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甲】晋太元中,武陵人捕鱼为业。缘溪行,忘路之远近。忽逢桃花林,夹岸数百步,中无杂树,芳草鲜美,落英缤纷。渔人甚异之,复前行,欲穷其林。

林尽水源,便得一山,山有小口,仿佛若有光。便舍船,从口入。初极狭,才通人。复行数十步,豁然开朗。土地平旷,屋舍俨然,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阡陌交通,鸡犬相闻。其中往来种作,男女衣着,悉如外人。黄发垂髫,并怡然自乐。

【乙】陶潜,字元亮,少怀高尚,博学善属文,颖脱不羁,任真自得,为乡邻之所贵。

尝著《五柳先生传》曰:“环堵萧然,不蔽风日,短褐穿结,箪瓢屡空,晏如也。”其自序如此,时人谓之实录。其亲朋好事,或载酒肴而往,潜亦无所辞焉。每一醉,则大适融然。时或无酒,亦雅咏不辍。性不解音,而畜素琴一张,弦徽不具,每朋酒之会,则抚而和之,曰:“但识琴中趣,何劳弦上声!”

(选自《晋书》)

【注释】①适:满足。②融然:和悦快乐的样子。③畜:同“蓄”。④弦徽:琴弦与琴徽,琴徽即琴弦音位的标志。

1.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词。

(1)落英缤纷_______          (2)有良田、美池、桑竹之______

(3)颖脱不_______          (4)时或无酒,亦雅咏不 ______

2.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的句子。

(1)黄发垂髫,并怡然自乐。

(2)但识琴中趣,何劳弦上声!

3.请从【乙】文中摘录出与“土地平旷,屋舍俨然,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所表现的理想生活形成强烈反差的句子。

4.从【乙】文看,陶渊明的琴没有琴弦,他本人也不会抚琴,但与朋友相聚,他却“抚而和之”。他真的是在抚琴吗?结合全文看,这体现了他怎样的性格?

 

课内阅读

晋太元中,武陵人捕鱼为业。缘溪行,忘路之远近。忽逢桃花林,夹岸数百步,中无杂树,芳草鲜美,落英缤纷。渔人甚异之,复前行,欲穷其林。

林尽水源,便得一山,山有小口,仿佛若有光。便舍船,从口入。初极狭,才通人。复行数十步,豁然开朗。土地平旷,屋舍俨然,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阡陌交通,鸡犬相闻。其中往来种作,男女衣着,悉如外人。黄发垂髫,并怡然自乐。

见渔人,乃大惊,问所从来。具答之。便要还家,设酒杀鸡作食。村中闻有此人,咸来问讯。自云先世避秦时乱,率妻子邑人来此绝境,不复出焉,遂与外人间隔。问今是何世,乃不知有汉,无论魏晋。此人一一为具言所闻,皆叹惋。余人各复延至其家,皆出酒食。停数日,辞去。此中人语云:“不足为外人道也。”

既出,得其船,便扶向路,处处志之。及郡下,诣太守,说如此。太守即遣人随其往,寻向所志,遂迷,不复得路。

南阳刘子骥,高尚士也,闻之,欣然规往。未果,寻病终。后遂无问津者。

1.下面句子中加点词解释有误的一项是(  )

A. 渔人甚之(对……感到惊异)    B. 无论魏晋(不要说,更不必说)

C. 处处之(记住)    D. 病终(随即,不久)

2.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的句子。

(1)见渔人,乃大惊,问所从来。

(2)率妻子邑人来此绝境,不复出焉。

3.“芳草鲜美,落英缤纷”表明渔人发现桃花林的时间是(  )

A. 暮春花落时    B. 深秋季节,百花凋谢之时

C. 冬末初春时节,春水暴涨之时    D. 初夏水涨之时

4.下面对选文内容分析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误入桃花源的渔人惊异地看到,这里土地肥美,生活和乐,没有压迫,没有纷争,老幼幸福愉快,人人融洽友好,这完全是中国农耕文明时代“大同社会”的形象体现。

B. 在听了渔人对外界的介绍后,桃源人叹惋不已,从上下文可以推知,他们感叹的是“山中方一日,世上已千年”的韶光易逝和逃脱了外界的纷争与祸乱。

C. 作者既描绘了桃花源里一幅鲜活的人间生活的图景,又极力表现了它的似有似无,寻觅而不可得,反映了作者的理想与现实之间的矛盾。

D. 这篇文章故事曲折回环,悬念迭起,记叙层次清楚,环环相扣,结构严谨,语言简洁平易,朴实自然。

5.作者描绘了一个怎样的“世外桃源”?请结合选文作答。

6.请你根据上述语段为“桃花源”旅游开发公司写一段广告词。

 

桃花源里景色奇异,人情淳厚,渔人无意中发现,一定感慨万千,当他离开后,想了些什么呢?试以渔人的口吻写一段心理描写。

 

作者生活在东晋末年,当时社会政治黑暗,战乱频繁,民不聊生。联系当时的社会背景,说说课文表达了作者怎样的社会理想。对这种社会理想,你有什么看法?

