白发,就像掀动一团绒绒的、洁白的蒲公英的种子。它是想探寻那丝丝缕缕里,藏着多少生活的艰辛?那就去问问太阳和月亮,几十年晨昏的默默相伴,它们如何把一个面如花,发如墨的纤纤女子,伴成了眼已花、头覆雪的颤颤老妪!探询那长长短短里,浸着多少爱意的疲累?那就去问问星辰,千千万万次的斗转星移,如何刻录下一个个儿女渐渐长大的足迹,还有母亲的血泪和汗滴。

⑦渐次地,她的儿女乘着她那用善良、勤苦织成的爱的伞,找到自己生根发芽的一片片土地。她的脚,不怎么好用了——移动缓慢,脚步蹒跚,但她的心,还是不断地牵挂,就像那天,风在楼下,母亲在楼下。

⑧如今,母亲已去,留一棵蒲公英在这冬日里与我面对。我伏下身,看着那泛黄的叶片,眼就情不自禁地盈满了泪。我伸出手指,沿着叶脉轻抚,与你对话。你知道,你知道你碰到了我心最柔软的角落,它在吗?在我疼惜的泪光里,我看到你透着如铁的刚强与坚毅,打着爱的“旗语”,温暖着我层层叠叠的孤寂。

⑨一阵风吹过,蒲公英的叶子触碰着我的手指,散着阳光融融的暖意,如轻柔的爱抚,久久不去。

(选自《海燕》2015年9期,有删改)

1.文章第②段的描写突出了蒲公英________的特点。

2.文章两次提到“我”的心“疼”,结合全文说一说为什么“疼”。

3.请从修辞的角度赏析文中画线的两个句子。

(1)叶们努力地贴向地面,那是一种力量爆发前,手脚触地的姿势。

(2)风,不时掀起母亲的白发,就像掀动一团绒绒的、洁白的蒲公英的种子。

4.试分析文章最后两段在全文中的作用。

 

阅读下文,完成小题。

(1)外面飘起细碎的雪花,路上的行人都把自己裹得严严实实的,步履匆匆地走过。

(2)我和朋友从一家小吃店里出来,在经过公交车站牌的时候,我发现人行道上俯卧着一个双腿严重扭曲、衣服褴褛的乞丐。他的身下铺着一条破烂不堪的毛毯,一条肌肉萎缩的右腿绾着裤腿,径直暴露在寒气中,像是一件用来博取别人同情的道具。

(3)在我们走开的时候,朋友叹息一声说:“那个乞丐很可怜,我在这条路上已经遇到他多次。更可怜的是,他只不过是别人用来赚钱的工具。我们施舍给他的钱,可能他一分也得不到。”是啊,我想,他这样一个双腿严重残疾的人,凭个人的力气,是无论如何也走不到这里来的。

(4)我忽然想起夏天的时候,在长途汽车站附近遇到一件窝心事。那次,我从淄博返回,刚走出长途汽车站,一个身材矮小、皮肤黧黑的女子朝我走过来。她告诉我,她在打工时被老板骗了,没有拿到一分钱工资。她想买一张回老家的车票,还差4元钱。当时,我几乎没有犹豫,便从包里掏出一张5元的纸币。半个月之后,我却在长途汽车站的候车室门口又遇见她。

(5)此刻,我和朋友走出不远,从后面传来一阵阵急促的喊声:“两位师傅,请等一下。”

(6)我们诧异地停下步子,转身往后面看,一件更加令我们惊讶的事情发生了。那个刚才俯卧在地的乞丐,居然朝我们追赶过来。这时候,我才发现,那个乞丐的身体其实是附在一块木板上的,在木板的两侧各安装了两个轴承。这样,他用戴着手套的双手撑地,双手往后一把,他的身体就朝前“行走”一步。

(7)我们见他吃力的样子,便朝他迎过去。

(8)他嗫嚅地问道:“两位师傅,能否帮俺一个忙?”

(9)我疑惑地问道:“我们能帮你什么呢?”

(10)乞丐褪下满是污渍的手套,费了好大劲,才从破旧的棉衣里面掏出一张皱皱巴巴的纸条和一个塑料袋,里面盛着一些零币。

(11)他用手指了指旁边的那家邮政储蓄所银行,对我们说:“麻烦二位师傅帮俺往家汇点钱,好吗?”

    (12)我笑着问:“难道你不怕我们将钱骗走?”

(13)乞丐裂开嘴笑了,说:“俺守在这儿多半天了,认准你俩是好人,决不会骗俺的。”

(14)随后,他抬起手臂,把那个盛满散币的塑料袋递给我们说:“这是152块钱,你们帮俺汇150块,另外两块是手续费。”

(15)朋友在旁边问:“这么冷的天,你为什么不回家,还要在外面乞讨呢?”

