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图所反映的主题,最恰当的是( ) A. 国际经济格局的演变 B. 社会主义与资本主义的对抗 C. 国际政治格局的演变 D. 欧洲走向一体化
|
|
图示法是我们学习历史的一种常用方法,题21图是不同时期世界形势示意图。其中能够反映第一次世界大战前世界形势的是
|
|
如今网上购物已成为一种新的消费方式,它方便、省时、快捷,得到很多消费者的青睐。这应该感谢 A. 电话的广泛应用 B. 计算机网络技术的应用 C. 航天技术的应用 D. 无线电通讯技术的应用
|
|
1971年美国总统尼克松说:“在经济领导的问题上,他们在全世界同我们竞争得非常激烈……同我们在二战结束的时候相比,美国遇到了我们做梦也没有想到过的那种挑战。”材料中的“挑战”是指 A. 西欧联合和日本经济崛起 B. 苏联威胁 C. 美国经济停滞 D. 中国崛起
|
|
1991年苏联解体,美苏为首的两极对峙格局不复存在。此前,两极对峙格局形成的标志是 A. 丘吉尔“铁幕”演说 B. “杜鲁门主义”出台 C. “马歇尔计划”实施 D. 北约、华约的建立
|
|
美苏“冷战”正式展开的标志,美国开始向全球扩张的宣言书是 A. 丘吉尔“铁幕”演说 B. “杜鲁门主义”出台 C. “马歇尔计划”实施 D. 北约、华约的建立
|
|
1942年1月1日,美、英、苏、中等26国代表在华盛顿签署的宣言中表示:凡在战胜希特勒主义斗争中给予物质援助和贡献的国家,均可加入本宣言。这一宣言是( ) A. 《人权宣言》 B. 《独立宣言》 C. 《解放黑人奴隶宣言》 D. 《联合国家宣言》
|
|
它是一座工业城市,又是重要的交通枢纽,更是一座英雄的城市,1942年夏天至1943年初,它抑制住德军一次次的猛攻,扭转了第二次世界大战的局势。这座城市是 A. 华沙 B. 诺曼底 C. 伦敦 D. 斯大林格勒
|
|
20世纪30—40年代,法西斯侵略势力成为威胁世界和平与安全的主要因素。下列属于法西斯集团的国家有 A. 德、意、日 B. 德、意、奥匈 C. 英、法、俄 D. 美、英、苏
|
|
威廉•本内特在《美国通史》中写道:“数千年轻的男人临时居住在窝棚里,从事修筑长途铁路的工程,虽然挣得不多,但他们的健康能够得到保证,重要的是有一种成就感。”罗斯福新政中与之相关的举措是 ( ) A. 恢复工业 B. 整顿金融业 C. 调整农业 D. 兴办公共工程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