史料是研究历史的重要依据。阅读史料,回答问题。 史料一:起而革命者,代不乏人,然不过一朝一姓之变革而已。孙中山之革命,则为国体之改革,与一朝一姓之变革迥然不同。 ——张謇《张季子九录•文录》 (1)结合史实说明“孙中山之革命,则为国体之改革。” 史料二:除剪了一些辫子和挂上一块民国空招牌外,别无所谓成功。 ——北京日报《陈独秀论辛亥革命》 (2)用一句话概括史料二的评价观点,并说明此评价所具有的合理性。 (3)综合以上内容,指出我们在运用史料评价历史事件时应注意的事项。
|
|
1949年4月,陈毅欣然写道:“旌旗南指大江边,不尽洪流涌上天。直下金陵澄六合,万方争颂换人间。”该诗感怀的历史事件的历史意义是 A. 有利于避免内战、和平建国 B. 粉碎了国民党军队的全面进攻 C. 结束了国民党在大陆的统治 D. 国民党军队主力基本上被消灭
|
|
下列可以证明二战中法西斯侵略者对人类犯下的罪行的历史资料是 ①国会纵火案档案 ②《慕尼黑协定》文本 ③南京大屠杀遗址 ④奥斯维辛集中营遗址 A. ①② B. ③④ C. ①③ D. ②④
|
|
1939年8月31日,希特勒签署了关于实施“白色方案”的命令。其中写道:“进攻日期:1939年9月1日。”与该命令内容相关的历史事件 A. 突袭波兰 B. 进攻法国 C. 突袭苏联 D. 偷袭珍珠港
|
|
这里因为1935年召开的一次会议而名垂青史,被誉为“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真正起点”。“这里”是指 A. 江西瑞金 B. 陕西延安 C. 甘肃会宁 D. 贵州遵义
|
|
“宛平城外狼狗叫,卢沟桥上枪声激”。这首诗反映的历史事件标志着中国 A. 十年内战开始 B. 抗日战争开始 C. 全面抗战开始 D. 抗日战争胜利
|
|
朱德曾称赞某历史事件“首义诞新军,喜庆工农始有兵”。该历史事件是 A. 武昌起义 B. 南昌起义 C. 秋收起义 D. 井冈山会师
|
|
如下图是19世纪30年代中国生产的一款火柴贴画。据贴画内容可知,当时中国 A. 民族火柴产业举步维艰 B. 开始走实业救国的道路 C. 出现了新式的营销方式 D. 抗日救亡民主运动高涨
|
|
“四十年前会上逢,南湖泛舟语从容。济南名士知多少,君(指王尽美)与恩铭不老松。”(董必武. 1961年)诗中的“南湖泛舟”是在 A. 谋划建立南湖革命根据地 B. 商讨党的土地革命总方针 C. 商讨党的纲领和奋斗目标 D. 增选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
|
|
中国近代史上出现过两次著名的学生运动——五四运动和一二•九运动。其共同点是 A. 都是反帝爱国运动 B. 运动中心始终都在北京 C. 都是共产党领导的 D. 其主力军始终都是学生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