 

渔人离开桃花源,“便扶向路”,又“处处志之”,而后来“寻向所志”,却“不复得路”。作者这样写的目的是什么?

 

下列对文章有关内容的解说不准确的一项是(  )

A. 文章第一段写渔人捕鱼时偶然发现桃花林的经过。这是故事的开端。

B. 文章第二段写渔人在桃花源中的见闻,虚构一幅没有剥削、没有压迫、人人安居乐业、彼此和睦相处的幸福生活的图景。

C. 最后两段写渔人离开桃花源后,数人闻讯前往而不可得其路径的种种情景。意在说明“桃花源”虽是一个理想的去处,但纯属子虚乌有,人们应该安于现状。

D. 全文以渔人进出桃花源为线索,塑造了一个优美的世外桃源,表现了作者对理想社会的向往,对黑暗社会现实的不满。

 

下列句子朗读节奏划分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复/行数十/步,豁然/开朗    B. 余人/各复/延至其家,皆出/酒食

C. 缘溪/行,忘/路之远近    D. 见/渔人,乃/大惊,问/所从来

E. 此人/一一/为具言所闻,皆/叹惋

 

“然”常常作为构词的辅助成分,意思相当于现代汉语的“地”“……的样子”等,有时也可不译。分别解释下列句中加点词的含义。

(1)豁然开朗    

(2)屋舍俨然

(3)黄发垂髫,并怡然自乐

 

在文言文中,省略句子成分的现象很普遍,请在下列句子中补上省略的成分。

(1)山有小口,______仿佛若有光。______便舍船,从口入。

(2)______初极狭,才通人。______复行数十步,豁然开朗。

(3)______见渔人,乃大惊,问所从来。

(4)______具答之。______便要还家,设酒杀鸡作食。

 

解释下列句中的一词多义现象。

(1)向所志        

 病终 

(2)便船            

俨然

(3)迷,不复得路    

与外人间隔

(4)处处之         

寻向所

 

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词。

(1)溪行,忘路之远近   

(2)初极狭,通人  

(3)后遂无问津者 

(4)土地平旷,屋舍俨然

(5)郡下,诣太守 

(6)便还家

 

下列句中加点词的意思和现代汉语相同的一项是(  )

A. 缘溪行,忘路之远近    B. 遂与外人间隔

C. 乃不知有汉,无论魏晋    D. 不足为外人道也

 

下列选项中加点字意思不相同的一组是(  )

A. 如外人  怡然自乐    B. 溪行   便向路

C. 便还家  余人各复至其家    D. 鸡犬相  有此人

 

给加点的字注音。     

隔(  )     便船(  )      便还家(  )  男女衣(  )

(  )     落英纷(  )    黄发垂(  )  然开朗(  )

 

阅读下面的文字,按要求作文。

以“今年春天我很             ”为题,写一篇作文。请从“快乐、幸福、伤心、彷徨”四个词语中任选一个,把题目补充完整。

【提示与要求】

(1)可以大胆选择你最能驾驭的文体进行写作。

(2)文中不要出现真实的地名、校名、人名等,否则会被扣分。

(3)抄袭是一种不良行为,相信你不会照搬别人的文章,否则会影响你的成绩。

(4)考虑到内容的充实,文章不要少于600字。

 

【甲】潭中鱼可百许头,皆若空游无所依,日光下澈,影布石上。佁然不动,俶尔远逝,往来翕忽,似与游者相乐。

潭西南而望,斗折蛇行,明灭可见。其岸势犬牙差互,不可知其源。

坐潭上,四面竹树环合,寂寥无人,凄神寒骨,悄怆幽邃。以其境过清,不可久居,乃记之而去。

(节选自柳宗元《小石潭记》)

