孙中山担任临时大总统的三个多月时间里,临时政府颁布了39条除旧布新的法令。孙中山对此颇为乐观,确信“帝王思想”将会“不谋而绝迹于天下”了。这反映出孙中山() A. 未能看清袁世凯复辟帝制的图谋 B. 认为民族主义目标已经完成 C. 认为三民主义理论指导革命成功 D. 对中国的国情认识尚不充分
|
|
陈旭麓在《近代中国社会的新陈代谢》中说:“辛亥革命……为2132年的历史打了一个用铁和血铸成的句号。只有漫长的历史才能称量出这个句号的真正意义和重量。”之所以得出这一结论,是因为这场革命() A. 建立了第一个资产阶级革命政党 B. 结束了中国的封建制度 C. 确立了资产阶级民主共和制度 D. 推翻了君主专制制度
|
|
法律是人类文明的重要成果之一。近代中国的第一部资产阶级宪法是() A. 《资政新篇》 B. 《共同纲领》 C. 《中华民国临时约法》 D. 《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
|
|
罗荣渠在论述中国现代化进程时认为:“从表面上看,清室的退位似乎使以改革政治体制为主体的第三次现代化努力失败了,事实上民国初年的共和政治正是仿效西方方式以争取民主建制的斗争的继续。”材料中“三次现代化努力”指的是 A. 洋务运动—戊戌变法一辛亥革命 B. 洋务运动一戊戌变法一清末新政 C. 戊戌变法一预备立宪—辛亥革命 D. 太平天国运动一义和团运动一辛亥革命
|
|
辛亥革命10周年之际,梁启超撰文写道,“辛亥革命有甚么意义呢?简单说……第一,觉得凡不是中国人都没有权来管中国人的事;第二,觉得凡是中国人都有权来管中国人的事”。这反映出他认为辛亥革命 A. 增强了国民的民族民主意识 B. 使民主共和观念深入人心 C. 打击了帝国主义的侵略势力 D. 扩大了人民的民主自由权利
|
|
宣统皇帝的退位诏书中写道:“……今全国人民心理多倾向共和……予亦何忍以一姓之尊荣,拂兆民之好恶?”它是中国历史上最后一份皇帝诏书,也是新时代开始的一个重要见证,它( ) A. 宣告了中国君主专制制度的终结 B. 标志着资产阶级共和政体的确立 C. 意味着资产阶级革命的胜利 D. 宣告了南京临时政府的成立
|
|
下表是小王同学在学习了“近代前期中国人民反侵略、求民主的斗争”之后的一个小结。你从中提取的正确信息是() A. 世纪之交出现救亡图存高潮 B. 两大阶级的斗争目标趋向一致 C. 始终以民主自由思想为指导 D. 经历了反侵略到求民主的转变
|
|
晚清畅销小说《痴人说梦记》以一场梦为结尾,梦中的上海不再有外国巡捕,建筑上没有外国招牌,有的是中国人的工厂和学校。这深刻反映了中国人民要求 A. 民族独立和富强 B. 驱除鞑虏,恢复中华 C. 扶清灭洋 D. 建立社会主义
|
|
民主政治一直是近代以来我国人民的追求,制定宪法或颁布法律文件是实施和保障民主政治的一个重要途径。下列有关近代以来的宪法或法律文件的说法,正确的是 A. 《临时约法》是中国近代史上首部资产阶级宪法 B. 《共同纲领》是中国现代史上首部社会主义宪法 C. 1954年政治协商会议通过了新中国第一部社会主义宪法 D. 1954年宪法是对《共同纲领》的否定
|
|
有一位山西乡绅曾经在《退想斋日记》中写道:“自变乱以来,一切新党竞袭洋夷之皮毛,不但遵行外洋之政治,改阴历为阳历……”日记所反映的历史现象,开始出现于 A. 鸦片战争结束后 B. 太平天国运动期间 C. 戊戌变法期间 D. 民国建立后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