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在黄宗羲那里,改变君权过重,由于皇帝胡作非为而“丧天下”的办法,已开始放弃了二程、朱、王专门要求“正人心”和“格君心之非”,而企望通过建立现实制度来得到保障,这可以看做“内圣”之学有了向外的新开拓。明中叶以来,无论朱学或王学,都有走向现实世界的普遍趋势。近乎科学的实证之风开始吹起,除学术本身的发展逻辑外,商业都市的高度繁荣,各行各业的分化兴起、众多科学论著的出现等,都表明当时社会结构、时代氛围和意识形态开始有了某种重要的变动,这可能是使理学内部发生变化的重要因素。不但是黄宗羲,还有好些人都有“工商皆本”的观念,与自秦汉以来重农抑商的传统思想开始有了离异。―

——摘编自李泽厚《中国古代思想史论》

材料二  鸦片战争后,儒家知识分子群体开始从传统经世的旗帜下走向分化,其派别主要有:试图把经学大义运用到实际政治中去的“通经致用”派;致力于自然科学研究,以科学技术为武器实现富国强兵的“科学技术”派;主张学习西方的军事技术,倡导派留学、译西书、设学堂、兴军工、办实业、练军队,以维护伦纪圣道的“中体西用”派;推行君主立宪,并以此为工具进行变法的“维新变法”派。这化,使得中国近代历史发展中各种思想斗争此起彼伏,影响着近代中国社会发展的走向与脉络。―

——摘编自郭歌《中国近代经世致用思想及其历史影响》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明清时期儒学“新开拓”的表现,并分析其原因。

(2)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鸦片战争后经世致用思想的特点,并说明其意义。

 

 

(题文)《我国经济建设的历史经验》文章中提到,“中国的经验第一条就是自力更生为主。我们很多东西是靠自己搞出来的……这样,就可以振奋起整个国家奋发图强的精神。”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取得的科技成就中,能印证这一观点的是

A. 掌握载人航天技术    B. 首颗人造卫星发射成功

C. 第一颗原子弹爆炸成功    D. 成功培育杂交水稻

 

至少三千年前人类就已经开始发明并应用一些牙齿清洁法,只不过同古代达官贵人才有私人浴室一样,牙齿的清洁程度是与社会阶层挂钩的。将牙膏首先批量生产、以相对低廉的价格销售、推广到普通大众的是美国的高露洁公司。推动这一变化的主要原因是

A. 等级制度逐渐消失

B. 新科技发明的出现

C. 工业化生产的推广

D. 人民生活水平提高

 

当启蒙运动实际发生时,法国人并没有将此称为启蒙运动和给定义。1783年,《柏林月刊》以“什么是启蒙运动”为题进行公开征文讨论,下列符合征文要求的是

A. 注重提倡自由幸福和物质享受

B. 经过别人的引导来运用自己的理智

C. 不需改造社会和改善人的命运

D. 脱离自己加之于自己的不成熟状态

 

《世界小史》:他教导人们,每一个信仰者可以说是他自己的牧师,一个人必须作为一个独立、单个、自由的人去争取上帝的仁慈恩典;他只承认《圣经》是上帝的话语,他所做的尝试就是重新唤回古老的基督教信仰。这可以反映出

A. “认识你自己”在新时代的展现

B. 人文主义提倡解放人本身

C. 宗教改革追求精神的自由与虔诚

D. 启蒙运动重建信仰与理性

 

苏格拉底将道德和知识融合,为此他不厌其烦地提问,使被问者在追问中意识到自己的无知,不得不进行道德反思。据此推知,苏格拉底构建知识与道德关联的方法

A. 寻找到哲学研究的崭新方向

B. 强调了理性思考和道德自觉

C. 揭示出雅典民主政治的衰落

D. 说明知识多寡决定道德水准

 

