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79年至1988年,徐州粮食产量年均增长6.0%,累计生产3391.15万吨,相当于前30年粮食产量的总和。昔日贫穷落后、缺粮少吃的徐州农村变成苏北粮仓。这一变化主要得益于( ) A. 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的推行 B. 乡镇企业的蓬勃发展 C. 农民土地所有权的获得 D. 南方谈话的正式发表
|
|
20世纪50年代晚期以后,中国农村长期保持以“生产队”为单位的生产组织形式,到80年代初,以“家庭(户)”为单位的生产组织形式在农村得到广泛推行。这一生产组织形式的变迁反映了中国农村 A. 土地所有权变化 B. 经济体制的变革 C. 乡镇企业的出现 D. 农民积极性提高
|
|
“废除地主阶级封建剥削的土地所有制,实行农民的土地所有制,借以解放农村生产力,发展农业生产,为新中国的工业化开辟道路。”以此为目的,我国进行了( ) A. 土地改革运动 B. 人民公社化运动 C. 三大改造 D. “包产到户改革“
|
|
(题文)2016年上映的电影《我的战争》出场的场景:1950年,一批批志愿军战士在祖国的号召下,齐集鸭绿江边,唱着战歌登上军列,奔赴战场保家卫国。由此可知,该电影反映的历史事件是( ) A. 抗美援朝 B. 二月抗争 C. 西藏和平解放 D. 红卫兵串联
|
|
(题文)1979年底,包产到户,包干到户还只是在个别地方尝试,比重仅占全国总农户的9%。到1984年底,比重已增至95%以上。包产到户、包干到户迅速发展是由于它 A. 是农民自己的发明创造 B. 使农民获得土地所有权 C. 使农业收入得到平均分配 D. 适应了农民的生产需求
|
|
20世纪70年代末以来,中国逐渐推开尘封已久的大门,开启了改革开放的革命征程,进入到一个崭新的历史发展时期。开启这一“征程”的标志是( ) A. 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的召开 B. “文化大革命”的结束 C. 十一届三中全会的召开 D. 中共十四大的召开
|
|
美国总统卡特在白宫欢迎邓小平时说:“我听说,在这新年之际,是忘记家庭争吵的时刻,也是团聚与和解的时刻。对于我们两国来说,今天是团聚和开始新的历程的时刻,是久已关闭的窗户重新打开的时刻。”这段话描述的是 A.抗美援朝战争的胜利 B.中国重返联合国 C.中美上海《联合公报》的发表 D.中美正式建立外交关系
|
|
“中国的改革开放是一个不断发展变化的过程……开放之初,中国打开大门,吸引全球资金与技术到中国去;现在,中国打开大门,带着资金和自主技术向世界走来。”下列选项中能体现中国带着自主技术“向世界走来”的是 A. 毛瑟枪 B. 第一架喷气式飞机 C. 杂交水稻 D. 第一批解放牌汽车
|
|
“……对上级国家机关的决议、决定、命令和指示,有不适合民族自治地方实际情况的,可在报经上级机关批准后,变通执行或者停止执行。”材料体现了我国实行( ) A. 民族区域自治制度 B. 和平共处的外交政策 C. 经济特区优惠政策 D. “一国两制”方针政策
|
|
它是一个光辉的起点,它标志着中国共产党从严重的挫折中重新奋起,带领中国人民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开始了新的伟大革命,“社会主义中国将在这场新的革命中逐步告别贫穷和落后,走向繁荣和进步,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这里所说的“它”是指 A. 中共十二大 B. 新中国成立 C. 十一届三中全会 D. 经济特区的建立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