(16)乞丐脸上的笑容凝固了,继续而伤感地说:“俺已经两年没有回家了。俺的父亲死的早,家里还有一个弟弟一个妹妹,也都是先天性的残废,比俺还要厉害。俺若待在家里,母亲就没有一点指望。后来,俺就让几位老乡把俺带出来,这样,俺可以为家里减少一点负担。”

(17)听到这儿,我的眼睛有些湿润了。我没再犹豫,跟朋友一起朝那家邮政储蓄银行走去。我在填写汇款单的时候,朋友拿出50元钱对我说:“咱给他凑个整数吧,也算是对他母亲的一点心意。”

(18)当我们把那些零币递给汇兑员时,她用诧异的眼神打量着我俩。我跟她解释之后,她才把眼光从我们身上移开,埋头核对桌上的那一堆零币。

(19)我们从邮政储蓄银行里出来,将汇款的凭据给那个乞丐。离开的时候,我提醒他说:“你以后再往家里汇钱的时候,应该找一个熟识的人,否则很容易吃亏。”

(20)乞丐感激地笑了,说:“俺相信天下还是好人多。他们也都像您一样,从来没有骗过俺。”

(21)在返回的路上,我的脑海中一直浮现着那个乞丐的身影。

                                                (作者:骄友田,有删改)

1.阅读第(5)~(20)段,完成下面表格。

段  落

(5)~(7)

(8)~(14)

(15)~(18)

(19)~ (20)

 

故事情节

 

乞丐叫住我们

 

A

听了乞丐的遭遇后帮他多汇了50元

 

将汇款凭据给

乞丐并提醒他

“我”的

感情变化

惊讶

B

C

关心

 

 

2.第(1)段在文中起什么作用?

3.结合语境,品味下面句子中加点词语的表达效果。

嗫嚅地问道:“两位师傅,能否帮俺一个忙?”

4.文中的乞丐是一个什么样的形象?请简要分析。(写出两个主要的方面即可)

5.这篇文章缺少题目,以下题目中你喜欢哪一个?请做出选择并说明理由。

A《帮乞丐汇款》        B《雪天的温暖》          C《别样的信任》

 

根据要求,回答下面问题。

(1)下面是对100名初中生阅读名著情况的调查结果,请按提示完成调查分析。

 

《西游记》

《水浒》

《鲁滨逊漂流记》

《钢铁是怎样炼成的》

读过原著的

24人

28人

56人

48人

看过影视的

98人

83人

21人

16人

 

 

 

 

 

 

1)从表中看,初中生阅读中国古典名著和外国文学名著的不同点有:

2)从上表看,初中生阅读中国古典名著存在的主要问题是:

(2)4月23日是“世界读书日”。为鼓励同学们发现读书的乐趣,你所在的班级计划当日下午两点在教室内开展关于读书的主题班会活动。作为班长,4月22日下午,你去邀请教语文的文老师参加这次班会。你会怎样对文老师说?

 

名著阅读。

自从有了这辆车,他的生活过得越来越起劲了。拉包月也好,拉散座也好,他天天用不着为“车份儿”着急,拉多少钱全是自己的。心里舒服,对人就更和气,买卖也就更顺心。拉了半年,他的希望更大了:照这样下去,干上二年,至多二年,他就又可以买辆车,一辆,两辆……他也可以开车厂子了!

(1)选段中的“他”指的是主人公: _______,该书还写了其他各色人物,如残忍霸道的车主_______,大胆泼辣而有点变态的_______,以及大学教授曹先生。

(2)结合原著,请简述“他”被孙侦探敲诈的经过。

 

在下面一段文字的横线处补写恰当的语句,使整段文字语意完整、连贯。

中国书法的中和之美表现在结构上,讲究疏密、向背、奇正等的辩证统一。字形小的,笔画要伸展开去,变小为大;字形大的, ______,疏的字,点划要肥,可化疏为密;密的字, _____,经过这样的处理就消除了由于字形本身所造成的大小悬殊,疏密不均的毛病,而取得整体的和谐统一之美。

 

古诗文默写

(1)_________________,衣冠简朴古风存。(陆游《游山西村》)

(2)_________________,独怆然而涕下!(陈子昂《登幽州台歌》)

(3)《木兰诗》中“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反映了木兰在战场上的赫赫战功。

(4)勇攀登,困难踩脚下,壮志凌云;登高望,万物收眼底,豪情满怀。杜甫在《望岳》中写下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诗句;王安石在《登飞来峰》中写下了 “____________,_________ 的诗句,二者有异曲同工之妙。

 

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使用恰当的一项是(    )

A. 面对女儿的不礼貌回答,父亲气冲斗牛,恨不得打她一顿。

B. 前几天刚刚清理过的树下杂草,春风一吹,又锋芒毕露了,使人顿生无限感叹。

C. 听了他的话,大家都忍俊不禁笑出声来。

D. 经过全市人民锲而不舍的努力,“全国文明城市”终于花落新乡。

 

下列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    )

A. 暄闹  愧怍  圆体字  妇儒皆知

B. 迸溅  猥琐  马嵬坡  沥尽心血

C. 矜持  恒古  响午饭  慷慨淋漓

D. 屏嶂  宛转  白桦林  鞠躬尽猝

 

下列词语中加点的字,注音全对的一项是(    )

A. 红(yān)    祷(qí)   问(jié)   锋芒毕(lòu)

B. 罚(chéng)  默(qì)   字(tiě)   为人知(xiǎn)

C. (zhuō)   补(jiào)  鸣(háo)  而不舍(qiè)

D. 头(gǎo)    气(fēn)  语(lán)   气冲牛(dòu)

 

阅读下面的文字,按要求作文。

为减轻学生负担,政府部门出台了一系列政策,力度不小。603班的吴昌霖同学认为,如果有一天真正将负担减下来,我们也会多出很多空余的时间,在这些时间里,我们可以做些什么呢?

