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你以“      ,让我轻轻告诉你”为题写一篇作文。

要求:①字数不少于600字;

②文中不要出现真实的人名、地名、校名,若有需要请以字母代替

③字迹清晰工整,卷面整洁。

 

综合性学习(8分)

阅读下面一段文字完成15-17题(8分)

成语堪称中华文化的“活化石”,是中华民族宝贵的文化遗产。

2014年4月18日,一台以传统文化为核心资源的原创节目——《中国成语大会》在中央电视台开播。为此,我市某中学九(2)班决定开展以“传承文化,走进成语”为主题的综合性学习活动,请你参与并完成下列任务。         
1.【你说我答】根据提示答出成语(2分)

(1)你说:它的关键词是“赵括”“兵书”“生搬硬套”,后用来比喻空谈理论,不能解决实际问题。    

我答:它是                                     

(2)你说:人们用它来形容地势险要,易守难攻,它的后半部分是“万夫莫开”。    

我答:它的前半部分是                                    
2.【概括材料】请用一句话概括下面这则材料的主要内容。(2分)

成语是祖先留给我们的文化遗产,是汉语词汇系统的精华。我们应该善待这份遗产。从较高层次的要求说,要积极研究它,挖掘它的深刻内涵,探讨如何在新的时代将它发扬光大。

从较低层次的要求说,要正确地理解它,使用它,然而,我们许多人连这起码的要求也做不到。生活中误用成语的现象十分普遍。

答:                                                                                                                                            
3.【唇枪舌剑】同学们对以下生活中“成语套用”“成语换装”做法的利弊展开了辩论,请你任选一方参与辩论。(4分)

A、不雾(鸣)则已,一雾(鸣)惊人!——网友评论雾霾现象

B、祝你钱(前)途无量!——祝词

C、我形(行)我塑(素)——美容院广告词

D、芳草青青,请高抬贵脚(手)——文明劝导标语    

正方观点:“成语套用”“成语换装”利大于弊。    

反方观点:“成语套用”“成语换装”弊大于利。

答:                                                                               

 

 

                                                                                                                                                   

 

名著阅读

阅读下面一段文字,完成题。(8分)

我多祝福你能常在我的身旁!我真是可怜已极。得知道我的最高贵的一部分,我的听觉,大大地衰退了。当我们同在一起时,我已觉得许多病象,我瞒着,但从此越来越恶化……还会痊愈吗?我当然如此希望,可是非常渺茫;这一类的病是无药可治的。我得过着凄凉的生活,避免我心爱的一切人物,尤其是在这个如此可怜、如此自私的世界上!……我不得不在伤心的隐忍中找栖身!固然我曾发愿要超临这些祸害,但又如何可能?

本段文字选自法国作家            写的《名人传》。上文中“我”的名字是:                     。《名人传》中的另外两个名人分别是:                         

                      

 

阅读下文,完成题(25分)

老屋  周克武

   (1)这一辈子,不管自己身居何处,在我的潜意识里,只有走进乡下的那栋老屋才叫回家。

   (2)我家的老屋,只是傍山而建的一栋普通农舍,土墙青瓦,杉木门窗。靠西头的几间,至今还盖着稻草,山风吹过,弥散着一股亲切的草屑味,淡淡的。可是岁月的磨蚀无情,如今老屋的鱼鳞瓦沟里长满青苔,黄泥墙壁粉尘脱落,两扇略显笨重的大门也是油漆斑驳,绽开一条条深深浅浅的裂缝,好似老人额头遍布的鱼尾纹。

   (3)老屋真的"老"了。落日衔山时分,我站在村口远远望去,它像在酣睡,许是太累,睡得那样安详、静谧。

   (4)我默默走近老屋。夕阳下,风如佛手,柔柔地摩挲路边的草木,没有声响;鸟儿慵倦地栖落在树上,伸出尖尖小嘴巴梳理自己的羽毛,没有鸣唱。也许它们此刻一如我的心情--轻轻抚摸深褐色的大门,却不敢推开,怕惊扰了老屋,惊碎了它的梦。

   (5)梦里有我的童年。也是在这样的傍晚,太阳渐渐沉落,屋檐下飘落起母亲长一声短一声催我回家的呼唤。我,还有鸡们、鸭们、牛羊们,朝同一个方向——炊烟轻笼的老屋,踏碎了一路残阳。我难以自控地抬眼望望,屋顶的炊烟仿佛还在,柴火饭的香味仿佛还在,飘飘拂拂,又落到了我的鼻尖上。此刻,我真想再像孩提时那样,一路飞跑进屋,猴急火急拈起一块香喷喷的白米锅巴塞进嘴里,再听一声母亲骂我"馋嘴猫"……

   (6)老屋是心的归宿。当我终于抬脚跨进门槛的一刹那,一种久违的感觉涌动全身:真的到家了。

   (7)老屋是父亲耗尽心血的杰作。我小时候,常听父亲说起,他和一家人是在赤日炎炎的酷暑下挥锄破土,头顶满天繁星赶运木料、砖块、沙石,直至北风呼啸的严冬圆垛上梁。【A】像春燕衔泥般,几经周折,终于盖起了这个属于自己的窝。【B】那时候,每当亲友上门,父亲总会喜形于色地拍拍门窗,或者指指屋上的椽皮、横梁,夸他这房子坚固耐用。一个秋日,村里来了位摄影师,平日不爱照相的父亲,突然换上他仅有的一件中山装,拉着一家人在老屋前照了张相。还一再叮嘱我记住,金窝银窝不如自己的狗窝。

