斯塔夫里阿诺斯在《全球通史》中指出:“宋朝皇帝每年要向游牧民族‘送礼’……‘送礼’是宋朝一个致命的弱点,它使游牧民族入侵十分容易。‘送礼’政策实行了一个半世纪。”对于这段文字的理解正确的是 ①‘送礼’指的是宋朝统治者缴纳的岁币 ②‘送礼’给宋朝政府带来了巨大的财政负担,所以是致命弱点之一 ③宋朝皇帝向三个游牧民族‘送礼’的原因是战场上的失利 ④‘送礼’客观上有利于边境安定,互市贸易往来 A. ①③④ B. ①②④ C. ②③④ D. ①②③④
|
|
某历史兴趣小组在探究贞观之治、开元盛世出现的共同原因时提出了以下意见,其中正确的是 ①都是在国家统一,社会稳定时出现的 ②都严格考查官吏 ③都在思想文化上实行高压政策 ④都重用人才 A. ①③④ B. ①②③ C. ②③④ D. ①②④
|
|
我国有文字可考的历史开始于 A. 黄帝时期 B. 夏朝 C. 商朝 D. 西周
|
|
王亮向韩国留学生介绍夏、商、西周的历史。下列各项中与史实不符的是: A. 我国历史上第一个王朝的建立者是禹 B. 禹建立夏朝,从此王位世袭制取代禅让制 C. 汤起兵灭夏,建立商朝 D. 周武王率大军伐纣,灭商建周
|
|
历史老师在介绍我国一处早期文化遗址时,提到“长江流域”、“水稻”、“干栏式房屋”。此文化遗址最 有可能是: A. 元谋人遗址 B. 北京人遗址 C. 河姆渡遗址 D. 半坡遗址
|
|
《三国演义》开篇称:“天下大势,分久必合,合久必分”。下列我国历史上由分裂走向大统一的朝代不包括 A. 秦朝 B. 隋朝 C. 元朝 D. 宋朝
|
|
战争让我们居安思危,铭记历史,面向未来。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战争之由) 材料一:1929~1933年的世界经济危机,德国工业生产下降40%,7万多家企业破产,失业人口高达800万,政局极度混乱。为此,希特勒不断对外扩张,把侵略矛头指向捷克斯洛伐克。1938年9月,英、法、德、意四国首脑签订了《慕尼黑协定》,将捷克斯洛伐克部分地区割让给德国。慕尼黑会议期间,希特勒曾对墨索里尼说:“终有一天我们将并肩对英国和法国作战。” (1)根据材料一简要分析德国发动战争的原因有哪些? (战争之博) 材料二:经过激烈的战斗,法西斯国家被彻底打败,结束了“一场黑白分明的善恶之战”。 (2)列举亚洲战场上法西斯暴行和反法西斯战役各一例。据此,请从战争性质的角度谈谈你对二战是“一场黑白分明的善恶之战”的理解。 (战争之殇) 材料三:世界反法西斯战争中相关数据统计表
(3)史论结合、论从史出是学习历史的方法之一。根据材料三的史实,你能得出哪些结论? (战争之思) 材料四: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中,中国人付出最多,最终哪怕是惨胜,中国人也是赢得最多,那是因为中华民族将自己的双重命运——民族与民主的命运全部抵押了上去,赢得了双重前途——摘自朱学勤《我们该如何纪念南京大屠杀》 (4)根据材料三、四及所学知识回答:为什么说世界反法西斯战争中“中国人赢得最多”?
|
||||||||||
历史上,国共两党有合作也有分裂。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自辛亥革命以后,以迄于今,……军阀之专横,列强之侵蚀,日益加厉,……此全国人民所为疾首蹙额,而有识者所以彷徨日夜,急欲为全国人民求一生路者也。 ——1924《中国国民党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宣言》 材料二:外侮日深,国家益趋危殆……国民今日皆已深切感觉存则俱存,亡则俱亡之意义……在存亡危急之秋,更不应计较过去之一切,……必集中整个民族力量,自卫自助,以抵暴敌,挽救危亡。
——1937年9月,蒋介石对中共宣言的谈话 材料三:1946年6月内战爆发时,国民党军队总兵力约为430万人,人民解放军总兵力约127万人;经过一年多战斗,力量对比发生了明显变化,人民解放军总兵力增加到195万,国民党军队减少到373万人。 图1转战陕北 图2千里跃进大别山 (1)材料一表明当时国共两党共同的革命目标是什么?为实现这一目标,他们开展了哪一重大革命活动? (2)根据材料二回答:哪一历史事件使中华民族到了“存亡危急之秋”?中华民族最后能够“挽救危亡”的原因是什么? (3)结合材料三的图文资料,简要分析中共取得解放战争胜利的原因。 (4)综合上述材料和问答你有什么感悟?
|
|
一个拥有伟大思想的民族,才能拥有不断前进的动力。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孙中山先生说:“我们革命的目的,是为中国谋幸福,因不愿少数满洲人专制,故要民族革命;不愿君主一人专制,故要政治革命;不愿少数富人专制,故要社会革命。” (1)材料一反映了孙中山的革命指导思想是什么?为实现革命目标,他在1912进行了哪些政治探索? 材料二:辛亥革命的失败使陈独秀对中国历史和现状进行了反思……他认为只有首先打倒中国的封建文化而代之为西方的文明,中国才有救 ——岳麓书社《中国历史》 (2)辛亥革命失败后,哪些社会现状促使陈独秀主张进行思想文化革命?为此,他提出了怎样的思想主张? 材料三: (3)材料三中的图1、图别反映了哪一历史信息?说说他们之间有什么联系?
|
|
西安事变和重庆谈判的共同点是 ①共产党都做出了积极努力 ②都初步实现了国共合作 ③都发生在解放战争时期 ④都有利于中华民族团结 A. ①④ B. ②③ C. ①③ D. ③④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