1915-1918年间,陈独秀等人在《新青年》杂志大力宣传西方民主、科学思想时,梁启超、梁漱溟、马一浮等人纷纷发表文章,表示要反思西方文化,重新认识中国文化。这说明

A. 新文化运动思想内涵丰富    B. 封建礼教遗毒仍根深蒂固

C. “尊孔复古”逆流再次出现    D. 学者混淆先进与落后界限

 

严复不再使用陈旧的“体用”“道器”观念评判中西文化的优劣,而是对中西社会文化作了多方面的比较,特别指出中国人“好古”,西方人重“日进无疆”。据此可知,严复的思想进步

A. 奠定了革命思想的根基

B. 借鉴了西方科技成果

C. 促进了中西民主的结合

D. 推进了洋务运动的发展

 

南宋时期文人士大夫的“庙堂”情怀更为突出,他们的忠君爱国意识及社会责任意识在文学创作中表现为一种强烈的“义理”倾向。这一文学特色

A. 反映宋代加强君主专制集权统治

B. 推动了理学官方哲学地位的确立

C. 表明文学创作深受传统思想影响

D. 反映内忧外患的政治局势的缓和

 

下表是关于印刷术的相关记载。由此可以认定的历史事实是

记述

出处

庆历中有布衣毕昇为活版。其法用胶泥刻字,薄如钱唇。

沈括《梦溪笔谈》

雕版印书,“所费甚多, 至有一书字板,功力不及,数载难成。”近世(本朝之前)又铸锡作字,以铁条贯之,作行,嵌于盔内,界行印书。

元朝王祯《造活字印书法》

千佛铜牌,多无文字,此有皇统纪元年号(金熊宗141年),及李稀造题字一行,用括字排集成之,乃括字版传世之最先者。

罗振玉《金泥石屑》

尝见古骨肆,古铜方二三寸,……字形反,识者曰:此名书范,宋太宋初年,颁行天下,刻书之式。

清·蔡澄《鸡窗丛话》

 

 

A. 元朝活字印刷取代了雕版印刷    B. 金属活字印刷至迟出现于南宋

C. 佛经大多采用活字印刷    D. 泥活字印刷术流传广泛

 

欧阳修曾言:“佛法为我中国患千余岁,世之卓然不惑而有力者,莫不欲去之”。主张“礼义者,胜佛之本也”。这反映出当时

A. 佛教传入颠覆了传统观念    B. 儒家伦理不为社会所正视

C. 佛教急于融入本土文化    D. 佛教思想与儒家伦理抵触

 

(题文)春秋晚期,孔子的弟子们因政治主张分歧而分化成两个阵营:以颜回等为代表的德治派认为解决社会问题的根本在道德而不在政治,主张以周礼为手段重建社会秩序;以冉求等为代表的事功派认为政治应高于道德,主张打破礼制束缚,进行彻底的社会变革。这说明

A. 政治形势的深刻变化影响了儒学的发展    B. 不同政见的争论丰富了儒学的思想内容

C. 儒家学派开始主动借鉴其他学派的思想    D. 儒家与法家的争鸣导致了儒家学派分化

 

16、17世纪东西方文化同时出现推陈出新的局面。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16世纪,出自基督教《圣经》的内容仍然占据文艺复兴艺术的绝大部分版面。然而此时,……在以达芬奇、米开朗基罗、拉斐尔等人为代表的鼎盛艺术创作中,基督教的信仰内容决定性地从象征符号变成现实摹写,圣像神龛与古典艺术、自然山水、人类身体等等并列同观,都是美的欣赏对象。所谓圣像不过名称而已。