   (8)几十年岁月蹉跎,转眼间物是人非。奶奶和父亲去了另外一个世界,母亲也随我住进了城里。夜深了,我一个人默默地坐在堂屋里,孤灯只影,满屋的冷清。

   (9)窗外的上弦月,瘦瘦的。也许是我与它相隔太久,彼此之间已经陌生,它刚刚露出半张脸,一转身,又躲进了薄薄的云层。我突然想起,儿时老屋的月亮似乎不是这样。那时,我走到哪里它就跟到哪里。夏夜,奶奶把在外纳凉的我抱上床,月亮也悄悄地从窗口跟进来轻抚着我的脸。我至今记得奶奶一直坐在床沿,边给我打扇边哼童谣:月光光,夜光光,伴随我家乖乖郎……我迷迷糊糊入睡了,奶奶的歌声还在继续,像温婉的明月,落在我的枕上,我的梦里。今晚,我可用记忆的碎片还原全部细节,却再无法听到奶奶的歌声。只有墙角那张静卧的雕花床仿佛与我达成心灵上的某种默契,无可辩驳地见证这里曾经氤氲的天伦之乐。

   (10)而这一夜,我久久无法入睡。

   (11)第二天一早起来,太阳刚刚露头,温煦的阳光投射在老屋的房顶,染成一片熟悉的金黄。我在老屋的里里外外转来转去,每走一步,仿佛都可弯腰拾起儿时的一段记忆。门槛上,父亲抚膝而坐,眉飞色舞讲三国;杂屋里,母亲筛糠剁菜喂猪仔;后山竹林中,与儿时伙伴追追闹闹捉迷藏;屋前小道上,高举火把,紧跟大人去看电影……在我眼里,老屋是一本贮满情与爱的大书,翻开任何一页,都会找到生命之源的温暖。

   (12)吃过早饭,我站在老屋门口与亲友们闲聊。邻家小侄劝我拆除老屋,盖幢时尚气派的"小二层"。

   (13)我摇摇头:不拆!他哪里知道,没了老屋,我的灵魂只能浪迹天涯。

                            (选自2008年第3期《散文海外版》,有删改。)
1.本文记叙了作者回访老屋的经过。请摘录文中语句,把作者的行踪补充完整。(6分)

站在村口远远望去→(                     )→(                       )→默默地坐在堂屋里→(                       )→站在老屋门口。
2.细读第(2)段,说说对老屋的描写蕴含作者怎样的感情。(4分)

 

                                                                                   
3.文中描写细腻感人。参考示例,对第(7)段描写父亲的【A】【B】两个画线句中加以品析。(6分)

【示例】句子:夏夜,奶奶把在外纳凉的我抱上床,月亮也悄悄地从窗口跟进来轻抚着我的脸。

品析:"轻抚"一词运用拟人手法,借月亮生动地写出了奶奶对"我"的疼爱及给予"我"的心灵抚慰。

【A】                                                                               

 

【B】                                                                               

                                                                                 
4.第(9)段中画波浪线的句子耐人寻味。怎样理解"奶奶的歌声"落在"我的梦里"?(4分)

 

                                                                                
5.你对结尾处作者不拆老屋的决定如何评价?结合全文并联系现实生活谈谈。(5分)

 

 

 

 

阅读下文,完成题(8分)

转基因食品其实很环保

去年抗虫害转基因水稻和植酸酶转基因玉米获得安全证书以来。媒体和网站上有关转基因作物的争论就为没有平息过。一般人关心的是转基因食品是否安全,媒体也爱传播“美国把中国人当成小白鼠”“世博会禁止转基因食品”“转基因玉米让老鼠死绝”之类的谣言吓唬人。但这属于低层次的争论。怀疑者主要是缺乏生物学知识的外行和另有用意的组织,并没有太高的技术含量。转基因食品在被批准上市前都已经过了严格的安全性检测,其安全性获得了联合国粮农组织、世界卫生组织、国际科学理事会等国际权威机构的肯定,在学术界并无疑议。美国人普遍食用转基因食品已有十几年的历史。迄今未发现一例不良反应。

②转基因技术对环境的影响则是属于层次高一些的问题,在学术界内也会引起争议,但是对此的担心也是有意无意地被夸大了。经常被提及的是担心种植了转基因作物后,其花粉与周围的其他植物、特别是该作物的野生种进行杂交,造成“基因污染”。例如担心转基因水稻的基因会“污染”了野生水稻,所以在有野生水稻的地区就不计划种转基因水稻。这其实并非转基因作物特有的问题。种植传统的作物同样有可能造成“基因污染”。例如杂交水稻的基因也可能会“污染”了野生水稻,但是人们并没有因此就不在有野生水稻的地区种杂交水稻。和传统作物相比,转基因水稻不过是在原有的几万个基因中增添了一个额外的基因而已,并没有造成实质性的差别,为什么对这么一个基因就那么担心呢?

