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关试题
当前位置:首页 > 初中历史试题

纵观中国上下五千年的光辉历史,由分裂走向统一是历史发展的主流,是炎黄子孙共同的心愿,请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秦王扫六合,虎视何雄哉!挥剑决浮云,诸侯尽西来。”

——李白

材料二“孝武初立,卓然罢黜百家,表章《六经》……凡不在六艺之科孔子之术者,皆绝其道,勿使并用。邪辟之说灭息,然后统纪可一而法度可明,民知所从矣。”

——《汉书·董仲舒传》

 

材料三

(1)阅读材料一,请回答:李白诗中所述的是秦王的什么贡献?

(2)根据图例指出:为了加强对全国的统治,秦朝创立了什么重要的制度?为加强对地方的管理,他又创新了什么地方行政制度?

(3)材料二中董仲舒提出了怎样的主张?这一主张被汉武帝采纳后,对儒家思想的地位产生了什么重大影响?

(4)材料三中三国鼎立结束了东汉末年诸侯割据,军阀混战的局面,为西晋的统一奠定了基础。请根据《三国鼎立形势图》正确填写三国的名称。

 

A.____B.____C.____

 

这是流行于苏联的一则笑话:某主妇到食品店买肉。“有肉吗?…‘没有。…’那牛奶呢?”“我们只管卖肉,过街那家店看有没有牛奶卖。”对这则笑话理解最准确的是

A. 它赞扬苏联人特别有幽默感

B. 它说明社会主义制度不能解放和发展生产力

C. 它讽刺苏联高度集中的经济政治体制带来的物质短缺问题

D. 它表明苏联当时的政治体制不完善

 

《震撼世界的十天》一书是美国著名记者约翰·里德在亲历十月革命之后写成的纪实作品,被誉为研究“十月革命”的经典文本。根据所学知识,当时最震惊世界的是

A. 无产阶级建立政权的第一次尝试    B. 资产阶级临时政府的建立

C. 世界上第一个资本主义国家的诞生    D. 社会主义由理想变为现实

 

历史课上,两位同学就某一问题进行辩论。他们辩论的主题是

A. 凡尔赛——华盛顿体系

B. 两极对峙格局

C. 国际反法西斯联盟

D. 世界多极化趋势

 

“大多数德国人相信,战争在圣诞节前就会结束。但由于机枪、毒气、坦克在战争中相继应用,因此战争远没有人们预计的那样顺利。至年底,德国在东西两线都陷入焦灼对峙的状态。”这段文字描写的是( )

A. 普法战争    B. 八国联军侵华战争    C. 第一次世界大战    D. 第二次世界大战

 

“这场革命是历史上第一次反对专制制度的革命,主要解决的问题是:谁是国家主权的代表——国王还是议会?”请问“这场革命”是( )

A. 英国资产阶级革命    B. 美国独立战争    C. 法国大革命    D. 美国南北战争

 

20世纪80年代,中国农村有副对联:“三十年前分田地,耕者有其田;三十年后又分地,耕者有其责”。其中“三十年后又分地,耕者有其责”指的是(    )

A. 土地改革运动    B. 农业合作化运动

C. 人民公社化运动    D. 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的实行

 

费正清说:“这是一个大约12个二十几岁年轻人参加的会议。会议是在上海法租界的一所女子学校(暑假放假)里召开的,成员们担心巡捕的监视,乘火车转移到嘉兴南湖湖上的一所游艇中继续讨论。”材料中所说的“会议”(  )

A. 给思想紊乱的中共指明了方向

B. 使得中国革命面貌焕然一新

C. 成为中共历史上重要的转折点

D. 标志着国共两党合作的形成

 

19世纪,在中国近代化探索的历程中,国人相继走过了自救之路、维新之路,但都没有完成反帝反封建的历史使命,探索之路任重道远。“自救之路”和“维新之路”分别是指

A. 新文化运动、五四运动

B. 洋务运动、辛亥革命

C. 洋务运动、戊戌变法

D. 五四运动、戊戌变法

 

