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6至17世纪,英国伟大的戏剧家是 A. 但丁 B. 托尔斯泰 C. 卢梭 D. 莎士比亚
|
|
有“一代才女”之称的史学家陈衡哲称赞但丁是“中古文化的结束,也是近古文化的先锋。”其中“近古文化”始于 A. 文艺复兴 B. 法国大革命 C. 殖民掠夺 D. 环球航行
|
|
文艺复兴时期涌现了许多优秀的文艺作品,下列人物与作品搭配正确的是( ) A. 达芬奇--《哈姆雷特》 B. 汤显祖-《最后的晚餐》 C. 莎士比亚---《蒙娜丽莎》 D. 但丁-《神曲》
|
|
随着资本主义的兴起,西欧社会产生的两个新兴阶级是 A. 工场主与农场主 B. 资产阶级与无产阶级 C. 农场主与工人 D. 资产阶级与农民阶级
|
|
资本主义萌芽最早出现在 A. 意大利 B. 英国 C. 美国 D. 法国
|
|
为西欧资本主义萌芽提供物质基础的是 A. 动力技术的重大变革 B. 生产工具的改进 C. 社会分工的扩大 D. 农场的出现
|
|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一个人的梦想) 辛亥革命后,孙中山认为民族、民主革命俱已完成,遂积极倡导铁路建设。他曾说:“修筑铁路,实为目前惟一之急务,民国之生死存亡,系于此举。”他提出了修筑10万英里(约16万公里)铁路的宏图伟略,但整个民国时期不过勉强修筑了区区1万余公里。 ——摘编自岳麓书社《经济成长历程》 (1)据材料二,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其“宏图伟略”在民国时期难以实现的原因。 (一群人的探索)那天,毛泽东、何叔衡、李达、李汉俊、董必武、陈潭秋等 13 人和共产国际派来的马林、尼克尔斯基,以“北大暑期旅行团”的名义在上海法租界贝勒路树德里 3 号召开会议。这是一次年轻人的会议,最年长的 45 岁,最年轻的 19 年,平均年龄 28 岁。 (2)这一群年轻人参加的是哪次会议?简析这次会议对中国的影响。 (一个政党的奋斗)(3)请列举两个史实说明中国共产党在抗战胜利后,为“争取光明的前途”所作出的努力。 (我们的思考) 纪念伟大的革命先行者孙中山先生!……我们已经完成了孙先生没有完成的民主革命,并且把这个革命发展为社会主义革命,我们正在完成这个革命。……像很多站在正面指导时代潮流的伟大历史人物大都有他们的缺点一样,孙先生也有他的缺点方面。这是要从历史条件加以说明,使人理解,不可以苛求于前人的。 ——摘自毛泽东1956年11月12日在《人民日报》上的发表文章《纪念孙中山先生》 (4)毛泽东说的“已经完成”“革命”是指什么?材料三中毛泽东运用怎样的“历史人物评价法”?
|
|
世界反法西斯战争,中国命运和世界命运息息相关。 材料一:日本军国主义者发动对华全面侵略,最致命的错误是大大低估了中国民众内部深深蕴藏着那种万众一心的民族凝聚力……可是,他们的算盘完全打错了。在1945年战争结束时,230万日本的海外派遣军中有120万被钉在了中国。 (1)据材料一并运用所学知识,说明这种“民族凝聚力”在政治、军事上的主要表现。 材料二:在原子弹爆炸的蘑菇云升空的那一刻,日本军国主义企图依靠武力称雄世界的迷梦破灭了,正如此前和此后所有迷信武力称霸的国家一样,侵略战争在给别的国家带来灾难的同时,也给了日本毁灭性的打击。从明治维新开始近八十年来积累的物质成果,在战火中几乎化为灰烬。 (2)结合材料一、二,分析“日本军国主义企图依靠武力称雄世界的迷梦”为什么会破灭?材料给我们什么启示? 材料三:1840年以来,中国在国际舞台上一直是个穷国、弱国的形象,但1943年的开罗会议是中国以大国身份参加的“巨头会议”,大国地位由此得到确认;国家主权和领土完整也得到宣示,会后蒋介石在日记中写道:“中外舆情莫不称颂为中国外交史上空前之胜利”。 (3)根据材料三,概括中国在开罗会议上取得的外交成就。结合材料分析引起我国外交形象改变的主要原因。
|
|
给下列相关的历史事件确定一个共同的主题,最适合的是( ) A. 反对北洋军阀 B. 实行土地革命 C. 全民族的抗战 D. 争取人民解放
|
|
某中学生的学习笔记有“政权是由枪杆子中取得的”“土地革命”“红军长征”等关键词。据此判断,她学习的专题是( ) A. 国民革命 B. 解放战争 C. 抗日战争 D. 十年内战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