③一方面,转基因作物对环境的可能影响被人为夸大,另一方面,转基因作物对环境保护的实际益处又经常被忽略。当前种植得最多的转基因作物主要是两类:抗虫害转基因作物和抗除草剂转基因作物。农民选择种植这两类转基因作物的原因是因为它们降低了生产成本,潜在的好处是有助于环境保护。抗虫害转基因作物由于天生就能抵抗主要害虫的侵袭,种植它们大幅度地减少了农药的使用,减轻了农药对环境的污染和对生态的破坏,又减少了用于生产、运输、喷洒农药所耗费的原料、能源和排出的废料。抗除草剂转基因作物能够抵抗草甘膦,这样农民就可使用这种广谱、低毒的除草剂来除杂草,而不必像种植传统作物那样使用更有针对性、但是毒性也更大的除草剂。有人也许会问,如果什么除草剂都不用,那不是更环保吗?但是不用除草剂,就要靠耕作除草,那样不仅费时费力,还耗费燃料,引起水土流失,反而破坏环境。

④已研发成功、还未开始商业化种植的转基因作物品种中,有的对环境保护也大有好处。例如中国自己研发的植酸酶转基因玉米。这种玉米主要是要作为牲畜的饲料使用。玉米中含有大量的磷,但是这些磷存在于植酸中,大部分没法被牲畜吸收、利用。因此牲畜以玉米为饲料,容易患缺磷症,为此往往要在饲料中添加无机磷(通常用磷酸氢钙),不仅增加了成本,而且玉米中的植酸多数不被消化,随粪便排出,冲入河流、海洋,对环境造成磷污染,其后果是使水体富营养化。植酸酶转基因玉米含有大量的植酸酶,能把植酸分解掉,这样牲畜就可以吸收、利用玉米中的磷,既降低了饲料成本,又减少了磷污染。又如,美国将在2012年开始大规模种植抗旱转基因玉米,减少灌溉,对保护水资源也很有好处。

⑤转基因作物对环境保护的益处是实实在在的,而它们对环境可能造成的负面影响从未发生过,即使发生了也不可怕。某些“环保组织”却把转基因作物当成恶魔,竭力阻挠其研发和推广,这不是很讽刺吗?所以对这样的“环保组织”,完全可以称之为伪环保。
1.媒体和网站上有关转基因作物争论的焦点是什么?(2分)

答:                                                                                   
2.转基因作物的环保价值主要体现在哪些方面?(6分)

 

 

 

 

阅读下文,完成3---6题(15分)

世有伯乐,然后有千里马。千里马常有,而伯乐不常有。故虽有名马,祇辱于奴隶人之手,骈死于槽枥之间,不以千里称也。 

马之千里者,一食或尽粟一石。食马者,不知其能千里而食也。是马也,虽有千里之能,食不饱,力不足,才美不外见,且欲与常马等不可得,安求其能千里也?

策之不以其道,食之不能尽其材,鸣之而不能通其意,执策而临之,曰:“天下无马。”呜呼!其真无马耶?其真不知马也!
1.解释加点字(4分)

(1)辱于奴隶人之手                      (2)马者                   

(3)欲与常马等不可得                    (4)执而临之                
2.翻译文中划线的句子。(6分)

(1)安求其能千里也?

                                                                                   

(2)策之不以其道,食之不能尽其材

                                                                                   
3.本文采用“托物寓意”的写法。文中的“千里马”和“伯乐”各有喻指,请写出它们的比喻义。(2分)

  千里马比喻:                     伯乐比喻:                                                  
4.本文寄托了作者怎样的感情?(3分)

                                                                                  

 

阅读下面片段,按要求回答问题。

雷!你那轰隆隆的,是你车轮子滚动的声音?你把我载着拖到洞庭湖的边上去,拖到长江的边上去,拖到东海的边上去呀!我要看那滚滚的波涛,我要听那tāng tāng tàtà的咆哮,我要漂流到那没有阴谋、没有wū huì、没有自私自利的没有人的小岛上去呀!我要和着你,和着你的声音,和着那茫茫的大海,一同跳进那没有边际的没有限制的自由里去!

   (1)请根据上面拼音写出汉字(4分)

      tāng tāng tà tà                

      wū          huì                

(2)排比的修辞手法是本文段语句的一大特点。在下面的横线上续写一句话,使之与前面的句子构成排比。(2分)

生命如盛开的花朵,五彩缤纷,千姿百态;

生命如优美的乐曲,音律和谐,婉转悠扬;

生命如                                                                    

 

名句默写(10分)

海内存知己,                           

念天地之悠悠,                           

                            ,坐看云起时。

抽刀断水水更流,                           

刘禹锡的《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中有句诗现在常用来说明新事物必将代替旧事物,

这句诗是:                                                     

《过零丁洋》中表明作者准备舍生取义的千古名句是:                         

                           

杜牧的《赤壁》中运用奇特想象,蕴含“机遇决定成败”这一哲理的句子是:

                                                      

张养浩的《山坡羊·潼关怀古》中,从视觉和听觉表现山河险要的句子是:

                                                       

苏东坡的《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中,表达作者美好祝愿的千古名句是:

                                                       

 

下列两题,任选一题作文。

(1)阳光、土地、空气的温度是人类生命之泉的本源,情感、文字、声音的温度是人类灵魂家园的归依……请以“温度”为话题写一篇文章。

(2)题目:在你身边,我        (加上适当的词语或短语,补足题目)

要求:①以上两题,任选一题,根据提示,扣题作文;

          ②文体自选(诗歌除外),字数不少于600字;

          ③正文中如需出现本市人名、地名、校名,请用××代替。

 

研究性学习(8分)

2013年4月,两岸直航五周年之际,莆田某中学迎来了台湾学生交流团。校方举办了“同根同源话清明,一脉相承思传统”系列活动,请你参与并完成以下任务。

【图话清明】
1.右图为小清珍藏的清明节特制纪念邮戳。请仔细观察并按照一定顺序向大家介绍画面内容。(4分)

满分5 manfen5.com

 

 

 

 

 

【文话清明】
2.台湾和莆田有许多相似的清明民俗文化,如祭祖、踏青、做清明粿等。但是现在,年轻人更愿意过洋节,“祭祖踏青”输给了“玫瑰巧克力”。在“两岸清明文化论坛”活动中,学生们就此现象谈了各自的看法。参考以下材料,请就“如何推广清明节传统文化”提出你的建议。(至少说两点)(4分)

材料一:清明节的习俗丰富有趣。因为清明前一天为“寒食节”,为了防止寒食伤身,就有了踏青、荡秋千、放风筝、插柳等户外活动。因此,这个节日既有祭祖的伤感,也有踏青的放松。

材料二:2013年4月3日,两岸青年清明祭祖联谊会如期举行,两岸百名青年共聚一堂,寻民族根,话中国梦。

材料三:“清明时节雨纷纷”……两岸学子齐诵经典。可见,关于传统节日的优美诗词早已溶入海内外华人的血液中,成为炎黄子孙世代相传的精神纽带。

建议:                                                                                     

 

 

 

名著阅读(10分)
1.《钢铁是怎样炼成的》的主人公是              ,他是在                的影响下逐步走上革命道路。在革命的熔炉中,他从一个工人子弟锻炼成为无产阶级战士。在他身上凝聚着那个时代最美好的精神品质:                       的精神,                      的意志,                              的高贵品质。(5分)
2.祥子的人生可以用“三起三落”来概括,请用简洁的语言介绍其中的“一起一落”。(字数在100字以内)(5分)

 

 

 

 

 

 

阅读下文,完成题。(22分)

家是一棵流泪的树

李兴海

①在中国、塔吉克斯坦、阿富汗、巴基斯坦和印度等国的边境上,有一条名叫喀喇昆仑的山脉。在它的中段、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境内,有一个名叫神仙湾的边防哨所。我最好的朋友,就是在这个地方保家卫国。

②我没去过他那里,我只能偶尔从电话中了解关于他在那里的一切。

③他已经多年没回家。他的父母在农村,没读过书,也不识字,只知道他在新疆的雪山上,其他的,便一概不知了。

④我从各类书本上寻找关于这个地域的信息。A内心忽然一片潮湿。

⑤这个被称为“高原上之高原”的神仙湾,海拔高5380米。一年里,冬季长达6个多月,年平均气温低于0摄氏度,昼夜最大温差可达30摄氏度。最恶劣的是,此地空气中的氧含量不到平地的45%,紫外线强度也比平原高出50%。

⑥他曾给他的父母邮过两件新疆特产的羊毛大衣,并在口袋里夹寄了一封仓促写成的信件。信的内容很短,笔迹潦草,是我站在门口给他父母亲口念的。

⑦“B爸,妈,我在新疆很好,这里到处都是葡萄干和羊肉串,当然,羊毛大衣也很便宜。我给你们买了两件,很暖和,希望你们二老保重身体,等我回来孝敬……”

⑧这显然是一封未完成的信件。“孝敬”二字后面,应该还有很多很多话要说,很多很多的泪要流,但一切都已经来不及。也许是返回哨岗的号角已经吹响,也许是一年才来一次的邮递车将要开走,也许……也许……

⑨起初,我真以为他所在的地方真有百般好,还在难得接通的电话中埋怨他:“为何过年都不回来?怎么也不给我邮点新疆哈密瓜?”他毫无抱怨,光是傻笑。

⑩后来得知实情,忽然有种落泪的冲动。他每天吃的是压缩干粮,喝的是70摄氏度就沸腾的雪水。集训途中,因为海拔过高缺水,甚至只能用尿液来使自热米饭升温。C他所在的地方,长不出一株小草,更没有绿树。

⑾他让我替他保密,无论如何,千万不能让他的父母知道实情,他不想让他们担心。

⑿第六次电话,是在2010年的冬天。他仍然告诉我,过年无法回家。那一刻,我没有骂他,我只是轻声说了句“兄弟放心,二老有我” 。他便在电话那头哭得没了声音。

⒀2012年1月4日,部队正式通知他,今年可以回家探亲。我从北京转机赶去乌鲁木齐接他。见面之后,他告诉我:两个年轻的战友用部队的大车把他直接送到喀什。中途,车停了,三个人不约而同地跑下车,抱着路旁的两棵大树痛哭不止。

