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20年,梁启超在《清代学术概论》中写道:“尔后此梁启超谭嗣同辈倡民权共和之说,则将其书(注:指黄宗羲的《明夷待访录》)节抄,印数万本,秘密散布,于晚清思想之骤变,极有力焉。”这里,梁启超最可能赞同黄宗羲的思想是

①“为天下之大害者,君而已矣”

②“天下为主,君为客”

③“民间吉凶(礼仪),一依朱子《家礼》行事”

④“天子之所是未必是……公其是非于学校”

A. ①②④

B. ②③④

C. ①②③

D. ①③④

 

“……此古圣王崇本抑末之道。世儒不察,以工商为末,妄议抑之;夫工固圣王之所欲来,商又使其愿出于途者,盖皆本也。”这段材料所蕴含的思想产生的时代背景是

A. 战国时期,法家崛起批判儒家“重农”思想

B. 隋唐时期,统治政策开明,重视发展农工商业

C. 两宋时期,商税成为政府财政收入重要来源

D. 明清时期,资本主义萌芽出现并缓慢发展

 

中国古代的思想文化多姿多彩,有的倾向压抑人性,有的倾向个性自由。其中贯穿着讲求个性自由的是

朱熹理学的主旨        庄子的逍遥游诉求

文人画的创作风格       李贽的离经叛道反正统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孔子主张重人事而远“天道”,孟子提倡“济天下”,董仲舒强调“圣人之为天下者,兴利也”,降至宋明,理学家把提倡“正心、诚意、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思想的《大学》抬到了“四书”的地位。这说明儒家思想

A. 逐渐成为统治者加强专制统治的有效工具

B. 不断调整以顺应经济发展需求

C. 坚持追求天人合一的价值观念

D. 一贯强调积极入世和社会责任担当精神

 

明朝中后期,王阳明学说在中国士大夫中流行。朝鲜来华使者对此不理解,认为“阳明敢肆己意,谤辱朱子,实斯文之罪人也”。结合所学判断,下列选项正确的有

①朝鲜使者以程朱理学为正宗

②王阳明心学超越了理学范畴

③王阳明与朱熹观点明显不同

④王阳明心学是对儒学的叛逆

A. ①③

B. ②③

C. ①②

D. ②④

 

朱熹指出:“小道小是异端,小道亦是道理,只是小。如农囿、医卜、百工之类,却有道理在。”朱熹在此

A. 号召重视科学理论探究

B. 主张格物以明其中之理

C. 倡导科学实验探索真理

D. 重视传统经验总结积累

 

北宋程颐说道“唐有天下,如贞观、开元间,虽号治平,然亦有夷狄之风。三纲不正,无父子、君臣、夫妇,其原始于太宗也。故其后世子弟,皆不可使。玄宗才使肃宗,便篡。肃宗才使永王璘,便反。君不君,臣不臣,故藩镇不宾,权臣跋扈,陵夷有五代之乱。”作者意在说明

A. 藩镇割据严重削弱中央集权

B. 伦理纲常有利于政权的稳定

C. 传统宗法制度受到极大破坏

D. 佛道兴盛对儒家思想的冲击

 

《红楼梦》中,贾宝玉的父亲让仆人转告贾府私塾老师说:“什么《诗经》、古文,一概不用虚应故事,只是先把‘四书’一气讲明背熟,是最要紧的。”据此推出符合史实的结论是

A. 科举制度弊端暴露,富家子弟弃儒从商

B. 孔子权威地位动摇,《诗经》遭到轻视

C. 理学居于统治地位,“四书”更受重视

D. 《红楼梦》取材于现实,反映宋代生活

 

据《东京梦华录》记载,北宋时期,丧家命僧道诵经设齐(通“斋”),用酒祭祀作佛事,以为资冥福,出葬用以导行。这种风气政府禁而不止。这主要反映出

A. 外来文化渗透到民间各个方面

B. 北宋统治迷信色彩浓厚

C. 儒释道三教合流的表现

D. 北宋儒家思想丧失了传统地位

 

秦朝法律规定,私拿养子财物以偷盗罪论处,私拿亲子财物无罪;西晋时规定,私拿养子财物同样无罪。这一变化表明,西晋时

A. 儒家伦理得到强化

B. 血缘亲情逐渐淡化

C. 宗族利益受到保护

D. 养子亲子权利相同

 

