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图是元素周期表中的一种元素,下列有关该元素的信息正确的是( ) |
|||||
(2006•重庆)KAl(SO4)m可作净水剂,m的值是( ) |
|||||
物质在“潮湿的空气中”发生的变化主要与空气中某些气体有关,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
|||||
(2006•重庆)实验室制取氧气时,必须满足的条件是( ) |
|||||
(2006•兰州)下列物质中,前者是单质,后者是混合物的是( ) |
|||||
以下化学符号中数字“2”可表示一个氧气分子中含有两个氧原子的是( ) |
|||||
下列有关化学变化描述不准确的是( ) |
|||||
(2009•溧水县二模)某化学研究性学习小组参加社会社会实践调查得知:某化工厂为综合利用生产过程中的副产品CaSO4,与相邻的化肥厂联合设计了以下制备(NH4)2SO4的工艺流程. [工艺流程示意图] 上述流程中,沉淀池中发生的主要化学反应为:CO2+2NH3+CaSO4+H2O=CaCO3↓+(NH4)2SO4 [讨论交流] (1)操作a的名称是______,实验室中进行此操作时,用到的玻璃仪器除玻璃棒、烧杯外,还需要______. (2)经操作a后得到的某物质在煅烧炉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 CaO+CO2↑ |
|
(2009•溧水县二模)实验中学甲乙两组同学开展了下列研究性学习活动. (一)、小组同学试验了氢氧化钠溶液、氯化钠溶液、稀硫酸、蒸馏水、乙醇的导电性试验.实验结果表明:乙醇不导电,蒸馏水几乎不导电,而氢氧化钠溶液、氯化钠溶液、稀硫酸却能导电. 如图①是氢氧化钠在水溶液中的解离示意图. (1)以氢氧化钠溶液为例,说明其导电的原因; (2)试在如图②画出硫酸在水溶液中的离子(用离子符号表示) 于是他们联想到老师在电解水实验时,强调为增强水的导电性,需向蒸馏水加入了某些物质.因此他们找来了:氯化钠、硫酸、氢氧化钠、碳酸钙、胆矾. (二)、(1)甲、乙两组同学向蒸馏水中分别加入某些物质,都形成无色透明溶液,小张同学推测:都没有加入碳酸钙、胆矾,其理由. (2)两组同学又测定溶液的pH,测定方法是.甲组溶液的pH=13,则所加物质一定有(写化学式). 乙组同学测得结果pH=7,则所加物质在水中解离出的阳离子(写离子符号). (3)甲组同学用如图装置进行电解水实验,检验试管b中产生的气体的操作方法是. (4)试验完成后,甲组同学用试管取水槽内溶液适量,滴加硫酸铜溶液,产生蓝色沉淀,写出化学方程式. (三)、乙组同学也用上述相同的装置来电解某物质的水溶液,在试管b中产生黄绿色的气体,这是怎么回事呢?同学们一起向老师请教,知道了试管a是氢气,试管b中是氯气(Cl2).(至于什么原因,同学们将在今后学习中进一步研究) (1)在教师的指导下,查找资料,发现氢气在氯气中可以燃烧,化学方程式表示为H2+Cl22HCl. 试回答:①在试验氢气在氯气中燃烧之前,必须先检验氢气的; ②实验中可以观察到氢气燃烧,发出苍白色的火焰,同时瓶口有; (2)比较氢气在空气中和在氯气中的燃烧,可以得出结论: 燃烧要有氧气参加.(选填“一定”或“不一定”) (3)现在一密闭容器中盛有H2、O2、Cl2的混合气体,已知其分子数之比为11:5:1,用电火花点燃,使其充分反应,冷却后所得溶液的质量分数为. |
|
(2009•溧水县二模)下图是一些初中常见物质间的转化关系,已知A为暗紫色固体,B、D、G、M都是氧化物,H是世界年产量最多应用最广的金属,M可以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其余反应条件已略去.填写下列空白: (1)写出化学式:A;C可能是. (2)写出化学方程式:反应③;反应④.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