【乙】道州①城西百余步,有小溪,南流数十步,合营溪②。两岸悉皆怪石,敧③嵌④盘屈,不可名状。清流触石,洄悬激注。佳木异竹,垂阴相荫。此溪若在山野之上,则宜逸民退士⑤之所游处;在人间,则可为都邑之胜境,静者之林亭。而置州⑥以来,无人赏爱。徘徊溪上,为之怅然。

(节选自元结《右溪记》)

【注释】①道州:今湖南省道县。唐时偏僻荒凉,元结曾在此为官。②合营溪:汇入营溪。③敧:倾斜。④嵌:张开。⑤逸民退士:避世隐居的人。⑥置州:设置州郡。

1.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词。

(1)潭中鱼百许头  可: _________________

(2)以其境过      清:__________________

(3)流数十步      南:_________________

(4)不可状        名:_________________

2.将下列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其岸势犬牙差互,不可知其源。

(2)佳木异竹,垂阴相荫。

3.【甲】【乙】两文各从什么角度写出了水怎样的特点?

甲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乙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甲】【乙】两文在写法上有什么共同点?试举一例说明。

 

 

我的姥姥

杨 群

老人们的故事的确比我们的精彩,一次我同学这么说。当时我们正在聊天,我聊到我姥姥。我说,最近挺想念她的。就在我打算五一节假日回家看看她时,她却突然去世了。我熬了一夜的无座火车赶回去,见到一个我好像未曾见过的姥姥。

【A】因为多种原因,1958年到1960年,成了很多上了年纪的人心中永远抹不去的伤痛。即使现在,老人们提起“六0年”这三个字,还会不住地摇头。19岁,正是一个女孩子最美好的时光,我时常想象,姥姥提着她的破粪箕子,一路拾荒乞讨,走在荒芜的田野,路边躺着饿死的人……姥姥的骨子里肯定特别倔强,不然她怎么能挺过去。

华佗镇,当时还是个破旧的镇子,大队的领导没收了姥姥的生存工具,也就是她的粪箕子。然而命运在看似渺茫的时候,总会绽放出惊喜。是的,老实巴交的姥爷,正是需要找媳妇的时候。他们的爱情开始于一间废旧的土房子。

姥姥是幸运的,妈妈说,姥爷对姥姥很疼爱。家里来客人,姥姥可以享受上座的权利。这在当时,是破坏规矩的举动。【B】作为一个女人,她是幸福的。

姥姥喜欢捡大街上被丢掉的瓶子,我们当地话叫“捡破烂”。最开始,我尽力阻止她。姥姥悄悄跟我说,别让你妈知道。我妈尤其反感她这个习惯,两个人甚至还为此发生过争吵。很多事情上,姥姥很听我妈的话,但是这个习惯,始终没有改。

后来,我知道了姥姥从前的故事,了解到姥姥骨子里的倔强,更何况她就是靠这种方式,度过了生命中最冷的寒冬。姥姥没有经济来源,子女给她的钱她一般会用她那老式的印花手绢细心地包起来,藏到她认为安全的地方。手有余粮,办事不慌。对姥姥来说,也许这些钱值得很多生命。

所以后来,我和姥姥一起的时候,不会再阻止她捡瓶子了,甚至会帮她拿瓶子,并且继续替她保守她的秘密。渐渐地,妈妈也默认了她的这个习惯。人老了,活动活动对身体其实有好处。

我爸说,有些中国人是缺少信仰的。姥姥却有过很多。爸爸夸张地说,你姥姥啥都信过。妈妈说她小时候姥姥特别信“跳大神”,有病就找人跳。“跳大神”的人疯言疯语,做着奇怪的动作,让病人喝下他烧过的污秽,邻里街坊全都过来看。

从我记事起,我便知道,姥姥是信基督教的。我小时候住的小镇叫口孜镇,我陪姥姥去过那里的教堂。牧师在教堂高台上不知所云,姥姥和其他人对着圣经默念。姥姥不识字,却能对着圣经念念有词。

【C】我听说姥姥年轻的时候,很爱唱歌,也爱展示她的唱功。在那个红色年代,姥姥会唱很多红色歌曲,整个镇上大概没几个人能比吧。我也听过姥姥唱基督歌,声音高亢饱满,富有感情。