改革・探索・创新

材料一  公元前四世纪,商鞅在秦孝公支持下进行变法。商鞅变法的主要内容包括:①废除旧贵族的世袭特权;②奖励耕织,生产粮食、布帛多的人可免除徭役;③奖励军功,对有军功者授予爵位并赏赐土地;④确立县制,由国君直接委派官吏治理;⑤统一度量衡;⑥改革户籍制度,加强对人民的管理;⑦严明法度,禁止私斗;⑧废除井田制,允许土地自由买卖。

(1)商鞅从政治、经济、军事等方面进行了改革,请从材料一中选出属于经济方面的变法措施。

材料二  对商鞅及商鞅变法,自古众说纷纭:

•秦朝丞相李斯在《谏逐客书》中说到:孝公用商鞅之法,“诸侯亲服,获楚、魏之师,举地千里,至今治强”。

•东汉思想家王充在《论衡》中说到:“商鞅相孝公,为秦开帝业”。

•宋代政治家王安石写到:“自古驱民在信诚,一言为重百金轻。今人未可非商鞅,商鞅能令政必行。”

•南宋理学家朱熹说商鞅“无教化仁爱之本”。

(2)依据材料一和材料二,对以下表述做出判断:正确的在括号内划“正确”;错误的在括号内划“X“;材料没有涉及的,在括号内划“O“。

①李斯认为商鞅变法发挥了巨大的积极作用。       

②王充认为商鞅变法为秦国统一中国奠定了基础。       

③王安石赞美商鞅为政“以民为本”。       

④朱熹评价了商鞅变法的历史意义。       

材料三  日本历史上的两次改革表

 

改革名称

时间

内容

意义

公元7世纪

参照中国的隋唐制度,政治上,建立中央集权的天皇制封建国家,废除贵族世袭制。以才选官;经济上,把很多贵族土地收归国有,部民转为国家公民。国家定期把土地分给农民耕种,向他们收取赋税。

是日本从奴隶社会向封建社会过渡的标志

19世纪 60年代

政治方面,“废藩置县”,加强中央集权;经济方面,允许土地买卖,引进西方技术,鼓励发展近代工业;社会生活方面,提倡“文化开明”,即向欧美学习,努力发展教育。

使日本从一个闭关锁国的封建国家逐步走上了资本主义发展道路;使日本拜托了沦为半殖民地国家的命运。

 

 

(3)材料三中的①是        ;②是        。请依据材料,归纳日本历史上两次社会改革具有的相同特点。

材料四  梁启超在《变法通议》中写道:同治初年(19世纪60年代),德相俾斯麦对人说:“三十年后,日本其强,中国其弱乎?日人之游欧洲者,讨论学业,讲究官制,归而行之;中人之游欧洲者,询某厂船炮之利,某厂价值之廉,购而用之。”

(4)请写出19世纪60﹣90年代,清政府实施的自救运动的名称。依据材料三、材料四,说一说德相俾斯麦认为“三十年后,日本其强,中国其弱”的依据是什么?

材料五 

(5)中共十八大将科学发展观确定为中国共产党的指导思想,进行社会主义建设就要符合国情、尊重社会发展客观规律。在材料五中,哪些图片能从正面佐证科学发展观在社会主义建设中的重大意义?并在按要求选择的图片中任选一幅,说明选择的理由。

材料六  改革开放胆子要大一些,看准了的,就大胆地试,大胆地闯。

——邓小平

改革开放是前无古人的崭新事业,必须坚持正确的方法论,在不断实践探索中前进。

——习近平

(6)依据材料六,并结合上述其它材料,谈谈改革者所具备的特质。

 

共461292条记录 当前(13628/46130) 首页 上一页 13623 13624 13625 13626 13627 13628 13629 13630 13631 13632 13633 下一页 末页 转到 GO
Copyright @ 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