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至恭亲王奕䜣等奏请购买外洋船炮,则为今日救时之第一要务……可以剿发捻,可以勤远略。 ——曾国藩《复陈购买外洋船炮折》 材料二 三权分立,然后政体备。以我朝论之,皇上则为元首,百体所从,军机号为政府,出纳王命。 ——康有为《应诏统筹全局折》 材料三 义和团揭帖:神助拳,义和团,只因鬼子闹中原……大法国,心胆寒,英美俄德尽萧然。洋鬼子,尽除完,大清一统靖江山。 ——《中国近代史参考资料》 (1)上述材料一和材料二分别出自哪些政治派别的观点?他们分别领导了什么运动? (2)在对待西学问题上,材料一和材料二的观点有何异同? (3)材料三反映的是哪一历史运动?此次运动的局限性是什么? (4)综合上述材料,谈谈你对近代以来仁人志士面对侵略做出的反抗探索的认识。
|
|
(2019原创)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1875年,李鸿章对日本驻华大使说:“对于近来贵国所举,很为赞赏。独有贵国改变旧有服装,模仿欧风一事感到不解,我国决不会进行这样的变革,只有军器、铁路、电信及其他器械是必要之物和西方最长之处,不得不采之外国。” 材料二 19世纪末的东亚地区,一个是回光返照的老大帝国,一个是喷薄欲出的近代国家,在这种情况下,中国和日本必定不能避免一战。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李鸿章的基本观点,并指出洋务运动的局限性。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中国和日本的“不能避免一战”的“一战”在何时爆发?这一战争对洋务运动的影响是什么? (3)综合上述材料,谈谈你对学习外国先进文明的认识。
|
|
(2019原创)1901年一位爱国人士写了这样一段话:“替洋人,做一个,守土官长,压制我,众汉人,拱手降洋。”清政府成为洋人的守土官长。以下哪一条款最能体现这一观点 A.赔款白银4.5亿两 B.严禁人民参加反帝活动 C.拆炮驻兵 D.划东交民巷为使馆界
|
|
时政评论中说:“岂不知寡不敌众,弱不可敌强哉!然处于爱国之心,忍之无可忍,故冒万死一敌八,冀国民之有排外自立之一曰也。”其评论的是 A.太平天国运动 B.洋务运动 C.义和团运动 D.五四运动
|
|
(2019原创)“中国国家应允由诸国分应主办,会同酌定数处留兵驻守,以保京师至海通道无断绝之处。今诸国驻防之处,系黄村、廊坊、杨村、天津、军粮城、塘沽、芦台、唐山、滦州、昌黎、秦皇岛、山海关。”与这一内容的出现有关的战争是 A.鸦片战争 B.第二次鸦片战争 C.甲午中日战争 D.八国联军侵华战争
|
|
近代某报刊曾报道:“闻近月以来,凡都中士大夫有谈及西学新法者,同僚之中均闻面却避。盖恐人指之为康党,以致罹于法网。故自同文馆以外,竞无人再敢言声光化电之学,念爱皮西提之音。”这一社会现象出现的原因是 A. 洋务运动的失败 B. 民族矛盾的尖锐 C. 顽固势力的反扑 D. 民众的盲目排外
|
|
(2018洛阳模拟)戊戌政变之后,百日维新作为一场政治运动失败了。但维新派继承了洋务运动的做法,使一家一户的中国人看到了“群”的形式和力量,为开启中国的民智和介绍西方的社会和科学知识奠定了基础。这段话中的“做法”指的是 A.改革政府机构,任用维新人士 B.创办京师大学堂等新式学堂,培养人才 C.训练新式军队 D.鼓励私人兴办工矿企业
|
|
在中国被日本打败举国同仇敌忾之时,康有为、梁启超等人冒着千夫所指、身败名裂的风险,冷静地提醒人们要看到敌人的长处,进而提出向仇敌学习。他们的意图是 A.吸取经验进行革命 B.仿效日本变法强国 C.维新变法推翻淸朝 D.学习西方抵御侵略
|
|
1898年,康有为40岁,梁启超25岁。变革前,两人都没有出过国,对西方文化和制度的了解只限于表面,而且对于西方的认识,也只是局限于所读的传教士的出版物和对香港及上海的殖民管理中的见闻。这说明 A.西方列强支持维新变法 B.慈禧太后控制着政治和军事事务 C.维新派缺乏经验 D.顽固派反对变法
|
|
(2019原创)在中国近代某次探索中,他们由于缺乏对改革制约条件和困难客观冷静的认识和分析,未能形成成熟的改革心理,缺少高超的政治智慧和实际的活动能力,没有采取灵活多变的战略。这里的探索指的是 A.洋务运动 B.戊戌变法 C.辛亥革命 D.新文化运动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