请你给吴同学写一封信解答他的疑惑。你可以叙述自己的亲身经历,也可以结合自己的所见所闻发表见解……字数在600至800字之间。文中不得出现你所在学校的校名,以及教职工、同学和本人的真实姓名。信的结尾署名为“你的朋友”。

 

阅读下面的诗词,完成后面的题目。

浣溪沙

[宋]晏殊

一曲新词酒一杯,去年天气旧亭台,夕阳西下几时回?

无可奈何花落去,似曾相识燕归来。小园香径独徘徊。

浪淘沙

[宋]欧阳修

把酒祝东风,且共从容。垂杨紫陌洛城东。总是当时携手处,游遍芳丛。

聚散苦匆匆,此恨无穷。今年花胜去年红。可惜明年花更好,知与谁同?

两首词都用“酒”“花”作意象,但借这些意象所抒发的情感又有所不同,请结合两首诗词具体分析。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列小题。

庄辛论幸臣(节选)

臣闻鄙语曰:“见兔而顾犬,未为晚也;亡羊而补牢,未为迟也。”臣闻昔汤、武以百里昌,桀、纣以天下亡。今楚国虽小绝长续短犹以数千里岂特百里哉?

王独不见夫蜻蛉乎?六足四翼,飞翔乎天地之间,俛啄蚊虻而食之,仰承甘露而饮之,自以为无患,与人无争也。不知夫五尺童子,方将调饴胶丝,加己乎四仞之上,而下为蝼蚁食也。

夫蜻蛉其小者也,黄雀因是以。俯噣白粒,仰栖茂树,鼓翅奋翼。自以为无患,与人无争也。不知夫公子王孙,左挟弹,右摄丸,将加己乎十仞之上,以其类为招。昼游乎茂树,夕调乎酸咸,倏忽之间,坠于公子之手。

(《战国策》)

[注]①庄辛,楚臣。本文是楚襄王继位后,“淫逸侈靡,不顾国政”,于是庄辛进谏的答词。②岂特:岂但,何止。③蜻蛉:蜻蜓。④俛:同“俯”。⑤饴:糖浆,粘汁。⑥噣:同“啄”。⑦类:指黄雀之类。招:靶子。

1.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意思相同的一组是(    )

A. 臣闻语曰        肉食者,未能远谋(《曹刿论战》)

B. 自以为无患        出则无敌国外者(《生于忧患,死于安乐》)

C. 己乎十仞之上    既冠,益慕圣贤之道(《送东阳马生序》)

D. 翅奋翼          窈窕淑女,钟乐之(《关雎》)

2.对文中画线句子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

A. 今楚国虽小绝/长续短犹/以数千里/岂特百里哉?

B. 今楚国虽小/绝长续短犹以/数千里岂特/百里哉?

C. 今楚国虽小绝长/续短犹以/数千里岂特/百里哉?

D. 今楚国虽小/绝长续短/犹以数千里/岂特百里哉?

3.用现代汉语写出下列句子的意思。

(1)见兔而顾犬,未为晚也;亡羊而补牢,未为迟也。

(2)夫蜻蛉其小者也,黄雀因是以。

4.上文庄辛劝说楚襄王和《邹忌讽齐王纳谏》都是劝谏君王的成功范例,请结合文章内容,简要分析他们在劝谏方法上的相同之处。

 

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下列小题。

数据权力如何尊重用户权利

①“3·15”消费者权益日刚刚过去,人们还在谈论食品安全、假冒伪劣,但也有越来越多的目光聚焦到消费者的数据权利。比如,一则“大数据杀熟”的新闻就持续引发舆论关注。有网友自述:通过某旅行服务网站订特定酒店,朋友的账号显示只需300元,自己的账号则要380元。相同的房间,不同的价格,这可以说是算法的“功劳”。通过深挖消费者过往消费甚至浏览记录,让算法洞悉消费者偏好,不少互联网平台清晰地知道消费者的“底牌”,于是就有了上述的看人下菜碟。

②明明是明码标价却能暗度陈仓,消费者只能大叹防不胜防。随着新闻的发酵,身边也有朋友做了类似小实验,发现上述情况绝非个案:同在办公室的甲与乙同时打开某打车APP,呼叫起终点相同的快车(平价车)。但发现,平时常呼专车(高端车)的甲,显示价格就比平时只用快车的乙略高。因为信息不对称,这样的手法显得很隐蔽很“高明”,能通过赚取更多消费者剩余来获得超额收益,但对于普通用户而言,欢天喜地拥抱新经济,认准了平台反而深受其害,这真的成了“最懂你的人伤你最深”。

