空气是一种宝贵资源.在治理城市空气污染中所采取的措施不正确的是( ) A.焚烧落叶,减少垃圾 B.植树造林,增加绿地面积 C.采用集中供热代替小煤炉 D.汽车改用清洁燃料 |
|
下列词语所描述的变化与对该变化的判断,不相符合的是( ) A.水结成冰-----物理变化 B.葡萄酿酒----化学变化 C.蜡烛燃烧-----化学变化 D.燃放烟花----物理变化 |
|
工业上使用一种“渗铬(Cr)技术”可以大大提高钢铁制品的抗腐蚀能力.其中一个主要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Fe+CrCl2=Cr+FeCl2.已知参加反应铁的质量为28g,则生成铬的质量为多少克? |
|
在一次化学实验课上,老师拿出了两瓶无标签的药品,分别是固体和液体,老师分别从中取出少量放入同一试管中,立即产生一种无色气体,同学们对此展开了一系列探究,请你参与探究并回答下列问题. (1)写出图中带标号仪器的名称:① ,② . (2)①此气体是什么物质?验证它的方案如下: 【猜想】此气体可能是(填化学式) ; 【实验步骤】 ; 【现象与结论】 . ②请根据该猜想写出一个实验室制取该气体的化学方程式 . ③请从图中选择制取该气体的发生装置(填序号) ,收集装置 ,选择此收集装置的理由是 . (3)此气体还有可能是另外一种气体(填化学式) ,实验室制取该气体的化学方程式是 . |
|
右图中的甲、乙两套装置都可以用来探究可燃物燃烧的条件. (1)某同学用甲图所示的装置进行探究实验,观察到的现象是 , 化学方程式是 ,该反应属于 (填“化合”或“分解”)反应. (2)另一同学用乙图所示的装置进行了探究实验,得出了以下四个实验事实: ①不通空气,热水中的白磷不能燃烧 ②不通空气,冷水中的白磷不能燃烧 ③通空气,热水中的白磷能燃烧 ④通空气,冷水中的白磷不能燃烧 比较 (填序号)两个实验可以得出“可燃物燃烧需要与空气接触”的结论; 比较 (填序号)两个实验可以得出“可燃物燃烧需要达到一定温度(着火点)”的结论. (3)甲图与乙图所示实验相比, (填“甲”或“乙”)更体现了化学实验的绿色化追求. (4)同学们查阅资料获取到这样一条信息:“点燃的镁带可以在二氧化碳气体中继续剧烈燃烧,生成碳和氧化镁”. ①请写出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 ②你对燃烧或灭火有什么新的认识? . |
|
利用右图装置可进行气体性质的探究实验.玻璃管 中盛放黑色粉末(CuO或C),洗气瓶中盛放无色溶液(澄清石灰水或NaOH溶液). (1)实验一:探究CO与CuO的反应.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 ;澄清石灰水的作用是 ,化学反应方程式是 . (2)实验二:探究CO2与C的反应.(将酒精灯换成酒精喷灯)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 ,NaOH溶液的作用是吸收二氧化碳. (3)上述两实验中,在导管的尖嘴处都用酒精灯点燃,其目的是否相同?简述理由. . |
|
水是人及一切生物所必需的,人人都应关心水、爱惜水、保护水. (1)将浑浊的河水用右图所示的简易净水器进行净化,其中活性炭的作用是 ,用此装置净化后得到的水属于 (填“纯净物”或“混合物”),为了判断得到的水是硬水还是软水,可加入 进行检验. (2)简易净水器中的小卵石、石英砂等起过滤作用,在实验室中过滤需要用到的仪器和用品有 (填序号) ①带铁圈的铁架台 ②酒精灯 ③漏斗 ④玻璃棒 ⑤量筒 ⑥烧杯 ⑦滤纸 (3)为了防止水的污染,可以采用的方法是 (填序号) ①抑制水中所有动、植物的生长;②不任意排放工业废水; ③禁止使用农药和化肥; ④生活污水经过净化处理后再排放. (4)我省总体属于中度缺水地区,应大力提倡节约用水,请你写出两条生活中的节水措施 、 . |
|
09年12月在丹麦首都哥本哈根召开的世界气候峰会被视为全人类联合遏制全球 变暖行动的一次重要努力. (1)全球变暖主要是二氧化碳等气体惹的祸,但二氧化碳也有对人类有利的一面,请列举一条 (2)近年来大气中二氧化碳含量不断上升的主要原因是 ,自然界中消耗二氧化碳的主要途径是 . (3)低碳经济是一种以较少二氧化碳等温室气体排放,获得较大产出的低能耗和高效能的新经济发展模式,下列做法不符合“低碳经济”理念的是(填序号) ①改造或淘汰高能耗、高污染产业;②大力发展火力发电;③研制和开发新能源替代传统能源;④优化建筑设计,增强室内自然采光,减少照明用电. (4)请另举一例在日常生活中符合“节能减排”的做法 . |
|
用化学用语填空: (1)3个钾原子 ; (2)2个二氧化氮分子 ; (3)铁离子 ; (4)+5价的磷元素 ; (5)天然气的主要成分 ; (6)地壳中含量最高的金属元素和含量最高的非金属元素组成的物质 . |
|
类推的思维方法在化学学习中应用广泛,例如:水(H2O)一过氧化氢(H2O2);氧化钾(K2O)一过氧化钾(K2O2)由此可推断,过氧化钠的化学式是( ) A.Na2O B.NaO2 C.Na2O2 D.NaO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