—《意大利文艺复兴时期的宗教信仰与财富转移》

材料二天子之所是未必是,天子之所非未必非,天子亦遂不敢自为是非,而公其是非于学校。后之人主,既得天下,唯恐其祚命之不长也,子孙之不能保有也,思患于未然以为之法。

—均引自《明夷待访录》

(1)依据材料一,概括意大利文艺复兴时期的艺术发展特点。并请结合佛罗伦萨圣母玛利亚大教堂的修造对其进行阐释。

(2)黄宗羲的思想广受关注,有以下两种观点可供讨论:①“其所论之民本思想实上继孟子贵民之绝学,下开梁启超、孙中山诸氏民治思想之先河”。②黄宗羲的“民本思想”在“咨议机构”、“立法主体”两方面与近代西方民主理论有着根本区别。你同意哪种观点?若同意①,请以黄宗羲的思想主张予以说明。若同意②,请结合材料二进行论证。

 

(加试题)不同的维护国家利益方式对国家利益的实现有重要影响。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1938年签订的某协定的附件(节选)

联合王国陛下政府和法国政府是在坚持9月19日英法建议第6款所规定的提议的基础上参加上述协定的缔结。前项建议第6款是涉及对捷克斯洛伐克国家新疆界面临无端侵略时的一项国际保证问题。当捷克斯洛伐克境内的波兰和匈牙利少数民族问题已告解决时,德国和意大利方面将对捷克斯洛伐克给予保证。

——齐涛《世界通史教程教学参考》

材料二  两个不同时期欧洲各国关系图示

(1)依据材料一,指出该协定的名称及其体现的英法两国的外交政策。结合相关史事,从主观目的和客观效果的角度简评该政策。

(2)概括材料二中欧洲各国处理国家关系的策略变化,并简述这一变化给成员国带来的政治收益。

 

上海在中国近现代史中的地位举足轻重。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上海曾被誉为世界第六大城市、东方的巴黎、西方的纽约。1886年的《纽约时报》有这样的报道:离开外滩,向市中心走去,你会途经五花八门的各式商铺。但走进租界,进入我们自己的城镇,你会发现,这里任何一个商店里,都能买到所有的东西,欧洲货或清国货一应俱全。租界的建筑,大多为洋人所有。走过租界,就到了跑马场。……远东最好的一条街道就从这里开始。整条街道不超过六英里,路面整洁、完美,街道两旁有漂亮的花园别墅。这条道路一直延伸到徐家汇,再往前就变成清国狭窄的手推车道了。

—摘编自邵雍等著《社会史视野下的近代上海》

材料二现代中国对外开放过程示意图

(1)概括材料一中上海的发展特征。并据此说明《青年杂志》创办于上海的社会要素。

(2)依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请从时空角度入手阐述开发开放浦东在我国对外开放布局中的重要意义。

 

聚族而居、以宗族祠堂为核心、因地制宜的布置居所是古代中国民居的重要特征。在被誉为“中国画里的乡村”这一村落中,全村的中心是

A. 乐叙堂

B. 乐寿堂

C. 承志堂

D. 笃敬堂

 

某区域经济集团的宗旨是“通过建立无内部边界的空间,加强经济、社会的协调发展和建立最终实行统一货币的经济货币联盟,促进成员国经济和社会均衡发展”,目前它已发展为主导地区经济和政治的双重性区域合作组织。该集团的总部设在

A. 巴黎

B. 堪培拉

C. 日内瓦

D. 布鲁塞尔

 

(加试题)阅读下图。导致法国在该时期内呈现这一发展态势的独特政策是

A. 扶植高新技术产业

B. 大规模实施企业国有化

C. 接受马歇尔计划的援助

D. 确立社会市场经济体制

 

刺激消费是罗斯福新政的重要内容和目的。下列措施中,与此目的直接相关的是

A. 成立民间资源保护队

B. 开展“蓝鹰运动”

C. 实行养老金和失业保险制度

D. 颁布《全国劳工关系法》

 

一份文件的签订“标志着国际和平主义浪潮顶峰时期的到来”,但随即被视为“一纸空文”,不到20年又成为“构筑国际法的基石”。该文件最可能是

A. 《凡尔赛和约》

B. 《洛迦诺公约》

C. 《非战公约》

D. 《波茨坦公告》

 