我出生的时候,姥姥竟然孤身一人走到了医院。要知道,她一直缺乏方向感,那天却靠感觉摸了过去。姥姥说,是我给了她方向,大概我也是上帝派来的。

【D】我觉得姥姥就是亿万中国人的缩影。生命是她最大的信仰。我喜欢麦田,尤其是成熟的麦田,风吹麦浪,阳光下,麦子泛着淡淡金黄。我经常回忆起小时候,姥姥带我路过一片麦田,她用细长的手指轻轻捻下一束麦穗,放在手心揉搓,然后张开粗糙的双手,慢慢靠近那长着层层皱纹的脸,曾经清澈如水的眼睛眯着,麦子散开的壳像蒲公英一样被吹散,留下嫩嫩的麦粒。我接过她递给我的麦粒,含在嘴里,咬开,生涩但甜丝丝的。这是收获的味道,是初夏的味道,也是我对姥姥最早的印象。

我想象着,姥姥年轻的时候,也用同样的动作迎接收获,只是那时,她充满了对生活的向往。

妈妈说,姥姥临走前几天,说她不想走。姥姥肯定渴望活下去,但是偏偏在这美好的季节,将要收获的时候,她没能挺过去。留下她的故事,和一季金黄的麦穗。

(选自《阜阳城市周报》)

1.作者在文中叙述了与姥姥有关的哪几件事?请分别简要概括。

2.下面的句子是从文章中摘出的原句,请选择它在文中的正确位置(  )

我曾经听说过姥姥的传奇爱情故事。

A. 【A】处    B. 【B】处    C. 【C】处    D. 【D】处

3.文中画线的句子有何作用?请简要概括。

4.请从恰当的角度,赏析文中画波浪线的句子。

5.读完文章后,你觉得姥姥具有怎样的性格特征?请结合文章内容,简要概括。

 

 

春风十里,何时花开

何孟洁

①来到户外,十里春风扑面而来,又见草长莺飞,全国各地也陆续进入暖春赏花季。那么,花何时会开?这背后有什么科学秘密吗?

②答案是肯定的,很多气象部门往往会根据当地的气候条件推测花期,发布花期预报,比如北京市气象部门自2015年起对公众发布樱花花期预报。2017年,北京市气象服务中心根据气象资料预测,玉渊潭公园的杭州早樱(最早开花品种)的开放时间比往年平均开放时间提前近半个月,预计杭州早樱将在3月20日前后进入观赏期,市民们有望看到公园里三分之一以上的樱花绽放。

③花开花谢和气候有着很大的关系,在影响植物物候期的各个气象要素中,气温起着关键性和决定性的作用。为了准确预报樱花开放期,气象专家对去冬今春的气候条件进行了分析,2016年12月至2017年2月,北京城区气温持续偏高2℃左右,特别是2月24日以来气温持续偏高4℃~5℃,降水较历史同期偏少近四成。

④光、温、水是植物生长最主要的三个气象条件,在影响花期的环境条件中,气象因素占了很大一部分。对于植物开花来说,最主要的影响因素是气温。如春季开花的植物,一般都要满足一定的积温条件。其中,冬末初春平均气温的高低具有决定性作用,气温高则花期早,反之则花期晚,尤其是开花前30天至40天的积温高低最为关键。

⑤根据中国科学院物候观测网络的26个观测站点的物候资料,中科院地理科学与资源研究所的科研人员深入分析了近40年来我国木本植物物候变化及其对气候变化的响应关系。

⑥研究结果表明:随着气温上升,我国木本植物春季物候期提前。我国木本植物的春季物候在20世纪80年代前后有较明显的变化,而且其变化的趋势与我国春季温度变化的趋势是一致的。在地理分布上,除华南外的东部大部分地区,包括东北、华北及长江下游地区等地,早春与晚春物候均有提前趋势。

⑦花期预报是以温度作为指标建立物候模型来进行预报。一般春季开花的植物,是以积温作为开花的温度条件进行预报,当累积温度达到一定条件时,植物便会开花。但是不同植物或是同一植物的不同品种,计算积温时所需的界限温度和积温阈值均不同。

⑧导致花期变化的气象原因综合起来非常复杂,开花前几天的温度变化会对花期造成很大的影响。因此,对花期的提前预测比较困难,必须实时监测每天的天气状况。据了解,目前的预报水平能够提前10天至15天较为准确地预测花期。

⑨而物候观测资料稀缺是制约花期预报的另一个难题。界限温度和积温指标一般都是通过长期物候观测的数据进行回归分析才能得到,由于缺少物候观测资料,对物候模型的建立及模型准确度的实现有一定困难。为了解决这个难题,气象和园林部门正在携手做好花期预报。如上海市园林科学研究所已与上海气候中心合作,开展上海城区主要园林植物花期预测及物候期气候响应研究,希望建立花期预测的数学模型,提高市民赏花的“气象指数”。

(选自《光明日报》)

1.下列根据文章内容划分层次正确的一项是(  )

A. ①||②③④⑤⑥⑦||⑧⑨    B. ①||②③④⑤||⑥⑦⑧⑨

C. ①②||③④⑤⑥||⑦⑧⑨    D. ①②||③④⑤⑥⑦⑧||⑨

2.文章第①段画横线的句子有什么作用?

