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关试题
当前位置:首页 > 初中历史试题

它不是一般意义上的行军’……是为避开蒋介石的魔爪而进行一次生死攸关、征途漫漫的撤退,是一场险象丛生、危在旦夕的战斗。这里的行军指的是

A. 北伐战争    B. 南昌起义

C. 秋收起义    D. 中国工农红军长征

 

北伐军出师不到半年,就从珠江流域打到长江流域,实现了“饮马长江”的誓言,其最主要的原因是(   )

A. 叶挺独立团英勇善战    B. 国共两党齐心协力

C. 人民群众支持配合    D. 北洋军阀不堪一击

 

1926年7月1日,国民政府军事委员会颁布北伐动员令,9日国民革命军在广州誓师,北伐战争正式开始。当时广东国民政府确定的打击对象有(   )

①张作霖 

②吴佩孚 

③孙传芳 

④袁世凯

A. ①②③    B. ②③④    C. ①②④    D. ①②③④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政策设计人员认识到,共产党人正在利用欧洲危机,如果他们进一步得逞,美国安全将会面临严重威胁。不过他们认为,美国援助欧洲的目的不在于应付共产主义的威胁,而在于恢复欧洲社会的生气和健全经济。换句话说,其目的不是同共产主义作斗争,而是同经济失调作斗争,因为经济失调很容易使一切极权主义运动在欧洲社会混水摸鱼……

    ——美国国务院政策设计委员会《关于美国援助西欧的政策》

材料二:1963年戴高乐访问希腊时说“希腊和法国可能作出的‘最大贡献’将是保持独立的国家地位,而不做卫星国。”

20世纪60年代,法国不顾美国反对,成功地试验了第一颗原子弹并与中国建交。70年代,联邦德国展开了旨在改善与苏联等东欧社会主义国家关系的“新东方政策”。经过10年的不懈努力,英国终于在1973年成为欧洲共同体的成员国,结束了英美特殊关系。

    ——整理自人教网

材料三: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后,美国与欧共体(欧盟前身)国民生产总值占世界国民生产总值的比重如下:

 

——整理自人教网

(1)据材料一,概括指出美国设计对西欧援助计划的意图。

(2)据材料二,指出美欧关系发生了怎样的变化?结合材料三分析其变化的原因。

(3)综合以上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指出二战后美欧关系演变的原因。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巴黎和会上,德国代表在接受《凡尔赛条约》文本时说:“有人要我们承认我们是战争的唯一祸首,我本人若承认,那就是欺人之谈。”

(1)德国是战争的唯一祸首吗?结合所学知识对此进行说明。

材料二  华盛顿会议之后,日本出版的《如果日本同美国发生战争》一书指出:“日本帝国也只有当它的根,延伸到大陆上的时候才能够继续生存和生长,它离开了大陆就必然会死亡,可是,美国却残忍地企图砍掉这些根并企图取代日本并在东亚大陆上推行自己的帝国主义。”

(2)材料二表明,第一次世界大战后美日争夺的重点地区在哪里?举一例说明华盛顿会议是如何协调美日之间的矛盾的。

(3)根据材料一、材料二,概括第一次世界大战后维系国际秩序的世界体系的名称。

材料三  世界的命运掌握在他们手中,但他们却没有担当此重任的胸怀。他们出于狭隘的私利,互相勾心斗角,大搞秘密交易。和会签署的《凡尔赛条约》非但没有如它的制定者宣称的那样保证了世界的和平,反而加深了各国间的矛盾和仇恨,成为第二次世界大战乃至20世纪一系列灾难的根源。

——戴维•辛克莱

(4)根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这次会议在中国问题上如何“大搞秘密交易”?