③有人说,这是针对不同消费能力群体的差别定价。从福利经济学的视角,差别定价并非一定是坏事。飞机头等舱价格总是数倍于经济舱,演唱会内场座位必然高价,企业版软件总比家庭版贵很多,它们并不是比普通座、大众版“好”那么多!这样的定价策略之所以被接受被实践,不只是“一个愿打一个愿挨”,更基于这样的大前提:它有助于扩大消费群体,保证产品供给,从而增进社会总体福利。然而,同一时刻对同一产品的差别定价,尤其是将消费者蒙在鼓里随意加价的情形,并不在其列。为了获得灰色超额利润,它损害了消费者权益,已经构成违背消费者知情权的价格欺诈,不为价格法所允许。

④从年初支付宝个性化年度账单引发的大数据信任危机,再到“大数据杀熟”的案例,大数据时代普通消费者的弱势处境暴露无遗。尽管互联网从诞生之际,就被冠以“透明”美誉,但今天看来,这份透明是非对称的。一方面,平台化意味着新的中心化,平台手握海量数据,对个人生活轨迹以及消费偏好精准画像,让个人无处藏匿;另一方面,就像“大数据杀熟”案例所展现的,平台可以有所隐瞒,只以“有限真实”示人。这样的权力结构,像不像站在一只望远镜两头对视的人:一方看到了对方无限放大清晰的像,另一方则只能看到一个极度缩小的黑点?

⑤当然,这绝不是说大数据带着原罪,技术本身是中性的,要避免“技术的贪欲”,既要求拥有技术者不丢失克制的美德,更应构建与大数据发展相适应的消费权利观念。毕竟,面向万物互联的未来,大数据的深度利用与广泛共享是无法扭转的趋势,无论是通过大数据营销快速撮合交易,还是依靠大数据分析完善社会治理,数据正在极大地改变我们的生活。但换个角度说,当大数据无孔不入,也要谨防数据规则远远落后于数字生活,尤其要避免一些“数据王国”滥用数据权力。只有保证普通用户数据权利与平台数据权力间的大致平衡,才能为大数据的长足发展,赢得更多彼此信任的空间。

(《人民日报》2018年03月23日,有删改)

1.联系上文,对下面的现象做出解释。

2.以下是网友针对文中第一段的新闻发表的评论,你是否赞同他的观点?请联系上文,给“钦差大臣002”写一条回复,表明你的观点并说明理由。

3.在大数据时代,你会给下面的张女士提出怎样的建议?请你根据文章相关内容具体阐述。

张女士发现自己在网络上搜索关键词后,平台会推送各种她想购买的商品与服务。她觉得这种推荐非常人性化,解决了不少比价的时间,也帮助解决了选择困难症。

4.在数据权利的背景下,我们应该持有怎样的态度?请结合文章具体分析。

 

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下列小题。

狗鼻子

[苏联]左琴科

商人叶列麦伊·巴勃金有件貉皮大衣给人偷走了。

商人叶列麦伊·巴勃金嚎了起来。他真心疼这件皮大衣呀。

他说:“诸位,我那件皮大衣可是好货啊。太可惜了。钱我舍得花,我非把这个贼抓到不可。我要啐他一脸唾沫。”

于是,叶列麦伊·巴勃金叫来警犬搜查。来了一个戴鸭舌帽、打裹腿的便衣,领着一只狗。狗还是个大个头,毛是褐色的;嘴脸尖尖的,一副尊容很不雅观。

便衣把那条狗推到门旁去闻脚印,自己“嘘”了一声就退到一边。警犬嗅了嗅,朝人群扫了一眼(自然四周有许多围观的人),突然跑到住在五号的一个叫费奥克拉的女人跟前,一个劲儿地闻她的裙子下摆。女人往人群里躲,狗一口咬住裙子。女人往一旁跑,它也跟着。一句话,它咬住女人的裙角就是不放。

女人扑通一声跪倒在便衣面前。

“完了。”她说,“我犯案啦。我不抵赖。”她说,“有五桶酒曲,这不假。还有酿酒用的全套家什。这也是真的,都藏在浴室里。把我送警察局好了。”

人们自然惊得叫出了声。

“那件皮大衣呢?”有人问。

她说:“皮大衣我可不知道,听都没听说过。别的都是实话。抓走我好了,随你们罚吧。”

这女人就给带走了。

便衣牵过那只大狗,又推它去闻脚印,说了声“嘘”又退到一旁。

狗转了转眼珠,鼻子嗅了嗅,忽地冲着房产管理员跑过去。

管理员吓得脸色煞白,摔了个仰面朝天。

他说:“诸位好人呀,你们的觉悟高,把我捆了吧。我收了大伙的水费,全让我给乱花了。”

住户们当然一拥而上,把管理员捆绑起来。这当儿警犬又转到七号房客的跟前,一口咬住他的裤腿。

这位公民一下子面如土色,瘫倒在人群前面。

他说:“我有罪,我有罪。是我涂改了劳动履历表,瞒了一年。照理,我身强力壮,该去服兵役,保卫国家。可我反倒躲在七号房里,用着电,享受各种公共福利。你们把我逮起来吧!”

人们发慌了,心想:“这是条什么狗,这么吓人呀?”