⒁为什么要哭?很多人不理解。但如果知道他们已经三年没有见过绿色,没有吃过青菜,没有回过家的话,我想,任何人都会被这奇怪的一幕所打动。

⒂他们是真正的守卫者。虽然他们用有限的生命和男人的孤独守卫着祖国的太平,但他们从来没有忘记过家。在他们心中,家,一直都是那棵让人流泪的树。
1.“我”对朋友的感情前后有些变化,仔细阅读全文,回答下列问题。(8分)

(1)由起初“                   ”到后来“                         ”。(4分)

(2)结合全文,说说 “我”感情发生变化的原因。(4分)

答:                                                                                

 

 

                                                                                  
2.都说男儿有泪不轻弹,但全文却多处写到男儿泪。从文中任选一处相关片段,发挥你的想象,生动描写该段。(字数不少于40字)(提示:可运用多种人物描写方法,想象要合情合理)(5分)

 

 

 

                                                                                  
3.评点是一种个性化鉴赏的阅读方式。请你从划线的A、B、C三初中任选一处,结合文章进行点评。(提示:可从内容、写法、结构、语言修辞等方面任选角度)(4分)

 

 

 

                                                                                 
4.家是一棵没有年轮的树,永不老去;家是一枚小小的邮票,尺素传情;家是一片广袤的土地,让人爱得深沉。请结合全文,谈谈你对“在他们心中,家,一直都是那棵让人流泪的树”的理解。(5分)

 

 

 

 

 

 

阅读下面文段,完成题。(8分)

文言是中国文化的根

王丽

①文言是中国文化的根。自甲骨文起,三千年间,凡中国历史、文化、文学、政治、军事、医卜、农业、算学等所有重要典籍均为文言。文言是打开这个宝藏的钥匙。身为中国人,不懂文言,很难真正了解自己的历史文化,也很难做到“鉴古知今”。

②我们的前人留下了大量的文学经典,如《离骚》《出师表》《陋室铭》《兰亭集序》《桃花源记》……这些用文言撰写的经典之作像一条永不枯竭的河流,滋养了世世代代的中国人。这些经典与其他典籍一起化为文化基因融入炎黄子孙的血脉里,形成中华民族特有的思维方式、审美方式和情感表达方式。

③曾经有人说,文言难懂难学,不够大众化。可是,人类是一种具有高级精神活动的动物,需要有一座精神殿堂,而在这座殿堂里,需要用一种更深沉、更庄严、更典雅、更具仪式感的语言来表达。文言文,以及用文言文所撰写的赋、表、记、铭、传、碑、祭文、对联等,便是这种需求的具体体现。

④今天,我们生活在一个图像时代。众所皆知,图像是平面的,它让我们直接面对所谓的实际存在,而语言的抽象性却提供了无限的想象空间。比之白话的直白和浅露,文言的高度凝练及其特有的含蓄、蕴藉,具有无穷的“言外之意”和“韵外之致”,为读者提供了巨大的再创造的语言空间,其品读过程本身就是想象力的展开与激活。并且,文言所特有的节奏和音韵,即在表达上所造成的一唱三叹、回环婉转、起伏跌宕、抑扬顿挫等等,使它具有白话所无法比拟的语言张力。晚年在台湾的于右任先生曾写下《望大陆》一诗----

葬我于高山之上兮,望我大陆;大陆不可见兮,只有痛哭。

葬我于高山之上兮,望我故乡;故乡不可见兮,永不能忘。

天苍苍,野茫茫,山之上,国有殇。

⑤放眼古今中外,抒发思乡之情的诗文千千万。唯有用古老的文言,才能唱出如此回肠荡气、触动炎黄子孙灵魂深处隐痛的绝唱。

⑥面对如此绝唱,某些对文言持有偏见的人应当要深刻地反思:时下国人语言之粗鄙低俗,整体文化教养之令人失望,是否与文言传统的断裂有某种关系?

(选自2013年5月15日《 中国青年报 》,有删改)
1.第①段中加点的“这个宝藏”指代什么?“这个宝藏”对中华民族产生了什么影响?(4分)

 

                                                                                 
2.比之白话,文言具有哪两个特点?(4分)

特点:                                                                            

 

 

 

阅读张岱的《湖心亭看雪》,完成3~5题。(15分)

崇祯五年十二月,余住西湖。大雪三日,湖中人鸟声俱绝。是日更定矣,余挐一小舟,拥毳衣炉火,独往湖心亭看雪。雾淞沆砀,天与云与山与水,上下一白。湖上影子,惟长堤一痕,湖心亭一点,与余舟一芥,舟中人两三粒而已。

到亭上,有两人铺毡对坐,一童子烧酒炉正沸。见余,大喜曰:“湖中焉得更有此人?”拉余同饮。余强饮三大白而别。问其姓氏,是金陵人,客此。及下船,舟子喃喃曰:“莫说相公痴,更有痴似相公者。”
1.解释下列加点的词语(4分):

(1)日更定矣(                 (2)余一小舟(                 

(3)湖中焉得有此人(             )   (4)是金陵人,此(             
2.翻译下列句子(6分):

①大雪三日,湖中人鸟声俱绝。

译:                                                                             

②余强饮三大白而别。

译:                                                                              
3.文中在叙写湖心亭奇遇时运用了哪些描写方法?表达了作者什么思想感情?(5分)

答:                                                                               

 

 

根据文段内容,回答问题(7分)

我站在料峭的寒气里,期待着春的到来。“天街小雨润如酥,草色遥看近却无。”春天的脚步近了。此时可真是“最是一年春好处,绝胜烟柳满皇都。” 它让你忽然感到天地要为之一新了,你立即意识到春天来了!

