梭伦寻求普世的真理,他相信:违背公正必然要扰乱公众的生活。个人对自己的行为负责,于是,权威的根基就被摧毁了。对“权威的根基被摧毁了”的正确理解是

A.以财产多寡取代血缘关系分配权利

B.有利于雅典工商业的发展

C.扩大了民主权利的范围

D.否定了奴隶主阶级专政

 

历史学家钱穆认为,如果说中国传统政治是皇帝的独裁专制,那么只有明、清时期才符合这种说法。其主要依据是

A. 废除了宰相制度

B. 官员管理规范化

C. 内阁掌握决策权

D. 根除了割据势力

 

下列措施与加强中央集权无关的是

A. 颁布“推恩令”

B. 实行行省制度

C. 废除宰相制度

D. 派文官任知州

 

1683年,山西遇灾,巡抚穆尔赛奏请皇帝开本地常平仓储,发帑银二十万赈济饥民,康熙回复“亟宜赈济。稗各得所”,遂开仓赈灾;数年后山东遇灾,巡抚王国昌等人因未上奏、“擅动常平仓米谷赈济”,被降职一级,并要求赔补所动米粮。清初巡抚的赈灾举措表明

A.官员命运由君臣亲疏关系决定 B.地方官有执行权而无决策权

C.区域位置决定了巡抚职权不同 D.君主决策的随意性逐渐增强

 

有学者在介绍中国古代某制度时说:“财政事务由三司掌管,这是政府的一个独立部门,……另外一个独立的实权部门是枢密院,其地位与中书省相当.”材料说到的制度所在的朝代是

A.秦朝

B.汉朝

C.唐朝

D.宋朝

 

秦汉时期设立朝议制度,凡遇军国大事,皇帝往往“下其议”于群臣;唐代设立三省制,“置中书、门下以相监察,中书诏敕或有差失,则门下当行驳正。”其相似作用是

A.政务都由朝臣商议最终决策 B.加强皇帝权威

C.利于皇帝决策时的集思广益 D.解决君相矛盾

 

“大约有2%的考生能通过地方考试,然后参加几星期后的县城考试,有幸通过县城考试的人(约一半考生)有资格担任较小的官职,并可进一步参加在省城举行的乡试。乡试每三年举行一次,成功者有资格参加在京城举行的会试。只有6%的考生能通过会试这一‘篱笆’,并获得担任较高官职的资格。这些人中通常又只有1/3的人能通过由皇帝亲自组织并主持的最高一级的殿试。”材料表明科举制

A.有利于选拔最优秀的官吏 B.更有利于鉴别官员的道德水平

C.基本上排除世家子弟入仕 D.通过选拔方式和程序体现公平

 

2009年11月5日,乾隆玉玺“八微耄念之宝”(如图)被伦敦苏富比拍卖行以折合人民币4000万元左右的价格拍出。皇帝的印章称为“玺”始于

A.夏王启 B.商王汤 C.商王纣 D.秦始皇嬴政

 

秦朝在中央设置了三公九卿(九卿部分官员职能见右表),由此可见秦朝的中央官制(  )

官员

职能

奉常

宗庙礼仪和教育事务

典客

少数民族及外交事务

宗正

皇室事务

治粟内史

国家财政

少府

皇室财政

 

 

A. 突出了权力的制约平衡 B. 体现了家国同治的特点

C. 维护了严格的等级制度 D. 大大提高政府行政效率

 

郡县制取代分封制的必然结果就是贵族制让位于官僚制。在官僚制时代,不管是新旧贵族,还是新兴士人阶层,都必须通过任命转化为官僚,才能成为政体的直接参与者。这一变化(  )

A.加强了专制主义中央集权 B.标志着选官制度的成熟完善

C.进一步强化封建等级秩序 D.是国家开疆拓土的主要手段

 

春秋时期,秦穆公久闻百里奚贤名,以五张羊皮将他赎回,解除其奴隶身份,并拜为上大夫。百里奚辅佐穆公内修国政、外图霸业,使秦异军突起。由此可见当时秦国

A.等级观念逐渐消亡

B.贵族政治出现松动

C.践行儒家用人之道

D.军功爵制遭到破坏

 

宗法制是西周政治制度的重要组成部分。请你判断,在西周的封国——燕国的宗法体系中,处于大宗地位的是

A.周天子 B.燕国国君 C.卿大夫 D.