那个商人叶列麦伊·巴勃金,一个劲儿眨巴着眼睛。他朝四周看了看,掏出钱递给便衣。

“快把这条狗牵走吧,真见它的鬼。丢了貉皮大衣,我认倒霉了。丢就丢了吧……”

他正说着,狗已经过来了,站到商人面前不停地摇尾巴。

商人叶列麦伊·巴勃金慌了手脚,掉头就走,狗追着不放,跑到他跟前就闻他那双套鞋。

商人吓得脸色刷地就白了。

他说:“老天有眼,我实说了吧,我自己就是个混帐小偷。那件皮大衣,说实话也不是我的,是我哥哥的,我赖着没还。我真该死,我真后悔啊!”

这下子人群哄地四散而逃。狗也顾不得闻了,就近咬住了两三个人,咬住就不放。

这几位也一一坦白了:一个打牌把公款给输了。一个抄起烫斗砸了自己的太太。还有一个,说的那事简直叫人没法言传。

人一跑光,院子便空空如也,只剩下那条狗和便衣。

这时警犬忽然走到便衣跟前,大摇其尾巴。便衣脸色陡地变了,一下子跪倒在狗跟前。

他说:“老弟,要咬你就咬吧。你的狗食费,我领的是三十卢布,可自己私吞了二十卢布……”

1.小说情节跌宕起伏,构思巧妙。请根据文章内容,补充完整下面的表格。

人物

罪行

费奥克拉

偷了五桶酒曲和酿酒用的全部家什。

房产管理员

私自乱花住户上交的水费。

七号房客

______

叶列麦伊·巴勃金

______

……

……

便衣

私吞了狗食费二十卢布。

 

 

2.文中有很多描写围观群众的语句,意味颇深。请梳理心理变化的过程,并分析其变化的原因。

3.联系全文,小说第三段中设置商人叶列麦伊·巴勃金的语言描写有何作用?

4.这篇小说的结尾还有另一个版本,最后增加了一句话,如下面所示。与原文相比,你认为哪个结尾更好?请说明理由。

结尾:后来怎样,我就不得而知了。是非之地,不可久留,我便赶紧溜之乎也。

 

来自德国的中学生Tim到你们学校交流学习,对艺术感兴趣的他准备参加2022年第19届亚运会会徽征集活动。他想了解杭州的元素,以帮助他的创作。请你参考示例,从以下选项中选择一个你最熟悉的元素,或另外推荐一个典型的杭州元素,用微信的形式把推荐语发送给他,为他提供创作灵感。100字左右。

【示例】山核桃是临安的瑰宝,其果实粒圆壳薄、果仁饱满、香脆可口,也有着极高的营养价值,因而享誉海内外。因为它的外壳比较坚硬,我们可以用小铁锤敲核桃的壳,现在也有手剥山核桃、山核桃仁等,给吃货带来了多种选择。

A.西湖  B.阿里巴巴  C.东坡肉  D.钱塘江大桥  E.自主推荐

 

文学常识和名著阅读。

校“书评会”邀请读书会成员做评委,为所读的经典名篇打分、推荐、交流。请按要求完成下面的活动。

(1)读书榜前三位名单揭晓,请将下面的横线补充完整。

状元:《     

推荐理由:记述了师徒五人沿途历经各种艰险,一路斩妖除魔,最终到达西天取得真经的故事。开辟了神魔长篇章回小说的新门类。

榜眼:《      

推荐理由:鲁迅先生的回忆性散文集,记录了鲁迅从幼年到青年时期的生活道路和心路历程,充满了温馨的回忆和理性的批判。

探花:《史记》

推荐理由:西汉著名史学家      撰写的一部纪传体史书,被鲁迅誉为“史家之绝唱,无韵之《离骚》”。

(2)读书会成员在分享会中发现《海底两万里》中的尼摩船长和《简·爱》中的罗切斯特先生都出身贵族,受过良好教育,身上有不少相似之处。请结合原著具体内容,分析两人的共同特点。

 

古诗文默写。

(1)商女不知亡国恨,__________。(杜牧《泊秦淮》)

(2)__________,处江湖之远则忧其君。(范仲淹《岳阳楼记》)

(3)“每逢佳节倍思亲”,背井离乡的游子常常睹物思人、触景生情。我们可以用苏轼《水调歌头》中“____________________”表达对远方亲人的思念和美好祝福。

(4)面对即将到来的中考,我们要有李白在《行路难》中“____________________”的豪情壮志,以饱满的热情和顽强的斗志,为梦想奋力拼搏。

 

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

A. 杭州地铁移动支付过闸技术的推广,对乘客的支付习惯带来很大改变,由此迎来客流高峰。

B. 霍金的魅力不仅在于他是一个充满传奇色彩的物理天才,更因为他是令人折服的人生强者。

C. 在生活中尽量采用低能耗、低排放,促进人与自然和谐发展是可持续发展中重要的环保责任。

D. 诵读古典诗词,可以形成一颗美好的心灵,感受生生不息的力量,改变一个人的气质和格局。

 

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的使用正确的一项是(    )

