孟子主张“制民恒产”“勿夺农时”“省刑罚,薄税敛。”董仲舒主张“限民田,以澹不足”“塞兼并之路”“薄赋敛,省徭役,以宽民力”。关于二者的思想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两者主张都具有代表了人民的利益

B. 两者主张都有利于封建小农经济的发展

C. 两者主张都抑制土地兼并

D. 两者主张都得到统治者认同

 

公元前515年,鲁周政局突变,不心居于傀儡地位的鲁昭公发兵讨伐季孙氏,被季孙氏、孟孙氏、叔孙氏联合击败而流亡齐国。季孙氏等三家不再立国君,“政在大夫”的局面发展到顶峰。这种状况

A. 表明分封制已彻底崩溃

B. 意味着贵族政治的衰落

C. 说明兼并战争破坏稳定

D. 不符合孔子的政治理想

 

西汉前、中期两个判然对立的社会集团—儒生和“文法吏”,在后期渐趋合流,形成了一个全新而有长久生命力的社会阶层—士大夫。西汉后期“士大夫”形成的主要因素是(  )

A. “统制经济”的实施    B. 诸侯势力的削弱

C. “独尊儒术”的提出    D. 察举制度的实行

 

章太炎曾说:“船山(王夫之)学说为民族光复之源,近代倡义诸公,皆闻风而起者,水源木本,瑞在于斯。”其原因是王夫之的学说

A. 表现了资产阶级民主思想

B. 体现了社会经济结构变化

C. 动摇了儒家思想正统地位

D. 为民主革命思想提供启示

 

《晋书》记载:曹魏咸熙二年(256年),“令诸郡中正以六条举淹滞:一曰忠恪匪躬,二曰孝敬尽礼,三日友于兄弟,四日沽身劳谦,五日信义可复,六日学以为己。”由此可见

A. 中正官以门第财产为标准选拔人才

B. 州郡中正官全面严格举荐人才

C. 儒学理念影响九品中正制度

D. 曹魏时期的中央集权制度加强

 

清代学者往往重考据,尊崇汉儒而诋毁宋儒。但姚文田“独持议,谓三代以下,其道皆本孔孟,得程朱而传自五季,以后人道不至陵夷者,宋诸儒之力也”。姚文田的这一说法

A. 肯定了程朱理学的历史作用

B. 糅合了儒道思想发展了儒学

C. 理顺了传统儒学的发展脉络

D. 旨在借古讽今提倡经世致用

 

人文精神是人类宝贵的精神财富,也是文明程度的重要体现。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14世纪时,意大利中北部出现了资本主义萌芽,崛起的商人阶级由于拥有财富而创造了为财富服务的新思维,提出了关注人的生命与尊严的价值观。古希腊、古罗马文化的传统更多地保留在意大利。……而且意大利各城市同拜占庭、阿拉伯一直有着经济和文化上的联系。因此意大利人更容易接触古希腊手稿和艺术古迹。

(1)据材料一,概括近代西方人文精神产生的条件。

材料二(启蒙运动)在经济领域中的主要口号是自由放任——让人民做他们愿意做的事,让自然界自然地发展。……在宗教方面,主要口号是“砸烂可耻的东西”,即消灭宗教的狂热和不容异说。……在政治方面,哲人们也有一个关键性的用语——“社会契约”。……“行政权的受托人不是人民的主人,而是人民的办事员;它(人民)能如心所愿地使他们掌权和把他们拉下台;对受托人来说,不存在契约的问题,只有服从。”……这些口号破坏了传统的制度和习俗。

(2)依据材料二和所学知识,谈谈你对启蒙运动“破坏了传统的制度和习俗”的理解。

 

卢梭在《论人类不平等的起源和基础》中说:“以绞杀或废除暴君为结局的起义,与暴君前一天任意处置臣民生命财产一样合法。暴力支持他,暴力也推翻他。”材料表明卢梭。

A. 认为革命具有存在的合理性

B. 主张主权在民、废除私有制

C. 提出社会契约论,宣传自由

D. 反对暴君,主张开明君主制

 

