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宋文化 材料 唐宋是整个中华文明史上的两座高峰,但宋文化呈现了不同于唐代的带有标志性的新面貌。例如:城市经济的进一步繁荣和印刷技术的提高与普及,书籍得以比较广泛的传播,从而迅速地提高了宋代社会的文化水准;又如以追求人才资质的“择优”与选拔程序的“公平”为目标的科举制,在隋唐时期初步成型,宋代则确立了三级考试制度,并逐渐形成了从破题到结尾的十段文体,使命题、定等“标准化”与“客观化”;再如,以活字印刷术为代表的宋代科学技术显然居于世界领先地位;同时,书院教育的发达提高了社会教育水平,也是宋文化的一个亮点。 ——摘编自袁行霈、严文明等主编的《中华文明史》 (1)依据材料对以下表述做出判断:直接从材料中得出的,在答题卡对应题号后涂“A”;违背材料所表达意思的,在答题卡对应题号后涂“B”;材料没有涉及的,在答题卡对应题号后涂“C”。 ①科举制有利于择优、公平选拔人才,促进了唐宋文化的发展。 ②中国科举制对古代的日本、朝鲜及近代西方文官制度都产生过重要影响。 ③就科技成就而言,宋代文明高峰的出现与活字印刷术的关系最为密切。 ④城市经济的进一步繁荣并没有促进宋代文化水准的提高。 (2)结合所学知识,概括唐朝文明高峰的主要表现。
|
|
一位美国总统在就职演说中说:交换手段难逃贸易长流冰封;工业企业尽成枯枝残叶;农场主的产品找不到市场;千万个家庭的多年积蓄毁于一旦。与之相符的是( ) A. 华盛顿谴责殖民主义者的罪行 B. 林肯批评南方种植园主的叛乱 C. 威尔逊揭露一战的灾难性后果 D. 罗斯福感叹经济危机的破坏性
|
|
1920年1月2日,美国司法部长米切尔•帕尔默一声令下,一夜之间,全美33个城市中竟有4000人被怀疑为激进分子,并以“激进分子”的罪名被逮捕。一向标榜民主自由的美国出现这样“红色恐怖”的原因是 A. 俄国十月革命的爆发 B. 资本主义经济危机的发生 C. 中国红色革命的开展 D. 科学社会主义理论的诞生
|
|
某校初三(1)班同学在学习两次工业革命的过程中排演了历史课本剧《交通的革命》,他们设计的情节中合理的是 A. 福特首先制造出蒸汽机作动力的火车 B. 本茨建成世界第一条汽车流水装配线 C. 瓦特在电灯下仔细地绘制蒸汽机图纸 D. 戴姆勒创制了以汽油为燃料的内燃机
|
|
“正是这个设计……使这个稚嫩的国家在草莽中崛起,迅速成为也许你不喜欢但却不能轻视的超级大国。这样一个精巧的设计,在二百年前由一群蛮荒大陆上的‘乡巴佬’创造出来,实在是令人惊叹不已。”这段话称颂的“设计”应是 A. 英国的《权利法案》 B. 美国的《独立宣言》 C. 美国的《1787年宪法》 D. 法国的《人权宣言》
|
|
有学者认为:欧洲近世史之曙光,发自两大潮流,其一,希腊思想之复活;其二,原始基督教复活。这里“希腊思想之复活”指的是 A. 文艺复兴 B. 资产阶级革命 C. 启蒙运动 D. 城市自治运动
|
|
模仿和创新相结合是日本民族的一大特色,主要体现为“汉化”和“欧化”。其中“汉化”是指 A. 武士制度 B. 大化改新 C. 明治维新 D. 倒幕运动
|
|
“仅1100-1300年间,英国新增城市达到140座,德意志则更多。”这些“城市” A. 始终未能摆脱封建主的控制 B. 仍实行奴隶主民王政治 C. 主要居民是教会人员和地主 D. 是打破封建制度的力量
|
|
某时期的报纸上出现了一首题为《相隔一层纸》的诗:“屋子里拢着炉火,老爷吩咐开窗买水果,说‘天气不冷火太热,别任它烤坏了我’。屋子外躺着一个叫花子,咬紧了牙齿对北风喊‘要死’!可怜屋外与屋里,相隔只有一层薄纸!”这首诗最早可能创作的时期是 A. 辛亥革命 B. 新文化运动 C. 五四运动 D. 抗日战争
|
|
1912年元旦,《申报》刊登了这样一条庆贺标语:“中华民民万岁”。《申报》把“国”字改写“民”为主要是为了体现 A. “三民主义”在中国的实现 B. 民国建立,封建制度终结 C. 中华民国主权在民的思想 D. 人民仍处在专制统治之下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