A. 为防止灾后囤积居奇、哄抬物价等违法行为,省物价局实行价格监控,维护市场秩序。

B. 中国外交部对美方签署“与台湾交往法案”表示坚决反对,并已向美方提出严峻交涉。

C. 用无人机运送西湖龙井鲜茶叶,提高了采茶效率,对茶农来说实在是迫不及待的好事。

D. 走进蒙古包,热情好客的蒙古人便献上哈达,捧上美酒,游客们如坐针毡,开怀畅饮。

 

下列句子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    )

A. 苏州园林以其独特艺术成就闻名,或曲径通幽,或重峦叠障,不拘一格,变幻无穷。

B. 学习书法需要通过反复临摩名家作品,了解字体的结构、风格,逐步提高书写水平。

C. 许多加盟中超的外援都望眼欲穿地等待国家队的召唤,但遗憾大多都没有得到眷顾。

D. 星火队在比赛失利后将原因归晷于场地湿滑、对手超长发挥,实在是令人大失所望。

 

下面摘录的诗句中加点字的注音全都正确的一项是(    )

①很快就下雪了/瓦罐向南方倾斜/冷啊/炉火飞雪而起/吞噬了百年的荣光/愚/以及伤痛

②在一块远古的墓碑上/雪的名字已开始融化/时间/坐在那里一言不发/静静等待/聆听/下一个清明节将给亡灵带来慰的/雨声——洛夫《漂木》

A. xié  mèi  záo  jiè    B. xiá  mèi  záo  jí

C. xié  wèi  zuó  jí    D. xiá  wèi  zuó  jiè

 

阅读下面的文字,按要求作文。

“春有百花秋有月,夏有凉风冬有雪。”时光美好如画,色彩斑斓,让人倾心珍藏; 时光美好如花,芳芬四溢,让人驻足欣赏。

请你以“盛开在时光里的花朵”为题,写一篇文章。

要求:(1)除诗歌外,文体不限。(2)不少于600字。(3)文中不得出现真实的地名、校名和人名。(4)书写正确、规范、美观。

 

水墨梅花

⑴楼下的平房,像一捆又一捆扎得瓷实的旧报纸,房顶上,紫的扁豆花,黄的南瓜。南瓜黄得不一般,我想尽可以称“南瓜黄”吧。扁豆的紫自然也就是“扁豆紫”了。一个人有一个人样,一种紫有一种紫相。扁豆紫稀稀落落的时候,正是南瓜黄黄得得天独厚之际。我回忆着扁豆花,我想把它画出来。扁豆紫———这种紫色像位小个子,但一点也不委琐,相反还很自负,还很高贵,不由人想起言三爷言菊朋了。尤其此刻又听着他的磁带。

言菊朋的唱腔,像一只陶瓶,里面插着枝梅花。这枝梅花是墨梅。水墨的梅花,在一干二净的宣纸上渗出故国山河的泪痕。他是自负的,但这自负中透着股凄清。真是天凉好个秋呵。

⑶言菊朋早年是学老谭派的,不但唱腔上学,行为上也学。谭鑫培卸装后穿便服,人老了,系扣子的时候,手就哆哆嗦嗦。言菊朋系扣子,手也学着哆嗦。据说余叔岩曾给他取过一个绰号,叫“言五子”———即小胡子(髯口稀薄),小袖子(水袖窄短),小鞭子(马鞭细小),洗鼻子(谭鑫培喜欢闻鼻烟,鼻孔两边抹得黄黄的,上台前就要洗洗干净。言菊朋不闻鼻烟,但他在扮戏之前,也要像谭鑫培一样洗洗鼻子),还有一个就是,装孙子。言菊朋听余叔岩说他装孙子,起先很恼火,但随即哈哈大笑,对在一旁的奚啸伯说:

⑷“余叔岩真怕我。”

⑸奚啸伯不解,言菊朋解释道:

⑹ “余叔岩这样骂过谁?谁都不在他眼里。他这样骂我,是觉得不及我,就只能骂了。”

⑺言菊朋的自负从中也可略窥一斑了。言菊朋与余叔岩的恩恩怨怨,对我们而言,则是赏心乐事———酒足饭饱之后谈谈,很提神。老生常谈。老生中我最喜欢的是言菊朋、余叔岩、奚啸伯。早先还有周信芳,后来还有杨宝森。

⑻言菊朋早先是个票友,他的下海,与梅兰芳有瓜葛。上世纪二十年代初,梅兰芳去上海演出,正缺个老生,就把言菊朋邀上了。言菊朋那时在蒙藏院正要被提升为科长,他前程也不要了,跟着梅兰芳去了上海。一炮打响。有戏迷给言菊朋送对:

⑼上海即下海

⑽无君更有君

⑾据说过去票友上台,要在姓后加个“君”字。下海了,去掉姓后君,君之大名更能在戏剧舞台上占有一席之地。

⑿梅兰芳对言菊朋说:“你红了。”

⒀言菊朋很纳闷:“这就红了吗?”