唐高祖李渊自认为是老子后裔,规定老子地位在孔子之上,佛教位居第三;武则天时明令佛教位在道教之上;后来唐武宗又大规模地“灭佛”。这反映出唐代

A. 皇帝的好恶决定宗教兴亡

B. 儒学的政治地位最为稳固

C. 道教的社会影响最大

D. 佛教的社会基础薄弱

 

某今说个知行合一,正是对病的药,又不是某凿空杜撰,知行本体原是如此。语出一位著名思想家。他生活在    

A.北宋  B.南宋  C.明代  D.清代

 

关于中国古代不同思想理论的集大成者,下列表述正确的是

A. 儒家思想集大成者是孔子

B. 法家思想集大成者是荀子

C. 理学集大成者是陆九渊

D. 心学集大成者是王守仁

 

(题文)汉代以来,大臣上书皇帝,无论是颂扬功德还是直言过错,都以“臣诚愚鄙”、“臣昧死”之类开篇,意味着自卑、放弃尊严。这类官场语言的使用说明

A. “君权神授”观念深入人心

B. “皇帝独尊”思想逐渐形成

C. “君为臣纲”思想影响较大

D. “皇权至上”观念受大冲击

 

史学家钱穆把汉代武帝以后的政府称为“士人政府”,他认为:“汉高祖以来一个代表一般平民社会的、素朴的农民政府,现在转变为代表一般平民社会的、有教育有知识的士人政府,不可谓非当时的又一进步。”促使“农民政府”到“士人政府”转变的关键是

A. 郡国并行

B. 士族兴起

C. 察举取士

D. 独尊儒术

 

古代儒家学者批评现实政治,往往称颂夏、商、周“三代”之美,甚至希望君主像尧、舜一样圣明。这表明了儒者

A. 理想化的政治诉求

B. 反对进行社会变革

C. 不能适应现实政治

D. 以复古为政治目标

 

《尚书》云:“民为邦本,本固邦宁”以下观念与之相去甚远的是

A. 天视自我民视,天听自我民听

B. 与天同者,大治。与天异者,大乱

C. 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是故得乎丘民而为天子

D. 君者、舟也,庶人者、水也;水则载舟,水则覆舟

 

历史学家萧公权认为:“由封建天下转为专制天下之过渡时期,政治思想之可能态度,不外三种。

①对将逝之旧制度表示留恋,而图有以维持或恢复之。

②承认现状,或有意无意中迎合未来之新趋势而为之张目。

③对于一切新旧制度均感厌恶,而偏重个人之自足与自适。”以上三种思想的代表人物分别是

A. 老子孔子韩非子

B. 墨子孔子老子

C. 孔子韩非子老子

D. 孔子韩非子墨子

 

美国学者卡拉贝尔在《被选中的》一书中追溯了美国精英大学百年来招生录取政策的变迁。他写道:“(这些)招生方法,在今天看来,体现着典型的美国精神:机会平等(不因出身、财富等不同而被歧视)贤能主义(meritocracy,众人皆因自身的才能和成就而获得地位和声望,实现向上的社会流动)”从中国人的视角来看,这种“美国精神”最接近先秦的

A. 儒家

B. 道家

C. 法家

D. 墨家

 

有学者在研究古代思想史时发现,他的思想用于学术,可发展为思辩哲学;用于军事可以发展为战略方针;用于政治,可以发展为斗争策略;用于生活,可以发展为生存智慧。就连同一种副产品,也可能有不同结果。比如“君子报仇十年不晚”,就可能是斗争策略,也可能是自我安慰。材料中的“他”是

A. 孔子

B. 老子

C. 墨子

D. 韩非子

 

关于中国封建专制的基本特征,史学家白钢认为:政治上的表现,一是有权就有一切,二是家长制,三是官僚政治;经济上的表现,一是以封建地主土地所有制为其经济基础,二是以自然经济为基本面貌的封建生产方式,文化上推行蒙昧主义,一是天命观。其中“有权就有一切”、“家长制”、“官僚政治”、“蒙昧主义”历史根源分别是

