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列文言句子的翻译,不正确的一项是                                   (  )

A. 兴尽悲来,识盈虚之有数。(欢乐逝去,悲哀袭来,我明白了兴衰成败自有定数。)

B. 嗟乎!师道之不传也久矣!(唉!古代从师学习的风尚不流传已经很久了!)

C. 顺风而呼,声非加疾也,而闻者彰。(顺着风呼喊,声音并没有加快,但听的人会听得清楚。)

D. 此所以学者不可以不深思而慎取之也。(这就是今天治学的人不可不深入地思考、谨慎地选取的缘故了。)

 

填入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的语句,最恰当的一项是                         (  )

辣,我们都不陌生,很多人无辣不欢甚至吃辣上瘾,这是因为辣椒素等辣味物质刺激舌头、口腔的神经末梢时,会在大脑中形成类似灼烧的感觉,机体就反射性地出现心跳加速、唾液及汗液分泌增多等现象,             ,内啡肽又促进多巴胺的分泌,多巴胺能在短时间内令人高度兴奋,带来“辣椒素快感”,慢慢地我们吃辣就上瘾了。

A. 大脑在这些兴奋性的刺激下把内啡肽释放出来

B. 内啡肽因这些兴奋性的刺激而被大脑释放出来

C. 这些兴奋性的刺激使大脑释放出内啡肽

D. 这些兴奋性的刺激使大脑把内啡肽释放出来

 

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  )

A. 记者从环保部信源处获悉,环保部已向京津冀及周边地区“2+26”城市下发文件,提出保障群众温暖过冬为第一原则。

B. 文化部等四部委联合印发通知,提出将广场舞纳入现代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从社会治理层面上提高广场舞的意义。

C. 据国家气候管理中心统计显示,今年11月以来,华北地区平均降水量为2.1毫米,达到2011年以来的同期最低值。

D. 冬至是二十四节气中最早被确定的一个,早在两千多年前的春秋时代,中国就已经用土圭观测太阳,测定出具体日期。

 

下列各句中,加点的成语使用不恰当的一项是                            (  )

A. 我国新能源汽车产业取得年累计销售78万辆的成绩与动力电池产业的进步密不可分,后者进步之迅速也是可圈可点

B. 玉雕作为中华民族传统绝技之一,以其巧夺天工之美,向世人证明了:再小的手艺,也有其不可估量的价值。

C. “火炬手要奔跑,火焰要燃烧”,茅盾文学奖获得者苏童的这段获奖感言,必将抛砖引玉,引发整个文坛的思考和讨论。

D. “合抱之木,生于毫末”,职场新人应立足本职,登高自卑,从点滴学起、做起,不断提高自己的综合能力。

 

下面是节选的某校元旦晚会的开场白,请结合相关语句,补写出空缺的部分。

回顾旧事,我们激情满怀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送你一千个祝福,祝福里有我诚挚的笑颜

送你一万个祈祷,祈祷里是我们晶莹的杯盏。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让温馨伴着你,温馨的名字叫永远。

我的祝福飘在长风里,如歌如梦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今夜有梦,

今夜无眠。

【答案】  展望未来,我们重任在肩  让欢笑伴着你,欢笑的名字叫灿烂  我的祈祷飘在雪花中,如诗如画

【解析】试题分析:题干要求“结合相关语句,补写出空缺的部分”,这是创新题型,针对开场白设题,其实也是嵌入式仿写题,是考查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开场白是指文艺演出、演讲或晚会活动开场时引入本题的道白,宜简洁、新颖、活泼。考生要根据场合、前后语境来确定内容和句式,这是元旦,故应与辞旧迎新、总结过去展望未来等相关,如第一处,前面说“回顾旧事,我们激情满怀”,从句式上来看,后一句也应是这种模式,即“……,我们……”,前面是“旧事”,后面应是“未来”,内容上要注意,这是辞旧迎新之时,所以仿写的内容应该是迎新的内容,可以是展望未来之类的;第二处后面说“让温馨伴着你,温馨的名字叫永远”,由此确定句式,即“让……伴着你,……的名字叫……”,形式上只需替换两个词“温馨”“永远”,因为是元旦晚会,应该表达一种祝福,所以可以选择“欢笑”“幸福”等;第三处,前面说“我的祝福飘在长风里,如歌如梦”,这就可以确定此处的句式,与且该句应与前面“送你一万个祈祷……”一句相照应,所以此句应该是“我的祈祷……,……”应为“我的祈祷……在……里,如……如……”。

型】言表达
束】
12

阅读下面的文字,按要求作文。

在学校里,努力学习是责任。在家里,帮父母做点家务活是责任,出门在外,为社会做点事是责任。大千世界,草有责任,花有责任,大树有责任。无论什么生命,都有自己不可推卸的责任。

请以“责任”为话题,自定立意,自选文体,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

 

阅读下面材料,根据要求回答问题。

“中国外卖正给全球带来一场生态浩劫。”近日,朋友圈流传一条呼吁公众减少、拒绝使用一次性塑料餐具的微信,希望通过改变消费习惯来缓解塑料污染问题。

记者调查发现,如果仅从消费端产生的数量来看,全国每天丢弃的外卖一次性餐具至少2000万个,由于再生资源循环利用的渠道不畅,它们中大部分最终变成了垃圾,不得不以填埋或焚烧的方式处置。无论从能源浪费的角度,还是从加重城市运行负担和环境污染风险的角度,外卖一次性餐具带来的污染问题都已成为必须正视的问题。

值得注意的是,在德国,电视机生产厂家在建立一条生产线的同时,还要建立另一条生产线,负责回收物的拆解再利用,又称“静脉生产线”。回收的产品,拆解后根据情况不同,会有不同的处理方式。如果零部件还是好的,符合新产品要求,可以回到新产品生产线上,实现循环利用;零部件已经过时了,就用来生产二手机,以很低的价格出租或出售;最后一种情况,无法回收再利用的,进行分类粉碎,作为原料重新进入生产线。

针对上述材料所反映的问题,请就解决中国外卖一次性塑料餐具污染问题提出你的三条建议,每条建议不超过25字。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①民众应提高环保意识,拒绝使用一次性塑料产品。  ②政府应用法律手段,强制生产厂家回收塑料餐具。  ③生产厂家应加大技术投入,实现回收产品循环利用。

