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民国临时约法》规定按照行政、立法、司法三权分立的原则构建政治体制其中限制行政权的措施较之英法更为“变本加厉”但对于行政权如何制约立法却没有一条具体的规定。这表明

A.当时国内民主与专制斗争激烈

B.三权分立原则不适合中国国情

C.革命派废除专制制度的迫切愿望

D.革命派违背了三权分立的原则

 

1902年梁启超回信给康有为“至民主、扑满、保教等义真有难言者弟子今日若面从先生之诫他日亦必不能实行也故不如披心沥胆一论之。今日民族主义最发达之时代非有此精神绝不能立国……唤起民族精神者势不得不攻满洲。”这反映梁启超

A.坚持维新变法的主张

B.主张建立民主共和制国家

C.与革命派主张基本一致

D.受民主革命思想影响主张暴力反清

 

下表反映了甲午战争前中国洋纱输入的情况由此可以推断洋纱的输入

 

A.促使传统土布退出中国市场

B.使中国成为外商的原料产地

C.加速了家庭纺织业的“纺”“织”分离

D.使中国卷入资本主义世界市场

 

布莱尼茨在《中国近事》序言中说“中国这一文明古国与欧洲难分轩轾双方处于对等的较量中。”李约瑟也认为在明代中国的传统数学、天文学由于“西学”的到来而复兴。这说明明朝

A.传统科技仍然处于世界的前列

B.与西方相比科技水平已经落后

C.实验科技与西方科技难分伯仲

D.西学东渐使中西科技密切交流

 

《后汉书·宦官列传》记载“中兴之初宦官悉用阉人不复杂调他士……自明帝以后迄乎延平委用渐大而其员稍增……手握王爵口含天宪非复掖庭永巷之职闺牖房闼之任也。”这种现象实质上是

A.宦官专权乱政

B.皇权与相权斗争

C.皇权遭到削弱

D.皇权至上的产物

 

战国以来中国只有皇权爵位是嫡长子继承制而家产包括土地的继承则实行的是诸子均分制。古代中国这种土地继承制度客观上

A.维护了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

B.调动了小农生产者的积极性

C.导致古代农业未形成规模化经营

D.保障人民过上安定富裕的生活

 

城市的发展尤如一本书每一页都记述着人类文明发展的历程。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在“以农立国”的农耕时代景德镇素以手工业发达而著称。景德镇属浮梁之兴西乡土宜于陶。宋景德年始置镇奉御董造奉皇帝之命督造),因改名景德镇。瓷器生产分为和土、澄泥、造坯、过刮、汶水、打圈、过釉、入匣、满窑等工序“共计一环工方过手七十一方克成器”。

景德……业制陶器利济天下行于九域施及外洋。四方远近事陶之人挟其技能以食力者莫不趋之如鹜。万历年间1573~1620年),“镇上佣工皆聚四方无籍游徒每日不下数万工”。

——选自《景德镇陶录》《明清经济及中外关系》

1根据材料一分析景德镇制瓷业发展的原因。

材料二

历史上的台儿庄曾是一座商贾云集、文化底蕴深厚的秀美古城。号称“天下第一庄”的台儿庄的兴盛与明代大运河台庄段的开挖密切相关。《峄县志》记载“台庄跨漕渠当南北孔道每年漕运粮食约400万石商旅所萃居民饶给村镇之大甲于一邑每当夜幕降临“一河渔火歌声十里夜不罢市”。浙商沈绮因台儿庄商运兴盛来这里销售茶叶并开谢裕大茶行。晋商吴玉章开“日昇昌”分号为各路商贾办理汇兑和存放金银业务。

2据材料概括明清时期台庄商业繁荣的表现有哪些

材料三

伴随着18世纪欧洲经济的发展近代城市也随之发展起来。

英国的曼彻斯特从一个瘟疫肆虐的乡下小镇演变成工业重地。18世纪60年代第一家棉纺厂创立第一条运河开工兴建。1776年运河延至利物浦海港开通远海1830年史蒂芬孙修建从曼彻斯特到利物浦的铁路这是第一条完全用机车牵引的铁路。该城的棉纺厂在1802年有52家1809年64家到1830年达到99家。当时的棉都曼彻斯特跨上了一个新的台阶从此曼彻斯特及整个世界的面貌改观。

——摘编自《曼彻斯特科学博物馆说明》

3)结合材料二和所学知识,简述曼彻斯特发展成为近代城市的因素。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1950—2008年我国部分节假日一览表

 

1950

1995

2000

2008

元旦

1

1

1

1

春节

3

3

3

3

劳动节

1

1

1

1

国庆节

2

2

3

3

星期日

1

1

1

1

星期六

——

1

1

1

清明节

——

——

——

1

端午节

——

——

——

1

中秋节

——

——

——

1

表能够反映我国节假日变化的多种趋势。指出其中一种变化趋势并说明形成的历史原因。

 