康德认为:在自然状态下,人的自由是粗野的、无法律状态的自由。为了克服冲突、调和矛盾,使权力与自由并行不悖,就必须限制绝对自由,这就需要国家及其法律。这表明

A. 康德崇尚自然法原则

B. 他主张建立普遍法治的社会

C. 康德反对平等和自由

D. 康德追求纯粹理想社会状态

 

孟德斯鸠认为:“显贵的人容易遭人忌妒,他们如果由平民来审判,就要陷于危险的境地,而不能享有一个自由国家最渺小的公民所享有的受同等人裁判的特权。”这体现了孟德斯鸠

A. “人民主权”意识

B. “君主立宪”体制设想

C. “分权制衡”精神

D. “公正平等”司法原则

 

1912年清帝宣布退位时,南京临时政府公布的《关于大清皇帝辞位之后优待之条件》中写有清帝退位后尊号不变,民国政府待以外国君主之礼;清帝退位后暂居宫禁,侍卫人等照常留用;但1924年冯玉祥利用武力强行将清帝溥仪赶出了故宫。对此事件胡适认为这是“欺人之弱,乘人之丧”,“是民国史上的一件最不名誉的事”,还亲赴醇亲王府向溥仪表示慰问,声称这“是东方的野蛮”。关于胡适这一态度不能说明

A. 胡适坚持契约精神

B. 胡适反封建精神不够彻底

C. 胡适深受英美文化熏陶

D. 对国人思想启蒙的路还很长

 

美国1787年宪法所确立的三权分立原则,是哪位启蒙思想家的政治主张

A. 洛克

B. 伏尔泰

C. 卢梭

D. 孟德斯鸠

 

恩格斯称赞法国启蒙思想家“都是非常革命的”,是因为他们

A. 主张君主立宪制

B. 主张共和制

C. 反对专制王权和等级制度

D. 主张取消私有财产

 

“人与人之间本来都是平等的……人类主要的天然禀赋,生命和自由……人人可以享受。”上述材料体现了

A. 天赋人权观念

B. 人民主权观念

C. 社会契约观念

D. 三权分立观念

 

马克思说,启蒙思想家“已经用人的眼光来观察国家,并且从理性和经验中而不是从神学中引申出国家的自然规律”,其中“理性”的含义是

A. 独立的思考与自主的精神

B. 君主的权力与党派的信仰

C. 国家的意志与精神的寄托

D. 权威的判断与历史的传统

 

他(卢梭)要求在这个共和国里实行直接民主,在立法工作中,每个公民都直接参加法律的制定,参加法律的讨论和表决.他反对由人民选出的代表来制定法律,他认为在制定法律的工作中,人民的意志是不能被代表的……这个(国家)权利也不应该加以分割,因为人民的总的一直是不能分割的。材料中卢梭的思想核心是

A. 主张民主共和制

B. 反对代议制民主

C. 反对三权分立

D. 重视立法的重要性,主张法律面前人人平等

 

欧洲启蒙运动的代表人物伏尔泰在《论孔子》中认为,孔子是真正的圣人,他自视清高,是人类的立法者,绝不会欺骗人类。没有任何立法者比孔夫子曾对世界宣布了更有用的真理。对此评述不正确的是

A.孔子思想影响了启蒙运动          

B.孔子思想是人类文明史上的思想丰碑之一

C.孔子思想是近代立法制度的重要理论来源

D.孔子思想有利于解决人类的现实问题

 

社会转型时期矛盾错综复杂,许多思想家反对专制、暴政,主张民本。下列人物中持这一思想主张的有(  )孟子 董仲舒 孙中山 卢梭

A. ①②    B. ③④    C. ①②③    D. ①③④

 

与文艺复兴运动相比,启蒙运动在许多方面都有明显的超越。下列表述最能论证这一观点的是

A肯定人的价值,崇尚理性与科学

B.提出对未来社会的一整套政治构想

C.对天主教会腐朽进行猛烈地抨击

D.提倡自由平等,主张发展个性

 