【解析】试题分析:本题考查对材料内容的理解能力及语言表达能力。作答时认真分析材料内容,由材料的第一段内容“近日,朋友圈流传一条呼吁公众减少、拒绝使用一次性塑料餐具的微信,希望通过改变消费习惯来缓解塑料污染问题”,可以提出建议为:广大民众应提高环保意识,拒绝使用一次性塑料产品。由德国的做法可以提出建议为:政府应用法律手段强制生产厂家回收塑料餐具,国家应加大技术投入、实现回收产品循环利用等所提建议合理、有利于环保即可,但不能完全脱离材料。

型】言表达
束】
11

下面是节选的某校元旦晚会的开场白,请结合相关语句,补写出空缺的部分。

回顾旧事,我们激情满怀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送你一千个祝福,祝福里有我诚挚的笑颜

送你一万个祈祷,祈祷里是我们晶莹的杯盏。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让温馨伴着你,温馨的名字叫永远。

我的祝福飘在长风里,如歌如梦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今夜有梦,

今夜无眠。

 

下面文段有三处推断存在问题,请参照①的方式,说明另外两处问题。

中学生一旦手机在手,就一定会把与网友微信聊天等当成自己的“事业”;一旦迷上微信聊天,就会造成学习下降,走向堕落。我们提醒学生、家长和老师深刻认识高中生使用手机的危害性,让我们一起努力创造更好的学习环境。学习环境好了,学生就能考上理想的大学,成为优秀的人才。

①不是一旦手机在手,就一定会把往往会把与网友微信聊天等当成自己的“事业”。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不是迷上微信聊天, 就一定会造成学习下降 ,走向堕落。  不是学习环境好了,学生就都会考上理想的大学,成为优秀的人才。

【解析】试题分析:本题主要考查语言表达简明、连贯、得体。题目要求参照①的方式,找出另外两处推断问题。既然是推断问题,就是推断不合理之处,做题时就要注意文段中推理之处,看其是否恰当即可。

型】言表达
束】
10

阅读下面材料,根据要求回答问题。

“中国外卖正给全球带来一场生态浩劫。”近日,朋友圈流传一条呼吁公众减少、拒绝使用一次性塑料餐具的微信,希望通过改变消费习惯来缓解塑料污染问题。

记者调查发现,如果仅从消费端产生的数量来看,全国每天丢弃的外卖一次性餐具至少2000万个,由于再生资源循环利用的渠道不畅,它们中大部分最终变成了垃圾,不得不以填埋或焚烧的方式处置。无论从能源浪费的角度,还是从加重城市运行负担和环境污染风险的角度,外卖一次性餐具带来的污染问题都已成为必须正视的问题。

值得注意的是,在德国,电视机生产厂家在建立一条生产线的同时,还要建立另一条生产线,负责回收物的拆解再利用,又称“静脉生产线”。回收的产品,拆解后根据情况不同,会有不同的处理方式。如果零部件还是好的,符合新产品要求,可以回到新产品生产线上,实现循环利用;零部件已经过时了,就用来生产二手机,以很低的价格出租或出售;最后一种情况,无法回收再利用的,进行分类粉碎,作为原料重新进入生产线。

针对上述材料所反映的问题,请就解决中国外卖一次性塑料餐具污染问题提出你的三条建议,每条建议不超过25字。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下列各句中,表达得体的一句是

A. 久仰您的大名,今日得见,非常荣幸,以后如果有什么问题我可能就直接叨扰您了。

B. 这是一所百年名校,他作为一名学生,在里面不努力读书,只能算忝列门墙而已。

C. 她不是一个贤内助,甚至可以说是贱内,因为正是她的贪婪导致其丈夫走上犯罪道路。

D. 校园是我家,卫生靠大家,如果谁不讲卫生,他就不是一个好学生,不能考取大学。

【答案】A

【解析】试题分析:本题考查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主要考查语言表达的得体。A项,“久仰”,客套话,仰慕已久;“叨扰”,受到款待,对麻烦、打扰对方表示歉意和谢意时用的客套语。使用正确。B项,“忝列门墙”,谦辞,表示自己愧在师门。该词只能用于自己,不能用于他人。C项,“贱内”,谦辞,称呼自己的妻子。不用于指称别人的妻子。D项,“如果谁不讲卫生,他就不是一个好学生,不能考取大学”,以个人前途来威胁别人,这不是正确的宣传之道。

型】选择题
束】
9

下面文段有三处推断存在问题,请参照①的方式,说明另外两处问题。

中学生一旦手机在手,就一定会把与网友微信聊天等当成自己的“事业”;一旦迷上微信聊天,就会造成学习下降,走向堕落。我们提醒学生、家长和老师深刻认识高中生使用手机的危害性,让我们一起努力创造更好的学习环境。学习环境好了,学生就能考上理想的大学,成为优秀的人才。

①不是一旦手机在手,就一定会把往往会把与网友微信聊天等当成自己的“事业”。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

A. 长征五号F运载火箭的构成是由整流罩、5米直径的芯级和4个2.25米直径的助推器三部分组成,其地球同步转移轨道的运载能力达到6吨。

B. 广大驻湘部队官兵积极投身湖南改革发展稳定,在抢险救灾、脱贫攻坚等方面做了大量卓有成效的工作,共同谱写新时期军民鱼水情。

C. 北京网信办对自媒体平台存在的“曲解政策违背正确导向”“无中生有散布虚假信息”“炫富享乐宣扬扭曲价值观”等八大现象,及时进行了批评教育和严肃处理。

D. 由国土资源部中国地质调查局组织实施的南海神狐海域天然气水合物试采工程全面完成了海上作业,这标志着我国首次海域天然气水合物试采圆满结束。

【答案】D

【解析】试题分析:本题考查语病。先抓典型的语病标志,比如两面词、判断词、并列动词;然后压缩句子,保留主干,看是否残缺、是否搭配。A项,句式杂糅,“构成是 由……组成”;B项,成分残缺在“稳定”后加“主战场”;C项,“现象”与“ 批评教育”搭配不当

型】选择题
束】
8

下列各句中,表达得体的一句是

A. 久仰您的大名,今日得见,非常荣幸,以后如果有什么问题我可能就直接叨扰您了。

B. 这是一所百年名校,他作为一名学生,在里面不努力读书,只能算忝列门墙而已。

C. 她不是一个贤内助,甚至可以说是贱内,因为正是她的贪婪导致其丈夫走上犯罪道路。

D. 校园是我家,卫生靠大家,如果谁不讲卫生,他就不是一个好学生,不能考取大学。

 

