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房山区二模)如右图实验,放置1~2周后,装置中能出现的现象是( ) |
|||||
(2013•顺义区二模)下列物质与水混合,不能形成溶液的是( ) |
|||||
“低碳生活”已成了我们的流行语,这要求生活中所耗用的能量、材料要尽量减少,从而减低二氧化碳的排放量.下列做法不符合“低碳生活”理念的是( ) |
|||||
(2010•綦江县)下列食品制作过程中发生了化学变化的是( ) |
|||||
(2011•罗定市模拟)实验室现有氯化镁和硫酸钠的固体混合物样品,小明同学想测定样品中氯化镁的质量分数.先称取该混合物样品20g,完全溶于水中.然后取用了一定溶质质量分数的氢氧化钠溶液100 g平均分四次加入其中,充分振荡,实验所得数据见下表,请你分析并进行有关计算:
(2)计算原固体混合物样品中氯化镁的质量分数是多少? |
||||||||||||||||
(2011•罗定市模拟)人体中的钙元素主要存在于骨骼和牙齿中,以羟基磷酸钙晶体[Ca10(PO4)6(OH)2]形式存在,其相对分子质量为1004.牛奶含钙丰富又易吸收,且牛奶中钙和磷比例合适,是健骨的理想食品.下图是某乳业公司纯牛奶包装标签的部分文字.请仔细阅读后回答下列问题: (1)包装标签上脂肪≥3.3g,是指100mL牛奶中含脂肪的质量至少3.3g.那么一盒牛奶含钙至少______g(保留到0.01g); (2)求羟基磷酸钙中钙元素的质量分数(保留为0.1%). (3)若人体每天至少需要0.6g钙,且这些钙有90%来自牛奶,则一个人每天至少要喝多少盒牛奶? |
|
(2010•阜新)松花皮蛋是我们喜爱的食品.某小组同学查阅资料得知,制皮蛋料泥的原料主要是:生石灰、纯碱、草木灰(含K2CO3)等.同学们对料泥进行了如下探究: [猜想]猜想I:料泥的主要成份是Ca(OH)2、NaOH、KOH、CaCO3、灰粉; 猜想Ⅱ:料泥的主要成份是NaOH、KOH、Na2CO3、CaCO3、灰粉. [实验与现象]实验过程与现象如图: [问题与讨论] (1)步骤②中所需要的玻璃仪器有:烧杯、玻璃棒、______,玻璃棒在步骤②中的一种作用______. (2)步骤③的现象说明滤渣中含有:______(写化学式). (3)请写出步骤①发生的任意两个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 (4)由上述实验现象推断,猜想______是正确的,其理由是______. |
|
(2009•乐山)右图是“XX牌发酵粉”的部分信息,课外化学兴趣小组的同学对其进行了如下探究(请你完成相应填空):
[提出问题]NaHCO3在发酵粉加水或加热时如何产生CO2? [猜想]甲.… 乙.酒石酸与NaHCO3在溶液中反应产生CO2 丙.NaHCO3加热产生CO2 [实验探究](1)小明同学取少量NaHCO3粉末于试管中,加入适量水,无气体产生,从而否定了猜想甲,则猜想甲是______.小明又将酒石酸溶液和NaHCO3溶液混合,产生了CO2,从而验证了猜想乙,说明了NaHCO3具有的性质之一是______; (2)小英同学为探究猜想丙设计了如图所示的实验装置:小英另取适量NaHCO3粉末加入a试管中,加热,观察到a试管口有水生成,b试管中澄清石灰水变浑浊.b试管中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持续加热直至两支试管均不再发生变化时,发现a试管中仍残留有较多白色固体粉末,向该粉末中滴加稀盐酸,有CO2产生,说明该粉末是______. [小结]NaHCO3在发酵粉中产生CO2的条件是______;NaHCO3受热发生变化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 Na2CO3+H2O+CO2↑ |
||
(2005•汕头)现有A~F六种常见的物质,其中B是食品包装中常用的干燥剂,A、B、C三种白色固体都含有同种金属元素,E是固体单质,D、E、F都含有同种非金属元素,它们的转化关系如如图所示.请回答: (1)写出下列物质的化学式:C;B;E. (2)写出下列变化的化学方程式: A→C: F→D:. |
|
(2011•罗定市模拟)某课外兴趣小组的同学设计了如下三个实验来验证质量守恒定律: 【提出假设】物质发生化学反应前后,其总质量______. 【实验验证】 实验(1):称量镁条,在空气中点燃,待反应结束后,将生成物全部收回再称量 实验(2):将装有稀盐酸的小试管放入装有锌粒的烧杯中,称量,然后将盐酸与锌粒接触,过一会在称量. 实验(3):将装有氢氧化钠溶液的试管放入盛有硫酸铜的锥形瓶中,并在锥形瓶口塞上橡皮塞,称量,然后设法将两种溶液接触,过一会再称量. 数据见下表:
(2)实验(2)中出现的现象是______. (3)实验(3)的化学方程式是______. (4)这三个实验中,实验(3)正确反映了反应物与生成物之间的质量关系.请从分子、原子的角度解释反应前后质量相等的原因______. (5)实验(1)、(2)不能正确反映反应物和生成物之间的质量关系,选一例说明实验设计中的不当之处,并提出改进思路______.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