20世纪20年代,某国实施的政策“允许经济活动有某些自由,承认商业、商品货币和市场关系,对农民和私人资本让步”。该政策

A. 是在特殊情况下的军事性非常措施

B. 有利于集中物资供应保障战争需求

C. 巩固了工农联盟并推动工业化进程

D. 牺牲农民利益但促进工业化高速开展

 

第一次工业革命后英国逐渐成为“世界工厂”。在此过程中,英国政府采取的措施有

①颁布《航海条例》

②确立自由贸易为国策

③建立社会福利制度

④建立职业警察制度

A. ①②③

B. ①②④

C. ②③④

D. ①②③④

 

某思想家在人类历史上首次规划了下图所示的政治体制。该思想家的主要著作是

A. 《政府论》

B. 《论法的精神》

C. 《哲学通信》

D. 《社会契约论》

 

有学者在《英国史》中这样解释某历史事件:“此次国会之重握大权,乃由于辉格及托立两党的协调,而不像40年前完全凭一党的武力来取得,故局面可以持久。至于两党之所以能有协调,则由于詹姆斯二世的无状”。他论说的史事

A. 改变了国王的权力来源

B. 使克伦威尔被拥立为终身护国公

C. 奠定了英国君主立宪制的法律基础

D. 使英国成为典型的资产阶级代议制国家

 

罗马法给世界带来重大影响,不少人歌颂它“适合于人性之原理,万古不易”、“罗马人具有一种缜密微妙之法律思想,故其发为事实,自能冠绝古今,卓越东西”等等。这些赞誉

A. 认为罗马法具有超越时空的价值

B. 是基于罗马法实现了法律面前人人平等

C. 是对《十二铜表法》的恰当评价

D. 指出了罗马公民法侧重政治程序的特征

 

历史学家们普遍认为梭伦改革为雅典民主政治奠定基础。在这一改革中,“解负令”的颁布

A. 使平民成为司法的主人,开创了司法独立的新时代

B. 稳定了平民集团,为雅典民主奠定阶级和社会基础

C. 保障了平民的政治权益,使人民主权理念落到实处

D. 开辟了非贵族出身的奴隶主取得政治权利的新途径

 

有西方学者认为,上海合作组织是前苏联国家及中国对抗美国与西方的一种形式,而有俄罗斯学者呼吁建立一个以上海合作组织为代表的“新华约”之类的某种“反北约”的组织。这两种观点

A. 都认识到和平与发展是当今世界的主题

B. 认为多极化是国际关系格局的必然走向

C. 试图将当前国际关系中的冷战局面扩大化

D. 忽略了上合组织“结伴而不结盟”的宗旨

 

建国初期,一批科学家为国家和民族的崛起默默奉献,成为中国尖端科技领域和薄弱空白学科开拓者。其中的代表人物有

①李四光

②华罗庚

③吴阶平

④袁隆平

A. ①②③

B. ①②④

C. ①③④

D. ①②③④

 

一位嘉兴老教授回忆了这样一个片段:“农农,你是读书人。你说说看,有这样强迫大家一起吃饭的吗?……一个叫为初的,是个党员,他站到凳子上说:‘大家对吃食堂有意见,我赞同!从明天开始,大家自己家烧饭吃饭。上面压下来,吃官司我去!’”这一情景最可能出现在

A. 1949年

B. 1953年

C. 1958年

D. 1978年

 

抗战期间,中国军队主动发动了某战事。该战事分为三个阶段,第一阶段的主要作战目标是破坏日军主要交通线正太路,第二阶段的重点转向破坏铁路两侧日军建立在根据地范围内的据点,第三阶段的主要任务是反击日寇对抗日根据地的“扫荡”。发动这一战事的中国军队的番号是

A. 国民革命军二十九军

B. 察哈尔民众抗日同盟军

C. 国民革命军陆军新编第四军

D. 国民革命军第八路军

 

Copyright @ 2014 满分5 满分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