 

“岱宗夫如何,齐鲁青未了”,诗中“齐鲁”是古来对山东的别称,这一称谓最早源于(    )

A.宗法制 B.分封制 C.礼乐制 D.郡县制

 

从专制到民主、从人治到法治是人类社会一个漫长而艰难的历史进程。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中华民国临时约法》规定:“中华民国之主权属于国民全体”;“中华民国人民一律平等”;“中华民国以参议院、临时大总统、国务员、法院行使其统治权……《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的一切权力属于人民。人民行使权力的机关是全国人民代表会和地方各级人民代表大会……”

材料二  “……三国之宗旨,在剥夺日本自从1914年第一次世界大战开始后在太平洋上所夺得的或占领的一切岛屿;在使日本所窃取于中国之领土,例如东北四省(注:黑龙江吉林、辽宁和热河、即满洲四)台湾、澎湖列岛,归还中华民国。”

——《开罗宣言》

材料三  中国人找到马克思主义,是经过俄人介绍的。……十月革命帮助了全世界也帮助了中国的先进分子用无产阶织的宇宙观作为观察国家命运的工具,重新考虑自己的问题。走俄国人的路——这就是结论。”

——《毛泽东选集》

材料四  习近平在讲话中指出:“天下艰难际,时势造英雄。在14年反抗日本军国主义侵略特别是8年全面抗战的艰苦岁月中,全体中华儿女万众一心、众志成城,凝聚起抵御外侮、救亡图存的共同意志,谱写了感天动地、气壮山河的壮丽史诗。”

——2015.9.02习近平在颁发“中国人民抗日战争胜利70周年”纪念章仪式上的讲话

请回答:

(1)据材料一,结合所学知识分别指出两部宪法的性质是什么?

(2)材料二中所指的“东北四省、台湾、澎湖列岛”是如何被日本窃取的?

(3)材料三中“俄国人的路”指的是什么道路?“俄国人的路”走不通之后,中国最终开创了自己的道路,这条道路指什么?其开创的标志是什么?

(4)据材料四,请指出抗战胜利的意义。

 

阅读下列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材料一  美苏冷战虽已离我们远去,但我们无法否认它在国际关系史中的重要地位。美苏冷战是在对抗与缓和的交替中进行的,在欧洲是真正意义上的冷战,而在亚洲则充满了火药味。

——《冷战风云》世界知识出版社

材料二  1971年美国总统尼克松说:“经济领导的问题上,他们在全世界同我们竞争得非常激烈。……同我们在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的时候相比,美国遇到了我们连做梦也没有想到的那种挑战”。

——引自《中华民族:由衰落走向复兴》

材料三  20世纪八、九十年代,两极格局解体,世界向多极化发展。中国不但经受住严峻的考验,而且始终抓住发展经济、社会进步的根本不动摇,中国已成为在世界事务中拥有广泛影响的世界性大国。

请回答: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美苏从盟友到对手的根本原因;此后美国为遏制苏联在政治、经济、军寡上采取的措施及苏联的应对措施:“在亚洲则充满了火药味”的具体表现有哪些?

(2)材料二中“美遇到的挑战”主要指的是哪些力量的崛起?对国际格局产生了怎样的影响?

(3)材料三中两极格局解体的标志是什么?“冷战”结束后国际格局呈现了什么局面?这样的国际环境下,中国的外交目标是什么?

