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恢复中华人民共和国的一切权利,承认她的政府的代表为中国在联合国组织的唯一合法代表并立即把蒋介石的代表从它在联合国组织及其所属一切机构中所非法占据的席位上驱逐出去。”这一决定出自于( ) A. 第24届联合国大会 B. 第25届联合国大会 C. 第26届联合国大会 D. 第27届联合国大会
|
|
1971年,中华人民共和国五星红旗在联合国大厦前高高飘扬,这充分体现了新中国外交的胜利。这一胜利的重要表现是( ) A. 和平共处五项原则的提出 B. 中美外交关系的正式建立 C. 中国首次成为国联常任理事国 D. 恢复在联合国的合法席位
|
|
和谐是人类永恒的追求,隋唐时期的各种制度和政策,对我们今天建设和谐社会和持久和平、共同繁荣的和谐世界,依然有着很多可以借鉴的地方。据此回答下列问题。 步骤一:走进历史,了解社会和谐 (1)社会经济的和谐:请举出这段时期出现的两个盛世局面。 (2)君主与大臣的和谐:请举出这段时期出现的一对相处最融洽的君臣。 (3)民族与民族的和谐:请举出唐朝与周边民族和谐相处的一个典型事例。 (4)国家与国家的和谐:请举出唐朝与周边国家友好交往的两个典型事例。 (5)社会制度的和谐:请举出这一段时期开创的一个有利于人才参政的制度。 (6)人与自然的和谐:请举出这一时期开通的一个至今仍在发挥作用的工程。 步骤二:关注现实,为创建和谐社会献计献策 (7)结合所学知识,你认为如何才能构建和谐社会,实现国家的长治久安。
|
|
创新是一个民族发展的灵魂,是一个民族进步的不竭动力。自古以来中华民族就是富有创新精神的民族。结合所学知识探究以下问题。 探究一 制度篇 (1)隋朝虽然是一个短命的王朝,但具有重要的历史地位,这一时期创立的一项在中国历史上曾经延续了一千三百多年的制度是什么? 探究二 技术篇 (2)唐朝是我国古代历史上政治清明、经济繁荣、文化辉煌的时期,唐朝农民利用自己的聪明才智发明的灌溉工具是什么? 探究三 文化篇 故人西辞黄鹤楼,烟花三月下扬州。孤帆远影碧空尽,唯见长江天际流。 ——李白 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 ——苏轼 (3)根据上述材料和所学知识,说出我国唐朝文学的主要表现形式是什么? (4)李白、杜甫分别享有什么美誉?杜甫的诗被称为什么? 探究四 感悟篇 (5)综合以上内容,在如何培养自己的创新能力方面你获得了哪些启示?
|
|
阅读史料,启迪智慧: 材料一:上说:“自古皆贵中华,贱夷狄,朕独爱之如一。” ——《资治通鉴》 材料二:贞观十五年(641年)正月,松赞干布亲自到柏海迎接公主。回到吐蕃后,他对亲近的人说:“我祖、父未有通婚上国者,今我得尚大唐公主,为幸实多。” ——选自《中华上下五千年》 材料三:“鉴真盲目航东海,一片精诚照太清。舍己为人传道艺,唐风洋溢奈良城。” ——郭沫若 (1)材料一体现了唐朝皇帝的什么民族政策?这一政策有哪些表现方式? (2)材料二中的吐蕃人是今天哪个少数民族的祖先?材料中的“公主”指的是谁? (3)材料三反映了唐朝对哪个国家的影响? (4)唐朝的民族政策和对外交往留给我们什么历史启示?
|
|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他成功地统一了经历数百年严重分裂的中国。他最重要的改革之一是实行通过考试选拔政府官吏的制度,为中国提供一批批非常得力的行政官员。 材料二:“大业三年设十科举人,中有‘学业优敏,文才秀美’一条,或即进士科之始。” (1)材料一中的“他”指的是谁? (2)材料二中“进士科”的创设有何标志性意义? 材料三 (如下图) 材料四 尽道隋亡为此河,至今千里赖通波。若无水殿龙舟事,共禹论功不较多。 (3)上述材料所说的是我国古代的哪项伟大工程? (4)材料三图中的A、B、C三处地名是: ______ 、 ______ 、 ______ 。 (5)当时统治者开通这一工程的目的是什么? (6)这一工程的开通又有什么意义?
|
|
“让基础教育更公平”成为“两会”期间教育改革的“最强音”。以下制度可以凸显教育制度公平性的是( ) A. 科举制 B. 三省六部制 C. 九品中正制 D. 世袭制
|
|
以下有关五代十国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 A. 是唐朝藩镇割据状态的继续与发展 B. 混乱、动荡使社会经济遭到了严重的破坏 C. 从根本上动摇了唐朝的腐朽统治 D. 五代是指后梁、后唐、后晋、后汉、后周
|
|
唐朝出现“贞观之治”和“开元之治”的景象最突出的原因是两位统治者 A. 善于用人,重视纳谏 B. 具有雄才大略治国安邦 C. 善于吸取隋朝灭亡的教训 D. 顺应历史潮流和人民的意愿
|
|
我国的科举制度对西方近代文官考试制度的形成产生了较大影响,有人称它是中国古代的“第五大发明”。我国的科举制度正式创立于: A. 隋炀帝时 B. 隋文帝时 C. 唐太宗时 D. 唐玄宗时
|
|