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关试题
当前位置:首页 > 初中历史试题

请你仔细观察《隋朝大运河》图,按英文字母所在位置填写相应地名。回答:

(1)运河两端城市的现今名称:

A.___________指今北京 

B.余杭指今          

(2)写出所示运河河段字母的名称:

C.                  D.                  

F.                                    

(3)假如隋炀帝要来扬州“南巡”,请问扬州靠近哪段运河?(写出运河名称)

 

(4)隋朝开通大运河在当时起到了什么重要作用?

 

唐朝,一个不筑长城的统一王朝,她有开拓创新的气魄,更有包容世界的豪迈。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忆昔开元全盛日,小邑犹藏万家室。稻米流脂粟米白,公私仓禀俱丰实。九州道路无豺狼,远行不劳吉日出。

——(唐)杜甫《忆昔》

(1)材料一中的唐诗描写了唐朝开元时期繁荣富庶、天下太平的盛世景象,当时的统治者是谁?这一盛世局面的出现与他采取的哪些措施有关?

材料二:

(2)农业工具的创新极大地促进了生产的发展,材料二中唐朝出现的两种新农具分别有何用途?

材料三:水国寒消春日长,燕莺催促花枝忙。风吹金榜落凡世,三十三人名字香。

(3)材料三中的唐诗体现了我国古代史上哪种选官制度?唐太宗和武则天对这一制度的完善分别作出了怎样的贡献?

材料四:复旦大学钱文忠教授在讲述唐朝对外关系时说:“一个伟大僧人西行取经的传奇故事,一条由信念、坚持和智慧浇铸而成的求知之路,一个民族胸襟开放、海纳百川的真实写照。”

(4)材料四中的这位“伟大僧人”是谁?他的一生与佛学密不可分,他为后世留下的佛学经典著作是什么?

 

 

    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舟所以比人君,水所以比黎庶,水能载舟,亦能覆舟。

材料二:自古皆贵中华,贱夷狄,朕独爱之如一。

材料三:以铜为镜,可以正衣冠;以人为镜,可以知得失;以人为镜,可以明得失。

回答问题:

(1)以上材料与哪位皇帝有关?材料一说明他认识到什么问题?

(2)材料二反映了什么样的民族政策?结合所学知识说说唐朝又实行怎样的对外政策?

(3)历史上这位皇帝的统治被称为什么?

(4)从他的统治思想中我们能得到什么启示?

 

某历史兴趣小组在探究贞观之治、开元盛世出现的共同原因时提出了以下意见,其中正确的是

①都是在国家统一,社会稳定时出现的

②统治者都注意调整或改革统治政策

③都在思想文化上实行高压政策

④都重视任用人才

A. ①③④

B. ①②③

C. ②③④

D. ①②④

 

科举制的创立是封建选官制度的一大进步,因为它

①冲破了世家大族垄断仕途的局面

②有利于教育文化事业的发展

③有利于官员文化素质的提高

④有利于稳定国家政局,加强中央集权

A. ①②③ B. ②③④ C. ①②③④ D. ①②④

 

搜集“贞观之治”“开元盛世”“玄奘西游”“鉴真东渡”的相关资料,研究的课题是

A. 政权分立与民族融合 B. 中华文明的起源

C. 统一国家的建立 D. 繁荣与开放的唐朝

 

“春风得意马蹄疾,一日看尽长安花”“十年寒窗无人问,一举成名天下知。”这两句诗中作者的兴奋与感慨,与下列哪一制度的推行直接相关(  )

A. 分封制    B. 行省制    C. 科举制    D. 三省六部制

 

观察下列在中国出土的唐代文物——货币,这些出土文物说明了

 

A. 唐代没有统一的货币

B. 中国古代金币、银币流通时间长范围广

C. 唐代中外贸易十分繁盛

D. 证明唐代日本、新罗与中国交往密切

 

他在位时开创科举、开凿运河,造福后世。他好大喜功、不惜民力,结果落了个万世唾骂的恶名。这里说的

A. 秦始皇    B. 汉武帝    C. 汉献帝    D. 隋炀帝

 

“上问魏征曰:‘人主何为而明,何为而暗?’对曰:‘兼听则明,偏信则暗。’上曰:‘善!’”材料中“上”指的是(    )

A. 唐太宗 B. 隋文帝 C. 武则天 D. 唐高宗

 

共461292条记录 当前(13189/46130) 首页 上一页 13184 13185 13186 13187 13188 13189 13190 13191 13192 13193 13194 下一页 末页 转到 GO
Copyright @ 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