 

“现存的全球治理格局不可否认的是,美国强权仍在,美元霸权仍在,与此同时,区域秩序重构也逐渐成为国际舞台上越来越频繁上演的动作戏’。”材料中的“动作戏”说明

A.美国在到处干涉国际事务 B.世界上联合抗美力量增强

C.世界政治格局多极化加强 D.地区冲突己成世界新危机

 

二战后日本经济迅速恢复和发展,主要原因是

①把发展经济作为立国方针并制定了合乎本国国情的经济发展战略

②外交上坚持以日美关系为基轴,依赖美国的保护发展对外经济关系

③积极改善对华关系,大力拓展中国市场

④重视教育,提高民族素质。

A. ①②④

B. ②③④

C. ①②③

D. ①②③④

 

第二次世界大战后,美苏展开冷战,两极格局最终形成。其标志是

A. 马歇尔计划的实行

B. 北大西洋公约组织的建立

C. 华沙条约组织的成立

D. 德国的分裂

 

弱国无外交这一现象在新中国成立之后已离我们远去。六十年的外交实践证明,正确的外交政策是取得成就的关键。下列外交成就按时间先后顺序排列正确的一项是

倡导和平共处五项原则        参加日内瓦国际会议

中国恢复在联合国的合法席位  提出求同存异方针

A.①④②③ B.①②④③ C.②③①④ D.③④②①

 

新中国首次以世界五大国之一地位参加的重要国际会议是

A.日内瓦会议

B.联合国大会

C.万隆会议

D.不结盟会议

 

1992年,大陆海协会与台湾海基会达成的重要共识是

A. 和平方式统一祖国

B. “海峡两岸均坚持一个中国原则”

C. 一个国家,两种制度

D. 海峡两岸实行“通邮、通航、通商”

 

俄国革命家托洛茨基指出:“十月革命借助战争完成了一次历史性转换;俄国不再是西欧资本主义的仿效者,而是世界历史的引领者。”这说明俄国十月革命

A. 建立了世界上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

B. 推翻了沙皇政府的统治

C. 使得俄国出现了两个政权并存的局面

D. 借鉴了西方资产阶级的民主政治制度

 

巴黎公社失败的根本原因是(  )

A.反动势力的强大

B.没有一个成熟的马克思主义政党来领导

C.无产阶级缺乏革命斗争经验

D.资本主义还处于上升历史时期,推翻资本主义制度的条件不成熟

 

1947年刘邓大军挺进大别山的重大意义是

A.影响战略决战的主攻方向

B.揭开战略反攻的序幕

C.粉碎蒋介石的重点进攻

D.改变敌我双方的力量对比

 

某次战役后,毛泽东致电朱德、彭德怀:庆祝我军的第一个胜利此役的意义正是一场最好的政治动员。蒋中正也两次致电祝贺嘉勉,团内各党派团体纷纷致电祝贺。从整个抗日战争的历史看,它震动全国,意义深远。文中的此役是指

A.太原会战 B.平型关战役

C.百团大战 D.台儿庄战役

 

毛泽东以其气势磅礴的诗篇反映了中国革命的峥嵘岁月。下列诗句,按其所对应历史事件发生时间的先后排列正确的是

①“民族阵线,救国良方。四万万众,坚决抵抗。”

②“金沙水拍云崖暖,大渡桥横铁索寒。”

③“秋收时节暮云愁,霹雳一声暴动。”

④“宜将剩勇追穷寇,不可沽名学霸王。”

A.④①②③

B.②①④③

C.①②③④

D.③②①④

 

“中国的革命,当前第一件事便是把中国从俄国的羁轭下解放出来。不是先占城市后取乡村,而是走相反的道路。”这条“相反的道路”的实践始于

A. 八七会议

B. 南昌起义

C. 创建井冈山革命根据地

D. 北伐

 

“皇帝倒了,辫子割了。”这八个字形象地说明了辛亥革命的两大历史功绩:一是革了皇帝的命,二是革了辫子的命。这说明辛亥革命

A.标志着无产阶级开始登上历史舞台

B.促进马克思主义的传播

C.引发了政治制度和社会习俗的变化

D.沉重地打击了帝国主义

 

对下图年代尺解读最全面、最准确的是

A.北伐战争时期

B.抗日战争时期

C.人民解放战争时期

D.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

 

下列文献中,首次提出在中国发展资本主义设想的是

A.《资政新篇》

B.《天朝田亩制度》

C.《海国图志》

D.《革命军》

 

Copyright @ 2014 满分5 满分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