“……就是人类脱离自己所加之于其自身的不成熟状态”,“不成熟状态就是容易被别人引导,就是对运用自己的理智无能为力”,“要有勇气运用自己的理智!”以上省略的内容应是

A. 宗教改革

B. 文艺复兴

C. 启蒙

D. 空想社会主义

 

启蒙运动中最为激进的思想家是

A.伏尔泰       B.孟德斯鸠     C.康德    D.卢梭

 

美国哲学家梯利在《西方哲学史》中指出:“在卢梭那里,道德和宗教不是推理思维的事,而是自然的感情问题”。这反映了启蒙运动中的哪一思潮

A. 理性主义

B. 浪漫主义

C. 科学主义

D. 现实主义

 

卢梭曾说过:“理性欺骗我们的时候是太多了,我们有充分的权利对它表示怀疑;人类一旦成为理性的奴隶,和受神权摆布一样可悲。我决定在我的一生中选择情感这个东西。”这表明卢梭的主张

A. 完全背离启蒙运动宗旨

B. 丰富了人文精神的内涵

C. 力图摆脱宗教的束缚

D. 科学地诠释了启蒙思想

 

启蒙运动不仅倡导一些核心价值理念,而且还发展出一整套如何实现核心理念的制度安排;不仅讲自由、平等、博爱,还要讲如何建立一套制度来确保人民的权益和政治权力不被滥用。这体现出启蒙运动的特征是

A. 迫求个人独立自由

B. 注重国家管理民主化

C. 倡导依法治国理念

D. 主张核心理念制度化

 

17世纪的中国出现了顾炎武、黄宗羲、王夫之三大著名思想家,18世纪的法国则涌现出了伏尔泰、卢梭、孟德斯鸠等举世闻名的大启蒙思想家。中法两国思想家在思想上的共同点是(  )

A. 倡导理性主义,批判愚昧和迷信

B. 反对君主专制制度,主张人民为主

C. 主张法律面前人人平等

D. 变革政治制度,实行君主立宪

 

法国社会科学家帕斯卡写道:“人只不过是一根苇草,是自然界最脆弱的东西;但他是一根能思想的苇草……我们所有的尊严都在于思考。”这一思想反映了

A. “人是万物的尺度”

B. 信仰得救

C. 理性主义

D. 社会主义

 

“当立法权和行政权集中在同一个人或同一个机关之手,自由便不复存在了…如果司法权不同立法权和行政权分立,自由也就不存在了。…”这段材料出自下列哪一部历史文献

A. 《利维坦》    B. 《论法的精神》    C. 《社会契约论》    D. 《论人类不平等的起源和基础》

 

自由创作

北宋宫廷画院曾出过一道考题:“野水无人渡,孤舟尽日横。”一般多画岸边泊着一条空船,舷边蜷着一只鹭鸶,或船篷上栖着一只乌鸦。获得第一名的却画着船夫躺在船尾,独自吹着笛子。画家要表达题中的“无”,是“非无舟人,只无行人”。那种闲散、宁静、安逸的意境被表达得更加准确。

结合课文中对文人画追求意境的介绍,请你来构思并创作一幅画。

 

欣赏下列几幅古代名画:

图一张择端《清明上河图》

图二马远《山径春行图》

图三郑燮《兰竹图》

请回答:

(1)说说三幅作品的风格特点。

(2)一定时期的绘画作品,是那一时期政治、经济、文化的反映。请说明上面三幅作品所体现的时代特征。

 

1860年,英法联军从中国劫掠了《女史箴图》摹本,该摹本现藏于近代最早建立的国家博物馆——大英博物馆,并成为该馆的“镇馆之宝”。《女史箴图》原卷是何时何人创作的

①魏晋

②隋唐

③阎立本

④吴道子

⑤顾恺之

A. ①③

B. ①⑤

C. ②④

D. ②⑤

 

Copyright @ 2014 满分5 满分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