3.文章画波浪线的句子运用了哪些说明方法?有什么作用?

4.说说文章第⑧段中加点词语的表达效果。

据了解,目前的预报水平能够提前10天至15天较为准确地预测花期。

5.通读全文,简要分析花期难以准确预测的原因。

 

最近,学校开展了“朗读者”语文综合实践活动,请根据要求完成下列任务。

(1)【我主持】下面是“朗读者”活动第一期的开场白,请在横线处补写一个句子,使之与前后句构成排比。

同学们,大家好!今天是“朗读者”活动第一次和同学们见面,所以,我们第一期的主题词特意选择了——遇见。从某种意义上来说,世间一切,都是遇见,就像冷遇见暖,就有了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遇见是一切的开始,希望同学们与朗读的遇见,能够感受到更多的美好。

(2)【我推荐】请从下面的作品中任选一篇(首),依照示例,写一份推荐词给“朗读者”。(要求:引用作品中的原话,点明本期的主题词“遇见”,语言简明连贯)

示例:推荐篇目《出师表》

推荐词:“受任于败军之际,奉命于危难之间”,让我们遇见了名垂千古的忠臣。

①《关雎》 ②《使至塞上》 ③《桃花源记》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我宣传】学校广播台为本次活动拟写了一份广播稿,但存在一些问题,请修改。

遇见“朗读”

校园不仅有课本作业,还有诗歌与吟唱。近日,“朗读者”语文综合实践活动在我校隆重举行。

【A】在舒缓的钢琴伴奏中,四组朗读者依次登台朗读曾经深深影响过、甚至打动过自己的文字,分别是《诗经》中的《关雎》,东晋大诗人陶渊明的《桃花源记》,毛泽东的《纪念白求恩》,朱自清的《背影》。在深情的朗读中将不同的人生体验和情感涓涓细流般一一道出,赢得全场雷鸣般的掌声。

“朗读者”活动对传承经典、浸润人生具有深远的影响。【B】通过“朗读者”活动,使全体师生视野更开阔、知识更丰富、学养更深厚。

①画线句【A】有语病,请提出修改意见: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画线句【B】有语病,应改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运用课外阅读积累的知识,完成小题。

(1)阅读下面的文段,完成题目。

人最宝贵的是生命。生命每个人只有一次。人的一生应当这样度过:当回忆往事的时候,他不会因为虚度年华而悔恨,也不会因为碌碌无为而羞愧;在临死的时候,他能够说:“我的整个生命和全部精力,都已经献给了世界上最壮丽的事业——为人类的解放而斗争。”

上面这段文字出自________________(人名)的小说《________________》。小说的主人公是:______________

(2)《名人传》是法国作家罗曼·罗兰的作品,叙述了贝多芬、米开朗琪罗和______________苦难、坎坷的人生。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小题。

是要为我们洗尘?几乎迫不急待放下行囊就下到神仙谷。好豁亮的逍遥。每块石头都是唯一的,巨大的横躺竖卧,砌成一条jié 骜的河床,不见小鱼的自由,却见有竹影插在溪面,书写着经年的伏笔。沿着谷底溪边的小路,寻找牛郎织女必经的小桥,冥想着思念之路的迢迢,织女原来闺在天堂寨的绣楼。有双双对对的情侣踏着黄昏牵手,很晚了,还在磨蹭着涟漪般的缠绵。

(1)给加点字注音,根据拼音写出相应的汉字。

jié ____骜  ____  涟____

(2)文段中有错别字的一个词是“________”,这个词的正确写法是“________”。

(3)“洗尘”在文段中的意思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请将文段中的画线句子改写成反问句。(要求:符合语境,不改变句子原意)

 

默写古诗文中的名句名篇。

(1)请在下列横线上填写出古诗文名句。

①关关雎鸠,______________。(《诗经·关雎》)

______________,道阻且长。(《诗经·蒹葭》)

③微君之故,______________?(《诗经·式微》)

______________,如三月兮!(《诗经·子衿》)

⑤欲济无舟楫,________________。(孟浩然《望洞庭湖赠张丞相》)