材料四  第一,未来相当一段时间内,国际关系……格局不会发生根本性改变,即美欧日及俄中等主要国家和战略区域决定世界格局的态势,美国仍然是唯一的超级大国;第二,和平与发展的世界性主题不会根本逆转各国战略将主要着和社会进步。

——王逸舟《关于多极化的若干思考》

(5)结合上述材料和所学知识,就国际关系谈谈你的认识。

 

 

近代以来,三次科技革命对人类社会的发展产生了巨大影响。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英国煤产量示意图

材料二  一些工业发达的城市和工矿区人口密集、物流量大,煤的燃烧量急剧增加,大气污染等环境问题不断发生,如1873、1880、1882、1891、1892年,英国伦敦多次发生可怕的有毒烟雾事件。

——刘少康编著《环境与环境保护导论》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为什么1790年以后英国煤产量快速增长?根据材料二概括英国环境恶化的原因。

材料三  自然科学正在准备一次新的革命,蒸汽大王在前一世纪中翻转了整个世界,现在它的统治已到末日,另外一个大得无比的革命力量……将取而代之。

——马克思

(2)材料三中“新的革命”应指什么?“另外一个大得无比的革命力量”又是指什么?

材料四  第三次科技革命的技术直接源于第二次世界大战的军事发明这些战时的军事突破有雷达(英国)原子弹(美国)弹道导弹(德国)…战争的经验促进了改进现在武器或开发新型武器。

——(美)斯塔夫里阿诺斯《全球通史》

(3)材料四反映出第三次科技革命出现的原因有什么特点?结合所学知识回答三次工业革命出现的根本原因是什么?

(4)综合上述材料,你认为应该如何认识科技对人类的影响?

 

 

在人类现代化的过程中,大国纷纷崛起,各领风骚。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英国)

材料一  英国最早地确立了现代的国家制度……这样的政治制度能够使得这个国家长治久安……此时的英国,正在孕育人类历史上一种崭新的生产方式,后世称之为“工业革命”。……在各种合力下,英国改变了生产方式,社会生产力快速发展,逐渐成为最强大的资本主义国家。

——《大国崛起》解说词

(1)请准确工整抄写以下句子:正在孕育人类历史上一种崭新的生产方式,17世纪中后期,英国确立了什么“现代的国家制度”?材料一中“崭新的生产方式”指的是什么?

(美国)

材料二 

(2)据材料二和所学知识,指出美国在崛起过程中面临的重大国内问题和解决的方式。

(日本)

材料三  ……日本的新统治者致力于日本社会的转型,以获得同外国势力在政治和军事上的平等地位。……变革使日本成为东亚的政治、军事和经济强国,……明治政府的首要目标是强化中央集权……

——摘自杰里•本特利等《新全球史》下

(3)材料三中“变革”指的是什么历史事件?为了实现“首要目标”,明治政府采取了什么措施?

(4)综上所述,世界大国的崛起给了我们什么启示?

 

 

选举权和被选举权是公民的基本政治权利之一。西方资本主义国家的妇女开始获得选举权是在

A. 19世纪中期

B. 19世纪末20世纪初

C. 20世纪五六十年代

D. 20世纪末

 

1961年不结盟运动在其宣言中说:“我们一开始就坚持反对集团政策和外国统治,反对一切形式的政治和经济霸权,而主张每一个国家拥有自由、独立和自主发展的权力。我们从来不同意充当任何人的橡皮图章或后备军。”这一运动

A. 冲击着两极格局,推动国际政治力量向多极化转化

B. 标志着区域合作进入新阶段

C. 动摇了美苏的霸权地位

D. 促进了世界政治、经济一体化

 

比较是我们学习历史和研究历史的重要方法之一,与俄国1861年改革相比,日本明治维新最显著的不同点是

A. 改变了社会性质

B. 摆脱了沦为殖民地半殖民地的民族危机

C. 保留了大量封建残余

D. 有利于资本主义的发展

 

共461292条记录 当前(14369/46130) 首页 上一页 14364 14365 14366 14367 14368 14369 14370 14371 14372 14373 14374 下一页 末页 转到 GO
Copyright @ 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