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关试题
当前位置:首页 > 初中历史试题

我国存在两千多年的封建剥削土地制度被废除的标志是          (   )

A. 土地革命完成    B. 镇压反革命运动的完成

C. 土地改革完成    D. 三大改造完成

 

下列对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胜利的历史意义的表述中,不恰当的是(   )

A. 使中国人民结束了受三座大山奴役的悲惨命运

B. 成为中华民族由衰败到振兴的转折点

C. 使占世界1/4的人民摆脱了帝国主义的殖民统治

D. 增强了亚非拉美人民民族解放斗争的胜利信心

 

《共同纲领》起了临时宪法的作用,主要原因是

A. 确定了新中国的名称

B. 规定了新中国的国家性质

C. 确定了新中国的国歌

D. 规定了新中国的总政策和总原则

 

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据估计,被劫掠和破坏的财产,总值超过六百万英镑。在场的每个军人都掠夺很多。在进入皇宫的宫殿后,谁也不知道该拿什么东西。为了拿金子,而把银子丢了。为了拿镶有珠玉的饰品和宝石,又把金子丢了,无价的瓷器和珐琅器,因为太大不能运走,竟被打碎。——1860年英国《泰晤士报》

材料二俄国采取表面调停、实际支持的态度,在战争中,不花费一文钱,不出动一兵一卒,而能比任何一个参战国得到更多的好处。一一马克思

请完成:

(1)材料中所提到的事件发生在哪一次战争期间?

(2)材料一中,遭到劫掠的是中国的哪个地方?劫掠者是谁?

(3)材料二中,俄国比任何一个参战国得到更多的好处主要是指什么?

(4)结合所学知识,谈谈你的感想。

 

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当鸦片未盛行之时,吸食者不过害及其身,故杖徙已足蔽辜;迨造流毒于天下,则为害甚巨,法当从严。若犹泄泄视之,是使数十年后,中原几无可以御敌之兵,且无可以充饷的之银。

—林则徐

材料二  英国军舰封锁珠江口,又北上攻占浙江定海。接着,英国陈兵天津白河口,向清政府提出赔款、割地、通商等无理要求。道光帝惊慌失措,连忙派大臣与英国谈判,后将林则徐革职查办。此后两年中,英国侵略军不断扩大侵略,炮轰广州,先后攻陷厦门、宁波、镇江等地。

材料三  因英国商船远路涉洋,往往有损坏须修补者,自应给予沿海一处,以便修船及存守所用物料。今大皇帝准将香港一岛给予英国君主暨嗣后世袭主位者,常远主掌,任便立法治理。

—《南京条约》

请回答:

(1)材料一中林则徐为什么这样说?为此,清政府采取了什么行动?

(2)材料二中所述的是什么事件?这一事件的结果如何?

(3)材料三中的“大皇帝”是指哪位皇帝?“给予”的实质是什么?

(4)材料一、材料二、材料三之间是怎样的关系?

(5)材料二、三说明了什么问题。

 

 

浙江慈溪流传着一首民歌:“洋人好比一只鹰,黄毛高鼻绿眼睛,鹏鹰凶恶怕弓打,洋人怕的红头军。”这里“红头军”是指

A. 清军

B. 革命军

C. 义和团

D. 太平军

 

在中国近代史上,英国曾经和中国打了三次仗,一次是“ 全仗”,其余两次是和其他列强合伙来打的“半仗”。“全仗”是指

A. 鸦片战争    B. 第二次鸦片战争    C. 甲午战争    D. 八国联军侵华战争

 

童童特别喜欢历史影视剧,下列是童童暑假期间观看过的历史题材的影片。请你判断童童通过哪一影片了解了第二次鸦片战争的相关史实(     )

A. 《林则徐》    B. 《鸦片战争》    C. 《火烧圆明园》    D. 《甲午风云》

 

“谁令你威风扫地,谁令这火光四起,恨意冲云际,谁无怒愤不感痛悲,曾滴了多少血汗,才夺了天工建起,用我心力建,期传万世,期传万纪,不想终是这田地,辱了家邦也辱了门楣,大火当中血肉满园,为你死正因要维护你,还望这火的震撼,能令我子孙记起,自会醒悟到,何来外侮,为何受欺。”请你判断歌词与哪一事件相关

A. 虎门销烟

B. 火烧圆明园

C. 太平军抗击洋枪队

D. 义和团抗击八国联军侵华

 

美国《纽约时报》在清朝咸丰年间曾以《清军投降,北京城楼升起英法旗》为题大幅报道近代中国发生的一件大事。这件大事应为(      )

A. 太平天国运动    B. 第二次鸦片战争

C. 甲午中日战争    D. 八国联军侵华战争

 

共461292条记录 当前(18533/46130) 首页 上一页 18528 18529 18530 18531 18532 18533 18534 18535 18536 18537 18538 下一页 末页 转到 GO
Copyright @ 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