⑥《小石潭记》中用比喻的修辞手法写出溪流曲折蜿蜒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

(2)默写王勃《送杜少府之任蜀州》的前四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根据题目,按要求写作。

有人说:“走着走着,我们就长大了。是的,成长是一个不断前行的过程。走在路上,我们欣赏春夏秋冬;走在路上,我们辨别美丑;走在路上,我们品味酸甜苦辣;走在路上,我们抒发喜怒哀乐……请以“走在路上”为题,写一篇文章。

提示语要求:

①文体自选(除诗歌外、戏剧外)

②不得照搬所提供的作文材料。

③字数不少于600字。

④文中不得出现真实的姓名、地名、校名。

 

阅读下面语段,完成下列小题

【甲】予观夫巴陵胜状,在洞庭一湖。衔远山,吞长江,浩浩汤汤,横无际涯;朝晖夕阴,气象万千。此则岳阳楼之大观也。前人之述备矣。然则北通巫峡,南极潇湘,迁客骚人,多会于此,览物之情,得无异乎?

若夫霪雨霏霏,连月不开,阴风怒号,浊浪排空;日星隐曜,山岳潜形;商旅不行,樯倾楫摧;薄暮冥冥,虎啸猿啼。登斯楼也,则有去国怀乡,忧谗畏讥,满目萧然,感极而悲者矣。至若春和景明,波澜不惊,上下天光,一碧万顷;沙鸥翔集,锦鳞游泳;岸芷汀兰,郁郁青青。而或长烟一空,皓月千里,浮光跃金,静影沉璧,渔歌互答,此乐何极!登斯楼也,则有心旷神怡,宠辱偕忘,把酒临风,其喜洋洋者矣。

嗟夫!予尝求古仁人之心,或异二者之为,何哉?不以物喜,不以己悲;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处江湖之远则忧其君。是进亦忧,退亦忧。然则何时而乐耶?其必曰“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乎?噫!微斯人,吾谁与归?

    【乙】范仲淹二岁而孤,母贫无依,再适长山朱氏。既长,知其世家,感泣,辞母去,之南都,入学舍。昼夜苦学,五年未尝解衣就寝。或夜昏怠,辄以水沃面,往往饘粥不充,日昃始食。遂大通六经之旨,慨然有志于天下。常自诵曰:“士当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也。”

【注释】①再适:第二次出嫁,即改嫁。②世家:世代为官的人家。

③饘:zhān,稠的。④日昃:太阳偏西。昃,zè。

1.解释加点的字或短语:

(1)岳阳楼之大观_______________     (2)前人之述___________

(3)以水沃面__________             (4)既长,知其世家__________

2.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两个句子。

(1)是进亦忧,退亦忧。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士当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也。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甲】文末节中“二者之为”指的是什么?作者对此持什么态度?

4.结合【甲】、【乙】两段文字的具体内容,说说范仲淹是个怎样的人。

 

阅读下面短文,完成以下小题。

心是一棵会开花的树

故乡的家是一个四合小院,院里有棵粗壮挺拔的洋槐树。阳春四月,巨大的树冠华荫如盖,素淡的花苞次第开放,满院流溢着醉人的清香。

槐花盛开的时节,团团簇簇洁白的花朵,像迎风舞动的风铃,摇出阵阵欢快的笑声。最开心的,要数采摘槐花。弟弟爬上高高的树杈,用带钩的竹竿把槐枝扭断,我拾起落到地上的枝条,沿着细茎轻轻一捋,一嘟噜花朵落进筐里。

在那贫寒的年代,槐花无疑是一道美食。或蒸或炒,皆唇齿留香。然而,苍翠遒劲的老槐树,在一个电闪雷鸣的夜晚,如巨人般轰然倒下。翌日清晨,发现槐树被拦腰截断,细碎的花瓣飘落一地,生命的华美与脆弱瞬间交替,让人久久地怅然无语。

此后不久,我们便搬家了。十余年时光缓缓淌过,日子过得平淡而适意。三年前的一天,宁静的生活被突如其来的电话打破。妈妈放下电话,脸色煞白,双手颤抖,对爸爸说:“儿子在工地上出事了!”