依次填入下列各句横线处的成语,最恰当的一组是

①周末,菜市场里人流如潮,非常热闹,叫卖声、说话声、笑闹声           

②远处寺庙里的钟声,回荡在空气中,          

③6月13日,河北省第二届茶博会开幕,前来品茶、买茶的市民          

A. 不绝如缕       不绝于耳      络绎不绝

B. 络绎不绝       不绝于耳      不绝如缕

C. 不绝于耳       络绎不绝      不绝如缕

D. 不绝于耳       不绝如缕      络绎不绝

【答案】D

【解析】试题分析:本题考查成语意思和用法的辨析。首先把握成语的意思,然后结合语境辨析正误。“不绝于耳”,声音在耳边不断鸣响;“不绝如缕”,像细线一样连着,差点儿就要断了,多用来形容局势危急或声音细微悠长;“络绎不绝”,形容人、马、车、船等连续不断。第一句中,这句话是说“叫卖声、说话声、笑闹声”等声音之多、之杂乱,应使用“不绝于耳”。第二句中,句中是说远处钟声的回荡,故应是细微悠长的,应使用“不绝如缕”。第三句中,句中说的是“市民”,应使用“络绎不绝”。

点睛:对于词语题,第一要辨析词义,包括词语的语义侧重点、词语的词义轻重、词义范围的大小等。第二,辨析感情。第三,辨析用法。包括搭配习惯、语法功能、使用对象等方面。本题的三个成语可以从使用对象的角度进行选择。解答词语题,第一、逐字解释词语,把握大意;第二、注意词语潜在的感情色彩和语体色彩;第三、要注意词语使用范围,搭配的对象;第四、弄清所用词语的前后语境,尽可能找出句中相关联的信息;第五、从修饰与被修饰关系上分析,看修饰成分跟中心词之间是否存在前后语义矛盾或者前后语义重复的现象。

型】选择题
束】
7

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

A. 长征五号F运载火箭的构成是由整流罩、5米直径的芯级和4个2.25米直径的助推器三部分组成,其地球同步转移轨道的运载能力达到6吨。

B. 广大驻湘部队官兵积极投身湖南改革发展稳定,在抢险救灾、脱贫攻坚等方面做了大量卓有成效的工作,共同谱写新时期军民鱼水情。

C. 北京网信办对自媒体平台存在的“曲解政策违背正确导向”“无中生有散布虚假信息”“炫富享乐宣扬扭曲价值观”等八大现象,及时进行了批评教育和严肃处理。

D. 由国土资源部中国地质调查局组织实施的南海神狐海域天然气水合物试采工程全面完成了海上作业,这标志着我国首次海域天然气水合物试采圆满结束。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列小题。

材料一:

在“10.17”世界消除贫困日到来之际,国家主席习近平指出,全面小康是全体中国人民的小康,不能出现有人掉队。未来5年,我们将使中国现有标准下7000多万贫困人口全部脱贫。

中国科学院研究员杨多贵认为,消除贫困并不取决于一个国家的财富多少,而在于执政者的责任感和决心,以及强大的调控能力,全力推动扶贫攻坚工作。国务院扶贫办副主任洪天云说,6年时间减贫7000多万,意味着每年要减贫1170万,平均每月减贫100万,时间非常紧迫、任务非常艰巨。“为实现这个目标,从中央政府到各地方政府都铆足了劲,已经出台和即将出台系列政策,推进各项工作落实。”

习近平在讲话中指出,我国坚持分类施策原则,因人因地施策.因贫困原因施策,因贫困类型施策,并特别指出了“五个一批”脱贫手段,即通过扶持生产和就业发展一批,通过易地搬迁安置一批,通过生态保护脱贫一批,通过教育扶贫脱贫一批,通过低保政策兜底一批。“各个措施之间不是割裂的,而是互相关联的,需要多种措施共同发力。”中国国际扶贫中心副主任黄承伟说。

扶贫必扶智,让贫困地区的孩子们接受良好教育,是扶贫开发的重要任务,也是阻断贫困代际传递的重要途径。记者了解到,今年扶贫日前后,教育部等部门将启动实施教育扶贫全覆盖行动,精确对准最薄弱领域和最贫困群体,加快贫困地区教育事业发展。

(摘编自新华社2015年10月17日讯)

材料二:

中国社科院和国务院扶贫办联合编撰的《中国扶贫开发报告2016》公布了一组数据,意味着“十三五”脱贫攻坚首战告捷。回看历史,以7亿多贫困人.口为起点,中国在这场战役中已经艰苦备战将近40年;面向未来,到2020年,中国现存几千万贫困人口将全部脱贫。有目标、有思路、有举措,在这场世界范围内的脱贫战争中,中国成绩斐然。

据国务院新闻办公室发布的《中国的减贫行动与人权进步》白皮书,改革开放30多年来,7亿多贫困人口摆脱贫困。人类历史上从未有过这么快、这么大规模的减贫。中国成为世界上减贫人口最多的国家,也是世界上率先完成联合国千年发展目标的国家。

对此,《纽约时报》评价,极端贫困人口的大幅减少主要应归功于中国取得的经济进步。《赫芬顿邮报》则指出,世界减贫成绩“最大的功劳来自中国。中国之所以能够取得如此显著的成绩,归功于经济发展,离不开政府在改革方面做出的努力。”

(摘编自2017年1月16日《人民日报海外版》)

材料三:

提问:现在很多人唱衰中国经济,您如何看待现在的中国形势?