阅读下列材料并回答

材料一

社会救济是中国古代历朝实施“仁政”的重要内容主要依赖于政府财政。明初设养济院收孤苦无靠者按月发口粮。明律规定“凡鳏寡孤独及笃废之人贫穷无亲属依倚不能自存所在官司应收养而不收养者杖六十。”这是正律中首次纳入社会救济保障条款。清代的法律也有关于社会救济的规定主要有灾荒救济高龄老人养赡设栖流所以收养流浪贫民孝子节妇贫苦者救济贫穷读书人救济等。

——摘编自邓云特《中国救荒史》等

材料二

英国圈地运动开始后偷盗者、乞讨者等日益增多社会不安定因素急剧增加。1601年英国颁布济贫法。救济办法因类而异凡年老及丧失劳动力者在家接受救济贫穷儿童则在指定的人家寄养长到一定年龄时送去做学徒流浪者被关进监狱或送入教养院。1834年新济贫法规定有劳动能力的失业者必须进“贫民习艺所”才能得到救济而那里的条件比最低工资收入的自由劳动者还要恶劣得多。

——摘编自陈晓律《英国福利制度的由来与发展》

1根据材料一、二概括中国明清时期救济制度和英国近代济贫制度实施的共同目的并指出其救济方式的异同。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与英国近代济贫制度相比西方现代福利制度有哪些发展特点

 

林岗在《超大规模国家的近代化》一文中说“中国近代化的故事很可能由四个章节组成第一章是挣扎和崩溃第二章是主权重建第三章是城市经济第四章是自由民主的法制程序。”他认为现在中国正处于城市经济。根据这一观点对应文中第三章开始的年代应该是

A.1911

B.1949年

C.1978

D.1997年

 

在欧洲19世纪后半叶至20世纪初有着成千上万雇佣工人的现代工厂迅速取代家庭或小型的作坊产业工人阶级作为人数最多的社会阶层进入现代社会。这种变化

A.推动代议制民主继续完善

B.导致资本主义世界体系最终确立

C.促使城市化运动迅速起步

D.引发国家垄断资本主义普遍发展

 

1960年北京新开路缝纫厂、南官房皮件厂等街道工厂的工人利用假日在崇文门附近的城墙上开地播种萝卜等秋菜。这一现象折射出当时

A.一五”计划取得重大成功

B.八字方针得到全面贯彻执行

C.城乡差别逐步缩小

D.国民经济比例严重失调

 

1961年5月在中央工作会议上国务院总理周恩来做关于压缩城市人口的报告。他说解决粮食问题的根本办法是从城市压缩人口下乡就是人从哪里来回到哪里去。据统计全国在大精简中精简下来的近2000万职工中有67%的职工回到了农村。这一现象表明了

A.国家城镇化战略的大力推进

B.国民经济结构面临重大调整

C.初步探索农村经济体制改革

D.工业建设以农业发展为基础

 

《光明日报》1958年8月4日报道1958年7月14日到18日刘少奇到山东寿张县视察听说台前社亩产将达3万至5万斤的玉米、3万至5万斤的谷子、30万斤地瓜和宏伟社亩产15000斤籽棉的丰产后赞扬他们说“你们压倒了科学家他们没敢想的你们做到了这是个革命。”这反映出

A.农业生产取得巨大成就

B.“共产风”刮向山东

C.浮夸现象十分盛行

D.交水稻培育成功

 

20世纪80年代法国政府控制的电子工业、基础化工、军火工业、航空工业、公用事业的比重分别为44%、54%、63%、75%、84%。从中可以看出第二次世界大战后资本主义经济发展的主要特点是

A.全面国有化趋势

B.扩大政府开支调节社会生产

C.加强对国民经济的干预

D.开始重视限制私有企业的发展

 

“分期付款、抵押贷款、信用卡等消费方式引诱人们用手头还没有的钱买用不着的东西……南新教伦理的节俭观让位于享乐消费观。”这种享乐消费观

A.是20世纪30年代大危机的原因之一

B.有利于扩大需求摆脱经济危机

C.是凯恩斯主义理论的实际应用

D.是解决当前欧债危机的主要途径

 

第一个五年计划期间苏联政府在各地组建了数千个拖拉机站。每个站配备一批拖拉机和联合收割机农业机械化水平大大提高但在接下来的几年里农业并没有明显增产。造成这一后果的主要原因是

A.农村缺少机械操作员

B.农业正在进行集体化

C.农民缺乏生产积极性

D.农庄没有土地所有权

 

有学者将绢价按当时米价进行折算比较发现南宋中叶江南的绢价明显下降比汉代低约10%。这主要是由于

A.经济重心的南移

B.土地私有制的发展的发展

C.重农抑商的影响

D.白银大量流入中国

 

近代中国的时势不可能给民主观念人物提供培育某种观念所需要的足够时间与理想的心境。他们必须与时间赛跑他们的铁肩不仅要担道义更要担救亡。从民主观念流变的角度看风向标式的人物至少有王韬、梁启超、孙中山、李大钊、胡适、毛泽东等。由此可见近代中国民主思想

A.大都与中国国情不符

B.具有强烈的爱国色彩

C.引入的国家相对单一

D.受国内经济发展水平影响较大

 