在冬日犹存的天地里,春天的气息Aqiǎo然而至。可是,当你伸着鼻子着意一吸,它又骤然消失。原来,春天最初是在飘忽不定之中,B若隐yǐng若见、似有若无。春天不仅是一种形态,而且更是一种气味,它不声不响地埋伏在万物之中;春天不仅是一种声响,而且更是一种生命,它不可遏制地绽放在乍暖还寒的空气中;春天不仅是一种生机,而且更是一种力量,它C迫不及地散发精灵般的气息。所以,春天最初是闻到的。去把冻红的鼻子伸进这寒冷的空气中吧。

(1)文段ABC三处加点的词语,注音和书写都正确的一项是(         )(2分)

(2)文段中引用韩愈的《早春呈水部张十八员外》,诗中抓住那些自然景物描摹出早春的特点?请找出并填在横线上。                                                  (2分)

(3)仿照划线部分的句子,另写一句你对春天的感悟吧。(注意加点词语)(3分)

 

 

 

用课文原句填空(选填10处即可)(10分)

⑴山随平野尽,                                。(李白《渡荆门送别》)

                            ,我言秋日胜春朝。(刘禹锡《秋词》)

⑶浮云游子意,                                。(李白《送友人》)

                            ,老木沧波无限悲。(陈与义《登岳阳楼》)

                                ,一览众山小。(杜甫《望岳》)

⑹感时花溅泪,                                。(杜甫《春望》)

⑺王维《使至塞上》一诗中被王国维称为“千古壮观”的诗句是:

                                                                   。”

⑻陶渊明《归园田居》一诗中最能表现诗人田园生活的辛劳与快乐的诗句是:“                                                                   。”

⑼李白《渡荆门送别》中以拟人手法,借水含蓄地表达了自己对故乡的依依惜别之情的句子是:“                                                                。”

 

阅读下面语段,回答问题。(4分)

客厅显得很阴暗。一小堆乏人照看的火在炉中微微燃着。房间里的瞎眼主人,头靠高高的老式壁炉架,俯身向着火炉。他的那条老狗派洛特躺在一边,离得远远的,卷曲着身子,仿佛担心被人不经意踩着似的。我一进门,派洛特便竖起了耳朵,随后汪汪汪,呜呜呜叫了一通,跳将起来,窜向了我,差一点掀翻我手中的托盘。

——(夏绿蒂《简爱》)

(1)文中的“瞎眼主人”是        ,(1分)他的眼瞎了的原因是:        。(2分)

(2)“我”找“他”的目的是什么?(1分)

                                                                        

 

阅读下面语段,回答问题。(4分)

床头捉刀人

魏武将见匈奴使①,自以为形陋,不足雄远国②,使崔季珪代③,帝自捉刀立床头④。既毕,令间谍问曰:“魏王何如⑤?”匈奴使答曰:“魏王雅望非常⑥,然床头捉刀人,此乃英雄也。”魏武闻之,追杀此使。(刘义庆《世说新语》)

注释 :①魏武将见匈奴使:曹操将要接见匈奴的使臣。魏武,即魏武帝曹操。匈奴,古代北方一少数民族。②雄远国:威震远国。③使崔季珪代:(他)让崔季珪代替他(接见匈奴使臣)。崔季珪,名琰,字季珪,据说长得很有威仪。④帝自捉刀立床头:魏武帝自己握着刀在床边侍立。捉刀,握刀。床,古时一种坐具,不是卧具。⑤魏王何如:(你看)魏王这人怎样? ⑥雅望非常:高雅的风采很不一般。

(1)解释加点的字。(2分)

①自以为形陋_________     ②毕_________

(2)简要概括这篇短文中曹操的形象特征。(2分)

                                                                         

 

简答题。(4分)

(1)简爱两次要求离开桑菲尔德庄园的原因分别是什么?(2分)

                                                                               

(2)王安石的《伤仲永》告诉了我们一个怎样的道理(2分)

                                                                            

 

填空。(8分,每一横线1分)

(1)其恕乎!己所不欲,        。(《论语》)

(2)        ,老大徒伤悲。(《长歌行》)

(3)简爱在洛伍德学校最好的朋友是        ,这个朋友教会了她宽容与爱。

(4)        向简爱求婚,并打算婚后夫妻一起去印度传教。

(5)对        的渴念和对        的追求是简爱的两个基本动机。

(6)在舅妈家,简爱经常受到表兄        的欺侮。简最害怕的是被关进        里。

 