国家发改委主任何立峰:去年我国的经济发展体现了稳中求进的工作总基调,实现了平稳健康的发展。以下几方面特别突出:第一,经济平稳增长。第一季度、第二季度、第三季度的经济增长率都在6.7%,第四季度经济增长率达到了6.8%。中国经济的总量大概占全球经济总量的15%左右。去年中国经济的增量占全球经济增量将近33%。第二,就业稳中有增。新增创造了1000多万的就业岗位,去年安排了新增就业人口1300多万。第三,千万人口脱贫。去年实现了现行标准下1200多万建档立卡贫困人口的脱贫。放眼全球,可能中国是唯一能够做到的。第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取得了深度进展,为去年经济平稳健康发展营造了良好的环境,同时为今年经济平稳健康发展也创造了更好的环境,夯实更好的基础。

(选自2017年3月5日中国网,略有删节)

1.2.3.下列对材料二相关内容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A. 近五年来,我国农村贫困人口脱贫人数以每年至少下降1200多万的速度稳步推进。

B. 2012~2016年,农村贫困人口脱贫人数最少的是2016年,最多的则是2013年。

C. 至2016年底贫困发生率下降了将近一半,计划2017年脱贫人数仍在1000万以上。

D. 中国是世界上减贫人口最多的国家,至2020年我国农村贫困人口将全面实现脱贫。

4.5.6.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正确的两项是

A. 材料一简要报道了国家主席习近平有关减贫与发展的演讲及相关专家、学者的解读,突出中国政府消除贫困的决心和目标规划。

B. 材料二着重介绍中国社科院和国务院有关扶贫、减贫的报告,附以外媒报道,突出中国脱贫攻坚的成果、成因及其世界影响。

C. 材料三采用访谈形式,如实报道中国现在的经济形势,从新增就业岗位,脱贫人数巨大两个角度说吵I经济平稳健康发展态势。

D. 在大数据时代,以上三则材料郁充分利用了相关统计数据,以事实说话,不加任何主观评价,突出了新闻的客观性和真实性。

E. 从以上关于扶贫、减贫情况的新闻,可以看出国家脱脱贫攻坚的决心,也可以看出在这场世界范围内的脱贫战争中我国的斐然成绩。

7.8.9.如何使中中国现有标准下7000多万贫困人口全部脱贫?请结合材料简要概括。

【答案】

10.11.12.B

13.14.15.BE

16.17.18.示例:①国家确立脱贫攻坚目标,逐步推进计划落实(政府有决心和担当,从中央到地方出台系列减贫、扶贫政策)。②坚持分类施策原则和“五个一批”脱贫手段,保障多种措施共同发力。③大力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保障经济健康平稳发展,增加就业,精准扶贫。④教育部等部门启动实施教育扶贫全覆盖行动,让贫困地区的孩子们接受良好教育,以阻断贫困代际传递。

【解析】

19.20.21.试题分析:根据统计示意图可知,农村贫困人口脱贫人数最少的年份应是2014年,当年脱贫人数是1232万,而201 6年脱贫人数是1240万。

22.23.24.试题分析:A项,遗漏信息,还应有“我国坚持分类施策原则”及具体解决问题的措施。C项,不止两个方面,国家发改委主任接受提问时是从四个方面谈我国现在的经济形势的,即经济平稳增长、新增千万就业岗位、1 200多万贫困人口脱贫、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取得深度进展。D项,“不加任何主观评价”错,新闻里可以也允许有所评价,但要公平公正、不偏不倚,这也是新闻的客观性。选文中“扶贫必扶智”“有日标、有思路、有举措,在这场世界范围内的脱贫战争中,中国成绩斐然”“人类历史上从未有过这么快、这么大规模的减贫”等语句就体现了新闻记者的观点态度。

25.26.27.试题分析:注意从目标制定方面,国家政策方面,保障措施的角度和教育的层面概括方法。

点睛:信息筛选的题目,是实用类文本阅读必考的题目,有局部信息筛选和综合信息筛选,局部信息筛选集中在文章的某个段落,综合信息筛选集中在文章的某个部分或全文。答题时首先要求审清题干,确定试题的类型是局部信息筛选还是综合信息筛选,局部信息筛选要对对应的段落进行划分,提取关键词语。综合信息筛选注意对局部或全文内容的概括,重点注意各段的段首和段尾的句子。答题是注意提取文中的关键词语分析作答。

型】代文阅读
束】
6

依次填入下列各句横线处的成语,最恰当的一组是

①周末,菜市场里人流如潮,非常热闹,叫卖声、说话声、笑闹声           

②远处寺庙里的钟声,回荡在空气中,          

③6月13日,河北省第二届茶博会开幕,前来品茶、买茶的市民          

A. 不绝如缕       不绝于耳      络绎不绝

B. 络绎不绝       不绝于耳      不绝如缕

C. 不绝于耳       络绎不绝      不绝如缕

D. 不绝于耳       不绝如缕      络绎不绝

 

补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氓》中女子思想上起了深刻的变化,不再相信爱情,并直接劝告女子不要沉溺于爱情的两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

(2)《赤壁赋》中写客人认为生命微不足道,非常渺小的两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

(3)《赤壁赋》中用“_____________________ ”写出经过月亮的银辉的浸染,雾气、江水、夜空浑然一体的景象。

(4)屈原在《离骚》中表达自己虽然遭到不公的待遇,但是为了自己心中追求的目标九死不悔的语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

(5)屈原在《离骚》中以饱蘸激情的笔墨,发出了长声叹息而掩面流泪,哀伤人民生活多灾多难的感叹,这两句诗是“____________________

 

阅读下面这首古诗,完成下面小题。

采薇

 

采薇采薇,薇亦作止。曰归曰归,岁亦莫止。扉室靡家,玁狁之故。不遑启居,玁狁之故。

采薇采薇,薇亦柔止。曰归曰归,心亦忧止。忧心烈烈,载饥载渴。我戍未定,靡使归聘。

采薇采薇,薇亦刚止。曰归曰归,岁亦阳止。王事扉盬,不遑启处。忧心孔疚,我行不来。

彼尔维何?维常之华。彼路斯何?君子之车。戎车既驾,四牡业业。岂敢定居?一月三捷。

驾彼四牡,四牡骙骙。君子所依,小人所腓。四牡翼翼,象弭鱼服。岂不日戒,玁狁孔棘。

昔我往矣,杨柳依依。今我来思,雨雪霏霏。行道迟迟,载渴载饥。我心伤悲,莫知我哀!