据《中国近代报刊史》《时务报》初创时每期只销4000份左右半年后增至7000份一年后达到13000份最多时销达17000份创造了当时国内报纸发行量的最高记录。这一现象说明

A.通俗性报刊广受普通民众欢迎

B.《时务报》开创了国人办报的先例

C.维新派利用新式媒介开启民智

D.国人所办的报纸市场需求量极大

 

1870年清朝大臣崇厚出访法国。他受邀参观巴黎下水道工程后觉得曾被无数法国人踩在脚下这是法国政府的蓄意羞辱。事实上法方为了展示城市建设成果只安排各国皇室的贵宾参观此工程。同一天还有两位来自巴西的王子也同样进入下水道进行了参观。对此今人解读最接近史实的是

A.崇厚没有理解法国政府的用意

B.崇厚希望“师夷长技以制夷”

C.崇厚对外情况是一无所知的

D.崇厚自认为受了“胯下之辱”有失身份思想保守

 

鸦片战争后有英国商人在考察中国市场后认为中国人口众多商品需求量极大遂运大量钢琴、吃饭用的刀叉至上海等商埠结果却是产品滞销着实做了一次赔本买卖。对此事件理解不正确的是

A.英国商人利用了不平等条约企图倾销商品

B.英国商人缺少对中国国情的全面了解

C.中国自给自足的小农经济对外来商品的抵制

D.中国民族工业对外国商品的强劲冲击

 

轮船招商局成立后首先遇到美国旗昌轮船公司的竞争。旗昌公司联合其他外国船运公司将运价压低一半力图一举击垮新组建的轮船招商局。招商局通过吸纳商股、延揽漕运等方式度过了难关。旗昌公司在竞争中败下阵来股票下跌一半濒临破产。轮船招商局决定购并旗昌轮船公司。材料主要说明

A.洋务企业在夹缝中艰难生存

B.民族资本主义与外国资本竞争激烈

C.洋务企业一定程度上抵制外国资本主义经济侵略

D.洋务企业实力强于外国资本主义企业

 

北宋真宗时期通行的铁钱“小钱每十贯重六十五斤……街市买卖至三五贯文即难以携持”益州多家富商联合发行交子。南宋绍兴三十年“初命临安府印造会子许于城内外与铜钱并行”“千里之远数万之缗一夫之力克日可到。”对该材料理解准确的

A.纸币从信用凭证到官方法定的过程

B.会子成为了世界上最早发行的纸币

C.长途贩运贸易开始出现

D.宋代纸币已经取代金属货币

 

清《景德镇陶录》载“景德……业制陶器……四方远近挟其技能以食力者莫不趋之如鹜。……景德镇属浮梁之兴西乡……以致陶之业、陶之人及陶中所有之事几皆半于浮。”材料表明当时景德镇

A.制瓷业开始兴起

B.出现靠出卖劳动力谋生的群体

C.全员参与瓷器生产

D.民营手工业产品已占领整个市场

 

汉武帝时实行“盐铁官营”设置专门机构垄断食盐经营。清政府采取“引岸制”的食盐运销体制赋予一些商人食盐营销的垄断权国家只对盐商进行管理和征税。这一变化表明

A.政府完全放弃盐业专卖制度

B.民营商业遭到政府打击

C.抑商政策执行有所松动

D.富商大贾势力受到抑制

 

《剑桥中国晚清史》载19世纪90年代初期清中央政府年收入田赋25088000库平银关税21989000库平银关税成为仅次于田赋的第二大收入来源。这表明当时中国

A.工业文明已成主流

B.逐渐卷入世界市场

C.告别小农经济时代

D.贸易逆差得以扭转

 

1875年以后法国确立了共和政体议会处于政治运行的中心党派林立内阁更迭频繁。1958年戴高乐就任总统修改宪法规定总统拥有任命总理、解散议会等权力。这一政治体制的变化

A.有利于政局稳定

B.确立了总统国家元首的地位

C.剥夺了议会的全部权力

D.有助于两党制的形成

 

古罗马在对外扩张过程中异邦人的法律地位逐渐得到承认并设立了专门审理涉外民商事纠纷案件的外事裁判官。外事裁判官在司法实践中一方面创制了以外事裁判官告示为主体的万民法另一方面创立了审理涉外案件的程式诉讼程序。这反映了古罗马法

A.具有开放、灵活的特点

B.侧重缓和民族矛盾

C.秉承习惯法的基本原则

D.案件审理程序复杂

 

龙、凤在中国传统中有丰富的象征意义民间匠师也有“龙愁凤喜獅子笑”的口诀。但《大明律》中规定“凡民间织造违禁龙凤文忙丝纱罗货卖者杖一百段匹入官。机户及挑花、挽花工匠同罪。”这样规定的主要目的是

A.抑制私啻手工业的发麻

B.维护封建等级制度

C.宣扬封建王朝法律权威

D.规范丝织行业秩序

 

Copyright @ 2014 满分5 满分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