⒁命呵!下海后的言菊朋嗓子坏了。运呵!嗓子坏了的言菊朋化短为长,自创新腔。只是在当时保守的北京城里,言菊朋就被视为洪水猛兽了。其实还不仅仅是保守。或者说文化枯竭了,就变得保守。

⒂从此,言菊朋走在一条深秋的凄清的路上。他的两边,白杨树萧萧。

⒃秋深了。邻居家的秋深了。

⒄白杨树上的叶子,已落得差不多了。我的这篇文章,也该结束了。因为我想实实足足地写一篇有关言菊朋的文章———他的唱腔,他的生平,像是追忆,在追忆一个朝代,美,年华的成长,流传,衰败,消失,最后是消失———我才开了个头。

1.文章开头写楼下平房顶上的扁豆紫,有什么用意?

2.从修辞的角度赏析第②段画线句。

言菊朋的唱腔,像一只陶瓶,里面插着枝梅花。这枝梅花是墨梅。水墨的梅花,在一干二净的宣纸上渗出故国山河的泪痕。

3.品味第③段画线句子,发挥想像,请将言菊朋的心理活动描写出来。

起先很恼火,但随即哈哈大笑。

4.结合文章内容分析言菊朋的人物形象。

5.阅读下面的链接文字并回答问题。

我的孩子们!憧憬于你们的生活的我,痴心要为你们永远挽留这黄金时代在这册子里。然这真不过像“蜘蛛网落花”,略微保留一点春的痕迹而已。且到你们懂得我这片心情的时候,你们早已不是这样的人,我的画在世间已无可印证了!这是何等可悲哀的事啊!

本文结尾和链接材料各蕴含了怎样复杂的情感?

 

阅读下面文章,完成后面小题。

说兴趣

梁衡

(1)兴趣是什么呢?就是人追求完美事物的一种本能。孩子对糖块有兴趣,姑娘对打扮有兴趣,老人对忆旧有兴趣。人们对休闲、娱乐、美食、华服、好房子、好车都有兴趣,因为这样活着就舒服。但只满足于此也不行,时间长了就要退步,要堕落。于是人们对学习、开拓、创造也有兴趣。这样人类才会活得更美好。 

(2)有兴趣,有各种各样的兴趣,是人的天性,人要学会开发自己的天性,要发现兴趣。这不用专门去教、去辅导,你只要不压抑、不干扰它就行。就像水,一打开闸门就自然往下流;像烟,你一点燃就自然往上走。信佛者到处拜佛,佛经上说,你不必拜,佛就是你自己,只要你想成佛,就能立地成佛。如果你能发现自己内心深处对某种事物的强烈兴趣,你就立地成佛,你想成为什么样子,就能成什么样子,这才是一个最厉害的秘密武器。 

(3)老师、家长总是怕孩子不学习,总嫌孩子不努力,“新松恨不高千尺”,其实,你不要急,也不必“恨”,更不要那么“狠”,搞得孩子们眉头常皱,心存压力。你只须细心地去发现他到底对什么有兴趣。就像,发现落叶下的一根春笋,只须浇一点水,一回头,它就蹿高好几米。园丁的作用不是用剪子把花草剪整齐,而是用锄头把杂草锄干净。生物学、人才学研究已经揭示,基因决定了每一个人身上都有某种特殊的才能。“天生我材必有用”,李白这句话是没有错的。 

(4)兴趣是寂夜里飘着的萤火虫,常在你不经意时灵光一闪,有人及时捕捉到了自己的兴趣,有人却在兴趣敲门时木然无应,花自飘零,水自流,错过了机遇。歌德的父亲安排歌德学法律,他却对文学、科学有兴趣;伽利略的父亲安排伽利略学医学,他却对物理、天文有兴趣。每一届诺贝尔奖公布后,记者总要向得主提这样一个问题:“你为什么要从事这项研究?”大部分人的回答是“不为什么,就是因为对它感兴趣。” 

(5)兴趣是人的天性,但要成就功德,还得将它转化为目标和毅力,不达目的决不罢休。达尔文小时候对生物有兴趣。一次他在野外看见一只未见过的甲虫,就用右手捉住;又见一只,即用左手捉住。这时又发现第三只,情急之下他将一只放入口中,腾出手来去捉第三只。不想嘴里那只甲虫放出一种辛辣刺激的液体,他“哇”地一声,三只全跑了。可以看出,这时他的兴趣还是一种孩童式的天性。但是,由此出发,他后来毅然参加了贝格尔舰的环球考察,一走5年。每到一地,就采挖生物标本,托运回国。5年后他定居伦敦郊外潜心研究这些资料,冷板凳一坐就是20年。1859年终于出版了《物种起源》,创立了进化论。是目标和毅力巩固和延伸了他的兴趣。 

(6)如果要想有更大的成就,兴趣还得转化为责任和牺牲。特别是从事社会科学,必得担大责,才能有大成。比如许多文学少年,当初只是因语言优美、情节曲折而对文学产生兴趣。但真正要成为大作家,如鲁迅,如托尔斯泰,则非有为时代,为民众立言的责任心不可。至于说到社会活动家更是要心忧天下,以身许国。兴趣只有在注入了目标和责任之后才算成熟,才能抗风雨,破逆境,到达胜利的彼岸。

(7)总之,兴趣是成就人生的一粒种子,种瓜得瓜,种豆得豆。有的人从一开始就没有弄清楚自己是瓜还是豆,或因环境所迫,瓜秧爬上豆架,满拧着长;有的人知道是瓜是豆,春风得意,却耐不过夏的煎熬,等不到秋天的丰收。只有那些像达尔文一样,一开始就认定要收获一颗大瓜的人,栉风沐雨几十年,才能享受到秋收的喜悦。

1.阅读全文,说说该怎样做才能让兴趣帮助我们成功。

2.文章第(3)段引用古诗有何作用?