1.下列关于诗歌内容的表述,不恰当的两项是

A. 本诗的主旨是揭露和控诉统治者穷兵黩武、不顾百姓安危的残暴统治。

B. 本诗通过一个成卒归途中的自述和回顾,生动地描写了当时征夫的生活。

C. 诗篇真实地描写了远征生活的艰辛,以及征人久戍思归的凄楚心情。

D. 全诗交织着戍卒们抗敌卫国和思家恋乡的矛盾复杂心情。

E. 诗的前三章以倒叙的方式回忆了征战之苦,而四、五章则写将帅、车马、服饰之盛,流露出对战争的厌恶。

2.全诗共六章,其中前三章开头几句句式重复,用字大体相同,这是什么手法?使用这种手法有什么好处?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

王安石,字介甫,抚州临川人。安石少好读书,一过目终身不忘。其属文动笔如飞,初若不经意,既成,见者皆服其精妙。

二年二月,参知政事。上谓曰:“人皆不能知卿,以为卿但知经术,不晓世务。”安石对曰:“经术正所以经世务,但后世所谓儒者,大抵皆庸人,故世俗皆以为经术不可施于世务尔。”上问:“然则卿所施设以何先?”安石曰:“变风俗,立法度,正方今之所急也。”上以为然。于是设制置三司条例司,令判知枢密院事陈升之同领之。安石令其党吕惠卿预其事。而农田水利、青苗、均输、保甲、免役、市易、保马、方田诸役相继并兴,号为新法,遣提举官四十馀辈,颁行天下。

御史中丞吕诲论安石过失十事,帝为出诲,安石荐吕公著代之。韩琦谏疏至,帝感悟,欲从之,安石求去。司马光答诏,有“士夫沸腾,黎民骚动”之语,安石怒,抗章自辨,帝为巽辞谢,令吕惠卿谕旨,韩又劝帝留之。安石入谢,因为上言中外大臣、从官、台谏、朝士朋比之情,且曰:“今奸人欲败先王之正道,以沮陛下之所为。上以为然,安石乃视事,琦说不得行。

七年春,天下久旱,饥民流离,帝忧形于色,对朝嗟叹,欲尽罢法度之不善者。安石曰:“水旱常数,尧、汤所不免,此不足招圣虑,但当修人事以应之。”帝曰:“此岂细事朕所以恐惧者正为人事之未修尔今取免行钱太重人情咨怨至出不逊语自近臣以至后族无不言其害。”监安上门郑侠上疏,绘所见流民扶老携幼困苦之状,为图以献,曰:“旱由安石所致。去安石,天必雨。”侠又坐窜岭南。慈圣、宣仁二太后流涕谓帝曰:“安石乱天下。”帝亦疑之,遂罢为观文殿大学士、知江宁府。

元祐元年,卒,年六十六,赠太傅。绍圣中,曰文。

(节选自《宋史·列传第八十六》,有删改)

1.下面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A. 此岂细事/朕所以恐惧者/正为人事之未/修尔今取/免行钱太重人情/咨怨至出不逊/语自近臣以至后族/无不言其害

B. 此岂细事朕/所以恐惧者/正为人事之未修/尔今取免行钱/太重人情/咨怨至出不逊语/自近臣以至后族/无不言其害

C. 此岂细事/朕所以恐惧者/正为人事之未修尔/今取免行钱太重/人情咨怨/至出不逊话/自近臣以至后族/无不言其害

D. 此岂细事朕/所以恐惧者正为人/事之未修尔/今取免行钱太重/人情咨怨至/出不逊语/自近臣以至后族/无不言其害

2.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项是

A. “拜”,用一定的礼节授予某种官职。

B. “视事”,指官吏到任开始工作。

C. “太傅”,中国古代官职,古代三公之一,位高于太师。后历代沿置,多为赠官、加衔之用,无实权。

D. “谥”,古代帝王、贵族、大臣或其他有地位的人死后加给的带有褒贬意义的称号。

3.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

A. 王安石,抚州临川人,从小喜欢该书,一旦过目则终生不忘,他写文章动笔如飞,见者服其精妙。

B. 王安石力主变法,先后在农田水利、青苗、均输、保甲、免役、市易、保马、方田等方面采取了变法措施。

C. 韩琦的规谏上疏给皇上后,皇上有所感而觉悟,想听从他的意见,把被贬到外地任官的吕海调回。

D. 王安石的变法遇到了重重阻力,从朝中许多大臣到两宫太后,都反对变法,于是王安石被罢免,变法失败。

4.把下列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但后世所谓儒者,大抵皆庸人,故世俗皆以为经术不可施于世务尔。

(2) 御史中丞吕诲论安石过失十事,帝为出诲,安石荐吕公著代之。

 

不逢北国之秋,已将近十年了。在南方每年到了秋天,总要想起陶然亭的芦花,钓鱼台的柳影,西山的虫唱,玉泉的夜月,潭柘寺的钟声。在北平即使不出门去吧,就是在皇城人海之中,租人家一橡破屋来住着,早晨起来,泡一碗浓茶,向院子一坐,你也能看得到很高很高的碧绿的天色,听得到青天下驯鸽的飞声。从槐树叶底,朝东细数着一丝一丝漏下来的日光,或在破壁腰中,静对着像喇叭似的牵牛花(朝荣)的蓝朵,自然而然地也能感觉到十分的秋意。说到了牵牛花,我以为以蓝色或白色者为佳,紫黑色次之,淡红者最下。最好,还要在牵牛花底,教长着几根疏疏落落的尖细且长的秋草,使作陪衬。

北国的槐树,也是一种能使人联想起秋来的点缀。像花而又不是花的那一种落蕊,早晨起来,会铺得满地。脚踏上去,声音也没有,气味也没有,只能感出一点点极微细柔软的触觉。扫街的在树影下一阵扫后,灰土上留下来的一条条扫帚的丝纹,看起来既觉得细腻,又觉得清闲,潜意识下并且还觉得有点儿落寞,古人所说的梧桐一叶而天下知秋的遥想,大约也就在这些深沉的地方。

秋蝉的衰弱的残声,更是北国的特产;因为北平处处全长着树,屋子又低,所以无论在什么地方,都听得见它们的啼唱。在南方是非要上郊外或山上去才听得到的。这嘶叫的秋蝉,在北平可和蟋蟀耗子一样,简直像是家家户户都养在家里的家虫。

1.作者认为牵牛花的色彩“以蓝色或白色者为佳,紫黑色次之,淡红者最下”,对此理解赏析正确的一项是

A. 这充分说明作者对色彩的研究颇有造诣,也反映了作者对颜色的看法。

B. 这与文眼一致,从视觉效果上突出了北国秋的“清、静、悲凉”,怡当地传达了作者的情感

C. 四种颜色里,确确实实是蓝、白色最好,不浓不淡,不妖不艳,恰到好处。

D. 作者仅仅是为了表达一家之言,未必可信,实际上,淡红色的牵牛花还是蛮不错的。

2.选文中,两次写到声音:一是“青天下驯鸽的飞声”,一是“秋蝉的衰弱的残声”。对这样写的作用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A. 两种声音的描写,巧妙地告诉读者,北国的秋天有“清、静、悲凉”的一面,也有生机勃勃的一面。