A. 三公制、宗法制、中央集权制、道家思想

B. 皇权制、宗法制、中央集权制、儒家思想

C. 皇权制、宗法制、中央集权制、道家思想

D. 三公制、宗法制、中央集权制、儒家思想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维多利亚女王在位64年(1837-1901年),一生模范地履行了立宪君主的职责,深受国民的爱戴。她继承王位时只有18岁,辉格党首相基尔本几乎是手把手地教她如何做一个立宪君主,教会她不凭感情用事,心平气和地与民选的首相共事,哪怕她从心底里厌恶这个首相。

—摘编自曹大力、赵世瑜《历史必修一•政治文明历程》

材料二:美国宪法的独特贡献在于它创立了一套新的宪政原则和实践,使共和制成为-种可操作的现实。它所确立的宪政原则和机制,既是对欧洲(尤其是英国)宪政思想和实践的创造性的继承和发挥,更是美国人基于自己历史经验的一种创新。这些原则和实践,不仅为美国200年来由小变大由弱变强奠定了制度上的基础,也深到影响了世界其他国家的发展,

—摘编自人教版《历史必修一•教师用书》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简析英国资产阶级君主立宪制的特点。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美国1787年宪法所确定的宪政原则和机制。

(3)有人认为英国资产阶级革命就应该废除君主,建立共和国;而有人则认为只有君主立宪才是它的真正归宿。根据材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以近代英国和美国的政体为例阐述你的观点。

 

 

根据美国1787年宪法规定,总统收到经国会通过的议案后,如批准,则签署该法案使之生效;如否决,则把它连同反对意见一起退回到国会,由国会复议。若在国会开会期间不采取任何行动,则此项法案在十天后自行生效。这体现的美国民主政治原则是(  )

A. 人民主权    B. 民主共和    C. 分权制衡    D. 依法治国

 

美国《1787年宪法》规定实行三权分立制度,是基于

A. 思想之创新

B. 统一的意义

C. 人性之美丽

D. 人性之黑暗

 

托克维尔在《论美国的民主》里写道:“联邦的安定、繁荣和生存本身,全系于七位联邦法官之手。行政权依靠他们去抵制立法机构的侵犯,而立法机构则依靠他们使自己不受行政权的进攻。”这体现了美国宪法的原则是

A. 自由平等

B. 分权制衡

C. 人民主权

D. 联邦制

 

据《美国历史十五讲》:“新宪法的通过……使美国成为‘最完善的’现代国家,从而最终完成了缔造‘美利坚合众国’的任务”。美国“完成了缔造‘美利坚合众国’的任务”主要是指

A. 建立了联邦制体系

B. 构建了三权分立的政治体制

C. 完善了民主选举制

D. 实现了各州之间的互相妥协

 

北美独立战争结束后,各州之间互相争吵,州政府和中央政府之间也时有摩擦。各州之间的边界是争论的焦点之一,贸易债务和货币等问题也会导致纷争。这表明美国当时面临的首要任务是

A. 实行联邦制

B. 维护邦联制

C. 巩固联邦制

D. 保障各州权力

 

从1865年开始,美国国会相继通过了第13、14、15条宪法修正案,在原则上废除了奴隶制度,赋予了黑人成年男子选举权。但在州政府的纵容下,在法律和事实上对黑人选举资格作了各种苛刻的规定,剥夺了多数黑人的选举权。材料反映了美国

A. 联邦制不利于推动民主建设

B. 中央集权面临危机

C. 民权事业滞后于现代化进程

D. 黑奴制度难以废除

 

美国制宪会议召开时,麦迪逊担心占据高位的人会滥用权力,谋取私利和独断专行,特别强调“制定某种条款保证社会防止行政首脑的无能、过失或背信弃义,是必不可少的”。美国共和政体中最能体现麦迪逊意见的是

A. 联邦权力高于各州权力

B. 最高法院大法官由总统提名

C. 国会复议法律通过即为有效

D. 地方有制定法律的权力

 

任东来和陈伟在《美国宪政历程:影响美国的25个司法大案》中说:“历史经验证明,宪法的重要性在于民众对它的信任,而民众的信任完全建立在宪法能否约束官府,约束代表民意多数的议会,以及维护民众的个人自由和基本权利。”

美国宪法取得民众“信任”的主要方式是(   )

A. 分权制衡    B. 人民主权

C. 联邦制    D. 选举总统和议员

 

Copyright @ 2014 满分5 满分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