 

请以“我和书的故事”为题写一篇记叙文。

要求:⑴要有自己的亲身经历或体验,不得抄袭;

⑵叙事要具体,中心要明确,可加适当议论、抒情;

⑶字数不少于600字。

⑷文中不得出现真实的校名、人名、地名。

⑸书写要正确、规范、美观。

 

阅读下面文章,完成题。(16分)

心灵之痛

查一路

⑴车行到小区门口,前面一个刚放学的小女孩,不知在张望什么。出于安全考虑,我轻摁了一下喇叭。接下来发生的事,让我感到十分意外。

  ⑵小女孩有瞬间的惊悸,然后回过头,恶狠狠着这边。她的眼神吓着了一个手握方向盘的成年人,我摇下车窗,想在车子经过时安抚一下她。不料,在我开车经过的一刹那,我清晰地听到她骂了一句很脏的话,脏得让我当时无法逃避,此刻无法转述。我很震惊,一个不过上三四年级的小女孩,怎么能说出这么脏的话呢?

⑶我以前没遇到过这样的事,如果用“震惊”来形容可能危言耸听了点儿,但这么脏的一句话,至少让我几个星期都不能释怀。具体原因不可知晓,可以肯定的是,这孩子的心里有些痛,由痛而引发了一种恨。

⑷一个月后,我又见到了这个女孩,还是在小区的门口。这次她坐在她妈妈的电瓶车的后面,她的声音很大,反复问:“妈妈,我们家为什么不买汽车啊?别的同学家都有车。”烈日下,她的母亲只顾锁着眉头骑车,无暇回答她的提问。

⑸无意中,这个小女孩已经告诉了我答案。

⑹前段时间,因一场暴雨,一个亲戚让我帮他接小孩。放学时节,某小学门前的广场上,车声鼎沸,喇叭声震耳欲聋。一眼望去,雨雾之中处处是小车,挤满了整个广场,都是来接孩子的。也有家长骑着摩托车、电瓶车、自行车,他们让孩子穿着雨披坐在身后,穿行于停在广场的汽车中间。

⑺坐在汽车里的孩子们,则透过车窗玻璃,安逸地望着窗外,望着被雨水打湿的同学们。

国外的富翁,不会把私人游艇停靠在公共码头;而中国的富裕阶层,甚至仅仅是普通的有车一族,都希望自己的车轮在别人艳羡的目光中滚动。

⑼由此,我想起了那个小女孩的心灵之痛。

⑽这些年,我注意到社会上一些人的心头有某种不便说出的痛。有些痛,源于社会的一种病;有些痛,源于社会成员彼此间的疏离与隔膜。就说关于车这样的小事,如果有车的家长们尽可能把车停到离校门口远一点的地方,如果开车的人尽可能不冒失地摁喇叭,“有车没车”的意念可能就不至于在孩子的心灵上划出一道伤痕。

⑾有些痛,从根源上讲,不是我们造成的,但与我们有关。因为无意间的冒犯与入侵,往往伤害了他人的情感。
1.作者是由怎样的一个故事引发思考的?请用简洁的语言概这个故事的主要内容。(3分)

                                                                       
2.列举出文中运用的两组对比。(4分)

                                                                       
3.结合加点词语,说一说文中第⑵自然段划线句的妙处。(3分)

小女孩有瞬间的惊悸,然后回过头,恶狠狠着这边。

                                                                         
4.选文第 ⑼段中的“由此”的“此”指什么?(2分)

                                                                           
5.题目“心灵之痛”的含义和作用是什么?(4分)

                                                                         

 

阅读周敦颐的《爱莲说》,完成题。(14分)

爱莲说【北宋】周敦颐

水陆草木之花,可爱者甚蕃。晋陶渊明独爱菊。自李唐来,世人甚爱牡丹。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中通外直,不蔓不枝,香远益清,亭亭净植,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焉。

予谓菊,花之隐逸者也;牡丹,花之富贵者也;莲,花之君子者也。噫!菊之爱,陶后鲜有闻。莲之爱,同予者何人?牡丹之爱,宜乎众矣!
1.下面各组中加点字意义相同的一项是(2分)

A.上果子松数棵(《于园》)                  亭亭净

B.习其声(《黔之驴》)                      香远

C.稍近益(《黔之驴》)                      不可玩焉

D.孰(同“谓”)汝多知乎?(《两小儿辨日》)
2.下面各组中加点字用法和意义与例句相同的一项是(2分)

例句:水陆草木

A.莲出淤泥而不染            B.菊爱,陶后鲜有闻

C.黄鹤楼送孟浩然广陵        D.花富贵者也
3.翻译句子。(4分)

(1)中通外直,不蔓不枝

译文:                                                                

(2)有好事者船载以入(《黔之驴》)

译文:                                                                 
4.本文的体裁是“       ”,主要运用了       的写法,用菊花、牡丹花来衬托莲花,表现了作者       的生活态度。(3分)
5.我国的“国花”是牡丹花。学习了《爱莲说》后,某校七(1)班的同学一致建议定“莲花”为“国花”。请您联系文章的具体内容讲清理由而为他们“代言”。(3分)

 

 