B. 两种声音的描写,其实没有什么可探究的,就是写实而已,这两种声音那时那地确实有。

C. 两种声音的描写,很好地写出了北国秋天景色的多样性,不然,就显得单调而乏味。

D. 两种声音的描写,以声写静,更能让读者感受到北国秋天的“清、静、悲凉”

3.下面对三段文字分析理解正确的一项是

A. 在这三段文字里,作者从不同的侧面向我们展示了北国的秋景,表达了作者对北国秋天的热爱之情。

B. 三段文字,一一对应地表现了北国秋天的“清”“静”“悲凉”,虽然各自互有渗透,但还是各有侧重的。

C. 在写北国之秋的时候,作者时不时地提及南方的秋天每一段都将故都之秋和南国之秋进行对比,更加鲜明地表现了作者对故都秋的喜爱。

D. 三段文字,每一段都综合运用了记叙、描写、议论、抒情和说明等多种表达方式,使得行文活泼不呆板。

 

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自己的感悟和联想,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

太阳怨云:你为什么总是匆匆跑掉?云怨风:你为什么吹得我站不住脚?风怨太阳:你为什么总是用灼热的鞭子赶着我跑?

最后,雨一直下不来,禾苗干死了。

要求:选准角度,自定立意;自拟题目;除诗歌外,文体不限;文体特征鲜明。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列小题。

朱先生退兵

陈忠实

那天清晨,朱先生正在书房里诵读。门房老者张秀才来报告,说省府衙门有两位差人求见。朱先生头也不抬:“就说我正在晨诵。”张老秀才回到门口如实报告后,两位差官大为惊讶,随之上了火:“晨诵算什么?我这里有十万火急命令,是张总督的手谕,你问先生接不接?”张秀才再来传话:“先生正在晨读。愿等就等,不愿等了请自便。”两位差官只好等着。

朱先生晨诵完毕,接了差官的信,果然是张总督的亲笔手谕。张总督信中说举事时逃跑的清廷巡抚方升,从甘肃宁夏拢集起二十万人马反扑过来,大军已压至姑婆坟扎下营寨,离西安不过二百里路,要与革命军决一死战,古城百姓将必遭涂炭。因此想请朱先生前往姑婆坟,以先生之德望,以先生与方升之交谊,劝方升退兵。

朱先生看罢,对两个差人说:“儒子只读圣贤书,不晓军事,又无三寸不烂之舌,哪有回天之力!”说罢就转身走了。两个差官气得脸色骤变,气呼呼跳上车走了。朱先生听得门口清静下来,收拾行李,夹了一把黄油布伞就出了白鹿书院。午时,两位差官又驾着汽车来了,而且带来了张总督的秘书。门房老者张秀才如实相告:“走了。先生躲走了。”

傍晚时分,在张总督的总督府门前,一位背着褡裢夹着油伞的人径直往里走。荷枪实弹的卫兵横枪挡住。那人说:“我找张总督。”卫兵嘴里连续呼出五个“去去去去去!”那人就站在门口大声呼叫起张总督的名字,而且发起牢骚:“你三番两次请我来,我来了你又不让我进门。你好不仗义!”这时候一辆汽车驶到门口停下,车上跳下两个人来,顺手抽了卫兵一记耳光,转过身就躬下腰说:“朱先生请进。”朱先生一看,正是早晨破坏他晨诵的那两位差官,便跟着差官走进总督府见了张总督。张总督挽着朱先生坐下,亲昵地怨喧道:“先生你是腿上的肉虫儿不得死了?放着汽车不坐硬走路!”朱先生说:“我是土人,享不了洋福,闻见汽油味儿就恶心想吐。”张总督说:“我真怕你不来哩!正准备三顾茅庐,我亲自去你的书院哩。”朱先生笑说:“纵是孔明再生,看见你这身戎装,也会吓得闭气,何况我这个土人。”

第二天一早,张总督起来时,已经找不着朱先生,连连叹惋:“这个呆子,书呆子!”随之带了一排士兵乘车追出城去。

朱先生已经踏上咸阳大桥,一身布衣一只褡裢一把油伞,晨光熹微中,仍然坚持着晨诵,连呜呜吼叫的汽车也充耳不闻,直到张总督跳下车来堵住去路,朱先生才从孔老先生那里回到现实中来,连连道歉:“总督大人息怒!我怕打扰你的瞌睡就独自上路了。”张总督好气又好笑说:“这十二个卫兵交给你,请放心。我已经给他们交待过了。”朱先生转过身瞅一眼站成一排溜儿的兵士,摇摇头说:“这十二个人不够。把你的兵将一满派来也不够。要是你能打过方升,你还派我做什么?回吧回吧,把你这十二个兵丁带回去护城吧!”张总督不由脸红了说:“那你总得坐上汽车呀!”朱先生不耐烦了:“我给你说过,我闻不惯汽油味儿……”说罢一甩手走了,嘴里咕咕嘟嘟又进入晨诵了。张总督追上来再次相劝。朱先生却轻轻松松地说:“你诵一首咸阳桥的诗为我送行吧!”张总督心不在焉又无可奈何地诵道:渭城朝雨浥轻尘,客舍青青柳色新。劝君更进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

朱先生击掌称好之后,自己也吟诵起来:

车辚辚,马萧萧,行人弓箭各在腰。爷娘妻子走相送,尘埃不见咸阳桥……

朱先生吟诵至此,热泪涌流,转过身扯开步径自走了。

两日后,朱先生回到省城复命张总督。这时,方巡抚已经罢兵,带领二十万大军撤离姑婆坟,回归甘肃宁夏去了。

张总督立即传令备置酒席,为朱先生接风洗尘压惊庆功。朱先生从褡裢里掏出食物,大吃大嚼起来。张总督难为情地说:“先生这不寒碜我吗?”朱先生不以为然。吃罢喝了一杯热茶,背起褡裢告辞。张总督死拉住不放:“我还想请先生留下墨宝。”朱先生又放下褡裢,执笔运腕,在宣纸上写下两行稚头拙脑的娃娃体毛笔字:

脚放大,发铰短

指甲常剪兜要浅

张总督皱皱眉头不知所云。朱先生笑说:“我这回去姑婆坟,一路上听到孩童诵唱歌谣,抄录两句供你玩味。”说罢又背起褡裢要走。张总督先要用汽车送,又要改用轿子,又要牵马驮送。朱先生说:“不宜车马喧哗。”