那是怎样惊心的一幕,现场发生爆管事故,弟弟身上多处烫伤,从八米平台跌落下来。他在重症病房里,度过了生命中最难捱的两个月。出院后,他不愿照镜子,也不愿出门见人,每天把自己锁在房间里,独自舔舐着心底的伤痛。

妈妈说:“这样会闷出病来,出去走一走吧。”我想了又想,决定陪弟弟回故乡。踏上魂牵梦萦的热土,我的心里充满期待与忐忑,不知这一趟旧地重游,将给弟弟带来怎样的影响。

走进童年的小院,一阵阵清香扑面而来,浓烈而又执着。抬头望去,记忆里被风雨摧毁的洋槐树,竟奇迹般出现在眼前,变得更加枝繁叶茂。弟弟径直向前,缓缓走到槐树下,把身体贴近树干,紧紧地拥抱那棵树。

那一刻,安静极了。忽一阵清风拂过,雪白柔软的槐花,落在他的衣襟上。他捏起几朵放进嘴里,细细地嚼,两行清泪落了下来。自从弟弟受伤以来,这是我第一次,也是我唯一的一次,看到他流泪。

泪痕很快被风吻干。他侧过身来,说:“姐姐,给我照张相吧。”我掏出数码相机,紧张得按了三次快门,才拍下这美好的瞬间。弟弟倚着老槐树,感叹地说:“槐花虽小,却有阳光的味道。”他笑了,目光变得坚强,从灵魂深处射出来。

半个月后,我们回到家。照片洗了出来,弟弟把它摆在床头,背面写着一行蓝色小楷:树是大自然的智者与强者,人应该像树一样活着。至此,我那颗悬着的心,终于放了下来。很快,弟弟又回到工作岗位,开始了全新的生活。

心是一棵会开花的树,那枝叶是信念,那树干是平和,那深入地底的根须,就是默默地承受。人这一生,有这么一棵树,不管经历多少风雨,依然能凭借一缕心香,从容抵达幸福的彼岸。 (选自《阅读与鉴赏》,有改动)

1.通读全文,说说作者以“心是一棵会开花的树”为题有什么妙处?

2.根据提示,将方框中的内容补充完整和加点的词语。

线索一:挺拔的槐树花香醉人→______________ → 重生的槐树更加繁茂

线索二:少时的弟弟快乐健康→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联系语境,品析下列句子和加点的词语。

①团团簇簇洁白的花朵,像迎风舞动的风铃,摇出阵阵欢快的笑声。

②踏上魂牵梦萦的热土,我的心里充满期待与忐忑。

4.第⑧段“两行清泪落了下来”一句中加点字“泪”蕴含了丰富的情感,既有______________之情,又有_________________- 之情。

5.根据全文内容,谈谈你对第⑩段中“树是大自然的智者与强者,人应该像树一样活着”一句的理解。

6.本文与《紫藤萝瀑布》在主旨上有异曲同工之妙,请结合生活实际说说你的感悟。

 

阅读《绿》和《囚绿记》节选,完成下列小题。

(甲)这平铺着,厚积着的绿,着实可爱。她松松的皱缬着,像少妇拖着的裙幅;她轻轻的摆弄着,像跳动的初恋的处女的心;她滑滑的明亮着,像涂了“明油”一般,有鸡蛋清那样软,那样嫩;她又不杂些儿尘滓,宛然一块温润的碧玉,只清清的一色——但你却看不透她!我曾见过北京什刹海拂地的绿杨,脱不了鹅黄的底子,似乎太淡了。我又曾见过杭州虎跑寺旁高峻而深密的“绿壁”,丛叠着无穷的碧草与绿叶的,那又似乎太浓了。其余呢,西湖的波太明了,秦淮河的也太暗了。可爱的,我将什么来比拟你呢?我怎么比拟得出呢?大约潭是很深的,故能蕴蓄着这样奇异的绿;仿佛蔚蓝的天融了一块在里面似的,这才这般的鲜润呀。--那醉人的绿呀!我若能裁你以为带,我将赠给那轻盈的舞女;她必能临风飘举了。我若能挹你以为眼,我将赠给那善歌的盲妹;她必明眸善睐了。我舍不得你;我怎舍得你呢?我用手拍着你,抚摩着你,如同一个十二三岁的小姑娘。我又掬你入口,便是吻着她了。我送你一个名字,我从此叫你“女儿绿”,好么?