3.谈谈你对文章第(7)段划线句子的理解。

4.作者认为“这不用专门去教、去辅导,你只要不压抑、不干扰它就行”,你对此有何认识?请结合生活体验,谈谈你的看法。

 

【甲】于是入朝见威王,曰:“臣诚知不如徐公美。臣之妻私臣,臣之妾畏臣,臣之客欲有求于臣,皆以美于徐公。今齐地方千里,百二十城,宫妇左右莫不私王,朝廷之臣莫不畏王,四境之内莫不有求于王:由此观之,王之蔽甚矣。”

王曰:“善。”乃下令:“群臣吏民能面刺寡人之过者,受上赏;上书谏寡人者,受中赏;能谤讥于市朝,闻寡人之耳者,受下赏。”令初下,群臣进谏,门庭若市;数月之后,时时而间进;期年之后,虽欲言,无可进者。

燕、赵、韩、魏闻之,皆朝于齐。此所谓战胜于朝廷。         

(《邹忌讽齐王纳谏》)

【乙】齐宣王为大室,大益百亩,堂上三百户①。以齐国之大,具之三年而未能成。群臣莫敢谏王。春居问于宣王曰:“荆王释先王之礼乐而乐为轻,敢问荆国为有主乎?”王曰:“为无主。”“贤臣以千数而莫敢谏,敢问荆国为有臣乎?”王曰:“为无臣。”居曰:“今王为大室,其大益百亩,堂上三百户。以齐国之大,具之三年而弗能成。群臣莫敢谏,敢问王为有臣乎?”王曰:“为无臣。”春居曰:“臣请辟矣!”趋而出。王曰:“春子!春子反!何谏寡人之晚也?寡人请今止之。”遽召掌书曰:“书之:寡人不肖而好为大室春子止寡人。”            

(《吕氏春秋》)

【注】①户:单扇的门。

1.用斜线(/)标出下面句子的朗读停顿。(共两处 )

寡人不肖而好为大室春子止寡人

2.写出下列句子中加点字的意思。

(1)荆王先王之礼乐        (2)之三年而未能成

(3)臣请矣                 (4)召掌书

3.请用现代汉语写出文中画线句的意思。

(1) 贤臣以千数而莫敢谏。 

(2) 何谏寡人之晚也?

4.邹忌和春居为什么向君王进谏?请根据文段用自己的话分别概括。

5.邹忌和春居分别是用什么方法劝谏君王的?劝谏的效果如何?

 

幽居初夏  

陆游

湖山胜处放翁家,槐柳阴中野径斜。

水满有时观下鹭,草深无处不鸣蛙。

箨龙已过头番笋,木笔犹开第一花。

叹息老来交旧尽,睡来谁共午瓯茶。

【注】:箨龙竹笋的异名木笔:木名,又名辛夷花,是初夏常见之物。

1.诗歌的颔联运用了什么表现手法,表现了诗人家居环境的什么特点?结合诗句分析

2.仔细读诗并思考,体会诗歌的尾联诗人为什么“叹息”?

 

用课文原句填空

(1)_______________君子好逑。(《诗经》)

(2)俱怀逸兴壮思飞,___________________。(李白《宣州谢朓楼饯别校书叔云》)

(3)沉舟侧畔千帆过,__________________。(刘禹锡《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

(4)_____________________五十弦翻塞外声。(辛弃疾《破阵子》)

(5)李商隐《夜雨寄北》中表达诗人美好愿望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诸葛亮在《出师表》中表明自己临危受命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语言运用

423世界读书日来临之际,学校组织了书籍点亮人生,书香洋溢校园主题活动,你参与活动的宣传工作,请根据要求,完成下面的任务。

(1)下图是该活动的宣传标志,请结合构图要素说明其寓意,不超过60个字。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下面招领启事在格式、内容方面有两处错误,请提出修改意见。

招领启事  

  昨天下午,有位同学拾到红色钱包一个。内有人民币若干元,公交卡一张。请失主到学校德育处认领。     

此致

敬礼

 学校德育处 

 2017年12月25日

内容上: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格式上: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名著阅读。 

孙二娘道:“叔叔既要逃难,只除非把头发剪了,做个行者,须遮得额上金印,又且得这本度牒做护身符。年甲貌相又和叔叔相等,却不是前缘前世。阿叔便应了他的名字,前路去谁敢来盘问。这件事好么?”

(1)孙二娘口中的“叔叔”是梁山上的哪位好汉?____________________ 语段中的“叔叔”为何要逃难?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西游记》中孙悟空的混名也叫行者,请结合两本书的具体情节说说两位行者在性格上的相似点。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Copyright @ 2014 满分5 满分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