(选自陈忠实《白鹿原》,有删节)

1.下列对小说相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最恰当的一项是

A. 张总督的信,既交代了社会背景,又说明了诚请朱先生的理由,进而刻画了一个爱好和平、一心为民的革命军将领形象。

B. 咸阳桥送行,张、朱二人分别吟诵了两首古诗,但心境、用意不同,前者迫于无奈,是应景之诵;后者发自肺腑,是对自已此行安危的忧虑。

C. 小说最后“脚放大,发铰短/指甲常剪兜要浅”的题词内容,不仅反映了民声,也表达了朱先生对革命军破除陋习、清廉为政的期望。

D. 作者在塑造心中的理想人物朱先生的形象时,将人物放在典型环境中,主要采用语言、动作及心理描写来加以凸显的。

2.本文语言很有特点,请简要概括分析。

3.朱先生帮助张总督实现了愿望,但又处处拒绝张总督。小说这样写有何用意?请谈谈你的理解。

 

补写出下面句子的空白处。

(1)《长恨歌》中表现李杨二人忠贞不渝、永不分离的诗句____________________

(2)《梦游天姥吟留别》中诗人进入仙境首先看到的画面是_____________________

(3)《春江花月夜》表现对于宇宙生成、人类本源的探索的诗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

(4)《阿房宫赋》中六国珍藏珠宝落入秦人之手不被珍惜的语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阅读下面这首古诗,完成下面小题。

草书屏风

【唐】韩偓

何处一屏风!分明怀素踪。虽多尘色染,犹见墨痕浓。

怪石奔秋涧,寒藤挂古松。若教临水畔,字字恐成龙。

【注】怀素,唐代书法家,曾师事张旭、颜真卿等著名书法大师,以狂草著名。

1.下列对诗歌有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两项是

A. 首句表达出诗人看到怀素草书屏风之后惊喜的感情,以询问句陡起,好像在问屏风主人“您从哪里得到怀素的草书屏风啊”。

B. “踪”,踪迹。用“踪”说明他平素就对怀素的去过哪里极为留心和熟悉,所以知道怀素来过屏风的主人家里。

C. “尘色染”有两层意思,一是墨迹流传已久,古色古香,显得十分珍贵;二是字幅浸染尘色,有些斑驳,爱惜中流露出惋惜之意。

D. 从“墨痕浓”三字中,仍然满含着诗人的惊喜爱惜之情。这里一个“浓”字,生动地描述出怀素草书中那种笔酣墨饱、痛快淋漓的特色。

E. 主人家所在之处的环境显得奔放古朴,这正与草书屏风的风格相映衬,书法之美与环境之美相彰显,更让诗人欣喜不已。

2.结合全诗,说说最后一联的含义是什么?试简要分析。

 

阅读下面这首古诗,完成下面小两题。

登高

杜甫

风急天高猿啸哀,渚清沙白鸟飞回。

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

万里悲秋常作客,百年多病独登台。

艰难苦恨繁霜鬓,潦倒新停浊酒杯。

1.对本诗诗句的诵读断句不正确的一项是

A. 风急/天高/猿/啸哀    B. 无边/落木/萧萧/下

C. 百年/多病/独登/台    D. 潦倒/新停/浊酒/杯

2.下列对《登高》的赏析,不恰当的一项是

A. 首联精选意象,多角度写景,既写出了深秋时节的典型特征,又借景抒发了凄凉、孤寂之情。

B. 颔联气象雄浑,境界开阔,为颈联、尾联抒发情感创设了宏大的自然背景,使得个人的痛苦在这个背景下显得分外渺小,倍添悲凉。

C. 颈联中“悲”是全诗的诗眼,它集中表达了诗人在全诗中蕴蓄的复杂情感,诗歌所抒之情缠绵悱恻,动人心弦。

D. 诗歌前半部分写景,后半部分抒情,由情选景,寓情于景,情与景浑然一体,淋漓尽致地表达了诗人的忧国伤时之情。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

胡海,字海洋,定远人。尝入土豪赤塘王总管营,自拔来归,授百户。从败元将贾鲁兵,克泗、滁,进万户。从渡江,拔蛮子海牙水寨,破陈埜先兵,从取集庆、镇江。败元将谢国玺于宁国,选充先锋。从大军围湖州堕其东南门月城从攻宜兴下婺州鏖战绍兴生得贼四百余人进都先锋。又从战龙江,克安庆,与汉人相持,八战,皆大捷,遂入江州。从徐达攻庐州,皆有功。

海骁勇,屡战屡伤,手足胸腹间金痍皆遍,而斗益力。士卒从之者无不激励自效。太祖壮之,授花枪上千户。

复从大军克荆、澧、衡、潭,擢宝庆卫指挥佥事,迁指挥使,命镇益阳。从平章杨璟征湖南、广西未下郡县。由祁阳进围永州,与守兵战于东乡桥,生得千、万户四人,以夜半先登拔之。抵靖江,战南门,生得万户二人。夜四鼓,自北门八角亭先登,功最,命为左副总兵。剿平左江上思蛮。调征蜀,克龙伏隘、天门山及温汤关,予世袭指挥使,仍镇益阳。武冈、靖州、五开诸苗蛮先后作乱,悉捕诛首乱而抚其余众,迁都督佥事。十四年从征云南,由永宁趋乌撒,进克可渡河。与副将军沐英会师攻大理,敌悉众扼上、下关。定远侯王弼自洱水东趋上关,(郭)英帅大军趋下关,而遣海以夜四鼓取石门。间道渡河,绕点苍山后,攀大树缘崖而上,立旗帜。英士卒望见,皆踊跃大呼,敌众惊扰。英遂斩关入。海亦麾山上军驰下,前后夹攻,敌悉溃走。

十七年,论功封东川侯,禄二千五百石,予世券。逾三年,以左参将从征金山。又二年,以征南将军讨平澧州九溪诸蛮寇。师还,乞归乡里,厚赉金帛以行。二十四年七月,病疽卒,年六十三。

(节选自《明史·胡海传》)

1.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A. 从大军围湖州/堕其东南门月城/从攻宜兴/下婺州/鏖战绍兴/生得贼四百余人/进都先锋/