(乙)①绿色是多宝贵的啊!它是生命,它是希望,它是慰安,它是快乐。我怀念着绿色,把我的心等焦了。我欢喜看水白,我欢喜看草绿。我疲累于灰暗的都市的天空,和黄漠的平原,我怀念着绿色,如同涸辙的鱼盼等着雨水!我急不暇择的心情即使一枝之绿也视同至宝。当我在这小房中安顿下来,我移徙小台子到圆窗下,让我面朝墙壁和小窗。门虽是常开着,可没人来打扰我,因为在这古城中我是孤独而陌生的。但我并不感到孤独,我忘记了困倦的旅程和以往的许多不快的记忆。我望着这小圆洞,绿叶和我对语。我了解自然无声的语言,正如它了解我的语言一样。

②我快活地坐在我的窗前。度过了一个月,两个月,我留恋于这片绿色。我开始了解渡越沙漠者望见绿洲的欢喜,我开始了解航海的冒险家望见海面漂来花草的茎叶的欢喜。人是在自然中生长的,绿是自然的颜色。

  ③我天天望着窗口常春藤的生长。看它怎样伸开柔软的卷须,攀住一根缘引它的绳索,或一茎枯枝;看它怎样舒开折叠着的嫩叶,渐渐变青,渐渐变老。我细细观赏它纤细的脉络、嫩芽,我以揠苗助长的心情,巴不得它长得快,长得茂绿。下雨的时候,我爱它淅沥的声音,婆娑的摆舞。

1.下面对两段文字中有关“绿”的含义的理解,错误的一项是     (       )

A. 甲文通过对梅雨潭水“绿”的描绘,表现了作者对生命的热爱,对大自然的向往之情。

B. 乙文借对常春藤之“绿”的赞美,表达了对生命、希望、快乐的追求。

C. 甲乙两文都直接倾吐自己对绿的喜爱之情,都想从“绿”中汲取精神力量。

D. 甲文与乙文不同的是,甲文通过写“绿”表现一种刚健美,而乙文表现的是忧郁美。

2.作者是如何通过想像突出梅雨潭之绿的“奇异”之处的?(可直接用原文)

3.乙文中哪些地方可以读出作者对绿的喜爱?请简要概括。

4.甲文中的比喻妥帖、新颖,请选择文中1句,分别赏析。

5.茅盾以“简单的故事,精致的情节”来评价小说《百合花》,曾卓以“宁静而深远的意境”来评价诗歌《一个深夜的记忆》。请你也当一回小小评论家,选择甲文或乙文,也以“              ”的句式写一句评语,并简要说明理由。

评语: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理由: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请仔细观察下面这幅漫画,说说漫画的含义。

 

 

 

漫画的含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下列语段有好几处毛病,请用规定的符号直接在原文上修改。

(不超过5 处)

换用号:       增补号:          删除号:        调位号:

“书是人类进步的阶梯,”高尔基这样说。确实如此,知识会改变命运,书籍能传播知识。然而有害的书会使人萎靡不震,甚至坠入犯罪的深渊。到了初中,我才开始认识到读书。我开始阅读《读者》《智慧背囊》等读本。从此,使我进入了精彩的文学世界,领略了文学的魅力。读书的快乐,熔在我点点的读书经历中,让我受益菲浅。

 

选出对《格列佛游记》表述不准确的一项。 (    )

A. 英国小说家斯威夫特的代表作《格列佛游记》是英国文学史上最优秀的讽刺小说之一,小说抨击了当时议会、司法等方面的黑暗,揭露了英国统治者的殖民政策,歌颂了劳动人民的反抗精神,具有鲜明的民主主义思想特色。

B. 小说描绘了主人公英国外科医生格列佛周游“小人国”、“大人国”、“ 飞岛国”、“慧骃国”的奇遇。主人公格列佛勤劳、勇敢、机智、善良。作品想象丰富,构思奇特,勾画出一个五彩缤纷的神奇世界。幻想与现实的有机统一是这部作品的最大特点。

C. 格列佛与利立普特人的大小比例为二比一,那里的居民身高仅6英寸,格列佛置身其中,就像一座“巨人山”。格列佛在大人国,那里的居民身高有如铁塔。格列佛一到这里,由“巨人山”一下子变成了侏儒,置身大人国,自己仿佛变成了一个利立普特(小人国)人,比例倒了过来,成了一比二。

D. 格列佛来到慧骃国,这里的马是高雅贤良的,而人却是一种野蛮粗俗的动物,“YAHOO”就是慧骃国里对人的称呼。闻名世界的网站“YAHOO”(雅虎)即来自《格列佛游记》一书。

 

默写

(1)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别是一般滋味在心头。

(2)无可奈何花落去,_______________________,小园香径独徘徊。

(3)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烈士暮年,壮心不已。

(4)《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中运用工整的对仗侧面表现天气之冷的诗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Copyright @ 2014 满分5 满分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