比较阅读下面两首诗词,完成题。(共4分)

       

【北宋】王安石

           墙角数枝梅,凌寒独自开。遥知不是雪,为有暗香来。

卜算子·咏梅 

【南宋】陆游

驿外断桥边,寂寞开无主。已是黄昏独自愁,更著风和雨。

无意苦争春,一任群芳妒。零落成泥碾作尘,只有香如故。
1.这首诗里“梅”的生长环境分别是                            。(2分)
2.这是两首咏物诗词,诗词中所咏之“物”往往是作者的自况,与诗人的自我形象完全融合在一起。结合你对这两首诗的理解,说一说“为有暗香来”和“只有香如故”两句中“香”的内涵。(2分)

 

 

语文综合实践活动。(6分)

(1)给下面的一则新闻添加一个标题。(不超过12个字)(2分)

2015年是中国人民抗日战争胜利70周年。5月16日,新四军三师原师长黄克诚之女黄楠、三师八旅原政委李雪三之子李永平、三师十旅原参谋长张克辛之子张矛为首的新四军三师后代苏北寻根行走进著名革命老区阜宁寻根,追寻父辈的足迹,继承他们的革命遗志,弘扬先辈的革命精神。抗日战争时期,阜宁曾是华中抗日根据地的政治、军事、经济、文化中心。阜宁县委书记、县人大常委会主任顾云岭,县长徐华明,县政协主席、县新四军研究会会长仇学善参加活动。

标题:             

(2)皖南事变后,新四军在盐城重建军部,盐城成为华中抗战中心,刘少奇、陈毅等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都曾在这里生活、战斗过,素有“陕北延安、苏北盐城”的美誉。老师布置你上网查找搜集更多的有关“新四军”的相关资料,假若你打开的是如图所示的网站,接着该如何做就能完成任务呢?(2分)

满分5 manfen5.com

 

 

 

(3)右图是我县马家荡的夏天美景。假若寻根的客人们到此参观,见此“十里荷花”,会吟出怎样的诗句呢?结合刚学过的“荷”专题,请你写出完整的一句。(本试卷中出现的除外)(2分)

                           

满分5 manfen5.com

 

 

用“长句化短”的方法,把下面的长句改成几个短小的句子(个别词语和标点符号可作改动,但句意不能改变)。用两种改写方法。(2分)

    从操场东面走来一位高个子、大眼睛、头发乌黑、身材健硕的青年体育老师。

                                                                      

                                                                      

 

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句意明确的一项是(  )2分)

A.我们祝愿中国女足能夺得世界杯冠军胜利凯旋,铿锵玫瑰再绽芬芳。

B.他自己不但成绩优秀,而且他任组长的学习小组的其他成员的成绩也有了大幅提高。

C.我们敬爱的周恩来总理在他十二岁时就立下了“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的宏伟志向。

D.阜宁金沙湖一举通过国家旅游局组织的国家4A级旅游景区验收,成为江苏省屈指可数的拥有4A级旅游景区的县份。

 

下列句子中,加点的成语使用不恰当的一项是(2分)

A.花白的头发,记录了您艰辛岁月的漫长;脸上的皱纹,凝结的是您呕心沥血的劳动荣光。

B.妈妈含辛茹苦的培养我长大,我以后一定要好好的孝顺我最爱的妈妈。

C.假酒销售团伙嚣张的气焰锐不可当,但在我县公安机关的严厉打击下,这些团伙被彻底粉碎了。

D.《西游记》里的“真假美猴王”这一集,情节扑朔迷离,我都分不出到底哪个是真,哪个是假了。

 

阅读下面一段话,按要求答题。(5分)

曲曲折折的荷塘上面,弥望的是田田的叶子。叶子出水很高,像亭亭的舞女的裙。层层的叶子中间,零星地点缀着些白花,有袅娜地开着的,有xiūsè(   )地打着朵儿的;正如一粒粒的明珠,又如碧天里的星星。微风过处,送来缕缕清香,仿佛远处高楼上渺茫的歌声似的。这时候叶子与花也有一丝的颤动,像闪电一般, )时传过荷塘的那边去了。叶子本是肩并肩密密地  )着,这便宛然有了一道凝碧的波痕。叶子底下是mòmò(    )的流水,遮住了,不能见一些颜色;而叶子却更见风致了。               (朱自清《荷塘月色》)

(1)根据拼音写汉字或给加点字注音。(4分)

  )时  密密地   )着    xiūsè(      )    mòmò(   

(2)选文划直线句中的“田田”一词的意思是:              。(1分)

 

名句填空。(9分)

(1)精诚所至,              。(《庄子·渔父》)

(2)              ,带月荷锄归。(陶渊明《归园田居》)

(3)              ,寒光照铁衣。(《木兰诗》)

(4)晴川历历汉阳树,              。(崔颢《黄鹤楼》)

(5)足蒸暑土气,              。(白居易《观刈麦》)

(6)辛弃疾《破阵子·为陈同甫赋壮词以寄之》中表现作者为国为民族建功立业的思想感情的句子是:                           

(7)毛泽东的《沁园春·雪》中承上启下的过渡句是:                           

 

Copyright @ 2014 满分5 满分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