B. 从大军/围湖州堕/其东南门月城/从攻宜兴下/婺州鏖战/绍兴生得贼四百余人/进都先锋/

C. 从大军围/湖州堕其东南门/月城从攻宜兴/下婺州鏖战/绍兴生得贼四百余人/进都先锋/

D. 从大军围湖州/堕其东南门/月城从攻宜兴/下婺州/鏖战绍兴/生得贼/四百余人进都先锋/

2.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A. 百户,官名。明清为低级军官。明时此职务为卫所军中职务,掌军户一百。胡海从百户做起,做到万户,是升官。

B. 阴阳的最初涵义是很朴素的,表示阳光的向背,向日为阳,背日为阴,祁阳附近有祁山,那么祁阳就在祁山的北面。

C. 旧说周代有公、侯、伯、子、男五种爵位,等级从高到低,“侯爵”位低于“公爵”,文章当中胡海就曾被封为“东川侯”。

D. 乞归,就是请求辞职回乡的意思。宋朝陆游诗《答胡吉州启》云:“伏以累疏乞归,既拜赐骸之命。”就是请求辞职回乡的意思。

3.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 胡海曾经加入土豪赤塘王总管的兵营,自从王总管被攻克以后就归顺了贾鲁,并且当了百户的官,跟从了后来打了败仗的贾鲁的军队。

B. 在攻打靖江的时候,他在南门战斗生擒了两个万户;晚上四更时分又从北门八角亭登城破敌。

C. 对于武冈等苗蛮作乱,胡海采用了区别对待的方法:叛乱的首领,全部捕杀了;其随从则采取了安抚政策。

D. 在敌人全都据守上、下关的时候,明军的分工是:王弼攻打上关,郭英带领胡海攻打下关。

4.把下列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海骁勇,屡战屡伤,手足胸腹间金痍皆遍,而斗益力。士卒从之者无不激励自效。

(2)而遣海以夜四鼓取石门。间道渡河,绕点苍山后,攀大树缘崖而上,立旗帜。

(3)嗟乎!一人之心,千万人之心也。秦爱纷奢,人亦念其家。奈何取之尽锱铢,用之如泥沙!

 

下列各句中加点词语的使用,全都错误的一项是

①李小文身上既有传统知识分子追求本真、超凡脱俗的一面,又有和现代科学精神的相通之处,他的特立独行,堪与魏晋名士相比。

②从年初业内喊出全年600亿票房的目标,到最终以457亿差强人意地收官,电影市场沧海横流,希望与失落、野心与焦虑众声喧哗。

③儿子走后,母亲除了倚门倚闾以外,每天晚上都在窗前点一盏灯,终夜长明。每晚睡前都收拾孩子的床铺,把被子打开,枕头摆好。

④新的课程改革鼓励中小学分层教学,这一举措将改变以往班级学生固定化模式,有利于彻底解决当前有教无类的教育问题。

⑤正常的社会关系对于每个人而言,犹如布帛菽粟一样不可缺少:一个人从上学到就业、退休,都与社会发生着千丝万缕的关系。

A. ①④    B. ③⑤    C. ①③    D. ②④

 

下列句子没有语病的是

A. 粮食不同于其他产品,其生产环节明显的季节性决定了它不能像工业产品流通一样可以零库存周转,因而储备粮食以备不时之需十分重要。

B. 有关部门对极少数不尊重环卫工人劳动、无理取闹、甚至殴打侮辱环卫工人的事件,及时进行了批评教育和严肃处理。

C. 用语不妥贴,造句不合文法,行文缺乏条理,拖沓冗长,就会把意思弄得含混晦涩,令人误解甚至费解。

D. 天渐渐地黑了下来,外面又刮了风,街上的行人也渐渐稀少了,修伞的心里非常着急。

 

对《蜀相》这首诗的赏析,不恰当的一项是

A. 首联以设问引起,开门见山。一个寻字表达了诗人对诸葛亮的仰慕之情向往之意。

B. 颔联由远及近,以草绿莺啼的美景衬托诸葛亮人格的清高。

C. 颈联高度概括了诸葛亮一生的行事。天下计见匡时雄略,老臣心、身先死显报国忠诚。

D. 诗的前四句写祠堂之景,后四句写丞相之事。全诗通过对历史人物的缅怀和赞颂,寄托了诗人忧心忧国、痛感济世无人的哀伤。

 

蜀相》这首诗中词句的解释,不恰当的一项是(   

A.蜀相是蜀汉丞相诸葛亮。锦官城是成都的别称。柏森森即柏树茂盛的地方。

B.映阶二句是说祠堂内碧草空有春色,黄鹂徒有好音,却没有多少人去欣赏。

C.频烦即频繁,连续。天下计指统一中国、兴复汉室。两朝指东汉和蜀汉。开创,扶助。

D.出师指诸葛亮出兵伐魏。英雄指诸葛亮和千古以来为国为民的仁人志士,也包括诗人自己。

 

下列有关中国古代诗歌发展表述正确的是

A. 中国古代诗歌的源头是歌谣,《诗经》是中国最早的一部诗歌总集,中国诗歌的另一源头是《楚辞》。

B. 南北朝时期,诗歌创作的一大成就是文人五言诗的新发展。

C. 唐诗是中国古典诗歌的高峰,盛唐诗乃是这座高峰的顶点,杰出代表是李白、杜甫、白居易。

D. 隋唐以后尤其是宋代诗坛最值得注意的新现象是词的发展和兴盛。词,原名“曲子词”,就是“歌词”的意思。

 

下列加点的词解释正确的是

A. 对此欲倒东南倾     此:天台山    B. 迷花倚石忽已暝     暝:傍晚

C. 虎鼓瑟兮鸾回车     回:回旋    D. 须行即骑访名山     须:必须

 

下列和楼船夜雪瓜洲渡,铁马秋风大散关在艺术手法上不同的一项是(   

A.细草微风岸,危樯独夜舟。

B.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古道西风瘦马。

C.夕阳古道无人语,禾黍秋风听马嘶。

D.鸡声茅店月,人迹板桥霜。

 

下列句子中“后人”的含义不同于其他三项的是

秦人不暇自哀,而后人(A)哀之;后人(B)哀之而不鉴之,亦使后人(C) 而复哀后人(D)也

A. A    B. B    C. C    D. D

 

下列诗句中没有错别字的一组是

A. 春江潮水连海平,海上明月共潮升。    B. 江流婉转绕芳甸,月照花林皆似霰。

C. 可怜楼上月徘徊,应照离人装镜台。    D. 鸿雁长飞光不度,鱼龙潜跃水成文。

 

Copyright @ 2014 满分5 满分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